肥胖耳(肥胖耳鸣的声音)
肥胖儿小心易患中耳炎 如何给肥胖儿健康减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儿童生活习惯往往比较差,现在小胖墩越来越多,而且小胖墩患病的几率是越来越大,这其中就很有可能导致患上中耳炎。
为了搞清楚肥胖到底会不会增加中耳炎流脓的风险,韩国某大学的专家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将155名2~7岁患有中耳炎的儿童作为病例组,另外118名没有患中耳炎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病例组儿童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胆固醇水平也较高,但他们体内甘油三酯的水平并不高。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对中耳炎的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
此外,研究人员还建议,患有慢性中耳炎的肥胖儿童在治疗时,更需要将引流管插进耳朵进行脓液引流,以避免中耳炎的重复发作。一般来讲,中耳炎可以不经过治疗自己好转。但肥胖儿童可能会产生过多的脓液,而且不容易排出,容易使中耳炎恶化或复发。因此,与普通体重的孩子相比,他们更需要耳内引流治疗。
肥胖儿的危害不仅仅如此,所以要积极的健康减肥才行:
1、 运动疗法。饭后45分钟运动是减肥效果最好的方法,家长可带孩子外出散步或做儿童游戏等体育活动,每次步行30—45分钟,就能较快地减轻孩子的体重。这是因为晚上吃的食物大部分都被孩子的运动消耗了,不会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所以人体就不会发胖。运动还可以使人体脂肪燃烧,以提供运动所消耗的热量,所以有利于人体减肥。
2、 食物疗法。首先让孩子少吃粮食、糖果、糕点等食物,肥肉一类含脂肪丰富的食物也应注意控制。其次让孩子多吃瘦肉、鸡蛋、鱼、虾、豆制品、牛奶、蔬菜等食物。肥胖的孩子大都吃得多拉得少,有的几天才拉一次大便,所以肥胖的孩子应该多吃一些减肥的食物和通便的食物,养成每天解一次大便的习惯,使食物中的脂肪随大便排出而不被吸收,才有利于身体减肥。几种减肥蔬菜有黄瓜、白萝卜、韭菜、冬瓜、芹菜、辣椒、豆芽等,可以和排骨、鸡蛋、豆制品等搭配烧菜,这样不但有营养而且孩子也爱吃。
3、 要行为矫治。采取行为疗法矫治儿童的肥胖,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如生活有规律,不睡懒觉,不长时间坐着不动,不长时间看电视,不入迷地看小人书和故事书,不和小朋友互相请客大吃零食等等。改正饮食行为方式也是行为矫正的内容之一,上面已谈过,这里不重复。
耳为宗脉之所聚,揭秘耳朵上的“养生密码”!
年纪轻轻耳鸣不止,整宿地睡不着;
好不容易睡着,
早上起来头晕目眩,站起来就想吐
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在中医看来
保养耳朵不仅可以保护听力
更藏着养生保健的密码
注重对耳穴的保健
能对防治疾病起到辅助作用
我院针灸推拿科
带大家来了解耳朵上的健康密码!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耳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更是诊治疾病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十二经脉关系都非常密切。《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于耳中”。
人体六条阳经皆上行于耳,六条阴经则通过脉络或经别与阳经结合,间接上达于耳。《灵枢·口问》中就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
耳廓的神经血管淋巴很丰富。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和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枝,颞浅动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称为反应点。当人生病时,耳廓上一些特定部位会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变色、结节,可为对应部位所代表的区域提供诊断的参考;同时,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也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耳穴对应的器官
在耳廓上便有91个穴位(据《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反映着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状况,耳穴疗法确实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且对很多常见的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有临床疗效的辅助疗法之一。
故耳穴的诊疗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用途广、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临床上广受好评。
方舱医院里,“大白”们为患者贴耳穴
耳穴是以耳穴为刺激部位的疗法,据介绍,在我院针灸推拿科的临床中,有用针(刺)、灸(艾灸)、脉冲电流与压豆法,以耳穴压豆法最为常见。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采用菜籽或药籽等物品贴于耳穴处或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镇静止痛、调节神经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按压及疗程
根据病症的虚、实和病人的体质情况,久病虚证:缓、轻压,重病、实证:重压,以耳廓发热、发胀、放散感为宜。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1~5日换贴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以下情况
不能贴压耳穴
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虚弱、太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后不适宜贴耳穴。
2.心脏病、哮喘、肝功能异常不可强刺激。
3.疼痛影响睡眠或导致头痛时应取下。
4.外耳患有疾患,如溃疡、炎症、感染、湿疹、过敏、冻疮破溃时,不宜采用耳穴压豆。
5.孕妇少于3个月者不宜贴压,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耳穴治疗。
6.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值得注意的是,压豆需要到正规医疗场所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耳穴的选取仍需医师辨证进行,治疗所用器具需做好消毒工作。
但我们在家仍然可以在耳朵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也能达到调理机体的目的。
耳廓按摩
耳廓按摩是以按、摩、捏、搓、揉、掐、点、提、拉等手法作用于耳廓穴位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法。综合耳穴、按摩二者为一体,能激发经穴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和调理体内免疫机能,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古今医书多有论述,很早就有“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补其肾气,以防聋聩”的记载。
下面教大家用耳穴按摩“捏搓拉”三步法
(定位参照上图)
可以两只耳朵同时进行
第一步:捏
按照自主神经区→肩颈区→头部区的顺序,轻轻捏一捏两只耳朵。
第二步:搓
用手指捏住耳朵的穴位区后,一边揉搓,一边轻轻向外拉。
第三步:拉
准备放开耳朵的时候,先维持捏住的状态,再轻轻向外拉扯,然后放手。
以上按摩每天可做10-15分钟,按摩手法要达到感觉耳部酸胀、发热,力度不宜过重,以自我感觉能耐受和有舒适感为度。
看到这里
不少朋友便心动了
据了解
我院针灸推拿科开展的耳穴疗法
可适用于以下疾病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牙痛、神经痛、痛经及各种风湿性关节痛等。
2.功能紊乱性疾病。如高血压、心律不齐、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综合症、失眠等。
3.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药疹等。
4.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大和眼征,库欣综合征的向心性肥胖、肥胖症、多血质和皮肤紫纹等。
5.其它疾病。如晕车、戒烟等。
欢迎大家来到附近中医院的针灸推拿科
让医生辨症治疗
针灸推拿科介绍
针灸推拿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中医传统针灸推拿的基础上,与现代诊疗技术及理疗手段结合,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针灸推拿科目前开展的诊疗技术全面而综合。其中针灸方面包括:针刺、点刺、挑治、放血疗法、穴位敷贴、艾灸、埋线、平衡针法、穴位注射、岐黄针法、切脉针法等;推拿方面包括:传统推拿手法、正骨推拿、脊柱整复推拿、关节松动技术、神经松动技术等。
在损害听力的众多原因里,“肥胖”这点你可能没有料到......
古人常用“耳聪目明”来形容人的聪慧。比起眼睛,你可能很少关注同样脆弱的耳朵。但是,很多日常行为都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听力。
近日,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发现,肥胖对听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指出,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会导致听力下降的风险上升。肥胖带来的动脉硬化会导致内耳动脉狭窄、闭塞,耳蜗血流量减少。
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听力受损?如何科学地保护我们的耳朵?专家为你逐一解答。
这些习惯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现代生活中的噪音损伤听力最严重。
在听力受损的成年人中,有53%的人并没有暴露于严重工作噪音中,更多的病因是源于生活中的多种噪音。
01
经常戴耳机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地铁6号线、2号线、10号线观察发现,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乘坐地铁时使用耳机听音乐、看电视剧等。
然而,在上班高峰时段,这三条线路的最大噪音可达112分贝、114分贝和109分贝,平均噪音也都在90分贝以上。
欧盟的一项调查报告称,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就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如果耳机音量超过89分贝,每天使用超过1小时,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长时间使用耳机,声压集中传递到鼓膜上,极易造成听觉疲劳。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耳机音量调高,致使听毛细胞受损。
由于听毛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听力的损害将是永久性的。
02
KTV、酒吧呆太久
KTV、酒吧等背景噪音更可高达110分贝。这样的噪音会持续对听力造成损害,甚至可以一瞬间“偷走”人们的听力。
03
用耳不卫生
掏耳朵是很多人都有的小习惯。但是,“耳屎”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
有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用力不慎易导致外耳道损伤。如果伤及内耳,甚至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听力下降,受伤的不只是耳朵
与其他疾病相比,听力损失没有致命的威胁,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轻视它。若听力不好,会给身心都带来巨大危害。
增加安全风险
由于听力损失者的听觉敏感度降低,往往无法通过行车声、鸣笛声、警报声等来感知、判断周围环境,因此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
损害大脑健康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国家老年疾病研究所表示,与听力正常者相比,听力损失者每年会丧失更多脑部细胞,大脑负责处理声音及语音的区域萎缩得尤其明显。
造成社交隔离
听觉损失还可能意味着社交沟通障碍的增加,会引发隔离感、社交退缩和沮丧等负面情绪,人因此变得越来越封闭,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因疾病而失去视觉和听觉的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若我能选择恢复视力或听力,我愿能听见。因为看不见使我与事物隔绝,但听不见使我与人隔绝。”
影响成长发育
对于正处于听觉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听觉刺激,不仅会造成语言发展缓慢,影响吐字清晰度,还会间接对学习、认知能力、心理等产生一定影响。
四招教你保护听力
听力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增强对噪声伤害的防范意识,适时让耳朵“休息”。
远离噪音源
尽量远离如鞭炮声、KTV等具有强噪声的环境。其次,还应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如随身听、机器轰鸣声、电话声等。
正确使用耳机
在公交车、地铁及其他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即使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也要注意音量不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注意用耳卫生
良好的用耳卫生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比如生活中不要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涕,尤其注意在感冒时不要让鼻子两边一起使劲。
适当做按摩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耳朵进行自我保健。
鼓膜按摩
深吸一口气,闭住口腔,捏紧鼻翼,屏住呼吸,然后像擤鼻涕一样用力向鼻腔里“擤”气,相当于对鼓膜进行“按摩”。但感冒时禁用此法。
鸣天鼓法
搓热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搭在中指上,向脑后枕骨轻轻叩击60下,发出像敲鼓一样的声音。这时掩耳和叩击可对耳部产生刺激。
耳保健操
用力张嘴时,耳朵前方会隆起一个骨性突起,突起的后面、耳的前面则会出现一个纵向的凹陷,将食指侧立,来回擦热这几个纵向凹陷的穴位,每天坚持5~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护听力。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