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鸟肥胖(鸟肥胖症)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弱小肥胖又无助!英国一只松鼠偷吃太多坚果被困在喂鸟器里

来源:环球网

据英国《镜报》11月15日报道,英国班斯特德小镇的一名居民10日在后花园发现了这只贪吃的松鼠,它偷吃了太多喂鸟器里的坚果被卡住出不来,屋主最后不得不剪开铁笼才把它放出来。

视频中,松鼠可能已经被这次遭遇吓傻了,但它看上去很放松耐心地等待着重获自由。原本这种喂鸟器就是为了防止松鼠进入而设计的,屋主不得不用钳子将它剪开。最终,松鼠被成功救出,摇摇摆摆地跑进了灌木丛。

一位网友开玩笑地说:“我在想,如果你(松鼠)没有吃那么多坚果,就不会卡在里面了。”

为什么鸣禽“食多不肥胖”?答案终于揭晓

西媒称,伦敦的环境生物学家刘易斯·哈尔西发现,尽管鸟过量进食,但苍头燕雀等鸣禽似乎从未发胖。哈尔西想知道,鸟类在歌唱或飞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否可以抵消大量进食所摄取的热量,进而调节体重。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9月18日报道,为此,哈尔西领导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科研团队对过去发表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回顾。他们在美国《生态学与进化趋势》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旨在研究鸣禽是否真的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热量,而只需调节自身能量(消耗)就无惧摄入过量食物。

他说:“我想找到某种行为或生理机制,除了日常消耗和锻炼身体,这种机制或许有助于动物控制热量‘预算’和体重。比起对卡路里(摄入和消耗)斤斤计较,找到这种机制或许更有效。”

报道称,有人提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肥胖的鸣禽,或许是因为那些过度肥胖的个体早就被各种各样的掠食者吃掉了。然而,最新研究排除了这一假说,并指出鸟类能够通过提高每日新陈代谢率,或降低从所摄取食物中提取能量的效率来平衡能量摄入量。

哈尔西表示:“如果摄入大量食物,动物可以无意识地调整利用能量的效率。鸟类可以改变扇动翅膀频率,或调整鸣叫的模式,达到增加或减少能量消耗的效果。”

报道称,在回顾以往的研究结果之后,哈尔西希望重新确立关于能量消耗的思维模式。他说,值得一提的是,食物带来的能量不是通过口腔吸收的,而是由肠道吸收的,然后从细胞中提取能量。他说:“把热量等同于食物的数量过于简单化。这不单单是对鸣禽而言,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

据报道,哈尔西在实验中给鸣禽提供热量高的食物,但结果是无论食物多么美味可口且容易获得,鸣禽都能够保持体重。哈尔西表示:“实验室中的初步研究未来将进入室外验证阶段,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鸟类如何通过这种机制调节体重。”

资料图片。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英国一鹦鹉爱吃薯片胖得飞不起来

英国绿鹦鹉“巴德”因酷爱吃薯片一度胖得飞不起来,主人不得不严格限制它进食。近一年后,它终于成功瘦身,再次飞了起来。

英国报纸联合社27日报道,“巴德”现年22岁,去年3月因前主人无力饲养而被送到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下辖中诺福克郡及北萨福克郡分支。

在那里工作的克洛·肖滕照顾它没多久,英国政府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采取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肖滕于是与丈夫决定,把“巴德”带回家里收养。

肖滕说,“巴德”初到动物协会时体重620克,“超重”200多克。虽然从外观上难以分辨它是否超重,但它一张开翅膀就暴露出肥胖体质——“想飞时,会径直掉到地板上”。

按照肖滕说法,“巴德”听觉如蝙蝠般敏锐,“能察觉到约6.4公里以外薯片包装被打开”。一只鹦鹉竟然如此爱吃薯片,体重超标也便不足为奇。

肖滕说,家中严禁出现薯片令“巴德”得以迅速瘦身,“巴德”如今“开心多了”,“能再次飞起来”,并且还是个“话痨”,见家中来人会大声问好,快递员或邻居到前门与主人交谈时它会大叫“再见”,让人误以为家中有调皮的小孩。

肖滕家中养有3条狗和3只猫。在她看来,养鹦鹉费事,但也会收获不少快乐。(王鑫方)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