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肥胖(中药肥胖的药有叫什么名字)
中药减肥疗效快 但是适合你吗?
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祛痰、化湿、活血、利水、温阳等方法入手,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促进内分泌,使身体气血运行通畅,加速新陈代谢,并及时将积聚于体内的多余水份、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美容的目的。
常见的中药减肥草药:
清热型: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由于年轻群体的应酬多,且饮食油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脂肪积聚,从而导致肥胖,容易口苦口臭,易饥饿,小便偏黄,容易便秘等,在这种情况下满,除了消脂、利尿之外,最重要的是清热。
清热型的减肥中药主要是:决明子跟绿茶,决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脂跟降血压,同时还有通便的效果,如果是血压高同时又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过,但是由于决明子性寒,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适合。绿茶本身就具有消除体内脂肪的作用,还可以消食,同时具有抗癌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饮品。
健脾型:有些肥胖者是因为脾脏不好的原因,一直都瘦不下来;如果把脾脏调理好的话就可以促进代谢,自然身体也就瘦下来了。
健脾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薏仁、黄耆跟茯苓。薏仁性温,本身的减脂效果不快,所以多半都是搭配其他药材一起食用;黄耆并没有减脂的作用,但是因为健脾型的人群则可以通过食用黄耆达到补气的作用,可以加快代谢,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茯苓味甘性平又利尿,可以降血糖,补气,增强免疫力。
理气型:最主要是要疏通气的运行,然而使其顺畅的系统在肝,“肝郁则侮脾”,自然也就胖起来了,主要是以年轻的女性居多,心情郁结,胸闷,肚子胀气,月经不调等症状。
理气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陈皮跟玫瑰花,陈皮可以帮助消化、祛痰、理气等功效,但是单独用来减肥的作用效果不强,主要是理气,气通顺,自然肥胖也会跑掉;玫瑰花可以理气,最主要的是副作用不大,减肥还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滋阴型:主要是老年人容易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阴血不足,所以在补血的过程中还需要活血来辅助,才可以更健康。
滋阴型的食用药材主要是:何首乌和丹参;何首乌可以降低血脂,同时还有补血的功效,对老年人肥胖来说疗效非常好;丹参有轻微补血的作用,但是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活血,有降低胆固醇跟降血脂的功效,可以改善内循环。
上面的这些药材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食用,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种减肥方法或者食材,亦或者药物,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身体虚弱的肥胖者或者在药物减肥上面是不可以尝试的,比如说9类高危人群
1、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家族成员;
2、结缔组织病患者;
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有服用减肥药史的患者;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及亲属;
6、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7、有门脉高压的患者;
8、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人群;
9、慢性静脉血栓栓塞病史的人群。
身体肥胖?喝水都胖?简单几味中药,化痰、清热,给胖子减减肥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就是身体特别容易发胖,就连喝口凉水身体都能长肉的那种,身上的赘肉一层一层的,那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喝口凉水就长肉呢?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得迅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变得越来越好,难免有时候会有点贪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摆在面前,谁不心动,总是上顿吃完还没消化,下顿就跟着来了,食物都堆积在胃里,没有消化,这时脾胃的负担就会变大,晚上打的嗝,都散发着中午的饭菜味,不发怕才怪呢,还有就是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上班一天都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这样一坐就是一天,基本没什么活动量,中午刚吃完饭,没有消化就又坐在电脑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就是躺床上玩手机,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不运动,日积月累,体内津液运转就会变得缓慢。
中医上讲,肥胖之人,体内就容易生痰,很多人。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一些发福的现象,以前明明很瘦,怎么吃都变不胖,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胖,那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自然不如以前好,所以就会出现发福的现象,那应该怎么改善呢?当然是要先下气降逆,燥湿化痰,然后再来温阳化气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几味化痰、清热的中药,这几味药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柏、苍术。
首先第一梯加入了半夏、陈皮这两味中药,众所周知,这两味药材都属于化痰的良药,也都属于辛温的药材,都入脾、胃、肺经,半夏善于燥脾湿化痰浊,还善降气,陈皮则善于调理脾肺气机,把气机在体内推动,运化,和半夏一起可把痰湿向下推动,行气化痰祛湿。
这第二梯加入了茯苓和甘草,茯苓是一味健脾祛湿的良药,其平和的性质善于利水,然而不会伤及正气,刚好可以把半夏陈皮降下的痰给排出体外,甘草的药性缓和则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
这第三梯加入了黄柏和苍术,黄柏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肾、膀胱、大肠经,中医上讲苦能燥湿,寒能泻热,可以起到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的作用,入肾经,还可温化肾阳,刚好把体内流失的阳气给补充回来,苍术则是一味温苦的药材,辛能行散,温能祛风散寒,入脾、胃经,可以起到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以上方中六味药材其实是二陈汤和二妙丸的组合,两个方子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燥湿化痰,还可以利水渗湿、清热泻火,温化肾阳,体内痰湿没了,火也清泻了,阳气也补回来了,脾胃吸收运化也好转了,身体自然而然也就瘦下来了。
让你“谈虎色变”的激素,中医有办法撤减它
导读:激素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但长期、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使用会导致患者器官损害和不良预后,这也让很多患者感到痛苦不堪。但事实上,对于激素我们不必“谈虎色变”,正确认识和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激素对人体的伤害!
正确认识激素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对糖、脂、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有调节作用,并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有着重要影响,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合成和分泌的皮质醇相当于1片(5mg)泼尼松或者1片(4mg)甲泼尼龙。当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及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时,激素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是风湿免疫科最常用、最不可替代、最重要的药物。
勿擅自加量停药风湿免疫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不同病情需要使用的激素用量、用法、时间、种类、剂型各不相同,临床医师需要根据疾病的表现、诊断、病情活动度、有无系统受累、合并感染的情况等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因此,建议患者和医生共同商量,做出决定,而不是自行加量或停药,也不要参考其他病友的方案给自己用药,更不能自行购买某些“面面药”“三黄一黑”“梅花药”等。不能因担心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或自行停药,这些都是导致病情反复、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使用激素期间保持密切随诊、严格遵从医嘱才是正确的做法。
不规律使用激素的危害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治疗效果非常肯定和强大,但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感染、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水钠储溜、胃肠道反应等。
对于专科医师而言,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防可控的,比如在治疗期间加强补钙、增加活性维生素D的摄入,注意使用抑酸护胃的药物,控制体重,减少在公共场合的聚集,定期评估病情,规律撤减激素,都可以有效控制激素不良反应。
但如果患者不规律使用该类药物,自行加量可加重不良反应,比如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股骨头坏死,出现严重感染;而自行减量或停药有可能导致疾病“反跳”“失控”。
针对激素依赖,中医有办法不规律及大量使用激素后,易出现激素依赖,从而导致激素撤减困难。
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根治”某风湿病的旗号,在假药中大量掺入激素类药物,使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除了出现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外,同时也形成了对激素类药物的依赖。
云南省国医名师、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指出,糖皮质激素在中医理论中药性类似于中药概念中的“温阳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机体已适应来自外源性阳性药物维持机体内阴阳平衡,随着服用时间迁延易形成阴虚内热证,但当在激素撤减过程中,随着激素等阳性药物的撤减,随即机体易形成阳虚证候。因此,我们应用“温阳通络法”控制风湿病病情进展、辅助激素类药物撤减,而该治疗方法在前期临床验证中对撤减激素显示出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我们防治风湿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正规用药,在医师严格的指导下减停药物。
中药有助于与激素协同发挥作用,在更快控制病情的同时,减少激素不良反应,协助激素撤减,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本文作者:吴晶金
云南省中医医院(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科研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专委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中医防治风湿病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后备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行业科研专项各1项,获2014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云南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1篇,副主编参编论著5部。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