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藓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肥胖增加牛皮癣风险

挪威科技大学皮肤病学研究者近日发现,体重超重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牛皮癣。

研究团队选取挪威北特伦德拉格郡健康调查和英国生物银行的资料进行调查,其中包括75万人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使用“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考察参试者体重指数与牛皮癣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方法的好处是能够避免研究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证实,肥胖是导致牛皮癣的一个病因。具体来说,体重指数高于28时,其每增加1个单位,患病风险上升概率高达9%。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医学》上。

研究人员指出,脂肪组织是一种生成激素和炎症信号分子的器官,体重指数过高会导致皮肤炎症的增加,加剧牛皮癣患病概率。到目前为止,有关减重是否有助治愈牛皮癣的研究尚未得出结论,不过一些临床病例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郭 亮)

奇怪!杭州两女孩合租一间房得了一样的病!胳膊上都长了像钱币一样的疹子……

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哦~

我的时光染白了你的头发。

过去,你陪着我们成长;

现在,我陪着你们年轻。

10月17日就是重阳节了,

身边的老人有着什么样的未尽心愿?

赶紧告诉我们,我们一起来圆梦!

发送关键词“重阳”到浙江之声微信后台

写下老人未了的心愿和背后的故事!

这两天,浙大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卜璋于副主任医师接待了两位“特殊病人”。两人通过系统叫了一个号,结果一起进来两位20多岁的姑娘,说同时得了症状一样的皮肤病,发了有个把月了,有点痒。

检查了发现,症状出奇一致!双上肢和手腕部各有几处大小不等圆形的皮疹,有些像钱币一样,有些形成环状,可以看到一些鳞屑,身上和下肢没有类似皮疹。

卜医生:你们是不是住一起养宠物的?

P:是的,合租一个房间,养了一只小猫,快有一年了。猫猫经常和我们一去睡觉。

卜医生:这几个月小猫有没有抓痒、掉毛之类的症状?

P:有的。以为是湿疹,网上买了药膏搽。

卜医生问完病史接着开了个真菌荧光的检查,果然是阳性:可见真菌菌丝和孢子。

△这就是“元凶”的模样

她们得的病名叫“体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而且很可能是就是她们养的宠物猫传染的,猫身上有猫癣,因为她们经常用手抱,导致被传染。

确诊后卜医生给她们配了抗真菌的外用药,让她们两周复诊,并嘱咐带宠物猫去宠物医院作个检查和治疗。

体癣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而且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还有部分人群是先患了脚癣、手癣、甲癣,然后再自身感染导致。

友情提醒:

夏季高温多雨,又闷热又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真菌生长繁殖。而且夏季人们衣衫单薄,皮肤暴露,这就增加了和宠物身上真菌的接触机会,这些因素均导致了在夏季宠物传给人的人的人畜共患病——皮肤癣菌病增多。一旦猫狗等宠物罹患真菌性皮肤病时,皮肤癣菌寄生于毛、皮肤角质层、趾爪角质蛋白等组织中,并大量繁殖,当人与它们直接接触,或者与粘有皮肤癣菌的物品接触而被传染,比如毛巾、家具等。

另外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儿童的头癣发病率也比以前高,很大的原因就是养宠物的家庭多了。症状比较轻微的皮肤癣菌病,一般用外用药就可以治愈,比较严重的就需要加用口服药物了。

那既然有传染皮肤癣菌病的风险,那难道就不能养宠物了吗?

卜医生说,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我自己家里就养了十多年的宠物犬,做到以下几方面就好:

皮肤病的预防要从源头做起,养宠物的家庭要保持爱宠自身清洁,定期做好体检、驱虫工作;宠物的笼子或者窝尽量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并做到定期清洁;不要让宠物跟别的有皮肤病的宠物一起玩耍,如发现有皮肤疾病一定要及时积极治疗。此外,在夏天癣菌病的高发季节,可以给宠物使用含部分抗真菌药物成分的清洁沐浴产品进行预防。

主人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宠物过于亲密接触(不建议一起睡床上),抚摸宠物之后养成习惯及时洗手;家庭成员若出现皮肤疾病,则应到正规医院做合理的诊治。

药店人必学:体癣和股癣用药

体癣与股癣是常见病,致病真菌为皮肤癣菌。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板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特是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体癣与股癣的发病原因与体质和环境有一定关系,如湿热地区、高温季节是高发诱因,其他有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糖尿病、密切接触污染物、饲养宠物、长期局部外用或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等。

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主要是外用药物、口服药物。

体癣和股癣的用药

1.局部治疗用药

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最常用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一般为1-2次/d,疗程 2-4周。

咪唑类药物如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酮康唑、硫康唑、联苯苄唑、卢立康唑、舍他康唑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布替萘芬等,对体癣、股癣有明确疗效。

其他有环吡酮类药物环吡酮胺、吗啉类药物阿莫罗芬、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利拉萘酯,阿莫罗芬对皮肤癣菌的抗真菌活性与咪唑类药物及丙烯胺类药物相当。

此外,含有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可用于炎症较重的体癣、股癣的治疗,建议疗程1-2周, 后改为外用单方抗真菌药物至皮损清除。炎症早期宜选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成分加抗真菌药物的复方制剂,避免使用含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复方制剂。一般用药 1-2次/d。

分类

药物

超强效糖皮质激素

0.1%氟轻松;0.1%氯氟舒松;0.05%卤美他松;0.1%戊酸倍他米松等

强效糖皮质激素

0.025%氯氟舒松;0.005%丙酸氟替卡松;0.05%醋酸氟轻松;0.025%丙酸倍氯米松;0.05%卤米松; 0.1%曲安奈德;0.5%曲安奈德乳膏;0.1%糠酸莫米松等

中效糖皮质激素

0.05%丙酸氟替卡松;0.1%糠酸莫米松;0.05%丁酸氯倍他松;0.1%曲安奈德; 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弱效糖皮质激素

0.5%醋酸氢化泼尼松;0.01%氟轻松;0.025%曲安奈德;0.025%醋酸氟氢可的松等

注意事项:外用药物若用药次数过多、涂抹用量过大,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皮肤柔嫩部位如面部、颈部、眼周、腋窝、股内侧、腹股沟、阴部等皮肤薄,药物吸收率高,更易引起表皮萎缩、萎缩纹、局部吸收及依赖/反跳综合征,禁用强效、含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皮肤皱褶、炎症反应剧烈、阴囊及股部等薄嫩部位,避免用含酒精基质的搽剂或喷雾剂,以防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2.系统治疗用药

常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适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推荐特比萘芬250mg/d , 疗程1-2周。伊曲康唑200-400mg/d , 疗程1-2周。

注意事项: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尽量避免用于明显肝功能不全者。肝硬化或活动性肝病者不宜使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不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者。伊曲康唑主要通过CYP3A4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较多,禁止与阿司咪唑、西沙必利、三唑仑、特非那定合用,因可致严重心律紊乱。

阶梯化与个体化用药方案

体癣和股癣的阶梯化用药:体癣和股癣治疗药物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若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及免疫功能低下可选用系统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局部抗真菌用药次数多或疗程过长而难以坚持服药时,可考虑加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局部治疗效果较差时建议系统与局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体癣和股癣的个体化用药:老年者若感染面积较大且不宜系统用药治疗时,局部治疗可适当延长疗程。

儿童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酮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等外用抗真菌药物,若皮损面积过大或有明显的毳毛受累时, 可考虑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免疫缺陷者建议局部与系统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叠瓦癣者局部治疗效果较差, 建议系统与局部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2)[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17(3):177-182

2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1):1-3

3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