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 遗传(肥胖遗传父母谁影响大)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14种可能导致肥胖的基因被发现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网站报道称,美科学家发现了大约14种可能导致肥胖的基因和3种可能防止肥胖的基因,他们利用基因70%以上与人类基因相同的蠕虫“秀丽隐杆线虫”,精准地确定了这些基因及其对肥胖的影响。实验发现,蠕虫如果被喂食过量的糖就会变得肥胖。(来源:新华社)

来源:科技日报

Nat Genetics: 肥胖也会遗传?

大家都知道,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候,父母的饮食习惯以及烹调方式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在我们出生之前,父母亲的饮食方式也会有相似的影响吗?

来源:生物谷

一项以小鼠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幼崽出生之前父母亲的饮食习惯能够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摄入高脂饲料的小鼠生出的后代更有可能患肥胖以及糖尿病,尽管他们的代孕母鼠体重与血糖含量都正常。这排除了母鼠怀孕期间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后代健康受到影响的可能。

该研究提供了表观遗传的最新证据,解释了环境的影响能够多少改变我们的DNA遗传信息。

“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该研究首次证明获得性代谢异常能够通过表观遗传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员Johannes Beckers说道。

为了证明双亲的饮食本身能否影响子代的健康,研究者们将小鼠分为高脂组,中脂组以及低脂组。6周以后,高脂组小鼠开始变得肥胖而且对葡萄糖的耐受也受到的影响-即II型糖尿病的标志。

之后,研究者们将这些小鼠的精子与卵子提取出来,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将受精卵移植入健康母鼠的体内。

通过向体外受精方式出生的小鼠饲喂高脂饲料,这些小鼠相比对照组体重增加以及葡萄糖耐受紊乱症状都明显严重。对于双亲具有肥胖症状的小鼠这一症状更为明显。而低脂组小鼠体重增加幅度则最少。

“该研究表明,父母亲的饮食习惯是可以遗传的”,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Romain Barres说道。

该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目前为止,这些结果仅仅在小鼠水平成立,他们无法保证这些结果能够适用于人类,因此我们不必抓狂。不过,需要我们明白的一点是:表观遗传学是目前最火热的研究领域之一,人类的遗传信息可能会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在代际间传递。我们只需要证明饮食是否是其中之一。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微信号:huanbala

导致肥胖的3个主要因素

科普【导致肥胖的3个主要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的,父母肥胖则孩子肥胖的概率大。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遗传因素往往是和其他两种因素一起作用的。生活方式因素:现代人从事体力劳动相对较少,也不再需要为食物短缺而苦恼,为了追求口感,饮食中精细加工食物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聚餐和朋友一起吃饭更容易吃多,所以经常聚餐也是容易肥胖的原因之一。心理因素:压力与进食、肥胖有密切关系。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分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这些激素能帮助人应对压力,但慢性压力导致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内分泌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使人更容易饥饿,对食物的渴求增强。压力还可能导致瘦素分泌减少,促进脂肪堆积,进一步增加肥胖风险。(via 健康中国)

来源: 广东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