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老年人肥胖怎么办呢(老年人肥胖怎么控制)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老年人全身不胖,就肚子胖怎么办?医生教您2招能解决

作者简介:方健

2003年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06年获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获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岗位证书。现为三甲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师。

社会任职: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头条号 药师方健,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活动减少,有些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体重日增。这种体重的增加一般不是全面胖起来,而是腹部脂肪厚,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将军肚”。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有“将军肚”的老年人则面临诸多健康隐患,不仅腹部脂肪增多,内脏脂肪也增多,容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老年腹部脂肪厚对人有哪些危害?

(1)造成“三高”的根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脑管疾病制造者,而腹型肥胖则造成了“三高”,“三高”反过来又促使老年腹部脂肪增厚。

(2)脂肪肝的“温床”:如果出现“将军肚”,说明体内存在脂肪代谢过剩的情况,而脂肪代谢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沉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

(3)影响腹式呼吸:腹部脂肪厚会影响老年人的腹式呼吸,使呼吸变 浅,不能充分变换氧气。

老年腹部脂肪厚该怎样减掉?

减掉老年人腹部脂肪的关键是控制总热量摄入,并非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让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因此,减掉老年人腹部脂肪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每天摄入的热量和运动消耗的热量。

(1)合理饮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鱼大肉的生活代替了原来粗粮豆腐的生活。过去粗面糙米的生活缺乏蛋白质,而现在生活则是缺失了粗粮提供的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使代谢不能正常运转变成体内脂肪储存起来。所以,餐桌上应该有丰富的粗粮,如各种豆类、红薯等。此外,应减少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的摄入。否则,多余的热量都转化为脂肪。食用的米和面最好不要太精制,回归原生态比较好。

(2)定期适度运动:

定期做全身有氧运动,最少运动40分钟。因为脂肪要在运动后30分钟才开始燃烧。把多余的热量通过运动来消化掉,葡萄糖才不会转化为脂肪。有专家建议老人采取快走和游泳这两项有氧运动。老人做有氧运动采取分段练习,即运动时间分解为小段,每段10分钟,根据老人自身情况而定。老人的器械训练应坚持小重量、多次数,不要急于求成,过于猛烈。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眺轻度加快、不气短、口唇不发紫、少量出汗、心情愉快为度。此外,经常做腹部按摩,睡前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腹部,可以减掉部脂肪。

总之,老年人要想减掉腹部脂肪,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缺一不可,同时从健康养生角度来说,老年人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比如养花养鱼、喂鸟下棋、唱歌跳舞等,心情好,对自身免疫力、睡眠各方面都好,自然发生疾病的机会就小些。

#清风医生说##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科普:老人过度肥胖想减肥用什么方法好?这些方法是公认最有效的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现在的中老年人群中肥胖占比的越来越多。虽然也有不少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就是因为微微偏胖一点更健康,但是大多数老年人体重则是表现为过度肥胖。

研究发现,老年人体重超重/肥胖会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紊乱,除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者外,还会使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痛风等的发生率增高;体重超重/肥胖的老年人还容易发生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除非传染性慢性病外,老年人体重超重/肥胖还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肝脏脂肪变性、胆道疾病、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损伤、骨折、哮喘、视力下降、痤疮、睡眠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病、痴呆等。

每次到医院医生都免不了要嘱咐您一句“你该减肥了”。

很多人都会询问医生:“要怎么减?”

医生的回答绝大数都是:“少吃多动”。

可具体要怎么少吃,要如何多动?好像就没有一个医生给你认真解答过。

今天就来跟您讲一讲关于老年人减肥的方式:

首先需要明确您是否真的需要减肥呢?

那么就要通过一个标准衡量来进行判断了,最常用的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它的计算方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比如一个人身高1.68m,体重70kg,那么他的BMI=70÷1.68²,即24.8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得到的数值,如果在18.5~24之间表示体重正常,如果在24~28之间为超重;如果大于等于28就是肥胖了。

但其实肥胖也分很多种,其中最需要预防的就是腹型肥胖,很多人全身四肢都很瘦小,偏偏有个大肚子。所以也可以通过测量腰围的方式来判断,在肚脐同等的高度进行测量,建议男性腰围不超过85cm,女性腰围不超过80cm。

绝大多数中老年人其实都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但是我们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是否有减肥的必要。

对于轻度肥胖者,其实不用刻意的去减重,只要在日常的饮食中限制脂肪、糖食糕点、啤酒等,让我们的每天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做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目标就是把体重控制住甚至慢慢恢复正常体重就足够了。

对于中度及以上的肥胖者则需要控制总热量。

不管怎么说,减肥永远离不开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是老年人对此很有讲究。

“管住嘴”可以说是减肥的第一步,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讲切勿选择饥饿减肥的方式减肥,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体弱者更不能以忍饥挨饿的方式来减肥。要知道我们减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健康,是为了预防因为肥胖而诱发的健康问题。

“管住嘴”限制的是热量的摄入,而不是食物的摄入。要会调节分类我们的饮食,基本原则如下:

既要减少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又不能缺少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要减少米饭、面食等的摄入,替换成玉米、糙米、荞麦、燕麦、小米、小豆、绿豆等杂粮,也可以增加芋头、土豆、山药、红薯等让自己能填饱肚子,但是热量又摄入得又不高。而蔬菜则要多吃,比如芹菜、萝卜、菠菜、胡萝卜、蘑菇、海带、黄瓜、竹笋等适当多安排,补充维生素,还占肚子,热量又不高。

关于肉类不应该完全不吃,但是应该要有所控制,还要有所选择,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肉,比如少吃猪肉,可以选择鸡肉(去皮)、鱼肉等。

吃的问题还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包括少吃盐,盐会增加我们的食欲让我们不自然吃得太多,当然糖以及含糖高的食物同样需要限制,虽然鼓励你多吃些水果,但是含糖高的水果也不要吃得太多,总体而言吃上应该遵循饭吃七分饱的原则。

“迈开腿”,老年人迈开腿最为切合实际的就是多走一走了,可是对于太过肥胖的人可能走太多膝盖难以承受。这点我建议您尝试之前我就介绍过的一种走路方式,能够事半功倍,当然走路如果讲究方法,就更能事半功倍,即走路锻炼减肥法: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坚持走路锻炼?

国外有个医生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走路减肥方式,你如果掌握了并去实践那么很容易就能瘦下来。即在走路的时候“缩肚”(收腹)“挺肚(拉直腹部)”,搭配“一吸一吐”的呼吸节奏。

具体如下:右脚往前踏出时,默数“一”;左脚往前踏出时,默数“二”,一边默数一边走路,数“一”时时缩腹,数“二”时把肚子鼓起来。

有医生亲自实践,三个月减重20斤,腰围减少了17公分,而且最重要的是3年时间过去都没有反弹复胖。

根据自身情况,每天用这样的方式走路坚持一段时间是会看到理想的结果的。

如果有条件的,又是大体重的不妨可以试试通过水中行走的方式,来减少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

当然了,如果你身体条件素质还可以,那么不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比如慢跑、游泳、登楼梯、太极拳、健身操等。只是注意锻炼时间最好控制在30~40分钟,每周3~4次,运动时候的心率应该是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

最后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药物减肥”了,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只有当饮食及运动疗法未能奏效的时候,身体有因为肥胖问题面临健康威胁的情况,“药物辅助治疗减肥”法是一种后手选择,但是提前说明,不建议你自己随便买了吃,一定要遵从医嘱,由医生指导服用,药物主要分为六类:

一是食欲抑制剂。如中枢性食欲抑制剂、肽类激素、短链有机酸。

二是消化吸收阻滞剂。如糖类吸收阻滞剂、脂类吸收阻滞剂。

三是脂肪合成阻滞剂。

四是胰岛素分泌抑制剂。

五是代谢刺激剂。

六是脂肪细胞增殖抑制剂。

上述药物有的已较成熟,有的尚处研究开发阶段。常用的药物有苯丙胺、芬氟拉明、氯苯咪吲哚等。

#头条创作挑战赛#

60岁后,适度超重的老人,居然更健康?健康长肉2法,建议采纳

随着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富裕,餐桌上的油脂,肉类等一种食物的占比也开始变得非常多。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发愁的时候,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健康问题了。

而在现今的主流观点中,肥胖自然是养生爱好者们最拒绝的。这一点本没有错,但是很多老人却同样依照着相同的观点,奉行所谓“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谚语,强迫自己吃素,少吃来减肥。妄图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但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60岁以后的老人,适当的“胖”一点,反而才更健康!

欧洲研究显示:60岁后的老人,适度超重,反而才更健康长寿?

根据欧洲老年心血管协会,从人体健康数据库中提取的600万人的健康数据统计。发现了死亡率和体重之间的微妙关系。

它们是呈现“U状”来关联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体重和健康的匹配度,其实是存在峰值的。过低的体重,也就是瘦,会影响到老人健康。过高的体重,也就是胖,同样如此

那这个峰值处在什么地方?根据研究人员进一步统计发现:

这里先给大家提供BML计算公式,便于大家自查: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平方米)。

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BML数值处在超重的范畴,也就是介于25到29.9之间,反而死亡率最低;也最长寿健康。比那些所谓处于标准身材,也就是BML指数标准处于18到24.9之间的。死亡率还要降低6%到7%左右

说到这,肯定有很多老年朋友,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一直被奉行为健康的“瘦”,和所谓的标准身材,到了60岁老年人这里,居然行不通了,这是为啥?

为啥60岁以后的老年人,体重稍微“超重”,反而更健康?

就此问题,医生总结了如下3点原因:

1)老人的身体,本来就“能吃”

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的身体,相比于年轻人,本身营养的需求就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里的器官也会老化,老化的器官,对营养的吸收效率降低,所需求的营养总量也就越高。

反之对于年轻人来说,身体器官营养吸收效率高,吃下去的食物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消耗总量也就比较少。

这样看来,老人的身体本就比年轻人更“能吃”,更需要养分,体重偏重,意味着身体能量储备充足,自然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加健康。

2)老人偏重,能够减缓外伤

对于老人而言,除了一些身体里面的疾病,比如肝,心,肺,肾等,一些身体外伤,比如走哪坑碰了,摔倒了,对于骨骼和肌肉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留意消息的话,我们时常能看到新闻上报道的,某某老人走路摔倒瘫痪,一病不起之类的话题。适当的吃肉,保持偏重的体型,就相当于肌肉生长的更加发达,更加有力,对于骨骼的保护也能更好,一定程度降低了外伤的风险,老人也能更健康。

3)微胖的老人,免疫力更强

微胖的老人,饮食营养方面自然是没有亏待自己的,在这同时,微胖的老人,身体里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会比瘦弱的老人更高。

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摄入充足,免疫系统的活性自然也能保证,免疫力更强,能够降低一系列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风险,甚至能够压缩癌症的隐患。这样的老人,他怎能不健康长寿?

但是说到这里,医生得提醒各位老人,虽然微胖的老人更加健康,但是想要快速增重,暴饮暴食可不好,健康,稳步的提升自己的体重,做一个健康敦实的“老小孩”,一些方面和注意点,需要多多留心。

对于偏瘦的老人来说,怎样合理增重?医生支2招

1)增加日常饮食中蛋白质的份量

上文就有提到,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想要增重的老人来说,直接摄入过多脂肪和碳水,长的都是“虚肉”,只能徒增肥胖,还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蛋白质的补充,可以从肌肉,器官层面加强身体,增加肌肉量,让老人增重。常见的蛋白质补充途径,寻常的肉蛋奶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食用。不仅如此,肉蛋奶以外的豆制品,海鲜等,蛋白质含量同样丰富,建议尝试。

2)定时定量进餐

对于老人来说,身体对营养的吸收效率更好,利用率高,人自然也会变得更丰满,更敦实。

而我们的身体里是存在生物钟的,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帮助生物钟制定独属于自己的消化吸收记忆,以至于在日后的饮食中,食物里的营养也能够被更加高效,快速的吸收。营养吸收效率变高,增重的目标也就更好达成。

顺带一提,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如果过于瘦弱的老人,也可以适当增加2到3次的加餐,帮助肠胃消化系统全方位的运转,吸收能量,效果也会更好。

总而言之,老年朋友们,可不要再奉行所谓的“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关店了,长得微胖,长得健康,恰恰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