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前列腺(肥胖引起前列腺炎怎么办)
新研究说肥胖可能加剧前列腺癌
新华社伦敦1月12日电(记者张家伟)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小鼠实验显示前列腺周围的脂肪细胞会促进前列腺癌的发展,这一发现有助开发出治疗前列腺癌的新方法。
此前有研究认为肥胖与前列腺癌之间存在关联性,但一直不清楚详细机制。法国图卢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前列腺周围的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CCL7的蛋白质,它会与名为CCR3、与癌细胞有关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行为会促进癌细胞的迁移与扩散,提高了前列腺癌的侵袭性。
研究人员对约40只患有前列腺癌的小鼠进行了实验,这些小鼠被分成两组,一组喂食高脂肪食物,另一组正常饮食。结果显示,那些食用高脂肪食物的小鼠在变胖且脂肪组织增多的同时,前列腺癌细胞的局部侵袭性也提升了不少。
研究人员说,了解相关的作用机制后,未来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可影响这一机制的新药物,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完)
什么!肥胖竟会影响男人性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公民肥胖率超过50%,肥胖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超重或肥胖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除了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外,还给男性同胞带来诸多影响!
1.肥胖让男人看起来变“短”
肥胖除了影响男人外观,外表上给人一种大腹便便的视觉感,还会让男性的阴茎看起来变“短”了。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使腹部脂肪堆积,阴茎被大量的脂肪“掩埋”而显得短小,并非阴茎实际长度变“短”。
臀部、大腿及腹壁脂肪增多可导致性交时阴茎不能插入阴道,影响双方同房体验感。此外,儿童时期的肥胖或超重情况会对睾丸以及阴茎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肥胖让男人变“快”
肥胖是诱发早泄的另一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BMI指数越高早泄情况越严重,有学者认为这与肥胖男性“瘦素”合成释放增多有关。
3.肥胖让男人变“软”
有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会引发阳痿。肥胖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而睾酮水平往往偏低,随着体重的增加睾酮水平逐渐降低,雌激素的升高和睾酮水平的降低均可增加男性阳痿以及性欲低下的发生。肥胖使勃起所需的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从而影响阴茎血管血液的供应,导致阳痿。
4.肥胖让男人生育变得困难
肥胖可通过影响精子功能、生殖激素、睾丸功能及微量元素等多种途径影响男性生育功能。有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男性精子活力下降、精子浓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变高。此外,肥胖还导致精子DNA碎片率升高,引起女方流产而影响生育;导致男性生殖激素紊乱,进而使男性生殖能力下降。
肥胖还会导致睾丸发育异常,尤其是青少年肥胖男孩成年后,其睾丸发育往往偏小,精子质量也往往偏差,影响其生育。肥胖男性由于体表及阴囊脂肪过多,导致阴囊及睾丸的温度变高,破坏精子生发的低温环境进而影响精子质量。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在精子的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肥胖对微量元素具有一定影响,从而增加不育的风险。
5.肥胖让前列腺变得“脆弱”
肥胖是前列腺增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腹型肥胖男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会增高。肥胖通过影响患者体内血脂水平、性激素水平、肽类调控因子以及微量元素等增加前列腺增生症的患病风险。肥胖可引起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这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BMI越大,前列腺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越高。
6.医生小建议
肥胖影响男性的方方面面,中医认为肥胖患者多与痰湿、血瘀、脾虚、阳虚、气虚等密切相关,若“管住嘴、迈开腿”仍未能控制体重,则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
本文作者:吴林
镇雄县中医医院男科生殖科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师从云岭学者、云岭名医秦国政教授。在读期间主持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级课题1项,参与云南省教育厅课题3项、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第二、三作者发表文章4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论文3篇。在“云南中医”微信公众号发表科普1篇,“云岭男科”微信公众号发表科普2篇。第七届兰茂论坛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校级“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获得者,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阳痿、早泄、功能性不射精症、逆行射精症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不育症(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症,免疫性不育等)、膀胱过度活动症、睾丸炎、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等男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结石、小儿遗尿、过敏性紫癜、内耳眩晕症、顽固性头痛、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上颌窦炎等疾病。
前列腺增生,从病因到治疗,看这一篇就够了
什么是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也是只有男性才拥有的人体器官。因为它像“卫兵”一样排列在膀胱的前面,人们便给它起名叫“前列腺”。江湖上关于前列腺的传说众说纷纭,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正常前列腺虽然只有栗子样大小,重约15g,但是,其对于人体的作用却不可小看。前列腺能够分泌前列腺液、维持男性生理功能,同时也是正常排尿和控尿的主要“开关”。
1、前列腺为什么会增生?
年龄和雄激素的刺激是前列腺增生的最重要原因。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中极为普遍的现象,50岁以上男性中大约有40%-50%的人存在前列腺增生,而80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增生则达到了90%左右。因此,不要觉得前列腺增生是多吓人的病,其实也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大的正常改变,就像人长白头发一样。初期的前列腺增生其实并不会产生症状,只有增生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产生。而且并不是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都会引起临床症状,有些人可能终身不发病。
2、前列腺增生有哪些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状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大于60岁后症状更加明显。前列腺增生症状可以分为三期:初期为刺激期,以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的症状为主,此时排尿困难症状不明显;之后随着疾病的进展,进入代偿期也叫残余尿发生期,此时刺激期的症状进一步持续或加重,同时出现排尿困难的表现,如排尿踌躇、排尿困难、间断排尿以及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此时,若不加以干预任由病情进一步进展进入膀胱功能失代偿期,此时会出现尿潴留现象,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等。因此,尽管前列腺增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一旦出现症状,可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儿,不及时治疗,任由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3、如果出现了可疑症状,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患了前列腺增生而不是其他疾病呢?
还是那句话,去医院找医生判断,做了检查才知道。常见的初步检查手段包括:
1) 直肠指诊: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等
2) 尿常规检查:帮助判断有无泌尿系感染、血尿、蛋白尿、尿糖等;
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范围是0-4ng/ml,PSA是预测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指标,但是PSA的升高也不能代表肯定得了前列腺癌,医生会根据情况来具体分析。
4) B超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并测量残余尿量。建议同时对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进行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结石或肿瘤性病变;
5) 尿流率测定:可以检测出您的尿流的最大速度,判断尿路梗阻情况;
6) 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对膀胱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排尿症状严重程度,有助于判断病因及鉴别其他疾病。
4、确诊了前列腺增生,如何干预?
轻度增生的患者建议使用“生活方式调整”、“观察等待”的方法。如:避免或者减少摄入咖啡、酒、辛辣食物;适当体育锻炼、戒烟,避免久坐及骑自行车;避免过量饮水,膀胱和盆底肌肉的功能训练;精神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等
当症状比较明显并影响生活质量时,需要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多数服用药物的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一定不可以自己随意停药。
当出现中-重度下尿路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愿意长期服药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此外,当出现以下并发症时,则需要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如:反复尿潴留、泌尿系感染或血尿等情况;膀胱结石;继发性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沟疝、严重痔疮等。
5、关于前列腺增生的不得不解释的一些误会
1) 前列腺越大,代表前列腺增生越严重?
NO!前列腺的大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就像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长得矮,增生程度也是因人而异,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并不是医生在治疗时关注的重点,而是更关注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是否合并其他前列腺疾病,膀胱代偿功能等。
2) 前列腺增生能根治吗?
NO!前列腺增生就像高血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大多数服用药物的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擅自停药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或反弹。
3) 市场上售卖的前列腺保健仪、保健品可以使用吗?
NO!一些保健仪、按摩仪和保健品等对前列腺增生没有任何帮助,不仅不能缩小前列腺,甚至还可能导致急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情况发生。
4)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关系吗?
NO!医学上还没有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以导致前列腺癌。虽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都是好发老年男性,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两者之间并没有演化的关系。目前比较公认的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背景、年龄、种族、肥胖、高脂饮食等。所以,前列腺增生的老先生们不需要过分焦虑啦~
5) 能杜绝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吗?
NO!目前没有手段能够百分之百的方法可以杜绝前列腺增生。但是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或多或少预防或推迟它的发生。注意休息,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的、规律的运动和锻炼有助于预防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发生;限制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因坐垫反复刺激前列腺,容易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久而久之也会增加前列腺增生的风险。(文/陈露 刘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