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肥胖的临床特点是)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九种情况可能为继发性肥胖
肥胖与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不仅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于今年3月发布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概念并制定了诊断流程。
《共识》建议伴有下述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肥胖继发性病因临床评估及确诊检查:
(1)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满月脸、多血质;皮肤菲薄、瘀斑、宽大紫纹、 肌肉萎缩;
(2)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
(3)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4)骨质疏松、或有病理性骨折、泌 尿系结石;
(5)性功能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月经紊乱、多毛、不育等;
(6)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7)神经、精神症状;
(8)怕冷、水肿;
(9)易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
共识提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诊断的确立有两个要点:一是肥胖和高血压的诊断切点;二是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本《共识》仍然沿 用 140/90 mmHg 这一诊断切点。但特别强调,对于肥胖人群,要选择合适的袖带准确测量血压尤为重要。
本《共识》强调,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干预应当兼顾血压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代谢紊乱三个方面。着重阐述关于体重和血压的管理,治疗策略上应根据病情贯彻综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原则,特别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在药物选择上应降压和改善代谢紊乱并重。
在体重控制方面,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共识》建议可考虑使用减肥药物。如果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均不理想的难治性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代谢手术治疗是获得长期减肥效果和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重要手段。
在药物治疗方面,《共识》建议 RAS 抑制剂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用药,钙拮抗剂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用药, 小剂量利尿剂也可联合使用。
如何判断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做什么检查?医生告诉你
最近,,最近有朋友问我怎样判断自己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得了高血压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发病缓慢隐匿,而继发性的高血压是比较快速的出现血压升高。
其次,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或者说是唯一的病因,这一类的高血压一般都具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跟人们的生活环境、不良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长期的精神紧张,高盐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肥胖致运动量减少等。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有明确病因引起的疾病,比如说主动脉狭窄、大动脉炎、肾脏病变因素(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睡眠呼吸暂停(二氧化碳潴留,血管收缩血压也会高)、以及内分泌因素(甲亢、库欣氏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升高)等。这些病在去除病因以后,他的血压一般就可恢复正常。因为高血压容易诱发或伴发肥胖、糖尿病、肝损害以及肾脏损害等。为了了解心、肝、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降压药物对肝肾功能是否有影响等,所以,常规体检时应检查血脂、血糖、心肝肾功能;血钾、血钠、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数据指标;如果是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还要做肾脏、肾上腺、大血管、甲状腺影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尿常规、血尿酸等指标性检查。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 I、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ALD),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也有着重要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它(通过对血管中血容量、和对外周血管阻力的控制,)可以调节人体血压、水和其他物质的(电解质)平衡,来维持人的机体内环境恒定。它的检查对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一些疾病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另外,大家都知道长期高血压还会威胁心脏健康,所以心电图及心脏影像检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
心电图检查
如果早期高血压控制不好时,血压水平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心电图检查结果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在这个时期,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生活饮食干预或药物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血压的进一步升高,心电图检查出现持续异常、病人病情就有可能会加重。
2、胸部X线拍片检查:长期的高血压病人普遍表现有心脏增大的情况,胸部X线平片能够观察主动脉异常情况、心血管有无钙化、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等靶器官损害,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联合诊断,为高血压诊疗提供合理的指导意见。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患者有无隐性心力衰竭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等情况。用以评价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害,是进行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首要任务。如果单纯应用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血压的评估,在临床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及局限性。而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的高血压可造成心脏的心肌肥厚、心房扩大、心功能降低等一系列(代偿及失代偿)病变。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有无肥厚、左心房有无增大、心功能有无减低、右心房室有无改变等方面的信息,为疾病提供直接、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准确地评价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能够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甚至为疾病的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参考,从而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4、眼底镜检查
眼底镜检查
因为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视网膜小动脉随之出现痉挛,慢慢地变细、变硬,最终会发展为动脉硬化。随着血压升高和病情的发展,视网膜也会出现水肿、出血和渗出,进而引起视力的下降,眼底镜检查位于眼底的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直接的、无创的、观测血管的/机体组织,从眼睛的血丝分布、充血的情况,就能推测出一个人的心脏负荷,及全身微循环;如果一个人的眼底血管变细,很有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的一个典型表现,说明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甚至是心脏出了问题。所以高血压病人必要时要做眼底镜检查。
当肥胖“牵手”高血压,怎么破?
近20 年来,全球范围内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二者常合并存在。为促进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防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制定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近期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 212)
共识指出,肥胖与高血压常合并存在,因为高血压发病隐匿,二者因果关系难以确定。此外,还需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如内分泌疾病、大动脉炎、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妊娠等,共识对诊断流程进行推荐(图1)。
对于风险评估,共识建议,要依据中国高血压指南,根据血压水平,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临床疾病情况,可将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 个层次。
共识强调,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应将控制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与降低血压并重,并体现个体化治疗, 具体措施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认知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共识指出,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最主要的生活干预方式。此外,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戒烟、限酒,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也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营养治疗的原则为控能量平衡膳食。减少钠摄入,增加钾摄入,控制饮酒量,饮食应清淡少盐,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中额外能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在制定控能量平衡膳食时,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兼顾营养需求、身体活动水平、伴发疾病以及既往饮食习惯, 由医师和营养师执行。
运动治疗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
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国内外多项指南均将ACEI 和ARB 类药物推荐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2012 年ESH 和EASO 在关于肥胖与难治性高血压的科学声明中明确建议,RAS 抑制剂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或肥胖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钙通道阻滞剂最常用, 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但无明显减重作用,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用药。
利尿剂较常用,可减轻钠水潴留和容量负荷, 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低血钾、高尿酸血症和糖耐量异常。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心衰或明显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时, 可考虑应用β 受体阻滞剂。α 受体阻滞剂对血脂紊乱有改善作用,可用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一般不作为首选。
(2)减肥药物。共识指出,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可考虑减肥药物。然而,多数减肥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受限。
手术治疗 共识认为, 对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均不理想的难治性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是获得长期减肥效果和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术式有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等。手术的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约为70%,高血压缓解及改善率可达75% 左右。
(董杰 整理)
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期编辑:赵佩
关注医师报微信: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医师报”。
同时,也请您关注医师之家中国医师协会官方微信,微信号:CMDAWEIXINN。
欢迎订阅医师报:邮发代号:1-351;
刊期:周报,48期/年,4元/份,192元/年
咨询电话:010-58302970
投稿请发送至:9348683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