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肥胖的症状(继发性肥胖症是什么意思)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九种情况可能为继发性肥胖
肥胖与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不仅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于今年3月发布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概念并制定了诊断流程。
《共识》建议伴有下述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肥胖继发性病因临床评估及确诊检查:
(1)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满月脸、多血质;皮肤菲薄、瘀斑、宽大紫纹、 肌肉萎缩;
(2)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
(3)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
(4)骨质疏松、或有病理性骨折、泌 尿系结石;
(5)性功能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月经紊乱、多毛、不育等;
(6)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7)神经、精神症状;
(8)怕冷、水肿;
(9)易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
共识提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诊断的确立有两个要点:一是肥胖和高血压的诊断切点;二是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本《共识》仍然沿 用 140/90 mmHg 这一诊断切点。但特别强调,对于肥胖人群,要选择合适的袖带准确测量血压尤为重要。
本《共识》强调,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干预应当兼顾血压控制、体重控制和改善代谢紊乱三个方面。着重阐述关于体重和血压的管理,治疗策略上应根据病情贯彻综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原则,特别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在药物选择上应降压和改善代谢紊乱并重。
在体重控制方面,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共识》建议可考虑使用减肥药物。如果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均不理想的难治性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代谢手术治疗是获得长期减肥效果和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重要手段。
在药物治疗方面,《共识》建议 RAS 抑制剂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用药,钙拮抗剂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用药, 小剂量利尿剂也可联合使用。
继发性超重或肥胖的原因
继发行超重及肥胖区别于常规的肥胖,危害较大,那主要引发原因有哪些呢?
一、可导致超重或肥胖的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库欣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下丘脑疾病、性腺机能减退、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胰岛素瘤等疾病,这些疾病均可以导致继发行超重及肥胖。
二、可导致超重或肥胖的药物
抗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痉挛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糖皮质激素)、抗组织胺类药物(抗过敏药物)、口服避孕药等。此外,治疗超重或肥胖相关伴发性疾病的部分降糖药、降压药也可能引发体重增加。
红、黄、黑、白……肥胖也有颜色之分?
也许你听过
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但是你听说过
胖子也有对应的颜色吗?
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黄宇新介绍,对于肥胖的分类,目前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有按照病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按照脂肪积聚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按照体质指数分为1度肥胖、2度肥胖和3度肥胖;按照伴发疾病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等,还有一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曾经开发出一套颇为有趣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虽然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又称低代谢性肥胖,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又称高代谢性肥胖,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黑胖子:又称炎症代谢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身边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医生提醒,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
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若想保持健康,“胖友”减重很重要。
记者: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黄宇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