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医院肥胖科(浙二医院肥胖科主任)
月瘦13斤?他做到了!健康有效地减肥 浙二专家有秘诀
都说三四五月不减肥
六七八月徒伤悲
又到了减肥人士一年一度最“悲伤”的时节
抬头看,满街的大长腿、小蛮腰
裙角飞舞仙气飘飘
低头看,自己还是一身膘
于是再次立下flag:
从明天开始减肥
怎么减?
减肥江湖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
管住嘴、迈开腿
但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火锅、烤肉、小龙虾、葛优瘫
哪个不是减肥路上的拦路虎
常常是“三天减肥、两天吃回”
其实,减肥不成功的你,可能是没有找到科学管理体重的方法和专业的营养师团队。
01
胖了10年的小伙子,一个月瘦13斤
19岁的小磊(化名)最近一个月瘦了13斤,是他近几年来减肥最成功的一次。小磊身高1.88米,体重276斤,体重指数 (BMI)高达39,是标准的肥胖人群。
当然,胖不是一口吃成的。小磊的母亲介绍,小磊从小就喜欢吃汉堡、薯条、肉等高热量的食品,对饮料爱不释手,但不喜欢运动,最大的爱好是睡懒觉。从9岁开始,小磊几乎一直是同龄孩子中体型最胖的那个,初中毕业时,他的体重已经突破200斤大关。
父母着急,多次督促小磊减肥,让他少吃、多运动,但小磊每次都是开始几天热情高涨,慢慢地偃旗息鼓。
2年前小磊出国读书,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小磊的体重在两年内增加了20斤。今年一回国,小磊便被母亲带到浙二国际医学中心营养科张片红主任的门诊。
02
肥胖导致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性肝炎
像小磊这样体重在100公斤以上的超重患者,张片红主任最多时一个上午接诊了6位。针对有减重需求的患者,浙大二院营养科有一套科学专业的体重管理方法。
张主任详细询问了小磊的相关疾病、服药史和家族史,并且评估了生活方式危险度与膳食情况。经过初步检查,他认为小磊的状况主要是由于营养结构不均衡,每天摄入的能量过多,而且不爱运动导致的。
肥胖通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进一步检查的结果让小磊的母亲一阵后怕,孩子年纪轻轻身体毛病不少:高血压、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
小磊还告诉张主任,自己非常容易疲劳,老是想睡觉。可见超重已经对他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威胁,减肥刻不容缓。
03
减重,医患互动是关键
张主任为小磊量身定制了体重管理方案,一方面服用护肝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另一方面采用“高蛋白质减重”方案。
在这套方案里,限制能量的高蛋白质代餐是重点。适量提高蛋白质供能比(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每日总能量20%-30%,但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因为高蛋白饮食增加肾脏负担,所以要慎重选择)、降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供能比、配比科学的限能量代餐,在提供充足营养素的同时,也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
除了代餐,小磊一日三餐摄入食物的种类、数量等都有专业的营养师跟踪指导。
张主任介绍,科学减重,很重要的一点是医患互动,“迈开腿、管住嘴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具体怎么运动,吃什么、吃多少算管住嘴,很多人就搞不清。临床营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减重方案,并监督执行。”与患者保持联系互动,给予适时的关心和帮助也有助于提高减肥的依从性。
此外,运动也是不可少的,降体重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不少于四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一个月的饮食控制,配合适量运动,小磊瘦了13斤,血压和尿酸都恢复到正常水平。最高兴的是小磊的母亲,“幸亏带儿子来就诊了,不然拖下去身体要出大毛病。”
04
体重管理是要长期坚持的习惯
当然,小磊的减重之路远没有结束,他还要继续坚持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减到合适体重的同时避免反弹。
张片红主任表示,体重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长期、甚至终身坚持的习惯。
很多人体重减下来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甚至不再忌口,但由于人体存在能量平衡调节机制,在减重计划结束后一年,很多人大约50%减掉的肉会再长回来,1-2年后,会彻底摧毁之前的战果,甚至有约半数的人会比减重前更胖!
所以体重管理,要让成果不反弹,维持阶段也极其重要!
同时,张主任提醒大家,减重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外表的靓丽,维持身心健康,减少慢性病发生和发展也是减重的重要目的。
专家信息
张片红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分会副主委;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省医学会肿瘤营养与治疗学分会候任主委;《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副主编;《肠外与肠内营养》编委。
门诊时间:
周一、周二上午(解放路院区)
周一下午(国际院区)
西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二专家已上线~
新年伊始,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专家的门诊已全面开放,包括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全科、消化内科、普内科等浙医二院派驻的专家门诊,浙大儿院派驻的儿科门诊及中心自身的中医专家门诊等。
浙医二院派驻专家
门诊地点:中心门诊二楼浙二专区(阡陌路78号)
就诊方式:中心窗口挂号或自助机“浙二”相应科室
浙大儿院派驻专家
专家简介
周雪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主要擅长儿童性早熟、矮小、肥胖及并发症等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诊治,以及儿童呼吸道、消化道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地点:中心一楼儿科
就诊方式:中心窗口挂号或自助机“儿科”科室
中医专家
专家简介
沈绍英,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中医内科、妇科方面的疾病,对脑出血、脑梗塞、不孕不育等疾病的治疗有专长。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每天限号20个,8点开始
门诊地点:中心三楼中医馆
就诊方式:中心窗口挂号或自助机“名中医沈绍英”科室
专家简介
徐中一,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调理,对肝、胆、胃部位的疾病以及小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失眠的治疗有专长。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门诊地点:中心三楼中医馆
就诊方式:中心窗口挂号或自助机“名中医徐中一”科室
来源:区社发局
抗击疫情!浙大二院互联网医院开通免费在线咨询门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在不断变化,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和感染防控?1月27日,浙大二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充分利用优势,联合全科医学科和精神科,开通线上“抗疫情”专区免费问诊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在线咨询服务和科普新型肺炎知识。
一些慢病患者、常见病,近期不方便去医院就诊,也可以在浙大二院互联网医院上咨询相关专家,专家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咨询。
【线上全科医学科】
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辨别自己是不是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浙二互联网医院开通线上义诊服务,为您提供专业的医疗帮助。
【线上心理咨询】
面对危机事件,如何自我调整及时疏泄情绪,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追求身心平衡?如何减少疑病、焦虑、抑郁、抱怨、睡眠障碍、强迫性思维等不良心理状态?浙二互联网医院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站,由精神科资深专家率领团队,针对“新型肺炎”心理危机干预为您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
两种问诊方式
方式一:“浙江好E生”微信号
方式二:“浙二好医生”APP
如何咨询
点击微信菜单栏【首页】(APP跳过此步骤)
点击【更多】
点击互联网诊疗【名医团队】
选择要咨询的团队
点击“咨询团队”
勾选服务协议
选择就诊人,并做简单问答(心理咨询 可跳过此步骤)
详细填写您的病情,上传相关报告,提交后等待医生答复
温馨提醒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但也可通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这个季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不留意,不仅自己可能病情加重,还可能传给家人。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按照如下流程先自我评估,决定是否再去医院:
【评估病情】
1.体温不超过38℃,并且没有明显的气短、憋喘等症状;
2.年龄在60岁以下或5岁以上;
3.不属于孕妇、慢性病患者或肥胖者。
如果属于以上情况,建议先在家休息和观察。在家期间,请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减轻症状的感冒药。同时,采取戴口罩、勤洗手、房间勤通风等措施,做好个人和家人的防护。
【及时就医】
1.在家观察休息后1-2天病情无好转;
2.近期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或去过有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农贸市场、有野生动物接触史;
3.老年人,孕妇,肥胖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肾脏等基础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员。
前往医院途中,应配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和呼吸卫生,咳嗽、打喷嚏不要用手捂口鼻,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