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与肥胖有无关系(肥胖和甲状状腺功能)
肥胖症的原因
其他
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绝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质醇促进脂肪分解。
长胖不是吃的多,可能是甲减!甲减与肥胖之间的恶性循环
肥胖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系
在健康领域,肥胖和甲状腺功能减退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关系。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甲减的患病率约为 4% - 10% ,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
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身体代谢速度减慢。
甲状腺激素对维持基础代谢率起着关键作用,当它分泌不足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即使摄入的热量不变,也容易出现能量过剩,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最终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有研究表明,约 40% - 60% 的甲减患者存在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情况 ,且肥胖程度往往与甲减的严重程度相关。
反过来,肥胖也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肥胖人群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代谢。脂肪组织不仅是储存能量的场所,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脂肪因子。
这些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会参与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转运和代谢。
例如,过多的脂肪组织会使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的转化异常,降低活性甲状腺激素(T3)的水平,进一步影响身体代谢。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 2 - 3 倍 。
另外,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状态也与甲减密切相关。肥胖会导致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如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炎症因子会损害甲状腺细胞,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患甲减的风险。而且,肥胖还可能干扰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的正常功能,使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与甲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且相互促进的。
甲减导致的肥胖会进一步加重甲状腺功能的损害,而肥胖引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又会使减肥变得更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于肥胖人群,应关注甲状腺功能,定期进行检查;
而甲减患者也需要重视体重管理,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打破两者之间的不良循环,维护身体健康。
大多数肥胖由高热量饮食、静止的生活方式所致
据记者了解,肥胖分单纯性肥胖(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95%,主要由遗传因素或营养过剩引起)、继发性肥胖(继发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减退)、药物性肥胖(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而常见的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运动过少等,而其中的高热量饮食、静止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是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超重,或者腰围增加、体脂异常时,就应及时作出调整,通过运动锻炼、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肥胖症状,如果肥胖症状已经较为严重,应前往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张华整理)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