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好肥胖(肝功能不好肥胖怎么办)
糖友家丨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糖友们要小心!
你知道吗?
肝脏不好也会得糖尿病!
研究发现,脂肪肝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肪肝令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影响了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从而让脂肪肝患者患上糖尿病。
研究认为,脂肪肝,特别是肥胖型脂肪肝,会让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增加55%。这意味着,得了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糖尿病离你就不远了。
相反的问题,也出现在糖尿病人身上。研究发现,五成糖尿病人可能发生脂肪肝。
这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的人,尤其是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后,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会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肝不好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糖的器官。
肝脏是贮存糖原的“仓库”。
正常人吃了东西以后,血糖浓度增高。升高的血糖除了提供能量,会有一部分通过肝脏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脏中。
以后再出现血糖降低时,肝脏又可以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保证血糖不会降得过低。
此外,肝脏还会通过参与各种激素、辅助脂肪和蛋白质等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给人体提供能量,参与代谢 。
所以,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
肝脏相关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原发性糖尿病以及“三高”人群
测血糖: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 2 小时血糖。
饮食: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尤其注意食物中存在的“隐形的”糖和油。 控制每天的总能量,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运动:适当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以上;维持合适的体重和腰围,避免肥胖。
这些不仅仅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糖耐量异常和轻度糖尿病也有治疗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几高:高血脂、高血压和高尿酸,也大有好处。
药物治疗:但如果血糖已经明显升高,或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肝源性糖尿病
由于这种糖尿病是因为肝功能不好造成的,所以尽量维护肝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肝功能,都可以预防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
监测:肝功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饮食与运动治疗:对于肝功能相对稳定的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仍然是控制总能量摄入。
但不一定要像普通的糖尿病患者那样严格,应适当放宽热量摄入,给予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轻中度肝病病人,尤其较胖的患者,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轻体力的有氧运动为主,每日 1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但重度肝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不能单纯降糖,而应保肝、降糖双管齐下。因为肝病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的真正病因,单纯降糖治标不治本。
我国是乙肝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数众多。
而脂肪肝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在也越来越年轻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病都可能造成血糖的异常,但不少情况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
定期复查肝功能的同时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或轻度脂肪肝的病人,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这可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哦~
今日直播预告
主题:糖尿病人如何监测血糖
医生介绍:四川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张学军
直播内容:糖尿病人如何严格检测血糖,让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四川名医糖友家(1、2、3、4、5、6群),心血管圈,肾脏圈中,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糖友家”“心血管圈”“肾脏圈”,按照提示入群。
想定期监测自己的病情进展?
想要学到科学的糖尿病知识?
想问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
赶紧拿出手机
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
还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到
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生命时报、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谢语嫣
肝功异常,血压上涨
来源:生命时报
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潘红英 □主治医师 黄益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组织,拥有500多种生理功能。它超级能忍、没有痛感,出现功能异常时,人们常有乏力、恶心、肤黄尿黄、面色灰暗、口苦口臭、眼睛干涩等症状。近日,著名学术期刊《生物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刊登研究发现,肝功能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机体代谢,还会令血压跟着往上涨。
研究共纳入2110万人,其中女性年龄在20~49岁,男性为20~59岁。研究人员分析发现,人体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关系密切,特别是在超重、饮酒和吸烟人群中相关性更强。这表明以谷丙转氨酶升高为标志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人的血压升高。
肝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为何却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肝病的病理生理过程。高血压一般指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倾向和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素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许多危险因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年龄、肥胖、家族史、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等。肝病患者也存在肥胖、饮酒、运动少等情况,多项研究均发现,肝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失调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这三大机制均会引起血压升高。可以说,肝病本身就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另有研究发现,约50%的高血压患者有脂肪肝。
高血压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会带来全身性血管损伤,破坏血管内壁,引发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肝脏血管丰富,也会受到高血压的伤害,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代谢压力增加。当肝细胞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高血压不仅会诱导肝病发生,更是其进展为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药物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久之会给肝脏带来负担。肝功能下降,会导致高血压药物药效下降,患者为了控制血压又会加大药量,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严重肝损伤。因此,患者服药必须遵医嘱,而且要重视养肝护肝,戒烟戒酒,饮食清淡,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作息规律,保持好心情,适度运动。高血压患者还要学会在家自我监测血压,做到“四固”:固定每天测量血压的时间;固定测量血压的体位;固定测量血压的部位;固定测量血压的血压计。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这也会变肝癌?杭州51岁老板慌了:还有办法吗?钱不是问题
来源:钱江晚报
“医生,我就是有脂肪肝,怎么变成慢性肝病了?那会不会变肝癌?”郑先生拿着一叠检查报告,忧心忡忡。
接诊的是杭州市西溪医院中医科主任、肝纤维化亚专科学科带头人包剑锋,面对郑先生的疑问,他只能告知科学真相:“如果不好好控制,会的。”
听到这个答案后,郑先生当即说不出话了。
不痛不痒的脂肪肝竟悄悄进展到了肝硬化
郑先生今年51岁,明确查出脂肪肝已有10多年。他是个生意人,平日里应酬多,一日三餐只有早饭能在家好好吃,吃肉喝酒就是他的日常,运动在他生活里已基本消失。“我就吃吃喝喝多身体胖,平时会感觉有点疲劳,身体应该没啥问题。”一直以来,郑先生就抱着这样的想法。
虽然很忙,郑先生倒有每年坚持体检,当第一次看到检查报告里有脂肪肝时,他不以为然,之后看得多了更是觉得理所应当,觉得就是胖的缘故。而之后历年的体检报告里,问题逐年增加,先是血脂高,接着又是血糖偏高,反正是与肥胖相关的毛病一堆,可他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最近的一次体检,医生给打了一个“慢性肝病”的诊断结果,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体检每年都有查肝功能,基本都是好的,虽然偶有几次指标有略微偏高,但吃了药之后就好了呀。”因为看到过不少相关新闻,郑先生知道慢性肝病之后很不好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癌,他既害怕又不敢相信。
包剑锋让郑先生再去做肝脏弹性测定、血清壳酶蛋白等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肝脏弹性测定S3-4,血清壳酶蛋白明显偏高,也就是说,他已经有早期肝硬化倾向。这让郑先生更无法淡定了:“我还有办法治吗?钱不是问题。”
包剑锋耐心劝慰郑先生:“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导致肝纤维化的病因有很多,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肝纤维化早期如果能去除致病因素,或采取早期治疗,从早期肝纤维化、显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到晚期肝硬化转变的过程可以发生逆转。”
看到希望的郑先生总算能缓解一些内心的焦虑,他积极配合医生的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同时规律生活、减少应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来努力减肥。“纵使有家财万贯,首先还是得有命花,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到医院复诊时,他常会这样感叹与自嘲。
肝功能正常并不代表肝脏组织没有纤维化
而因忽视肝纤维化检查差点错失“最佳干预期”的肝病患者临床比比皆是。
62岁的老杨退休后总是闲不住,儿子买了新房,他特别高兴,便主动承担起了装修大任,成天跑材料、督工,忙得不亦乐乎。可毕竟年纪摆在那里,几个月下来,他累坏了。“我感觉很疲乏,身体没力气,麻烦帮我开点中药调理一下,我还有很多事情……”几天前的一个早上,他第一个冲进包剑锋诊室,要求速战速决把病看完。
但在问诊的过程中,得知老杨是位乙肝携带者,包剑锋凭着职业敏感觉得不能马虎。他详细问了老杨有没做相关肝脏检查,老杨表示每年体检时肝功能正常,别的检查没做。于是,他耐心说服老杨做了相关肝纤维化检查,结果也是早期肝硬化。老杨原本所诉求的中药调理也变成了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肝功能正常并不代表肝脏组织没有纤维化,还要评估肝脏的质地
即肝纤维化程度,才能综合来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肝纤维化早期并无特殊症状,容易被忽视,在进展过程中可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巩膜和皮肤黄染、腹胀、严重可伴肝掌、蜘蛛痣、牙龈出血、皮肤和黏膜有紫斑或出血点。”包剑锋说。
特别提醒慢性肝病患者,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酒精性肝病患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等,有必要定期做肝纤维化检查,以免肝脏发生不可逆转性病变,最终导致晚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发生。
包剑锋说,尤其是像郑先生这样的脂肪肝患者,以为脂肪肝就是胖而已,是不痛不痒的小问题,殊不知,临床上已不再认定脂肪肝是良性病变,尤其是伴有肝损及代谢紊乱综合征的脂肪肝,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高达25%,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其中年龄 >50岁、BMI>30、高血压病、糖尿病、代谢紊乱综合征等是肝纤维化进展和肝硬化的可能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