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肥胖的指标(评价肥胖的指标包括)
肥胖的5个指标,你中了几个?|减肥那些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胖瘦似乎只关乎美不美,但其实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胖瘦更关乎健康。迫于不了解减肥的门道,很多人的减肥之路非常的辛苦,有人靠痛苦节食、疯狂运动,还有买减肥药,做手术减肥的人也不计其数。无数的人在减肥的路上,减了又胖,胖了又减,反反复复,很是辛苦。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至世界上肥胖绝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肥胖人口的比例不及美国等国家高,但近些年我国肥胖人口迅猛增加的态势,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特别推出系列节目《减肥那些事》,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以及最新的营养理念,并在实操层面带给大家一些切实的减肥方法借鉴。
第二集
肥胖的判断标准
专家档案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
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
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
长期从事营养与慢性病,肠道与健康,精准营养等专业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荣获省部级科技奖级七项,成功指导一千多人减肥,主编《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并担任《终结糖尿病十二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一书的主译。
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减肥?
问
除了BMI数值,还有没有简易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减肥?
张召锋: 如何判断你是不是肥胖?BMI是反映我们人体肥胖度的一个指标。除了BMI以外,最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通过外形。一个人是否臃肿、是否有双下巴、身体是否有多余脂肪……这些都一眼能看出来,但通过肉眼来看不是特别的准确,判断是否肥胖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BMI(体重指数),BMI =Kg/M,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米,体重60 Kg,那么他的BMI就等于60/1.7=20.76。中国人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之间,低于18.5属于体重过轻;大于24,小于28称为超重;大于28称为肥胖,BMI在32以上称为重度肥胖。这个值是可以反映身体肥胖度的指标,但在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值在18.5-24.9之间属于正常。它比中国人会稍微高一点。
问
同样是BMI,为什么中国的和世界卫生组织判断肥胖的数值不一样?
张召锋:中国人是以五谷为养的一个民族,几千来的饮食文化让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主食为主,而欧美人的主食比较少,更多是以肉为主,所以中国人的肥胖跟以蛋白质或脂肪为主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如果是体内脂肪过剩,在体内储存的地方也不一样,中国人更容易储存在内脏和腹腔,而欧美人更容易储存在皮下或屁股以及大腿上。通常有句话叫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中国人的个头不高,但是内脏脂肪容易超标,这跟以主食为主的饮食模式是有关系的,导致了中国的BMI判断标准,更多符合中国人的特点。
问
是不是有一种用身高减去105就是理想公斤数的大致算法?
张召锋:身高减去105,这是我们的理想体重,理想体重是判断肥胖的第二个指标。我国男性的理想体重等于身高减105,例如一个人是170厘米,他的理想体重就是65公斤,如果实际体重是75公斤,那么此人体重就超标了。对于女性来说,理想体重等于(身高-100)0.9,这个值超过10%以内都属于正常,超过10%-20%,则为超重,超过20%以上则会肥胖。补充一点,最佳的BMI为22。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表明肥胖的部位,因此还需要了解判断肥胖的第三个指标——腰臀比,要知道自己的腰围和臀围。男性的腰围不能超过85厘米,女性不能超过80厘米。
问
腰的范围也很宽泛,量尺寸有没有什么技巧?
张召锋:一般量的地方在肚脐下一寸,这是最佳测量腰围的部位,但是有些人的肚子很大,显得腰很粗,一般都是选取最胖的地方进行测量,臀围一般是测量屁股最翘的部位。腰臀比是用腰围除以臀围,男性的这个比值最好不要超过0.9,女性不要超过0.85,但是很多人是腰围比臀围还要粗,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腰臀比会达到1.0以上,说明此人的脂肪更多的是储存在内脏,脂肪如果堆积过多,就会导致腹腔里的重要脏器功能下降。目前家用体脂仪和体成分分析仪这些都能测量反映身体的肥胖度。体成分仪可以通过生物电阻的作用知道身体的体脂含量和内脏脂肪程度,能反映出来到底是超重、轻度肥胖还是重度肥胖。
内脏脂肪VS健康
问
那内脏脂肪与健康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张召锋:内脏脂肪是判断肥胖的第四个指标。内脏脂肪对腹腔脏器是一个很好的衬托作用,使肠道、肝脏、胰脏等重要脏器不至于孤零零的,但内脏脂肪过高血液循环会下降,导致重要脏器受到挤压,功能下降。内脏脂肪有很多重要作用,但是一旦超标就会导致内脏功能下降,出现慢性疾病,甚至会影响寿命。内脏脂肪越高,腰越粗,寿命越短。
肥胖分为两种,一种是内脏脂肪过多,另一种是皮下脂肪过多。肚子很大就是内脏脂肪过多,这种肥胖称为苹果型肥胖,但有的人是皮下肥胖,更容易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称为梨型肥胖,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男性更容易出现腹部肥胖。
问
不同类型的肥胖它们的健康风险有什么不同?
张召锋: 梨型肥胖和苹果型肥胖由于脂肪储存的地方不一样,所以对内脏功能下降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苹果型肥胖是内脏脂肪偏高,对慢性疾病和寿命的影响更大,梨型肥胖对身体的影响相对小一点。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容易出现苹果型肥胖,但是最好是两种肥胖都不要有,保持一个理想体重。
你为什么会发胖?
问
除了饮食习惯,肥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张召锋: 除了饮食习惯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久坐习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人们的交通方式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现在运动越来越少,而久坐就会使脂肪堆积在腰部、腹腔和内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现在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压力越大,内脏脂肪越容易堆积,所以很多人吃的很少但由于压力过大造成压力性肥胖,这也是导致内脏脂肪增高的重要原因。
问
有没有看上去很匀称但是实际上是隐形肥胖的情况?
张召锋: 这种人是有的。这些人的BMI是在正常范围内,但体脂率和内脏脂肪高,这种通过肉眼是直接判断不了的,可以用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体脂率是判断肥胖的第五个指标,体脂率超过30%的人还真的不在少数,但被很多人忽视,还是继续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至于最后得病了都不知道。
问
所以想要明确自己是否胖不胖不能被“匀称”的体型所迷惑。
张召锋: 需要知道几个指标:第一个就是BMI,第二个就是理想体重,第三个需要知道腰臀比,第四个要知道体脂率,第五个要知道内脏脂肪的含量,这个五个指标都需要知道,才能确定到底需不需要减肥。
有的人明明很瘦却觉得自己很胖
有的人很胖却没觉得自己胖
前者大多以瘦为美
后者大多觉得活着就得任性
但还有人是以胖为美
我们为什要倡导理想体重?
下期节目将为您揭晓
审稿:阮虹
编辑、主持人:庄丽
配音:姚科
新媒体编辑:徐啸
录音制作:张宝生、石良红
诊断肥胖的3种方法,测测你是健康还是肥胖?医生教你正确轻断食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动的生活方式的普遍化,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周围人群中,肥胖的比率是越来越高了,据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重的比例达到了30.1%,肥胖的比例达到了11.9%,在青少年和儿童中,这一比例也不容小视。
我们的体重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叫做肥胖呢?目前用于评价肥胖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我们最常用的体重指数,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指数基于24-28之间,称为超重,体重指数超过28以上,称为肥胖。
第二种是用腰围来评价中心性肥胖,男性的腰围大于90cm,女性的腰围大于85cm称之为中心型肥胖,对于中心性肥胖,我们还有一种比较精确的评估方法,就是用CT或者是磁共振的方法,来测量内脏脂肪的表面积。在中国人群中内脏脂肪表面积超过80平方厘米,称为中心性肥胖。
最后一种是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来测量人体的体脂率,正常男性的体脂率介于10%-20%之间,女性介于15%-25%之间,如果男性的体脂率超过25%,女性超过30%,称为肥胖。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用体重指数来评价一个人的体重是否超标,是不够全面的,如运动员,他的体重指数可能很高,但是他的体脂含量却是非常低的,相反有一些女性,她的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体脂率却已经超标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体重指数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价我们与体重相关的健康风险。
肥胖的治疗
可能很多人觉得,肥胖太普遍了,如果觉得自己太胖减减肥不就好了,还要治疗吗?至于到治疗的地步吗?内分泌科医生提醒大家,如果长期受肥胖困扰,自己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情况下,就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肥胖是一种疾病,只不过大家把它都忽略了。
肥胖的治疗方法很多,中医的有针灸,埋线治疗,西医有药物和手术治疗,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治疗方法,生活方式的干预都是第一位的,建议肥胖症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长期的平衡膳食,并辅以充足的体育锻炼,肥胖症患者的膳食的总原则是:低热量、低能量,适合的蛋白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种轻断食的膳食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在一周中5天正常的膳食,在其余非连续的两天中,只摄入正常膳食的1/4,女性的能量摄入约500千卡每天,男性约600千卡每天,通过这种轻断食的方法,可以使我们获得比较理想的体重,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等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得到良好的控制。
对于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更建议他们可以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目前在我国存在通过药监局的批准并且有减肥适应症的药物,它是一种胃肠道的脂肪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胃肠道脂肪的水解和吸收来达到减重的作用,这种药物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12岁以下的青少年。
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排气过多,大便失禁,以及带便性胃肠排气等。这类药物也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以及β胡萝卜素的吸收,因此建议我们在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应该补充包含脂溶性维生素在内的复合性维生素。此类药物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转氨酶的增高,重度脂肪肝以及过敏反应等,虽然这种药是非处方药,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购买使用。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了有关减肥的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体魄,远离肥胖这个健康杀手。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李恒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哪种程度才算肥胖?这些指标必须知道
哪种程度的肥胖,才算不健康?
肚子上三层肉?胳膊上拜拜袖?
大腿小腿重得都迈不开步子?
有的人分明不胖,每天却要上八百次“称”
而有的人体重已经接近危险范围了
却欺骗自己,永远离“称”八百米!
首先小编要纠正大家一个认知误区,即体重基础大并不意味着肥胖,只有体脂率(脂肪在总体重中所占比例)才能证明。
假设两个人都是102斤,但B比A的脂肪占比高出了10%,那B看上去就会更胖一些,各项体能指标也会比A稍低一点。
因此各位读者不要单纯关注体重基数,过度减肥或是放任肥胖都是对身体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体脂率,根据身体需要进行锻炼或饮食方面的调整才是正确选择。
(体脂率检测指标:如果是男性,体脂率大于等于25%即为过度肥胖;如果是女性,体脂率大于等于30%,基本是过度肥胖的症状)
过度肥胖有什么影响?
1、过度肥胖的人群极容易患三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及糖尿病等症状,对于增加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有一定影响。
2、过度肥胖人群由于身体散热较慢且容易出汗,导致长期潮湿的皮肤脆弱且敏感,尤其在颈部、腋窝等处容易出现红疹、痒痛等症状。
3、肥胖人群由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差,身体脂肪堆积过多,阻碍了横膈膜以及其它身体部位的运动,导致呼吸困难;此外,当咽喉部位脂肪过厚阻塞了呼吸道,以致肺部无法有效呼吸时,极容易患呼吸道疾病,例如感冒、气管炎等。
4、超重人群由于骨骼压力过大,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骨骼变形,甚至造成关节部位的磨损和发炎情况。如果平时缺乏锻炼的话,稍微运动一下便会感到骨骼疼痛。
过度肥胖怎么办?
想要改变体态,缓解过度肥胖的烦恼,科学饮食是第一步。
1.合理控制碳水摄入
饮食控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大家根据个人身体情况,结合运动来逐步改变碳水摄入含量,一定要按时按点摄入三餐,不要贪嘴哦!
2.正确选择肉类
控制饮食过程中肉类摄入必不可少,教你们一个脂肪含量秘诀:鱼肉优于鸡肉,鸡肉优于牛肉、羊肉。
3.少吃甜食等高热量食物
很多肥胖人群酷爱快餐及甜点等高热量食物,但想要改变体重现状,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大家可以用水果、蔬菜来代替哦!
七分吃,三分练!动起来是治疗肥胖的最佳方法。根据运动能力及个人喜好来定制运动计划效果会更赞!给你们推荐几个不错的运动方式,自由选择吧!
1.快走
如果跑步很难?那就走起来!稍微快节奏得步伐适合体重基数大的人群,不怕运动时心率跟不上。
2.瑜伽
瑜伽并非只有瘦人和身体柔韧性好的人才能练习。瑜伽中的猫伸展式、平板式、婴儿式等看似柔和的体式,能够对身体的内脏器官,起到有效的挤压与按摩作用,帮助肥胖人群减少身体内脏的脂肪含量,缓慢调节身体内分泌机制并提高新陈代谢。
随着瑜伽的深入练习,身体的肌肉量慢慢增加,基础代谢增强,配合饮食的控制和其它运动辅助,自然就会慢慢的变瘦变美啦。
3.游泳
如果觉得瑜伽还不够?那就借助水的浮力帮你动起来!而且在水中的运动效果是陆地上的两倍哦!
4.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跑步等大致相同,一边欣赏路边风景一边还可以瘦身,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减肥方法有很多,但追求“健康”才是第一目标,快跟着小编一起动起来,做个快乐的“运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