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病因(肥胖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分泌调节异常,下丘脑是咱们机体能量平衡调节的关键部位,它里面的弓状核有各种能调节食欲的神经元。像外周循环里,瘦素、胰岛素、胃生长素这些激素,都参与能量代谢调节。要是神经 - 内分泌调节里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导致肥胖。比如说,瘦素本来是抑制食欲的,要是身体对它不敏感,那食欲就控制不住,自然容易胖。
炎症因素。肥胖其实是一种低度炎症反应。肥胖症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会升高,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 α 这些。脂肪组织里的炎症因子也会升高,这些炎症因子会促进炎症细胞在脂肪里浸润,最后就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和肥胖形成恶性循环,让体重更难控制。
人体肠道里寄生着 10 万亿个细菌,分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有益菌能抑制有害菌生长,分解有害物质;有害菌要是大量繁殖,就容易引发疾病。肥胖症患者常常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不正常。而且肠道菌群还会影响肠 - 脑轴,肠道菌群改变会让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的脂多糖吸收入血,引起内毒素血症,促进炎症反应。不过目前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机制里的作用,还在深入研究。
#分享我的头条荣誉##春日领花束##每日幸运签##记录真实生活##集卡领现金##人到老年最值得炫耀的是什么?##发优质内容享分成##减肥##肥胖症##肥胖#
5大主要病因令脂肪肝高发 3招教你反转
编者按:很多老人都有脂肪肝的问题。大多数人在体检时发现的脂肪肝多数没有任何症状,属于早期脂肪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陶双友主任医师提醒,在发生纤维化之前的早期脂肪肝,其病变是可以逆转的。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今天与你聊聊脂肪肝的话题。
何为脂肪肝?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身边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人们对它反而不以为然,认为脂肪肝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不是真正疾病,无需治疗。华西都市报曾介绍过,其实,脂肪肝的病位在肝脏,与胆、胃、脾、肾等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脂肪肝病机主要是肝郁脾虚,湿痰瘀阻互结,因此脂肪肝也确确实实是一种病,治疗时需佐以药物,疏肝解郁,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健脾消导。而且科技日报也曾刊登过,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迅速跃升为一种常见肝病,并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降血脂=治疗脂肪肝?
有的人认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是一回事,其实不然。据大连日报报道,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完全是两个概念、两种疾病。高血脂可以导致或促进脂肪肝的发生,而部分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却并不高,降血脂药物并不能减少肝脏内脂肪的沉积。
脂肪肝的危害?
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注意饮食,认清脂肪肝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据合肥晚报报道,肝病的发展过程为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会进展为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等,给患者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如何预防脂肪肝?
那么对于脂肪肝,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中国江西网报道过,吃多动少身体胖的人,最需要提防脂肪肝。预防脂肪肝需要“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要禁酒,少吃高热量、高脂肪含糖量高的食物;还要坚持运动,不能半途而废。
在控制饮食时,保证每天身体所需很关键,北方网曾刊登过,应该在保证身体最基本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素的前提下,实行饮食控制,否则会出现营养不良、酸中毒等而引起病情加重。所以,控制饮食和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摄入,合理分配一日三餐,才是保持健康的正确途径。
病因1: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粮食消耗量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这样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下降,来自脂肪的能量上升,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上升。
病因2:不良的饮食习惯。过量摄食、吃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不吃早饭等不良饮食习惯,扰乱机体代谢状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
病因3:嗜酒。酒精会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多。饮酒越多,甘油三酯合成越多,就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病因4:不良的生活方式。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贮存,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在肥胖症的成因中活动过少比膳食过多更重要。活动过少或不善于运动,体内过剩的营养转化为脂肪,积存于肝脏表现为脂肪肝。另有研究表明,白天精神萎靡、睡觉过多及工作过于轻松和散漫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病因5: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像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者,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吃、动、药,三管齐下让其反转
【饮食作息】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控制食物总量,纠正暴饮暴食、零食和夜宵、睡前饱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进餐规律,作息规律,戒烟戒酒,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运动】在运动控制方面,强调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有氧运动,消耗脂肪、适当减肥,减肥速度以体重下降速度每周低于1.25公斤为宜,不宜减得过快。
【药物】在药物治疗方面,首先是要慎用各种可能引起脂肪肝的药物,这样可以直接减少脂肪的来源,增加脂肪的消耗,避免脂肪肝的发生;在脂肪肝发生后,特别是在肝功能有损伤、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病变时,可适当给予降脂保肝、抗炎、抗纤维化等治疗。
别把早期脂肪肝不当病
早期脂肪肝虽然没有症状,但不能忽视。随着病情进展,肝脏长期过度蓄积的脂肪,会促使病情从初期的单纯性脂肪肝逐渐发展为脂肪性肝炎,1/4~1/3左右的病人并存肝纤维化、肝硬化,有的甚至发展为肝癌。同时,脂肪肝病人大多合并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等,其发生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显著增加。
管住嘴。保证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日常生活中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少吃动物内脏、油炸或油煎食品;戒烟戒酒;营养不良要及时改善。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坚持每周进行2~3次的适量运动;保持每晚7~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培养豁达的心境,懂得自我调节,避免不良情绪。
重视体检。定期体检,具体包括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便能够发现早期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造成脂肪肝。
定期复查。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患者务必到正规医院治疗,不可盲目医治,以免治疗不当,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还要遵医嘱调控血糖水平;控制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出现低血糖等。
治脂肪肝不能光靠减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主任医师柳雅立提醒广大患者:减肥不能保证逆转脂肪肝。
脂肪肝的进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单纯性脂肪肝,中期的脂肪性肝炎以及后期的肝硬化、肝脏肿瘤。部分早期脂肪肝患者可通过减肥逆转病情;中期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则需综合减重、改善生活方式,辅以适当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一旦发展到后期,疾病发展明显,减肥获益有限,几乎不可逆转。除与肥胖有关外,脂肪肝还与长期大量饮酒、胰岛素抵抗、快速不良减肥方式、营养不良等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并非只有肥胖会导致脂肪肝,也并非减肥就能告别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具有一定“隐蔽性”,部分患者会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等症状,但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对此柳雅立给出以下建议:1.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营养不良型脂肪肝患者应多摄入鱼肉、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别随意节食减重;2.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羽毛球、打乒乓球或游泳等;3.合理减重,不要操之过急,1~2个月快速减重超过原本体重的5%,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4.完全戒酒,并在此基础上注意饮食,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
中度脂肪肝患者会有肝细胞空泡样、气球样变性等病理学改变,同时伴随转氨酶升高等异常情况,可能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患者一方面需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遗憾的是,目前脂肪肝并无特别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一些临床常用的护肝药物如双环醇、多烯磷酯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可能有效。此外,中度脂肪肝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肝脏功能,通过肝脏B超检查、弹性检测,评价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会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会伴有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等症状。除了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定期检测外,还要入院接受精细治疗。
做到以下几点 消除脂肪肝
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保证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每天必须吃早餐;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
管住嘴,学会吃。低热能:不超过标准体重热能要求;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食材;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多维生素:选用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少盐、忌刺激性调料;食物品种多样化;少喝含糖饮料和果汁。
一日三餐定时限量。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过量摄食、进食零食(特别是甜食)、吃夜宵等不良习惯,以免扰乱代谢功能,诱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动起来。根据自身情况,坚持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
重视体检。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
脂肪肝最爱找这6类人 千万要当心
1.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2.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
6.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饿出来的脂肪肝
在许多人印象中,吃得太好才会得脂肪肝,但其实脂肪肝与饮酒、糖尿病、药物、肝炎、妊娠等许多因素相关,营养不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肝脏作为体内代谢的中心,参与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长期节食的人由于无法获得足够能量,便会代谢储存在其他部位的脂肪及蛋白质等,短期内脂肪分解量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正常情况下肝脏里的脂肪由载脂蛋白负责运出,如果营养元素摄入减少,载脂蛋白就会减少合成,造成脂肪堆积过多却又无法转运出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脂肪肝。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一般发生于经济落后的地区,有的患者继发于其他疾病。近年来,一些都市人为了瘦身而过度节食,无法保障基本营养需求,发生脂肪肝的几率开始增加。可见控制体重不能盲目,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和运动很重要。对于已经患有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者,除了要摄入高蛋白食物外,还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必要时用药物辅助治疗。
肥胖是一种病的10个原因
[原标题:肥胖是一种病的10个原因]
大家都很清楚什么是肥胖,但是对于产生肥胖的缘故原由,却鲜有人了解。很多人把肥胖的缘故原由归结于懒惰、贪婪。事实上,肥胖远不是身上多长了几磅肉那么简单。严酷说来,肥胖是一种医疗疾病,肥胖者的一样平常生活非常因肥胖变得很不方便,他们应该得到大家的帮助与支持。
每三个美国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患有肥胖症,美国医疗学会(AMA)决定要协助医生以及其他医疗工作人员帮助肥胖症患者脱离这种疾病的困扰。肥胖会引发许多其他健康问题,还会使病情恶化(如: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因此在身体患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情况下预防和治疗肥胖百利而无一害。在瑞典,肥胖症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青年人中,因此,政府需要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查明其会牵涉到的社会、个人、以及经济上的代价。
2013年6月18日,美国医疗学会将肥胖症列入疾病领域。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该决定争论不休,引起正反两方强烈回声。以下即为肥胖属于疾病领域的10个缘故原由。
10. 肥胖始终被社会各界视为一种病
早在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就已把肥胖列入疾病领域,且发现其会造成性无能等问题。希腊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申饬人们不要纵情于美味佳肴。希腊名医伽林(Galen)也成立了一个“减肥营”,通过让那些过度肥胖的人每天晨跑至汗如雨下来使他们“从大胖子转变为体格正常之人”。
到了17世纪,英国医生把肥胖症归为一种疾病。他们认为肥胖是由人体内部器官功效“失灵”引起。肥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病,但人们一直都认为它是富人专属。就如《雾都孤儿》( Oliver Twist)里的一句歌谣所云:“有钱的老爷都是吃到消化不良呀……” 跟以前相比,现今有钱人太多了,而且食品安全问题也比以前好太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会有饮食问题——肥胖饮食。
9. 医生认为肥胖属于疾病
医生是研究疾病并找寻治疗方法的人。所以医生说某一种症状应列入疾病领域时,我们就应该信赖!美国医疗学会于2003年把肥胖列入疾病领域,对此,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美国肠胃病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等组织都十分支持这一举措。美国不是唯逐一个赞同把肥胖列为疾病的国家。
马来西亚营养协会(Nutrition Society of Malaysia )的Tee E. Siong博士和马来西亚肥胖研究所(Malaysia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的Mohd Ismail Noor教授都认为,将肥胖与疾病联系起来,公众会更容易意识到肥胖的威胁性。澳大利亚肥胖协会( Obesity Australia )也正在起劲争取把肥胖症归为正式的疾病,以到达“减少耻辱和降低肥胖率”的目的。
8. 世界卫生组织说肥胖是病
肥胖在1948年的时候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种疾病。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肥胖一直为人所忽视,它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才有的问题。直到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肥胖报告讲明,肥胖正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与超重”实况报告在关于如何对抗肥胖症和别的相关“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给个人、社会和食品制造商列出了许多建议。”
7. 肥胖可以遗传
不论人们生活方式多么健康,饮食多么合理,有些人就是容易胖。患有威利综合症(Prader-Willi Syndrome)或者先天性疾病的人群,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更倾向于患有肥胖,有时甚至年纪轻轻就会很肥胖。
即使你没有任何特殊症状,你也还是有可能患上肥胖症。如果你的父母都肥胖,那么你有80%的几率患有肥胖症。因为人体本身就有凌驾41种使人们更倾向于肥胖的基因。怎么会这样?因为肥胖有生存益处——如果平时储存足够能量,就可以在饥荒期间生存下来。这个所谓的“节俭基因”在过去可是非常有益的。
现在我们提及的“原始饮食”(paleo diet)也许非常好,但不适合所有人。即使在古代,也是有人更易于肥胖的。许多存留下来的“维纳斯时期”女人雕像的特征都是丰乳肥臀。这些雕像展示的也许就是当时的“完美标准”, 例如,“大”即是美。但“最美”的东西也得有懂得欣赏的艺术家。简单来说,一些洞穴人是肥胖的,他们的这种基因特性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我们!
6. 肥胖影响寿命
无论一个人是否肥胖,只要他因此而寿命缩短,人们自然就会将它标志为“疾病”。不管患者是不是烟民,肺癌都是一种疾病;不管患者是不是酒鬼,肝硬化都是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都有340万成年人死于肥胖。
让人震惊的是,现在世界有65%的人口都居住在把“肥胖”列为“危害健康”行列的国家,在这些国家肥胖造成的伤害比饮养不良还要大。更令人沮丧的是,在10年中最严重的情况下,肥胖是全球可预防性死亡的诱因之一。如果有什么能和肥胖一样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则没有人会阻挡把它列为“疾病”,否则贸然将肥胖列为疾病必然会引起众怒。
5. 肥胖影响身体正常运转
当你问小孩子生病会有什么感受时,他们很可能会说那种不适使“身体某些部位”不能正常工作了。心脏病会影响心脏,肺病会影响肺部,肥胖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肥胖对身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而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第一,体重增加会导致机体问题,如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和移动障碍。如果体重下降,那么这些病症也常随之减轻。第二,身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脂肪肝、不孕和高血压等,而这类健康问题就不会随体重的下降而得到缓解。
4. 肥胖症的作用机理与2型糖尿病(TYPE ‖ DIABETES)类同
一个人变得过于肥胖后,身体相较于正常人而言会产生更多称之为瘦蛋白(Leptin)的激素。这是一种传达身体饱腹程度的激素,就像胰岛素传达体内葡萄糖含量一样。当瘦蛋白过多,人会对其产生免疫作用,就跟二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产生抗体一样。
随着人们体重上升,身体排泄出更多瘦蛋白,既而无法得知自己的饱腹水平,这样一来就会过度饮食。不论二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先天而来或是生活方式所致,人们都将其视作一种疾病来对待。所以,既然二型糖尿病受到了这种待遇,肥胖症又有何不可呢?
3. 肥胖影响“体重牢固值”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稳定的“体重牢固值”,这是身体默认的。平时的体重或高或低于这个数值,但通常都与其相差无几。人的体重上升后,身体会适应一个新常态,这个牢固值会缓慢上升。而当人们试图减掉几斤时,身体就自动想要回到那个“牢固值”,捍卫原来的体重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饮食调节对于减肥不太有效,除非减肥者可以倾覆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过即使是这样,一旦减肥者稍有懈怠,身体就试图故态复萌。恰恰就如一个不可治愈的酗酒者一样,认真想要减肥的人也无法为所欲为地扬弃自己的饮食起居习惯。
2. 肥胖切合疾病的定义
疾病的定义并不是单一的,其中《韦氏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一种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变化;有碍于身体重要功效的发挥;导致疼痛、虚弱;身体失调;心情烦躁;身体不适;吐逆;机能紊乱。
肥胖完全切合疾病的定义。它不但能改变人们的身体,使患者的体型变大,还能影响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影响器官的高效运作和患者的行动能力。肥胖会使人难受,局促不安和尴尬。它也会引发潜在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无法控制其因果,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疾病或是死亡等后果。
1. 肥胖就像酒瘾和忧郁——过去被认为是生活方式,现在被列入疾病领域
一百年前,酒鬼是得不到任何帮助的。当时,人们对心理学、生理学以及酒瘾都不太了解,都认为酒瘾属于生活方式问题——形成了错误嗜好。过去,患有精神疾病是可耻的、被排斥的。在如今开明的时代,人们回想曾针对那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时,难免感应恐惧,并为患者感应十分同情。现在,无论是神经病患者还是醉汉都能获得普遍的支持和治疗以挣脱困扰。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特殊对待肥胖。即使某些人的肥胖是因为生活方式问题而不是遗传问题,但我们没有理由把肥胖排除在疾病之外。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抽烟喝酒,但所有人都需要吃饭,肥胖的人也不例外。改变我们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你可以在你的余生每天少喝一杯酒,但是你却没法不吃早饭、中饭或者是晚饭。
肥胖跟略微超重纷歧样,如果没有人帮助,将会是患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人们还居住在星球上,这个疾病就会一直存在。肥胖也可能从家族遗传——如果你的父母肥胖,极有可能你也会肥胖。在肥胖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的同时,潜在的健康问题也会引发肥胖。
一旦一个人长期处于肥胖状态,他便会习惯这种状态,他的身体会自动阻碍他减肥——因为人们的身体天生就有“左袒高体重”的倾向。肥胖的人对传达腹饱程度的荷尔蒙已形成了抵抗性,就跟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反应一样。肥胖限制了我们的生活,肥胖的人也需要医疗帮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酒瘾、肺癌、肝硬化和抑郁症都属于疾病,那么肥胖也应该是一种病。
在全球,肥胖已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肥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很多潜在因素引发,解决方法复杂多样。如果肥胖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选择,那么这就是患者个人的责任。而如果肥胖是一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疾病,那么它涉及的范围就更普遍了。如此一来,医疗机构就可以研究种种新颖方法来治疗肥胖了。
政府必须为治疗肥胖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确保所有人都能接受治疗并负担得起治疗用度。政府还要提倡健康生活,保证城市环境有利于人们做运动以磨炼身体。同时社会也要开始停止对患者的指责和耻笑。为了让这些解决方案行之有效,首要任务就是把肥胖归到疾病这一类。
翻译/@敬文 导语 10 9,@大文 8 7,@阿饭 6 5,@晴晴晴天 4 3,@Dreamer 2 1
审校/@哈利 编辑/listen via listland
标签:肥胖,疾病,身体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http://www.gdyfs.com/news/weibo/20150416/04162455Q6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