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对睡眠的影响吗(肥胖与睡眠时间有关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越肥胖可能睡得越差

3月21日,2025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中指出,BMI大于等于28的人群相对BMI小于28的人群,夜间睡眠少近20分钟,入睡时间晚14分钟,夜间平均清醒次数增加0.2,平均睡眠得分少1.81。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表示,肥胖人群夜间睡眠时长更短,夜间清醒次数更多,睡眠质量更低。肥胖人群健康形势不容乐观,亟需重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谭思静)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再次提醒!“肥胖”的危害,会在你熟睡时来袭!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3月20日讯(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娄艺娜 宁满玉)“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隐藏致命风险,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今天,湖南省永顺县人民医院宁满玉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谨防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切莫大意。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宁满玉表示,肥胖是该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脂肪堆积在颈部、腹部等部位),会使上气道狭窄,增加气道阻力,导致呼吸不畅。

宁满玉介绍,科室近期收治的彭先生便是患者之一。此前,彭先生在睡觉时打鼾突发呼吸停止,意识障碍等,故转院继续治疗。经过1周的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成功拔管脱离有创呼吸机,序贯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出院。

宁满玉提醒,肥胖不仅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加重其症状。脂肪堆积在颈部和咽部,使气道变窄,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打鼾和呼吸暂停。而睡眠呼吸暂停又会导致夜间频繁觉醒,使患者白天嗜睡、疲劳,进一步降低运动能力和代谢水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肥胖所致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动脉高压,甚至猝死。

“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典型症状包括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白天嗜睡等。一般多发于肥胖(BMI≥28 kg/m²)、年龄增长、男性、绝经后女性等人群。”宁满玉介绍,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可明确呼吸暂停次数和低氧程度来进行确诊。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小时且夜间血氧饱和度(SaO₂)最低

那么,如何治疗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呢?宁满玉建议,最简单的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例如减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等。

使用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也是治疗途径之一。对于严重肥胖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减重或改善气道结构来治疗。

“我们再次提醒,肥胖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筛查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宁满玉告诉记者。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睡眠不足6小时增加肥胖风险!肥胖与打鼾易“恶性循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日发布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群,肥胖风险显著增加;肥胖也会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体重指数每增加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相应提升1.14%。

专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改变,全人群超重及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也随之增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睡觉打鼾为主要表现,肥胖是导致这种疾病的重要病因;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又会加重肥胖程度,两者互为危险因素,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代谢紊乱、生活质量下降等多种健康问题,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具体而言,肥胖会导致咽喉部位脂肪堆积,使呼吸道变窄,更容易在睡眠时发生堵塞,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同时,腹部脂肪增多会压迫肺部,减少呼吸时的空气容量,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研究证实,体重指数每增加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相应提升1.14%。

另一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会加剧肥胖问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因睡眠中频繁缺氧和睡眠质量差,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容易感到饥饿,食欲增加,导致脂肪摄入增多。此外,患者白天容易感到疲倦,运动量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进一步加重肥胖。

睡眠不足也可能成为肥胖的“帮凶”。研究表明,每日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群,肥胖风险显著增加。

“治疗肥胖相关睡眠障碍,健康减重是核心。”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小轶表示,减重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可改善代谢和血液循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但对于重度肥胖者,如果出现睡眠障碍,单纯依靠调整饮食和运动减重往往难以奏效,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应当及时就医。呼吸机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逐步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