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麦当劳应对肥胖症(麦当劳和肥胖症)

Keep自由运动场 0
文章目录:

55岁大胖子用麦当劳减肥,结果居然是这样?

美国有一位 55 岁的肥胖男子叫 John Cisna ,他用了 90 天的时间、每天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结果竟然瘦了 37 磅(约 33 斤)!

刚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Keep君 也是惊了,听过很多种减肥方式,但靠吃麦当劳成功减肥还是头一次。于是,好奇心太重的 Keep君 就去了解了整个故事。

John Cisna 是一位高中老师,他胖了整个人生的前半辈子,在这 90 天里,他一日三餐真的只吃麦当劳,只不过把每天摄入的热量都控制在 2000 千卡内。

90 天后,他瘦了 37 磅(约 33 斤),因为非常成功,他又继续坚持了三个月,由最开始的 280 磅(约 252 斤)减到了 219 磅(约 197 斤),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减肥经历。

但其实,这次经历并不是为了减肥,只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的一次学期任务。

John 所在的学校主张老师们能够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用更有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于是在一次课堂上,John 提出了一个这样一个「90 天只吃麦当劳」的试验。

John 找到当地麦当劳的店长,并跟他说了这个有趣的试验。店长表示非常感兴趣,甚至直接说,你这 90 天的食物我们免费提供给你好了。于是他们愉快地决定,试验可以正式启动了。

John 在麦当劳的饮食不仅要把热量严格控制在 2000 千卡,在营养上还要符合美国 FDA 膳食计划。

每次用餐前,参与试验的学生会提前帮他规划好用餐量,每一餐的卡路里都会根据麦当劳在网上提供的营养信息表计算出来,同时要保证每天营养均衡。他要做就是每一餐都严格按照学生的计划来执行。

他的一日三餐大概是这样的:

早餐

午餐

晚餐

除了每天摄入相对低卡的食物,为了满足食欲,他偶尔也会在晚餐的时候吃巨无霸或者圣代等他更喜欢的东西。

另外,他每天都会保证用 45 分钟在操场上走路作为锻炼。每天仅仅 45 分钟的步行时间其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以前从来不运动,所以最开始,280 磅(约 252 斤)的体重让他每天散步 45 分钟都举步维艰。

三个月的试验结束后,他的身体并没有因为整天吃快餐而垮掉,而且接下来的三个月,他还在继续瘦,整整轻了 61 磅(约 55 斤)!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其实并不惊讶,因为每天都在计算摄入的卡路里。

真正令他大吃一惊的是,他一直很高的胆固醇含量竟然大幅下降了,从 249 降到 170;腰围减了 21 英寸(约 53 厘米);臀围下降了 4 英寸(约 10 厘米);低密度脂蛋白从 173 降到 113(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会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后来,他甚至还出了一本记录自己减肥的书。

麦当劳也因此把他请去做品牌大使,在世界各国宣传他的减肥史。

他宣传这次试验的目的并不是想推广麦当劳的饮食有多棒,只是想打开人们的减肥的视野,想让自己变瘦有很多方法。

他之后的计划是,继续把每天的饮食热量控制在 2000 千卡以内,只是要把快餐食物排除在外,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

而关于快餐,很多人都抱怨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都让我们变胖了。但事实是,麦当劳没有让我们变胖,是我们自己选择摄入的食物让我们变胖了,比如,你选择在哪吃饭?你是细嚼慢咽还是大口干掉食物?你每餐要吃多少?

Keep君 并不是在鼓励大家一日三餐都吃快餐,而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很多时候,吃什么并不重要;

吃多少才是真正的关键。

John 将自己单日摄入量控制在 2000 千卡,并且坚持每天行走 45 分钟,这才是他减下来的关键!

可是,如果你只能吃麦当劳,却又想减脂,可如何是好?不妨选择麦当劳的这些食物:

麦吐司早餐系列

目前这个系列有三种选择:嫩蛋烟肉麦吐司、嫩蛋香鸡麦吐司,以及嫩蛋火腿扒麦吐司。建议大家选择【香鸡麦吐司】,它的热量相对低,蛋白质相对高。

麦鲜粥

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和高蛋白的鸡肉搭配,真是业界良心,算是麦当劳里的极品了,推荐!

原味板烧鸡腿麦满分

全麦汉堡饼,搭配高蛋白鸡肉,还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服务人员免去汉堡里的酱料,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热量。如果你不想摄入太多主食,也可以选择只吃一片饼。

泰式香撕鸡肉堡

看起来没太多脂肪,还算不错,感觉更适合增肌的小伙伴!

原味板烧鸡腿堡

Keep君 的最爱。有时候也会让服务人员免去里面的酱料,感觉热量会少些!

玉米杯

很好的主食,每次一小杯,不赖的选择!

其它

蔬菜沙拉以及饮品里面的黑咖啡、优品豆浆、红茶、甚至是健怡可乐都是可供参考的选择。

建议食谱

早餐

嫩蛋香鸡麦吐司 1 份、豆浆 1 杯。

午餐

原味板烧鸡腿堡 1 份、蔬菜沙拉 1 份、玉米杯 1 份。

晚餐

原味板烧鸡腿麦满分 1 份,蔬菜沙拉 1 份。

PS:薯条、圣代、炸鸡翅什么的还是偶尔为之吧!

总之,就算在外面吃快餐也有一些较为健康的食物可以选择,你可以吃你想吃的任何美食,享受美食本来就是件开心的事情,但关键在于你要控制热量的摄入以及消耗。

-----------------------------------------------

于Keep:

互联网健身 App「 Keep-移动健身教练」,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 Keep 即可下载,为你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微信公众号:gotokeep,分享最实用的健身知识、最有趣的生活指南

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90天瘦身33斤!

美国有一位55岁的肥胖男子叫John Cisna ,他用了90天的时间、每天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结果竟然瘦了37磅(约33斤)!

刚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Keep 君也是惊了,听过很多种减肥方式,但靠吃麦当劳成功减肥还是头一次。于是,好奇心太重的 Keep 君就去了解了整个故事。

John Cisna 是一位高中老师,他胖了整个人生的前半辈子,在这90天里,他一日三餐真的只吃麦当劳,只不过把每天摄入的热量都控制在2000千卡内。

90天后,他瘦了37磅(约33斤),因为非常成功,他又继续坚持了三个月,由最开始的280磅(约252斤)减到了219磅(约197斤),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减肥经历。

但其实,这次经历并不是为了减肥,只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的一次学期任务。

John所在的学校主张老师们能够跳出常规的思维方式,用更有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于是在一次课堂上,John提出了一个这样一个「90天只吃麦当劳」的试验。

John找到当地麦当劳的店长,并跟他说了这个有趣的试验。店长表示非常感兴趣,甚至直接说,你这90天的食物我们免费提供给你好了。于是他们愉快地决定,试验可以正式启动了。

John在麦当劳的饮食不仅要把热量严格控制在2000千卡,在营养上还要符合美国FDA膳食计划。

每次用餐前,参与试验的学生会提前帮他规划好用餐量,每一餐的卡路里都会根据麦当劳在网上提供的营养信息表计算出来,同时要保证每天营养均衡。他要做就是每一餐都严格按照学生的计划来执行。

他的一日三餐大概是这样的:

早餐

午餐

晚餐

除了每天摄入相对低卡的食物,为了满足食欲,他偶尔也会在晚餐的时候吃巨无霸或者圣代等他更喜欢的东西。

另外,他每天都会保证用45分钟在操场上走路作为锻炼。每天仅仅45分钟的步行时间其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以前从来不运动,所以最开始,280磅(约252斤)的体重让他每天散步45分钟都举步维艰。

三个月的试验结束后,他的身体并没有因为整天吃快餐而垮掉,成功瘦了61磅(约55斤)。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其实并不惊讶,因为每天都在计算摄入的卡路里。

真正令他大吃一惊的是,他一直很高的胆固醇含量竟然大幅下降了,从249降到170;腰围减了21英寸(约53厘米);臀围下降了4英寸(约10厘米);低密度脂蛋白从173降到113(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会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后来,他甚至还出了一本记录自己减肥的书。

麦当劳也因此把他请去做品牌大使,在世界各国宣传他的减肥史。

他宣传这次试验的目的并不是想推广麦当劳的饮食有多棒,只是想打开人们的减肥的视野,想让自己变瘦有很多方法。

他之后的计划是,继续把每天的饮食热量控制在2000千卡以内,只是要把快餐食物排除在外,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

而关于快餐,很多人都抱怨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都让我们变胖了。但事实是,麦当劳没有让我们变胖,是我们自己选择摄入的食物让我们变胖了,比如,你选择在哪吃饭?你是细嚼慢咽还是大口干掉食物?你每餐要吃多少?

Keep 君并不是在鼓励大家一日三餐都吃快餐,而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很多时候,吃什么并不重要;

吃多少才是真正的关键。

John将自己单日摄入量控制在2000千卡,并且坚持每天行走45分钟,这才是他减下来的关键!

可是,如果你只能吃麦当劳,却又想减脂,可如何是好?不妨选择麦当劳的这些食物:

麦吐司早餐系列

目前这个系列有三种选择:嫩蛋烟肉麦吐司、嫩蛋香鸡麦吐司,以及嫩蛋火腿扒麦吐司。建议大家选择【香鸡麦吐司】,它的热量相对低,蛋白质相对高。

麦鲜粥

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和高蛋白的鸡肉搭配,真是业界良心,算是麦当劳里的极品了,推荐!

原味板烧鸡腿麦满分

全麦汉堡饼,搭配高蛋白鸡肉,还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服务人员免去汉堡里的酱料,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热量。如果你不想摄入太多主食,也可以选择只吃一片饼。

泰式香撕鸡肉堡

看起来没太多脂肪,还算不错,感觉更适合增肌的小伙伴!

原味板烧鸡腿堡

Keep 君的最爱。有时候也会让服务人员免去里面的酱料,感觉热量会少些!

玉米杯

很好的主食,每次一小杯,不赖的选择!

其它

蔬菜沙拉以及饮品里面的黑咖啡、优品豆浆、红茶、甚至是健怡可乐都是可供参考的选择。

建议食谱早餐

嫩蛋香鸡麦吐司1份、豆浆1杯。

午餐

原味板烧鸡腿堡1份、蔬菜沙拉1份、玉米杯1份。

晚餐

原味板烧鸡腿麦满分1份,蔬菜沙拉1份。

PS:薯条、圣代、炸鸡翅什么的还是偶尔为之吧!

总之,就算在外面吃快餐也有一些较为健康的食物可以选择,你可以吃你想吃的任何美食,享受美食本来就是件开心的事情,但关键在于你要控制热量的摄入以及消耗。

关于Keep:

互联网健身App「 Keep-移动健身教练」,为你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微信公众号:gotokeep 分享最实用的健身知识、最有趣的生活指南。

促使麦当劳用更健康的油,新加坡力推健康饮食等计划应对老龄化

新加坡组屋区模型。

组屋内设置的老人生活辅助设施。

组屋内设置的一些老人生活辅助设施。

组屋内设置的一些老人生活辅助设施。

南都讯 老龄化是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41亿,占总人口17.3%,中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新加坡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在应对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探寻出了政府组屋、较健康饮食计划等适合当地的方法,并尝试将新加坡的一些经验通过基金会的合作与中国进行交流。前不久,南都记者走访新加坡探寻其养老经验。

乐屋≠老人村

新加坡将老人称为“乐龄人”。55周岁以上且没有私人住宅的老人可以通过比较低廉的价格(10年30万)搬进政府组屋。

在兀兰的海军部村庄,就有这样一个专门为乐龄人士设计的组屋区。南都记者通过实际走访看到,组屋区配备了超级市场、医疗中心、社区花园、托儿所以及熟食中心等多个便民设施,在屋内,还针对乐龄人群生活需要安装了扶手、防滑地砖、应急系统等设备。

当地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他们并不会将乐屋定义为老人村或是退休村,而是希望提供场所借以带来各阶层的人气。

比如,这些乐龄人的孩子住在组屋区附近,每天早上父母会将孙子送到这里的托儿所,过后再由祖父母接他们回家,期间也可以带孙子去熟食中心吃东西、去游乐场玩耍或是去祖父母家午睡等。父母若有购物需求也可以来组屋区的超市购买等等。

除了免费的护理,组屋区还设置了需要一定收费但是服务更加全面的日间中心,用以满足不同乐龄人士的需求。在日间中心会有专门的护士看护,同时还设置有手工艺、画画、缝纫等课程,满足乐龄人的娱乐需求。

不难看出,在海军部村庄这样一个组屋区,乐龄人的生活和娱乐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也并未隔断与子女、孙子女的交流,反而也可以吸引他们来乐龄中心活动、消费。

健康食品并不代表高档、高价

南都记者注意到,不仅是在组屋的熟食中心贩卖的许多食品上,在普通超市,都会看到许多食物会被贴有低卡路里、全谷类、少糖等较健康食物的标志。

在新加坡,南都记者了解到,肥胖已经被公认为慢性疾病,当地政府通过食品和体力活动两大策略改善这一情况。

具体到食品策略,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他们设定了两个计划,包括:较健康饮食计划,鼓励新加坡人在外出用餐的时候注意减少热量的摄入;较健康食材开发计划,推动食品制造商研发较健康的主食,多生产类似全麦面条等主食。

比如,新加坡保健促进局与麦当劳进行合作。现在新加坡的麦当劳选用了较健康的油,并用全麦制作早餐的松饼与面包。除此之外,麦当劳还遵守了低热量守则,例如他们用玉米条代替薯条,用水来代替汽水。在健康食物的旁边,也会写上“请选择我”或“我比较健康”的标语。

上述规范健康饮食的措施不仅能对老人产生帮助,还能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人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老年人特有的健康问题他们也有针对性的项目。比如,针对老年人容易跌倒的项目,会教育其家属,让他们对老年人的日常行动更加留意,并在物质上保障安全;老年人运动的要求和青年人不同,保健促进局能够帮助老年人提升肌肉力量、平衡,降低他们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同时也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运动课程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基于老年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要求制造商在豆类食物中加入钙类,帮助老年人补钙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较健康食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会不会引起物价的上涨?

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局长徐永刚表示,人们的固有思维里认为较健康的东西就是贵的东西,很多人会说“我是穷人,我没有钱吃更健康的东西”,这样的想法非常普遍,但这其实是赤裸裸的骗局,是商家将较健康的东西定位为贵的、高档的东西。但实际上健康食品并不代表高档、高价。

徐永刚称:“我们要在新加坡将较健康食品普及化,如果他的定位是高档的,是昂贵的,那就没有可能在市场上享有30%的占有率。我们希望带动全国人民更健康地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带动有钱人健康地生活”。

培训120名云南医务工作领域的骨干师资

不仅如此,一些来自新加坡的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理念和技能也通过不同形式与中国进行交流传播。举例来看,近年来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就组织一批志愿者团队赴云南,培训医务工作领域的骨干师资,从而致力于提升云南省老龄化人口的医疗服务标准。

今年是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在华25周年。南都记者了解到,2015-2018年,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推动一组由28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圣路加医院的SIF志愿者团队,对120名来自云南省医疗、护理和相关医务工作领域的骨干师资提供七项培训。

据了解,这120名接受培训的骨干教师均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云南省其他重点医疗机构。培训的内容聚焦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康复医疗与慢性疾病管理。

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复医学主任医师周瑜斐告诉南都记者,这批志愿者团队几乎每人都去云南6-10次,平均每次3-4天。通过以病例为导向的方式,一个病例,四科教课。也就是说,会展示很全面的治疗过程,包括从病人进医院到减缓病情,再到治疗。“不是跟着照本宣科,我们专注病人情况的评估”,周瑜斐说。三天培训之后,会让骨干导师示范概念,规范化落实,模拟病人情况,示范治疗概念。

新家坡国立大学医院护士长余丽婷认为,病人是中心,护理和医生需要沟通和共同的目标。通过学习,护理不会觉得只是需要听医生的,而是尝试个人化的护理。培训人员也自己准备一些教材,通过对保持健康等方面的教学,给护理人员和他的家人一些支持。

尤其是新加入的家庭会议,医患双方发现目标不一样就会开展家庭会议。

余丽婷对南都记者表示,以前是没有跨学科的交流教学和家庭会议的。现在护士长采用家庭会议的方法后,让看护者参与进整个的治疗中,能看到方法的目的是什么、技术有多高、让家属能理解患者的困难、甚至懂得怎样协助患者。“患者出院后反馈效果不错,健康教育和技能锻炼的教学也减少了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入院的情况”,她说。

采写:南都记者卜羽勤 发自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