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的肌酐高(肥胖引起肌酐升高能彻底治愈吗)
身体肥胖不容小觑 28岁姑娘因此患上尿毒症
最近,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病房收治了一名年轻的尿毒症患者,是一位28岁的未婚姑娘,暂且叫她小A。
小A来的时候,面色苍白,没有血色,急查结果连医生们都吓了一跳,血肌酐高达1200umol/L!而正常范围在40-110umol/L,大于707umol/L就意味着是尿毒症,已经没有任何中西医保守挽救的余地,只好直接进入了透析阶段。更加可惜的是,小A在一年前单位体检中,就发现有蛋白尿,但因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一直没有重视,直到如今酿成苦果,已是后悔莫及。
“只有28岁,年纪轻轻,还未成家,怎么就患上尿毒症呢?”小A的父母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
肾科孙伟主任在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后,排除了遗传、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最终考虑与肥胖有关。原来小A身高1米6,体重却超过200斤。其实,她小时候算是个标致的小美女,上了高中后,因为学习压力大,喜欢吃东西缓解压力,时间一长越来越胖。上了大学后几次想减肥,均告失败。
那么肥胖为什么会导致肾病呢?孙主任解释说,人体内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有四分之一的血液经过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肾小球就像一个筛网一样,上面有很多的小孔,正常情况上只能经过一些中小分子,大分子不能经过。然而肥胖患者体重增加,相应的肾脏也会增大,肾小球也跟着被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筛网的孔径变大,能漏出的蛋白变多了。时间长了,肾小球发生了一段一段的局灶硬化,毛细血管网就会产生斑痕、纤维化,也就失去了本身的功能。久而久之,肾脏失去了代偿功能,水液和毒素蓄积在人体内不能排出,最终导致尿毒症。
值得注意的是,过于肥胖的人群往往伴有缺氧、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并发症,这些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肾脏。
“其实小姑娘可以完全避免发展到尿毒症。”孙伟主任表示,早期肥胖造成的损害虽然非常隐匿,不容易发现,但依然有蛛丝马迹可寻,如检查时发现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出现蛋白尿。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早去正规医院的肾内科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所以,对于肥胖者来说,定期检查是十分重要的,传统上关于血压、血糖、高脂、高血尿酸固然要注意,对肾小球高滤过引起的蛋白尿也应引起警惕。有时,肥胖患者也会容易发生高血压,这也是一个特点。
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孙主任建议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可以延缓肾病进展,延迟透析,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简称三延一高。“有些患者通过坚持中药治疗,可以实现逆转,肌酐恢复正常,大多数则病情可以长期稳定,即便病情发展,也会明显延缓,生活质量明显较好。”
孙伟主任介绍说,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作为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自从开设慢性肾病的慢病管理中心以来,将慢性肾脏病患者有组织地管理起来,提高了患者诊治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升。”
另外,适当的生活调养也十分重要。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油腻荤食和高蛋白食物,均衡饮食,另外要增加活动量,多运动,必要时可以服用药物,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双胍类降糖药等。中医也有很多治疗肥胖的方法,既有补法,健脾益气、益气补肾法,又有泻法,化湿、利水、祛痰、通腑消导。同时针灸、穴位埋线等也是减肥的不错选择。(李一林 孙茜)
不只是痛风 高尿酸对肾的打击也很大
啤酒、海鲜、烤串……随着“痛风套餐”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配饮食,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也渐呈年轻化趋势,且患病人群也直线上升。大家都知道高尿酸可以诱发痛风,但它对肾脏的伤害也不可小觑。高尿酸血症可以说是被忽视的肾脏病“元凶”。
高尿酸人群已达1.2亿
据估算,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达1.2亿人。脑力劳动者血尿酸水平高于体力劳动者,男性高于女性,肥胖高于体型正常人群。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大于420umol/L(7mg/dl),女性大于360umol/L(6mg/dl),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尿酸产生过多、尿酸排泄过低或二者同时并存。血尿酸的高低决定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平衡。尿酸60%至70%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近端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血尿酸可有一定程度升高。
高尿酸就是这样害了肾的
以往认为,长期高尿酸血症仅引起痛风。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有多种危害,会大大增加罹患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研究证实血尿酸每升高60umol/L,肾脏病风险即增加7%至11%,肾功能恶化的风险增加14%。高尿酸血症导致肾脏损伤有以下三个方面:
急性尿酸性肾病 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血尿酸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多为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如果得到恰当治疗肾功能可以恢复。
慢性尿酸性肾病 早期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 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00倍,84%为单纯性尿酸结石,持续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可有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
启动降高尿酸治疗
针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国内指南最新的建议是分层管理。当患者血尿酸水平大于540umol/L,或血尿酸高于480umol/L且有下列并发症之一:肾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石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肥胖,建议开始降尿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分为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一方面要避免高嘌呤饮食:不喝肉汤,少吃海鲜、贝类、动物内脏、肥肉、干货(香菇、紫菜、海带等)、豆类(除黄豆外)、坚果等高嘌呤食物;不饮酒;戒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另一方面,要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同时,避免应用使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较常见的有用于碱化尿液的,如碳酸氢钠;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必须提醒的是,不同的患者适合不同的药物,具体应用一定要遵医嘱。
文/薛宇(北京老年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外卖+奶茶!你的肾就是这样毁掉的
肾脏是很“娇嫩”的器官,
也是很有“责任感”的器官,
很多因素都容易伤害肾功能。
而它却是个“老实人”,
总在一个人默默承受,
等到这个“老实人”发出求救信号时,
往往就太晚了!
2023年3月9日是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肾健康
——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
警惕肾脏病年轻化
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多人只是觉得全身乏力,面部水肿或者眼皮略有水肿,少数伴有双下肢水肿。往往是上厕所时发现小便呈现泡泡样、酱油尿,才来医院就诊,这时候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还有部分患者是体检查出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才来就诊,而血肌酐的升高往往代表着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了50%以上。
生活压力大和饮食是重要因素
肾功能受损的年轻患者比例增高明显,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熬夜、作息不规律、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缺乏锻炼,都是影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就是饮食!奶茶不离手,三餐靠外卖,已然变成许多年轻人的常态。高盐、高油脂、高糖饮食让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这三类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进一步促成了肾功能受损的年轻化。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小胖”们更是“高尿酸血症”的最爱,孩子们普遍“口味重”,而且摄入太多肉、蛋、动物内脏、海鲜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把饮料当水喝,零食当饭吃,家长们生怕孩子营养不够,也有求必应。
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沉积,可能在关节、肾脏、血管壁,轻的是关节疼痛,重则引起肾病,甚至尿毒症。长期潜伏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持续损害身体健康。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通过重建正确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特别严重的要采取医疗干预措施,预后远比成人患者良好。
保护肾脏健康,这6方面下手
0 1
不要熬夜
良好的睡眠,能让损伤细胞自我修复效率更高,促进免疫、代谢、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
大家熟知熬夜伤肝,可熬夜也会伤肾。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病的患者而言,已有许多研究观察到,长期睡眠不佳,包括睡眠时间太短(小于6小时/晚)、睡眠质量不高(碎片化睡眠,断断续续),尿蛋白、血压等指标可能会更难控制,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尿毒症风险也会更高。
0 2
拒绝滥用药物
擅自使用或者不遵医嘱,擅自加量或者叠加服用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我们常见的感冒药,退热阵痛药物,都是此类,长期服用、超量服用、叠加服用,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肾脏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功能,以及浓缩稀释功能,久而久之可以继发肾功能不全。
还有成分比较复杂的中药,反复服用可能会导致毒性物质损伤肾脏肾小管和间质,从而继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所以服用中药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听信偏方。
0 3
少喝奶茶
奶茶成了大家共同的“快乐水”。不过,为何医生都不建议喝奶茶呢,罪魁祸首主要是其中含的“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日的糖(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那我们来看看一瓶奶茶中的含糖量大约是多少?
过多的糖有何影响?糖有一定成瘾性,会让你越喝越想喝,久而久之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而这些慢性病,均会促进慢性肾损伤的发生。
像甜品、糖果等这些高糖食物与甜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其中的添加糖都不少,因此同样建议大家最好少吃点。
0 4
少点外卖
外卖是高盐、高脂、高热量的代言人。通常情况下,吃得太咸太油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损害,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如果长时间的高盐饮食就会导致水钠的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0 5
勿频繁使用美白化妆品和染发剂
很多见效快的美白产品其中的化学物质超标,如苯、汞,长期频繁的摄入这些物质,会导致慢性肾间质损伤。建议不要用三无产品,美白化妆品选择汞含量在1mg/kg以内的,染发间隔时间不少于半年。
0 6
不要憋尿,要多喝水(没毛病)
不少搬砖人因为工作原因,导致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留在膀胱里,容易引起尿液上行反流,回到肾脏继发尿路感染。
也有人嫌上厕所麻烦,不喜欢喝水。如此肾脏不能及时排泄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同时由于长期输尿管、膀胱尿液比较高度浓缩,容易导致废物不能排出,泌尿系产生感染。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你的肾脏
排尿减少: 当肾脏无法摆脱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时,就会发生尿液减少。
尿性状改变: 尿中细密泡沫增多,尿的颜色发生变化。
疲劳虚弱: 疲劳、虚弱、乏力等不良症反应,并且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加重。
肢体浮肿: 体内大量废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情况下,会引起体液滞留,继而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迹象。
体检加入这些项目,
可帮助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
1.血肌酐(正常值40-105umol/L)
血肌酐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肾功能评估肾功能现况的主要方法之一。从来源上讲,血肌酐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同时还受到人体肌肉量的影响。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1/3时,血肌酐浓度将明显升高。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当血肌酐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值时,就应当引起重视了;如果同时还合并有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或血尿,则更应当前往肾内科专科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血尿素氮(正常值3.1-7.2mmol/L)
血尿素氮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血清尿素氮的多少取决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度、蛋白的摄入、以及肾脏的排泄能力即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功能减退失代偿时,尿素氮的检测值将升高。
尿素氮相较于血肌酐,更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当尿素氮升高时,医生往往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结果分析病情。
3.胱抑素C(正常值0-1.26mg/L)
对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胱抑素C的变化更为敏感;但由于胱抑素 C的观察窗较窄,它仅仅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提示,并不能单纯依据其变化的幅度评估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所以,此时结合血肌以及血尿素氮的结果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综合判断。
4.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100-120 ml / min·1.73m2)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依据患者血肌酐、年龄、性别等依据国际公式估算出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当低于正常值,需结合血肌酐以及尿检的结果。
医生提醒:
体检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或异常症状,
一定要前往肾内科专科
进一步评估寻找病因,
并注意定期随访复查。
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或有肾病家族史的人群,
更应依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随诊。
综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
来源: 健康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