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好吗(糖尿病肾好吗能治好吗)
我是糖尿病,查肾脏有啥用?医生:近4成患者,发展为肾病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也不是什么罕见群体了,相信大家身边都有血糖异常的人群,其中糖尿病患者更不在少数。
糖尿病已经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早在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经达到了3.7亿。
而且在这些患者当中80%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甚至有研究表明,在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会达到5.5亿人。
在20岁以上人群中,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甚至达到了9.7%。
也就是说你能看到的成年人中,每10个人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
患上糖尿病最可怕的并不是血糖增高,而是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所形成的慢性并发症。
在其中糖尿病肾病可谓是非常难缠而且非常痛苦的,很多患者往往因为肾脏的损伤,最后只能通过透析来解决自己的肾脏功能问题。
但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疾病吗?
为什么肾脏跟糖尿病还有关,难道血糖太高会导致肾脏损伤?
今天@康复Therapy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都会出现肾脏的问题,这其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首先得明确一点,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微血管并发症,而另一方面是大血管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非常多的,如遗传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以及平时血糖的控制水平,这些都和血管损伤与否密切相关。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属于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其实血糖升高之后对肾脏的损伤是很大的,因为肾脏里面就有很多的小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
这些血管会受到血压和血糖的影响,如果这些指标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小动脉和小静脉的损伤。
这就是糖尿病发生肾脏疾病的最根本原因,当然里面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篇幅有限,记住结论就好。
一般都认为,糖尿病的病程和血糖控制状态,与肾脏损伤是直接相关的。
曾经有学者调查过,1991年-2000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地方的医院,总共3469例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他们发生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是39.7%.
而与之相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占31.5%,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为51.1%。
但是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过类似的结论,在所有糖尿病患者当中,有20%~40%的患者,最终都会发生肾脏问题。
总体说来,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并不是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但是也不容忽视,占比也是非常高的。
在2001年曾经有专家研究过这类问题,发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当中,有34.7%都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
这无疑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肾脏问题。
那么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作为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有哪些相关因素呢?
无非是以下三点,而且并不是完全无法控制。
- 1、糖尿病的病程。
- 2、血糖控制状态。
- 3、血压水平。
以上3点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虽然我们不能控制糖尿病的病程,但是血糖控制状态以及血压的水平是完全可以控制好的。
所以在生活中,想要挽救自己的肾脏,能做的最主要的就是以下2点:需要所有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血糖和血压更加关注,经常测量并且及时干预。
另外补充一句,在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当中,对血压的控制应该更加重视,而且在使用药物的选择上,可以更加倾向于ACEI和ARB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风险。
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了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比如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很高,就应该小心二甲双胍的应用了,这是双胍类药物的禁忌症。
总之对于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的控制应该更加重视。
此外积极地做好血压控制,调整自身的血脂状态,在必要的时候应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首要条件,所以不要再忽视自己的血糖问题了,不要避重就轻。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诊断「肝癌」的标志物,准确率达98%?医生为什么还开其他检查
49岁的胡兵,公开眼部手术全记录,可他为啥没用偏方和特效药?
手指麻木,还肩膀疼?医生建议:推荐2个简单动作,拉伸胸小肌
多喝水可以排除尿酸吗?医生:预防痛风,推荐4个好习惯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是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更是其中之最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所引发的并发症实在太可怕了。而最易被忽视就是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
国外资料表明,由糖尿病肾病造成肾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糖尿病病人中1/3以上有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高达6.5%,其中到了尿毒症阶段的有1.2%。
【1】糖尿病为什么会影响肾呢?
1.1 病程在10-20年的糖尿病人,无论年龄大小,均有半数以上出现蛋白尿。随着蛋白尿的加重,会发生水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衰竭。
1.2 不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5-20年后,几乎全部病人均会出现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管空泡变性,以及肾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硬化等较为特异性的改变。
【2】糖尿病肾病的表现
2.1 早期表现:
糖尿病肾病早期有三个极为常见的症状: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劳累时,会出现生理性蛋白尿。如能在此期,能早发现、早治疗,肾脏的损害大多可以逆转,甚至完全康复。
2.2 晚期表现:
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肾病的第一个标志。当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肾小球的滤过率开始下降。当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正常,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能很快发展到肾功能衰竭。
【3】糖尿病肾病的6大预防措施
3.1 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方案执行。如已有肾功能障碍,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30-40克。还应控制含钾饮料、水果的摄入,如香蕉、黄瓜、葡萄、橙汁等。
3.2 严格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
3.3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方法之一。
3.4 糖尿病者易发生尿路感染,所以要定期做尿细菌检查,一旦发现感染就要及时进行治疗。
3.5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之综合治疗,还应包括对患者及家人的宣传教育、膳食和运动指导。
3.6 中医药治疗能辅助降糖、减轻血管硬化、预防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
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阻止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和恶化,所以防重于治!
本文为针魂姜兴鹏团队原创,侵权必究!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涨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我们会及时及时删除。
有糖尿病的人肾脏好不好,为啥看看眼睛也能知道?反过来呢?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糖尿病十多年了,最近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视力也不如从前,一直以为可能是年龄大了有了白内障,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主要问题是眼底有了出血,而且医生说他的肾脏可应该有问题。果不其然,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有了糖尿病肾病,且已进展到三期,任其发现下去很快将进入尿毒症期。
张先生想知道,难道有糖尿病的人眼睛有了病变肾脏就会有问题吗?反过来一样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糖尿病眼底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但两种病变在早期甚至进展到中期都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表现,继续进展将进入不可逆期。比如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前三期经积极治疗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四期以后则进入了不可逆的尿毒症期,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
要做到早期发现,且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的人每年都应当做筛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 眼底血管检查:眼底血管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可以直观地看到血管硬化、破裂、出血等情况,为评判微血管病变及程度提供直接依据。
-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留取晨起的小便即可进行,正常情况下尿中几乎不会检出蛋白,当肾脏微小血管受损时滤过及得吸收功能受损,蛋白会漏出到尿液中,这项检查可以根据漏出蛋白的多少为肾脏是否受损提供准确的依据。
由于人体眼底血管与肾脏血管的解剖结构基本一致,同属于人体微小血管易受高血糖的损伤,且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会从微小血管起始,因此定期通过上述两项检查及时发现微小血管病变,对防治糖尿病心脑等大血管病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也就是说随着患病年限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很难避免,但完全可以做到使发生时间尽可能延后,即便有发生也能延缓病变的进展速度,这就要控制好各项指标,比如:
- 血糖控制达标是基础:空腹血糖至少要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至少要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至少应控制在7.5%以下。
- 血压控制达标很关键:血糖应至少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脂控制达标是必须: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至少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力争控制在1.8mmol/L以下。
-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有糖尿病的人,预防糖尿病肾病,一日三餐不要少了肉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