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左足糖尿病(左足糖尿病足)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合并血管狭窄闭塞,七旬老人苦不堪言,外周血管介入技术来解忧

5月23日,鄂州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对一例左下肢股浅动脉多节段狭窄、闭塞患者实施了“动脉球囊扩张成型术 支架植入术”。这一介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已走在同行的前列。

该患者为70岁男性,5年前确诊为糖尿病,近半年来左足大拇趾及第二趾出现溃烂,可见脓性分泌物及跖骨外露,伴肢体麻木、刺痛,皮温低,入住烧伤美容整形科后行下肢动脉CTA示:左侧股浅动脉多节段狭窄(开口处狭窄约90%),并中下段闭塞。

在烧伤美容整形科主任吴海东主持下,医生黄瑛及介入科医生刘再加开展了联合会诊,制定了介入血管腔内治疗方案。在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刘再加、刘永生共同为患者进行了历时三个半小时的介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左侧下肢由于血流贯通皮温明显升高,患肢血供恢复良好。

左侧股浅动脉起始部

左侧股浅动脉闭塞段

外周血管介入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确、并发症少,已成为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主要的治疗手段,最近几年在我院逐渐开展。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院外周介入技术已逐渐成熟,技术不断精进。

(文图:程兴宇)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足,天冷更要细心呵护

胡老爹70岁了,已经有1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入冬以来,天气寒冷,胡老爹左脚趾皮肤上出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破溃口,开始的时候他没太注意,后来,破口越来越深,并出现了局部皮肤发黑,露出皮下组织及骨骼。看到这种情况,家人焦急地将胡老爹送到医院。通过详细的检查,胡老爹被诊断为糖尿病足,需要进行左脚趾截肢治疗。近期,像胡老爹这样因糖尿病足住院治疗的患者明显增多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可以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得以避免,通过科学的治疗而得以痊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是降低糖尿病截肢率最关键的措施。冬季是糖尿病足的好发季节,冬季糖尿病足的发生常与如下因素有关:

1.血糖控制不佳;

2.足部干燥、干裂处理不当;

3.取暖不慎烫伤、烧伤;

4.脚气、胼胝、鸡眼等处理不当;

5.不适合的鞋袜摩擦皮肤导致破溃感染。

那么冬季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呢?

首先,要控制血糖。高血糖可促进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

其次,每天要检查双脚。要对双脚皮肤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要注意足底、趾间等容易受到挤压的部位,注意上述部位是否有红肿、皮肤皲裂、变色、水泡、足癣、创伤等情况,皮肤感觉是否正常。触摸足背动脉,判断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大多糖尿病足起初仅仅表现为足部的细小破溃,如果足部出现水泡、局部发红、变硬、破溃、发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此外,要尽量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穿硬底鞋、高跟鞋等,以防足部摩擦受损。运动时,要穿运动鞋、棉布袜。要坚持每天用温水泡脚,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低于37℃,泡脚时适当用双脚按摩互搓,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冬季皮肤干燥,洗足后要涂抹润肤膏,使皮肤柔润,以预防出现皮肤的皲裂。天气冷时,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暖脚,以防烫伤。可用厚袜或毛毯保温。

文/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汪英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糖尿病人脚上有几症状,是糖尿病足早期表现,要防要治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易得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40倍,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而大多数发生的足溃疡最终引发大约85%的截肢。糖尿病如果早期会出现双脚皮肤瘙痒、怕冷、发白或发紫,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走路时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就一定是得了糖尿病足了,这是糖足早期表现,一定要抓紧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下肢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足部感染、足部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感染及损伤有关。

值得庆幸的是,49%-85%的截肢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早期预防糖尿病足意义重大。

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人易得足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10年,又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或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的中老年人,一旦感觉到下肢麻木、刺痛、脚底有踩棉花感,以及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发暗、色素沉着、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就要想到自己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王女士,56岁,先是发现左足第四足趾端出现“绿豆”大小的水泡,无红肿、疼痛、麻木感,大约三四天后,水泡破溃,呈溃疡状,期间,王女士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患者抗生素注射,创面局部简单清理包扎、固定。回家后也按时换药。几天后创面逐渐扩大伴疼痛,局部皮肤颜色紫暗,为了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家属带其来到专科医院治疗。

糖尿病专家指出: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类似情况,注意不要耽搁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创面,不同于非糖尿病患者,不要把它看得那么简单。只要糖友足部出现异常,发展下去必定会成糖尿病足病,因此一定要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糖尿病足病的治疗,专业性极强,患者一定要到专业糖尿病医院,针对病因综合治疗。

糖尿病足早期会出现双脚皮肤瘙痒、怕冷、发白或发紫,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走路时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中期,在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必须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行走。以后休息时下肢也出现疼痛,甚至疼得彻夜难眠。末期,足部皮肤发生溃烂、坏死,创口久久不愈,坏死可深至肌腱、韧带以及骨头,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截肢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每天用温水洗脚,还要小心地修整指甲,并把边缘磨光滑。如果因为指甲太厚或看不清楚不能自己做,可以请足科医生或懂得操作技巧的家人进行修剪。

糖尿病足预防要从生活点滴开始

1.糖尿病人鞋袜要适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若是穿上不适合的鞋,容易导致足部受到压迫,从而造成皮肤损伤。要穿平底的软鞋,棉袜子要选择浅色的,这样易发现足破溃出血。

2.糖尿病人每天坚持洗脚,保持足部的清洁

糖尿病人洗脚水要体感温度37℃左右。一般十分钟左右即可,最好让没有患糖尿病家属用手背试试水不烫在下脚,因为糖尿病人神经受损对温度不敏感,当出现足部皮肤出现有破损、大疱、烧烫伤等情况时,禁忌洗脚。

3、糖尿病人剪指甲也要小心,不宜过短

糖尿病人修剪时候应保证脚指甲形状圆润光滑,不要留有尖锐的部分,注意发现足部有老茧、鸡眼等问题,不能直接剪破硬茧和鸡眼,也不要随便使用市面上流行的鸡眼水以及鸡眼膏等治疗鸡眼的偏方,为避免感染,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处理。

4、冬季,糖尿病人注意足部的保暖

冬天脚冷,有的糖尿病喜欢用热水袋,烤灯,电热毯等取暖,这个对糖尿病人来说不好,因为糖尿病人对温度不敏感,易烫伤,所以尽量不要用这类取暖设备,如果要用最好采用厚棉袜或者专门的护脚套装为脚保暖。

5、糖尿病人要控制三高

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是血糖没有控制好,当然有的人血糖控制不容易,那可能是血脂和血压也高,所以影响了血糖的控制,糖尿病人一定要把三高都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