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动脉闭塞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动脉闭塞)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合并血管狭窄闭塞,七旬老人苦不堪言,外周血管介入技术来解忧

5月23日,鄂州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对一例左下肢股浅动脉多节段狭窄、闭塞患者实施了“动脉球囊扩张成型术 支架植入术”。这一介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已走在同行的前列。

该患者为70岁男性,5年前确诊为糖尿病,近半年来左足大拇趾及第二趾出现溃烂,可见脓性分泌物及跖骨外露,伴肢体麻木、刺痛,皮温低,入住烧伤美容整形科后行下肢动脉CTA示:左侧股浅动脉多节段狭窄(开口处狭窄约90%),并中下段闭塞。

在烧伤美容整形科主任吴海东主持下,医生黄瑛及介入科医生刘再加开展了联合会诊,制定了介入血管腔内治疗方案。在患者家属同意签字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刘再加、刘永生共同为患者进行了历时三个半小时的介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左侧下肢由于血流贯通皮温明显升高,患肢血供恢复良好。

左侧股浅动脉起始部

左侧股浅动脉闭塞段

外周血管介入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确、并发症少,已成为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主要的治疗手段,最近几年在我院逐渐开展。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院外周介入技术已逐渐成熟,技术不断精进。

(文图:程兴宇)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不能只注重血管,创面治疗同样重要

作者:袁敏琴

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他的情况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合并干性坏疽,但是他一直把血管疏通放在首位,一直想知道吃什么药效果好,而忽视了对炎性坏死创面的治疗,以为他听说创面等到“成熟”之后自己就会掉下来,所以不用特别处理。告诉大家,这就是误区!

首先,我们先解答这个患者的问题,下肢动脉血管闭塞吃什么药效果好?用药肯定要对症,如果不对症效果肯定是不好的。目前,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可改善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严重肢体缺血时可选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再一个,要从生活上注意,病变与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血糖稳定程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收缩压、既往有足坏疽病史、高胆固醇等息息相关,生活中要结合药物及饮食调节、运动等,综合调理和治疗。

然后,我们说一下误区在哪:就是忽略了对炎性创面的处理和治疗。虽然对于大部分干性坏疽患者来说,伤口感染并不是最典型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等待,虽然在中医中也称其为“脱疽”。

这种所谓的“脱疽”,不能等其自行脱落,而应该采用手术清理的方式,人为的清理。有的患者缺血不严重,那么炎性毒素还是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其他部分,特别是混合型坏疽类型,既缺血又感染,发生脓毒血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因此,像这种下肢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一定不能偏于一点,而是应该针对患者的所有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全面治疗,才能避免对患者发生严重的伤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德广医院:一双足球袜让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重拾治疗信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良

5月15日,一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向德广医院院长辛松峰博士竖起大拇指,为其温暖的服务和神奇的医治效果点赞。

河北吴桥的张先生今年77岁,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症多年,下肢发凉、麻木、疼痛,足趾发生坏死,已无法直立行走,曾就诊于沧州、北京、济南等多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经病友介绍,来到德广医院。

“为了父亲的病,我们四处求医,但每次都是高兴而去,失望而归,而德广医院辛博士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后,很快就有了效果,这个特制的袜子穿上后的第二天,小腿冰冷僵硬的症状就减轻了。”张先生的女儿介绍,辛博士为父亲的病情费劲了心思,“辛博士亲自买来足球袜,将袜子在中药材里煮泡后为父亲穿上,然后裹上保鲜膜,还帮着做下肢拉伸,很快,父亲僵硬冰凉的下肢暖了,也恢复了弹性”。

“我跑了这么多家医院都没有效果,说实话,自己也都没有信心了,在德广医院通过辛博士一番治疗,我感觉到下肢松软了,自己对治疗也有信心了。”张先生说。

德广医院院长辛松峰介绍,张先生所穿的足球袜是浸泡过中药液的,药液是专门根据其病情配制的,配合内服药和运动拉伸,可促进其病情恢复。

德广医院设有中医科、内科、外科、妇科、预防保健科、影像科、检验科等20余个科室,中西医联合治疗是该院特色,辛松峰院长亲自诊疗,主治各种癌症、糖障(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大病难病。医院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1269号。电话:1856114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