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没有劲(糖尿病没有劲,没精神,全身痛,脚凉)
糖尿病患者四肢乏力,不爱动弹,竟然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省名中医看诊实录:糖尿病患者四肢乏力竟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感冒了发烧了会应激性血糖升高。你主要是觉得你没劲,我没劲,一点劲都没有。我好像就要5了,就不想吃饭。我挺着吃,我要不吃我不就更没劲了吗?我就想躺那。我要S过去的感觉,以前有冠心病有30年了,糖尿病12年。
我问你最近感冒了吗?感冒了。感冒以后验过血糖没?验过7点多。我前些日子做腿下蒸疗,每天做完都是大汗淋漓的,现在我就觉得一点劲都没有,躺在那就不能动弹了,饭都不能做的感觉。其实我体质一直挺好,早晨我去打太极拳,晚间我去做老年健身操,我现在心是那个心,突突的我自己都觉得不行了。我觉得我好像是有个心结。
那你生气没?第一个你做这些汗蒸,这大紫舌头,我也不知道我咋地了。你现在汗里边丢的就是水,水丢了阳气也丢了,阳气都含在津液里边。再有个你自己觉得上火了,然后吃NHJDP,你泻火拉肚子,那不又丢水了吗?又丢阳气了吗?汗出泻下都伤你阳气了。
我们伤寒论经常说,汗后下后伤阳气伤津液了。桂枝加附子汤,是汗后伤阳了不,四肢拘急了,小便不利了。你基础病你还有糖尿病,你一个感染,感冒了发烧了,会应激性血糖升高。把你的老病,我还考虑啥呢?
有些患者因为一个感染容易引起糖尿病酮症,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一样,特别没有力量,我心还挺焦,这病不也搁气上得的吗?嗯,我给你出个方,我就想让您给我搁中医给我调一调,这就算我最大的心愿,行!
经常饿过劲 既伤肌肉又影响血糖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饿时因为有事要忙顾不上吃东西,等到事情忙完反而不饿了,大家都称之为“饿过劲”。为何会出现饿过劲的现象,这要追溯到我们血糖的来源。
血糖是为我们提供生命活动最主要的能源保障。正常血糖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血糖降到一定值,人就会出现饥饿感。这时若进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对血糖进行及时补充,消除饥饿。如果此时没有进食,人体就会分解存储在肝脏中的肝糖原,促使血糖浓度回升。然而肝糖原的储存是有限的,接下来就会产生糖异生,通过分解肌肉和脂肪来将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血糖上升,机体能量得到补充,饥饿感消失。
很多人不把饿过劲当回事,甚至觉得顺便减肥挺好的。事实上,这种应急方法常态化并非好事。第一,饿过劲需要消耗身体的肌糖原和肌肉组织,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组织丢失,进而引起基础代谢和人体免疫力下降。第二,靠饿过劲减肥,更容易反弹。节食减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重,但随后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和体重的迅猛反弹。由于节食会造成肌肉组织损失,使得减肥后基础代谢率降低,新陈代谢减慢,脂肪更容易堆积。第三,糖友若经常饿过劲,则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过大。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血糖波动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此外,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不进食,还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友而言,这种低血糖还可能是无症状的,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既然饿过劲不可常态化,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首先,规律饮食,吃好一日三餐。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也可避免长时间不进餐,造成血糖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其次,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粗粮、果蔬等,它们的消化吸收速度慢,其中的糖分能缓慢而持久地进入血液,从而有助延长饱腹感。最后,随身携带健康小零食,比如水果、牛奶、坚果、无糖小面包等,当出现饥饿感而无法及时用餐时,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补充能量。
腿脚乏力,胃口差 原是糖尿病高危并发症作祟
“肾功能、血钾等指标基本稳定……”近一年来,连续复查正常,让47岁的“糖友”吴先生宽心不已,但回忆起一年前,因控“糖”不佳出现“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差点致心脏骤停丢了命,仍让他心有余悸。
原来有十年糖尿病病史的吴先生,仗着年轻且没有病症,一直没把这个病当回事儿,因为经营休闲娱乐生意,他每天三餐不定时,熬夜、宵夜及烟酒不断更是常态。哪知去年,吴先生突然感觉腿脚乏力,夜间排尿增多,尿液呈泡沫状,“两条腿就似绑了千斤重担,怎么休息都提不上劲!”眼看症状持续两个多月不见好转,担心之下,他这才坐着轮椅被家人送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看病,经完善检查,当即被确诊为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等基础病本就是引发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接诊医师李琴表示,患者长期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加之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出现糖尿病肾病这一并发症,继而引发肾小球、肾小管等功能异常,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排钾障碍,导致高钾血症。时间一长,随着血钾浓度的不断升高,人体便会出现手指麻痹、肢体乏力、心悸、低血压、疲倦思睡、心律失常等累及神经、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症表征。
“好在吴先生就医还算及时,医从性良好,如果体内血钾含量进一步增高,恐怕随时有心脏骤停、猝死等风险。”在该科主任郭爱莉的组织下,经严格控制血糖、护肾、降钾等综合治疗及高密度的健康宣教、密切回访监测下,吴先生的病情日趋稳定。
然而,46岁的高先生却没这么幸运。同样因饮食、生活等作息不规律,十年来反复确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他却依然没有予以重视,不仅旧习不改,控糖药不是忘服,就是自行增减。直到近期,因频繁恶心、呕吐、腹泻,尿液减少等不适,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消化内科就医,竟遗憾地查出肾功能严重不全以致尿毒症,不得不终身接受透析治疗。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也需警惕隐型并发症的“突袭”。郭爱莉指出,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病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或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等运动功能症状时,应警惕糖尿病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病和高钾血症。
糖尿病的发病已日趋年轻低龄化,郭爱莉提醒,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容易形成肾脏、眼底等微血管并发症,因此,将养身提前,规律生活、饮食、睡眠、工作等多方面的作息,适当锻炼,对糖尿病的预防极为重要。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或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更应严格管住嘴迈开腿,遵医嘱定期复查,对减缓糖尿病进程,预防糖尿病肾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肖凯
通讯员: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