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山参能糖尿病(野山参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吃参两误区需远离 推荐3款食谱

大家都知道人参是个好东西,但有的老年人就不适合进食人参,而有的老年人却恰巧适合,吃人参的好处有很多,人参就是补元气的药物,五脏六腹都可以补,并且可以大补,并且还能够生津益气,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下,哪些老人不能吃人参?一起来看看。

吃参两误区需远离

误区一:喝人参炖鸡汤是最好的滋补方法

人参炖鸡汤是很多人认为最滋补最佳的方法。但其实,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这几种人都不适合这么迟。除了炖汤,人参的吃法还有很多,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直接嚼服、含服、水冲服、加水炖服、配伍中药炖服等,这些吃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进补效果。

误区二:吃人参上火

很多人都觉得吃人参上火,其实,这是对人参的最大误解。很多人吃完人参后上火最大的原因就是吃的过量了。人参的药力较强,特别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超量服用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流鼻血、生口疮等。那吃人参每天定量多少适合呢?

人参的新鲜与否,栽培方式不同,都影响着人参的功效。一般建议成人每天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克,如常吃野山参,则要更少,一般0.1克即可。

推荐3款冬季吃人参的方法

1、人参玫瑰茶

冬季需要多喝点水来对抗干燥,不喜欢喝白开水的人可以去药店购买切好的人参片以及干玫瑰花,每次取适量人参片与玫瑰花3-5朵放进杯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开饮用即可。这款人参玫瑰茶对女性是非常友好的,因为冬季女性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以及气血不足的情况,人参能补气玫瑰可以活血,建议女性可多喝。

2、人参枸杞酒

不少人喜欢喝药材泡的药酒,人参也是常见的药酒药材,那么冬季人参与什么药材浸泡成药酒喝效果比较好呢?这里,中医比较推荐人参枸杞酒,就是把人参、枸杞与熟地黄捣碎,然后用纱布包成药包塞进干净的玻璃瓶中,接着倒入白酒(没过药包),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

3、人参健脾粥

脾虚的人在冬季是非常难熬的,此时建议脾虚人群多吃一点人参健脾粥,具体做法是先准备人参、黄芪、山药,大米淘洗干净,然后与药材一起放进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开火煮开,接着改小火慢熬到食材熟透即可食用。

人参怎么吃?专家来支招

人参药膳。 受访者供图

贵为“百草之王”的人参闻名遐迩,但很多人对其往往又不甚了解,不敢吃也不会吃。人们对人参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是:人参药性强,吃了容易“上火”。

其实,早在10年前,原卫生部就批准了5年及5年生以下的种植人参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医药专家和人参专家表示,人参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代谢平衡、改善亚健康状态、调节血压等诸多保健功能,“药食同源”的属性让人参不仅作为药品能够治病,而且作为食品适合绝大多数人日常食用。

针对很多人认为“人参是药品、正常状态下服用会有副作用”的顾虑,吉林省园艺特产协会会长、人参专家冯家表示,中药的发源与发展都是以“药食同源”为基础的,人参其实同大枣、山楂、大蒜等一样,既是药材又是食品,完全可以日常食用,并发挥保健作用。从食品毒理学的角度看,任何食品都有量的限制,关键在于科学、适量服用。

实际上,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商代青铜食器“盉”上就有“参”字,专家研究认为商代的王公贵族可能就已食用人参。民间对这种“百草之王”非常青睐,食用方法很多。通过现代科技,近年来仅吉林省就有数百种人参食品和保健品问世。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张文风建议,应加大科普力度,消除“人参对普通人不适用”的误区和观念,让“百草之王”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普通人来说,可参照每天1至3克的标准适量服用,人参保健类食品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的居民常以人参宴招待客人,许多人家中都储备一些干参、鲜参,可以做出多种具有地域风味的美食佳肴。抚松县多年来举办长白山人参宴大赛,其中,人参炖母鸡、拔丝人参、人参银耳羹等成为广受欢迎的人参宴名菜。

吉林人参文化专家袁义、王博凡在其所著的《中国人参之最》一书中就人参使用方法指出:人参是补药,以补气为主,所以使用人参的适用人群主要是有气虚症状和大病初愈的病人,表现为苍白、体虚无力、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的。如贫血症患者往往兼有气虚证,这样的人可以吃人参。体弱且身体虚寒的人可适当吃一些红参或山参。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人参果,有降糖作用。产后体虚的妇女可以吃红参。大出血病人最好吃山参,其次是吃红参。没有疾病的正常人也可吃人参,能达到补养身体、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特别是老年人、神经衰弱者、强脑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者、经常用电脑和手机的人、容易感冒的人、免疫力低下的和性功能减退的人,都适合吃人参。

“中国人参在药房,韩国人参在餐桌。”另一个人参大国韩国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韩国在其《食品卫生法》和《健康功能食品法》中明确规定,人参产品按可溶性人参成分的含量分别按照食品和保健食品管理;针对各年龄段人群制定具体使用规范。有专家统计,韩国每年人均人参消费量达400克(大约是我国的20倍),韩国生产的人参百分之八九十是以食品形式消费掉的。

□记者 周长庆 王晓林 长春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都是补气,人参和黄芪有啥不一样?

人参与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这是众所皆知的。特别是喜爱中医养生的人们一定对人参和黄芪并不陌生,现正值冬季,大家在选用补气药时一定要选择正确。

人参和黄芪既然都是补气药,为什么又要区别使用呢?

因为人参与黄芪除了补气之外,还分别具有其他功效。如果不区别使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再则,用之不当,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为大补元气,扶正固本的极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黄芪味甘,性温。两者虽然都有补气之作用,但前者作用更强。此外,人参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之作用,这是黄芪所不具备的。黄芪的补气作用远不及人参,黄芪之补,偏于走表,其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等功效。

人参的应用

临床上使用的人参均为生晒参,生晒参大补元气,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用于老弱体虚者。野山参为参中之上品,大补元气,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白人参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弱,用于健脾益肺。

人参片可以直接嚼食,含2~3片于口中,细嚼慢咽,也可以用开水像泡茶一样冲泡服用;或整根人参放入瓷碗内,加水,放置于锅内蒸炖3~5小时后服用。

整支的人参可以磨成粉,每次吞服1~2g;或将人参和肉、小鸡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或整支人参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服人参当天不宜吃生萝卜,不要饮浓茶,也不要吃过于寒凉和大热辛辣的食物,以免降低和影响人参的功效。还要注意服用人参的季节,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不宜食用。

1、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2、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3、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4、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5、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这是因为人参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6、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服用人参,否则睡眠更差。

7、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黄芪的应用

黄芪的常用饮片规格有两种:生黄芪和炙黄芪。炙黄芪是用加水稀释的炼蜜闷透黄芪片后进行炒制的一种加工品,中医认为黄芪的生品固本生肌的效果好,蜜炙后补中益气的功效强。

除了中医配伍熬制汤药和中成药,黄芪也常以代茶饮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茶杯中。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术后体虚,甚至有些糖尿病患者也在使用。

1、如果你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2、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主要有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等症状,我们也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

3、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感冒发热的患者最好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5、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黄芪,那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羊水减少,这样在分娩的时候有可能造成难产,增加胎儿的危险。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