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正常工作吗(糖尿病人可以正常生活吗)
血糖高的人真的不适合工作,一工作就住院
要不是身边有血糖高的人,我真的不敢相信,血糖高就不能工作啦?
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工作。
隔壁邻居阿姨,一辈子很少工作,年轻的时候,刚好村里有厂子,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班,如果有事儿可以请假,阿姨就在厂里呆着,一周去几个半天。
后来邻居阿姨的妈妈生病了,需要人照顾,阿姨就平时待在家,陪陪妈妈。
现在邻居阿姨的妈妈走了,阿姨一个人在家里闲着很是无聊,听说附近的村里需要女工,阿姨真的可能是太无聊了,去那边上班半天,工作内容很轻松,上午还好好的,中午的时候就感觉很难受,然后给家里人打电话。
家里人听到后,立即赶到,送往医院,医生说建议观察一下,第二天早上好了一些,趁着空腹做了检查,赶紧办了住院手续。家人陪在身边,输液几天,好好控制下血糖。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住院了,真的每次家里人都要担心死,还是在家里歇息吧,健健康康就好。
急救医生划重点:糖尿病人群谨防酮症酸中毒的严重危害
2025年2月4日9时46分,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王天旭急救小组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辖区内有一老人意识模糊需要急救。接到任务后急救小组迅速赶往现场,途中医生与家属确认具体位置并了解病情,告知家属不要随意挪动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误吸。
急救人员到达患者家中进行查体,“意识模糊,唤之回答迟缓,口唇无苍白,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4.0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双巴氏征阴性(—)。”立即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置,持续中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血糖血压血氧监测,检查结果:患者血压测不出,血氧:90%,血糖:high 。医生王天旭立即做出判断,考虑患者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护士何天娇遵医嘱开通静脉通路,并给予患者对症用药,随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新春佳节,许多老人饮食起居与往常作息时间有所不同,造成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引发并发症,沈阳急救中心急救医生科普有糖尿病的人群合并酮症酸中毒症的科普知识:
患者在某些诱因下,体内胰岛素不足、升糖激素升高,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酮体生成过多、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一、常见诱因: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失控、感染、严重外伤或精神因素等。
二、四大症状:
1.“三多一少”加重:原本糖尿病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更为明显。
2.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容易被误以为胃肠问题。
3.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变得深快,有种烂苹果味。
4.精神状态差:会出现乏力、头晕、严重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
酮症酸中毒的危害:长期或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会损害肾脏、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甚至留下后遗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是糖尿病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三、治疗:
一旦怀疑酮症酸中毒,要立刻入院治疗,一般会通过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方法来治疗。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得当,多数患者是可以康复的,所以不要太害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三里编辑 王宇)
68岁男子因血糖过高死亡,再次提醒: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
很多人一提到素食,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 “健康” 俩字,觉得吃素准没错。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素食里,有些简直就是血糖的 “隐形炸弹”。就拿红薯、土豆这类淀粉类食物来说,它们虽说瞧着没一点脂肪,可进了人体,就像变魔术一样,迅速被分解转化成葡萄糖,那速度,快得就像坐上了火箭。这一来,餐后血糖立马像坐过山车似的,“嗖” 地一下就往上蹿。陈大爷血糖失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这,他太爱吃这类淀粉食物,身体里的血糖 “小雷达” 根本招架不住,一路狂飙。
还有些看着普普通通、挺健康的素食,实际上也是血糖的 “杀手”。比如说素包子,馅料里没肉,听着挺养生,可那包子皮,全是碳水化合物堆起来的。糖友要是没个节制,一口气吃好几个,那血糖指定得大幅波动,忽上忽下,身体根本适应不了。再讲讲豆制品,这东西富含优质蛋白,本是营养好物,可里头有水苏糖、棉子糖这些成分,在人体消化过程里,最后也会变成葡萄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血糖水平。
更得注意的是,有些 “素菜荤做” 的做法,简直是健康的 “大敌”。像有些人为了让素菜好吃,往里头加大量的盐、糖和油脂,这么一折腾,好好的素菜,营养没了不说,还成了身体的负担。这种做法,和素食原本的健康理念背道而驰,对血糖控制更是百害无一利,糖友碰上,躲得越远越好。
血糖失控:藏在暗处的 “生命杀手”
血糖过高,可不仅仅是血糖数值在那变大,它背后藏着一堆要命的事儿。咱看看数据,全球范围内,每 10 秒钟,就有一条鲜活的生命被糖尿病并发症夺走。在咱们国家,糖尿病患者人数早就超过 1.16 亿了,每年因为糖尿病离世的,大概有 83 万人,这数字,看着就让人心惊。
高血糖能引发各种各样严重的并发症。就拿糖尿病足来说,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身体里的神经和血管就像被 “腐蚀” 了一样,慢慢受损。脚作为血液循环的末端,首当其冲,感觉变得迟钝,到后面,甚至可能完全没知觉。这时候,要是不小心被热水烫到,或者磕着碰着,自己都不知道,伤口一旦感染,那麻烦可就大了。
还有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里比较常见,一听 “昏迷” 俩字,就知道有多危险,它的致死率高得吓人。高血糖还会盯上人的心脑血管,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风险,让心脏这个 “发动机” 没法正常工作。再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是病情严重,患者的视力会越来越差,最后甚至可能失明,生活陷入无尽黑暗。
血糖异常:小便里藏着的 “预警信号”
血糖一旦开始不正常,身体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信号,其中小便就是个重要的 “预警器”。平常喝水量没啥变化,可突然发现自己排尿次数变多,尿量也跟着增加,这时候就得留个心眼,很可能是血糖在捣乱。还有啊,要是上厕所时,发现尿液里有好多泡沫,而且半天都散不去,这也是个危险信号,大概率是尿液里糖分太多了。有些患者的尿液,还会散发出一股烂苹果味,这是身体在分解脂肪,产生了酮体,同样暗示着血糖异常。
一旦察觉到这些症状,千万别不当回事,得赶紧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看看。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把健康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糖尿病:90% 能预防,关键在 “管住嘴,迈开腿”
预防糖尿病,就好比给健康修筑一道坚固的城墙,把疾病挡在外面。研究表明,90% 的糖尿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秘诀就在于日常的饮食和运动。
饮食这块,得学会挑着吃。多往购物车里放新鲜蔬菜,像翠绿的菠菜、脆嫩的西兰花,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好。主食也别总盯着精制米面,换成燕麦、糙米这些全谷物,它们消化吸收得慢,能让血糖上升的速度变得平缓,还能给身体补充膳食纤维。
运动同样不能少。每天抽个 30 分钟,去户外快走,听着鸟儿叫,感受着微风,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喜欢水的,去游泳也不错,在水里舒展身体,浑身都畅快。要是觉得这些麻烦,骑骑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也是个好选择。适当运动能让身体新陈代谢更顺畅,体重也能控制得更好。你知道吗,那些整天坐着不动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常运动的人高出 88%,所以,赶紧动起来,给健康加点 “保险”。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