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尿尿带血(糖尿病人尿中带血是怎么回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近期突然有4个尿液改变,当心是肾损伤的信号

慢性肾病在临床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为原发性慢性肾病、第二则是继发性慢性肾病。

所谓继发性肾损伤,指的就是因其他原发病持续发作而诱发的肾间质或肾实质损伤。在所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就是糖尿病肾病。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近些年其在我国的病发率持续性增长,已经成为了终末期肾病因素中,仅次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大因素。

在全部的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近10%都与肾脏疾病有关。

我们都知道,肾脏为人体代谢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生成尿液,通过尿液的排出平衡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

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对患者的排尿造成影响,导致小便频率、颜色、气味、质地等出现异常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若近期突然有以下几个尿液改变,当心就是肾损伤的信号:

1、小便频率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与它其他慢性并发症相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后的结果,这包括了血管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等。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初期阶段,受到渗透性利尿的影响,患者小便次数原本就会增加,特别是夜尿频繁。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之后,肾小球虽然能正常滤过血液,但肾脏内的原尿却可能无法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所以肾病的初期,患者也会有小便次数增加的症状,整夜小便次数甚至是能达到5-6次;

2、蛋白尿: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健康者尿中蛋白指数含量极低,全天排出量小于150mg以下,在进行蛋白质定性检查时,表现出阴性反应。

而一旦患者肾实质损伤,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就可能会渗透到尿液中,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标,临床将这种异常表现称为“蛋白尿”,它是糖尿病肾病最为典型的表现。

患者在小便的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的张力,所以在尿液的表面上会产生大量细腻、绵密、类似于啤酒摇晃产生的泡沫;

3、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超标、肾损伤的初期,会出现夜尿频率增加的症状。

但是,随着肾脏损伤逐渐严重,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所谓少尿,指的就是患者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总量低于400ml,又或者是患者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

一旦出现少尿症状,这往往是肾脏损伤严重,甚至是进入肾衰终末期后的表现,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小便异味:糖尿病受到尿糖、渗透性利尿的影响,尿液中原本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导致尿液出现异常的气味。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后,大量大分子蛋白、过度的氨物质渗透到尿液中,也会导致尿液有浓烈的臭味、特别是氨臭味明显。

如果近期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了以上几个表现,特别是莫名其妙的蛋白尿、小便频率减少,很可能就是患者肾脏已经严重受损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筛查。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越早干预、患者的预后也就会越好。

来源: 医说健康

血糖高出现「泡沫尿」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友老王最近3个月发现夜尿增多,4~6次/夜,尿液中常常伴有泡沫,泡沫久久不能消失。

老王就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是肾脏出了问题?

其实这种情况大部分糖友都遇到过,大家都会担心是不是糖尿病肾病?究竟泡沫尿和夜尿增多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系吗?

泡沫尿和夜尿增多与糖尿病肾病是有关系的。

正常人在排尿时会产生微量泡沫,因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黏液、葡萄糖、无机盐等成分,这些物质会使尿液张力变大,尿液张力越高则越容易形成泡沫。

但是,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呈阴性反应,而且产生的泡沫会很快自行消失。

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尿液中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这种泡沫尿表面漂浮着一层泡沫,久不消失,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尿糖含量增高,可以使尿液张力增强而出现泡沫,尿糖过高,糖友的尿道处在酸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很容易引发尿路的感染,这正情况引起的泡沫一般较大,且很快消失。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它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为微量蛋白尿,随后发展为持续性蛋白尿,随着肾脏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将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肾性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国外有关资料表明,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者比不是由糖尿病导致的肾功能衰竭者高17倍,而且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提前发现糖尿病肾病是关键,糖尿病肾病除了小便泡沫外,还有什么症状需要我们糖友谨慎呢?

  • 水肿:

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糖友在血蛋白降低时,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蛋白明显降低,水肿则会加重,糖友会出现眼睑水肿、双下肢水肿、腹水、胸水等等。

  • 泡沫尿:

尿中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就会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行尿常规检查提示:蛋白尿。

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糖友们可以定期行以下三种检查。

1、尿常规:

正常结果尿蛋白为阴性,异常结果为尿蛋白 、2 等。但尿常规有时有假阳性,而且不准确,无法量化。

2、尿蛋白定量检查:

留取24小时的尿液,检测24小时共排出多少尿蛋白,正常为小于0.15 g/d,大于这个数值为异常。

尿蛋白定量检测准确但不敏感,而且留取尿液比较麻烦。

3、尿蛋白肌酐比值:尿液留取方便,结果敏感。

  • 纳差、恶心:

这是消化道症状的表现,可以是身体内多种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

一旦出现,我们应该及时检查血液中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酮、乳酸等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异常都可以引起纳差、恶心。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早期尿毒症时,患者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而且伴有高血压、贫血等。

  • 头晕、头痛:

糖尿病肾病阶段时会出现头晕、头痛,主要是因为血压多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脏阻力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此外,水钠潴留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

高血压能加重肾脏病变的发展和肾功能的恶化。

  • 乏力、面色苍白: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出现了贫血,肾功能不全的时候影响促红素的生成,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 其他脏器并发症:

一般来说,糖友血糖控制差5年左右就会发生并发症,最早出现的是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其次就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而言之,当糖友出现以上症状时请及时找医院就诊,也希望糖友们经常留意生活的细节,定期体检,拥抱健康生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赵利婷

配图:网络(侵删)

#糖尿病防疫科普#

糖友们注意了:若小便泡沫多,提示你肾脏受损!护肾牢记这3步

糖友如果血糖降得不好,差不多5~10年就会出现肾损伤,也就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出现肾损伤。


这5个症状,出现1个很可能就是肾病找上门

症状1:腰酸、腰痛

肾脏位于后腰脊柱两旁的浅窝里。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症状2: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就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症状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最低部位或组织比较疏松的位置,像下肢、眼睑,造成这些位置出现指压深陷式的浮肿。

症状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症状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后,血压会升高,而血压升高也会反过来导致进一步的肾功能损伤,如此恶性循环。


护肾三部曲,做好了就能还你一个健康肾

糖尿病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要预防糖尿病肾病,一定要按步骤做好下面3件事:

第一步:血糖、血压、血脂、尿酸都要达标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控制血压

糖友们应该把血压控制在130/80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压、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3)控制血脂

高血脂会加重肾脏血管病变。糖友们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重点监测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应该是在2.6以下,如果合并冠心病,则应该控制在1.8以下。

(4)控制尿酸

尿酸高的糖友应该把尿酸降到360µmol/L以下,推荐吃非布司他、苯溴马隆降尿酸,保肾脏。

第二步:选择安全的降糖药

降糖药有很多,肾不好的糖友最好选择不通过肾脏排泄的降糖药,首选二甲双胍

即使糖尿病人出现了蛋白尿,只要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使用二甲双胍也是绝对安全的。

而且,二甲双胍除了能降血糖,还能保护心血管。

另外,胰岛素、格列奈类降糖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片)、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对肾脏也是非常安全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第三步:养成低糖、低脂、低盐、低蛋白的饮食习惯

(1)绿叶蔬菜要吃够

绿叶蔬菜碳水含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够润肠通便,稳定餐后血糖。

不过,有些蔬菜,像土豆、南瓜、山药等,因淀粉含量较高,糖友们不应当做蔬菜吃,而应当主食吃。

(2)盐要少吃

建议糖友们每日吃盐控制在6克以内,如果已经出现了肾脏功能病变,则食盐量要更加严格,最好控制在3克以内。烹饪时灵活使用葱、姜、蒜、醋等调味品,以减少食盐量。

(3)在保证热量充分的前提下,低蛋白饮食

有肾病的糖友,从出现泡沫尿开始就一定要少吃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鱼肉),千万不能大鱼大肉!

推荐蛋白入量为0.8g/(kg·d)

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60*0.8=48g左右,大概就是一个鸡蛋所含蛋白质。

虽然糖友需要低蛋白饮食,但并不是说要饿肚子,每天的碳水还是要吃够,否则,热量摄入不够,长期消耗,体质会逐渐衰弱,加速病情发展!

(4)水要多喝

喝水能帮助肾脏代谢废物,保护肾脏。糖友尤其该多喝些花草茶。

民间早有喝茶有益心血管的说法,这正是花草茶中富含抗氧化剂的功劳。


另外,糖友们一定要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早发现早治疗!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往后为1年1次。

筛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血肌酐

尿蛋白呈阴性,再测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最后,科普一个小知识

糖友们千万别为了养肾护肾,就轻易尝试保肾药丸或护肾偏方。

药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明成分的药丸、偏方不仅对治疗无益,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一些鼓吹全中药成分、安全无毒的药,殊不知里面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有明确的肾毒性,故不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

另外,一些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部分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等)也有一定的肾毒性,必要时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