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能吃虾滑吗(妊娠糖尿病能吃红薯吗)
妊娠糖尿病| 虾盖玉米渣(糁)粥
清醒食分
四名美国注册营养师合力打造 | 好味好健康好时尚的菜谱 | 最新最靠谱的营养资讯
玉米渣,也叫玉米糁,是中国北方的常见粗粮之一,基本就是用来做粥吃。
其实玉米糁,不仅中国有,在美国的南方和意大利也都是很常见的主食,英文叫它grits/polenta。
今天介绍美国南方的一道经典早餐,虾盖玉米糁粥,英文叫shrimp and grits. 其实这只是一种普遍的搭配而已,每家餐馆/每户人家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我曾在新奥尔良吃过加了无数香料味道浓重的版本,也在南卡吃到基本没加什么香料全靠食材本身的新鲜度的版本。对我而言什么做法不重要,好吃就行!
从营养的角度看这道菜,玉米糁是粗粮,虾仁是优质的低脂蛋白质,只要再搭配些蔬菜,就是均衡的一餐。
还是赶紧看看怎么做吧!
食材(3人份)
玉米糁150g(1杯)
大虾12个(约1斤重,去壳去头后约250g)
油30ml
啤酒 120ml (半杯)
高汤或水 120ml (半杯)
3瓣蒜压成蒜泥
盐适量(若用海虾,可不放盐)
做法
1. 先煮玉米糁。玉米糁与水的比例为1:5。水多了,粥就稀,一般人没问题,但是对于有妊娠糖尿病的人来说,粥煮得越稠越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煮开以后,慢慢倒入玉米糁,同时用铲子不停地搅拌,避免玉米糁糊锅底。玉米糁全部倒入锅里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焖50-60分钟。中间搅拌几次,避免糊锅底。这样就能在保证粥在比较稠的情况下熟透。
2. 准备汤底。将虾的头和壳卸下来。加热一口锅,倒入15ml油。
把虾壳和虾头放进去翻炒,然后加入半杯啤酒和半杯高汤或水,盖上锅盖,小火煮着,把虾的鲜味煮出来。
3. 炒虾仁。热一口锅,加入15ml油和蒜泥。
放入去了虾线的虾仁翻炒。
倒入刚煮好的虾壳汤。
煮到虾仁熟了就行。已经有小朋友按捺不住了。
4. 把焖好的玉米糁粥盛到碗里,浇上带汤水的虾仁,撒点葱花,就着蔬菜,美味又均衡的一餐就准备好啦!
厨房小贴士:
这个做法需要预先剥虾壳,比较麻烦,但是吃起来方便。如果不怕吃的时候剥壳的麻烦,虾去了虾线之后可以直接炒,然后直接在虾上面加啤酒和高汤/水就可以了。
营养标签(1人份)
热量--277千卡;
碳水化合物--37.5克;
蛋白质--20克;
脂肪--10克。
这4种海鲜,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文 | 田医生科普Talk
编辑 | 田医生科普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一提到糖尿病,家里长辈的嘴比医保卡还紧?
“甜的不能吃,饭要少吃,水果也不行!”好家伙,搞得糖尿病患者都怀疑人生:“那我还能吃啥?”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硬菜”——海鲜!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患者得跟海鲜“绝缘”,其实有些海鲜不仅能吃,还能帮忙对抗糖尿病并发症!
今天就给大家安排4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海鲜,吃对了,吃出健康!
一提起三文鱼,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哇,好贵!”
但你知道吗?它贵得很有道理!
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这可是血管的“润滑剂”!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吃点三文鱼,相当于给血管做个“马杀鸡”,让血液流通更顺畅!
而且,蛋白质含量高,饱腹感强,血糖不容易飙升!
不过,刺身就算了,生的不好消化,还是蒸、烤、煎熟了吃,更健康!
有人问:“医生,糖尿病患者能吃虾吗?”
能啊!而且还挺适合!
虾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比猪肉、牛肉都“清爽”!
更重要的是,虾富含虾青素,这可是强效抗氧化剂,能帮助减少糖尿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
不过,吃虾也有讲究,别炸着吃,别裹厚厚的面粉,清蒸、白灼、煮汤更健康!
另外,痛风患者别贪多,虾的嘌呤含量不低哦!
贝类比如蛤蜊、扇贝、牡蛎,不仅鲜美,还富含锌、镁、硒等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友好!
锌:帮助胰岛素合成,让血糖调控更稳定!
镁: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风险!
硒:抗氧化能力强,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不过,贝类容易积累重金属,所以别顿顿吃,一周吃2-3次就足够了!
另外,别吃生的!生蚝虽好,但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吃生的容易感染细菌!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又怕吃肉会影响血糖,那鳕鱼就是你的**“最佳搭子”!**
鳕鱼的脂肪含量极低,但蛋白质丰富,既能提供优质营养,又不会给血糖添乱!
更棒的是,它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引发的炎症,保护心血管健康!
最佳吃法?清蒸、炖汤、煎烤都行,就是别炸!
炸过的鳕鱼,油脂含量蹭蹭往上涨,血糖也可能跟着“上天”!
再好的食物,吃不对也白搭!糖尿病患者吃海鲜,有几个关键点要记住!
✅ 别过量:海鲜虽好,但吃多了胆固醇、嘌呤也会上升,每周2-3次,适量就好!
✅ 别油炸:油炸海鲜=热量炸弹,血糖波动大,还是清蒸、白灼、炖煮更健康!
✅ 搭配蔬菜:海鲜 高纤维蔬菜,比如西兰花、菠菜,帮助血糖更稳定!
✅ 控制酱料:别用太多酱油、甜辣酱、勾芡,避免额外糖分摄入!
很多人听到糖尿病,就觉得“啥都不能吃”,其实不然!
糖尿病患者吃对海鲜,不仅能补充优质营养,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记住这4种海鲜:
三文鱼——保护血管,减少炎症!
虾——高蛋白,保护心脏!
贝类——富含微量元素,助力控糖!
鳕鱼——低脂高蛋白,养生无压力!
当然,再好的食物也别贪多,关键是均衡饮食 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赶紧分享给家人朋友,让更多糖尿病患者吃得更安心!#头条深一度#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202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2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39(5), 321-345.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2023). 海产品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价值分析. 食品科学, 44(6), 112-118.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023). 海鲜摄入与慢性病预防的研究综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35(4), 87-95.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大虾?若想胰岛有活力,3种发物建议远离
导语: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发生几率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向年轻群体靠近,
如果患上糖尿病后,血糖控制不稳定,很容易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视力下降、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健康。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大虾的。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的含糖量非常少,并且它还有各种微量矿物质及饱和脂肪酸,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但是每天的摄入盐量不要超过50克。特别是存在糖尿病肾病病人,摄入过多的虾可以引起肾脏的负担。
食用虾的时候尽量用清蒸、清炖、清煮烹调方式,尽量不要油炸,这样热量相对低一些,可以避免血糖波动。
1、柿子
柿子是秋季一种常见的食物,红彤彤,金灿灿的,看起来非常诱人。并且柿子营养丰富,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含量甚至是苹果的10倍,而水溶性维生素和各类多酚类物质,能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还能缓解中老年便秘。
但是,柿子的含糖量极高,调查发现每100克柿子的含糖量可达5~20克,而其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能使血糖快速升高,血糖高的建议还是少吃为好。
2、红薯
红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尽量少吃或不吃红薯。
这是由于研究发现,红薯内有一种叫去氢表雄酮的物质,对结肠癌、乳腺癌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它里面有高达27%的糖分,升糖指数相当高,很容易提升人体内的血糖值,特别是本就血糖高的人,尽量不要吃红薯,对于血糖的控制很不利。
3、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制成的。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来说,却不宜食用。因为糯米当中的含糖量相对比较的高,这种物质进入到身体当中,通过肠胃的消化之后会分泌出大量的葡萄糖成分。
而根据数据显示糯米当中的含糖量是大米当中含糖量的10倍左右,如果长时间摄入糯米过多会导致身体负担加重,从而影响到血糖的稳定,对于病情稳定非常不利。
- 胸闷、气短,说不清话
- 睡觉经常打呼噜
- 饿得快,体重还下降
- 容易渴、尿多
- 情绪暴躁,容易发脾气
保持好的心态
健康良好的情绪能加速消除疲劳,而消极的情绪则只能让人身心疲惫。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的物质基础是肾上腺素,过度焦虑,脾气暴躁的患者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也使血小板功能亢进,造成小血管栓塞,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学会控制情绪,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心理治疗。
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稳定血糖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够帮助糖尿病人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和热量,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另外经常运动还能改善患者身体微血管循环,从而防止血管病变发生。
注意休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还需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
做到早睡早起,而且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等恶习的出现,才能对病情的康复有益。
温馨提示:当患有糖尿病时会对心血管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要好好的保护血管,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进行运动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有太多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