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百合(糖尿病吃百合籽可以吗)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夏天的热烈缓缓落幕、秋日的凉意铺陈开来,专家提醒,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逐渐拉大,人们体感分明,需逐渐适应,此时您的养生作息及食谱都要调整上新了。
护“鼻”“肤”
皮肤是抵御外界风寒入侵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秋凉之时,上班族可随身携带一件轻薄防风的“皮肤衣”,以“肤”护肤,避免发生感冒、关节痛等,还可搭配一条柔滑的丝巾,保护后颈部防止受风。此时节,鼻子是呼吸系统的保护对象,宜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有助于预防流感。秋高气爽,建议居室多开窗透气,可在空气清新之处 “吐故纳新”。
尝秋果
夏吃瓜、秋吃果,包括水果、坚果等,口味选择宜多酸少辛,可生津消热通便。比如葡萄能健脾和胃,对气血不足体质有补益功效;石榴能生津止渴润喉,并富含花青素有助人体抗氧化、滋养皮肤;秋梨堪为应季水果之星,能养肺生津、缓解秋燥,番茄、乌梅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愿意动手,不妨做一杯五汁饮(雪梨、荸荠、芦根、麦冬、藕汁),可缓解发烧后和糖尿病患者的口干舌燥症状。坚果中杏仁能润肺止咳,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辅助缓解皮肤干燥、口角炎、舌炎等,推荐每日进食20克以内。其他如核桃、榛子、花生等有助人体获取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有滋养润肠功效。不过,五香或微烤的坚果易使人口咽干燥,除控制摄入量外,还需配合补水。
不露足
出伏之后,昼热夜凉。中医认为“寒主收引”,足底足跟部主要是肾经循行之处,受寒易引发抽筋等。此时宜遵从白露“不露足”的原则,切勿再穿夏季“凉拖”,防止承受“足跟痛”之苦。另外,足部受凉还可导致腹痛腹泻,脾阳虚体质者尤其要足部保暖。晚上可做做“足浴”,用纯热水或在热水中加一些具有散寒、活血、通经络作用的姜片、盐、艾叶、花椒等泡足,适合体虚老人和寒湿体质的日常保健,能缓解手足冰凉、减轻下肢水肿,注意水温避免烫伤。下肢动脉硬化、风湿痹证患者,泡足时还可加入红花、威灵仙、伸筋草等中草药辅助治疗,每种用量约20—30克。
润秋燥
秋意渐浓,气候渐干,人体皮肤、毛发、口唇会出现干燥表现。除了外用润肤露和润唇膏,如何内外兼顾、滋润秋燥呢?其实,食谱中肉菜搭配合理,即可列出一份凉爽清润的防燥菜单。鸭肉性凉,味甘咸,有滋阴养胃功效,搭配百合、竹笋等烹饪,可佐餐饮汤,老少皆宜尤其是体虚内热、食欲不振、便秘、水肿者。甲鱼配伍枸杞、山药炖煮更是中医补肾滋阴的经典药膳之一。不停讲话的老师们,饮一杯蜂蜜柚子茶能润喉润肺;上班族劳累失眠时,一盅银耳莲子桂花羹有助滋阴润肺、养心安神。此时也应多饮温开水,还可选择养阴润燥的豆浆、牛奶、淡茶等有“内涵”的水,但要避免烈酒、浓咖啡、浓茶等“厚味”之水。
解秋乏
融入自然。秋季天高云淡,慢跑骑车、郊外畅游、登山远眺有助于人体吸收大自然的阳气。登山前注意准备帽子和薄外套,防止多汗后受风。老年人可做操快走,缓中加力,锻炼骨骼肌的同时还能改善心肺功能。
“顶”起精神。上班族劳累困倦时,端坐闭目,用手掌大鱼际按摩百会穴(两耳尖直上到头顶,和头正中线的交点),顺时和逆时针方向按揉30圈,完成3组,以局部微感胀热为宜,能升发阳气,神清气爽地再次投入工作。头痛、失眠者,用空掌心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完成3组。久对电脑、视物疲劳时可配合双耳垂揉按,拇指和食指配合,多次轻轻按揉,每次1分钟,具有清心明目作用。
“戏”解困乏。中医五禽戏通过肢体锻炼,促进气血通畅、保养脏腑。“鸟戏”主肺,应和秋季。人体直立时模拟鸟儿水平展开双臂,上举过顶、下落平肩,配合单膝90度交替上抬(建议“四八”拍节奏),可补肺气、宽胸膈,增强血氧交换。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止嗽散”——大家记住这个方子!治疗咳嗽常用的中药都在里边了
中医优势病种:第一个是感冒发烧!第二个就是咳嗽!有一个词叫“中医优势病种”,就是中医治什么病最有优势,这句话在前几年经常提。大家说中医治什么病最好?优势病种,有人动不动就提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我说学中医的先别学治这个,你先学第一个是感冒发烧,外感病;第二个就是咳嗽;然后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失眠、头疼、拉肚子、便秘,先学会治疗这些病。
发烧
第一个中医最大的优势病种是外感发烧,这次新冠肺炎,中医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它撞到枪口上了,中医治疗这一类的病人就是好,它属于中医的外感病。
感冒发烧好了以后,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往往开始咳嗽了,有的人一咳嗽俩月、仨月、半年都不好,有的人迁延日久,成年累月。所以,怎么样治疗咳嗽是中医必须掌握的。
咳嗽
中医治疗咳嗽有很多方子,你知道几个?1、桑杏汤、杏苏散治疗燥邪导致的咳嗽,
2、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导致的肺干咳,
3、清燥救肺汤治疗燥邪或者阴虚的咳嗽。
4、二陈汤、温胆汤治疗痰湿的咳嗽。
5、肝火犯肺的咳嗽,我们还用刚才我说的化肝煎为底方,你不用化肝煎,效果好不了。只是用桔梗、白前、前胡,效果不行,那都叫治标不治本。
你听名字,止嗽散:“止嗽散用桔前甘,百部陈荆与紫菀”!治疗咳嗽常用的这些药都在里边了,桔梗、荆芥、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假如没有痰的,或是痰少,紫菀要少用。便秘的话百部加大量,百部除了止咳,它能通便。如果是阴虚的干咳,我们说百合固金汤,要重用百合、麦冬一类的养阴止咳的药。
第一跳,跳出中药。每个大夫不一样,有人是搞针灸的,有人是搞什么,现在医院分科分的细,第一跳,要跳出自己本领域。如果我是开药的大夫,我不能只是开药,我建议你再用其他的疗法,比如说用针灸,举个例子,要根据什么病,比如说慢性咳嗽,我除了让你吃中药,然后还针灸。
针灸
第二跳,跳出中医,中西结合来治疗。
第三跳,跳出医学。有些病光医学不行,还要用别的办法。曾经有的慢性咳嗽,我说你有没有试过针灸?试过,不管用;有没有吃过中药?吃过,不管用;有没有埋过线?埋过,不管用。你有没有同时把这些办法一起上?没有。你正儿八经的休息一段时间就好好看病,把所有的办法能想到的包括食疗,一起上,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维扩散
咳嗽,针灸刚才也说过了,那些穴位都很好的。肝火旺的咳嗽一定要配合太冲穴,这就是智慧,咳嗽光取肺经,或者肺俞,那个不行,肝火旺的要加肝经,要泄肝火,要加太冲一类的去肝火的药。
背部的俞穴有个好处,背部的俞穴,一个穴位对应一个脏器,所以说它很精准。“一是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四肾”,你胃不好扎胃俞,这不简单吗?肾不好的扎肾俞,肺不好的扎肺俞,心不好的扎心俞,心脏不管是心率快、心率慢,还是其他问题,都可以扎心俞,这是最简单的。
当然,扎多深,这就是技巧,比如上面写的0.5寸,你就扎0.5寸,不要扎深,扎深有可能造成气胸。我曾经听说过,在加拿大,因为在国外有很多中国人出去,他本身不是学医的,到国外为了谋生,挣钱方便,国外手续又简单,开个中医针灸诊所,曾经有华人在加拿大给外国人扎成气胸,而且好玩的是,他能扎成双侧气胸,两边都给人扎破,他连基本的什么都不懂。
孙思邈说,胆大,下边儿还一个叫心细,胆大心细对应的一句话叫“智圆行方”,智圆,智力,考虑的非常周全,行方,表现出来给病人说的话就比较简单,比较直接,但是考虑的又很周全,叫胆大心细,智圆行方。
百合固金片(丸)
主要成分
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当归、玄参、川贝母、桔梗、甘草、白芍。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甜、微苦。
主要功效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适应病症
本品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规格
(1)每片重0.4g;(2)每片重0.45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片〔规格(1)〕或一次3片〔规格(2)〕,一日3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咳嗽声重,鼻塞流清涕。
3、脾胃虚弱,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4、痰湿壅盛患者不宜服用,其表现为痰多粘稠或稠厚成块。
5、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结核、肺心病及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