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辣木与糖尿病(辣木能治糖尿病吗)

世知社 0
文章目录:

这个浑身是宝的植物真的要火了

辣木,一种多年生热带、亚热带落叶乔木,与灵芝、西洋参并称“世界三宝”。因其可食性、药用性与观赏性,在全球广泛种植,有“奇迹之树”“植物之钻”“母亲挚友”“医药宝箱”等美誉。

喜马拉雅的奇迹木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属辣木科辣木属,亦称鼓槌树(Drumstick Tree),高3〜12米,为多年生热带、亚热带落叶乔木,原产于南亚地区。其叶、花、籽、果荚在不同地区有着多种食用方式,有“生命之树”“植物之钻”的美誉。在植物界,广义的辣木指辣木属下10余个种的统称,分布在热带非洲至热带亚洲的半干旱区域。目前被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印度辣木和非洲辣木2种,因后者的利用价值与种植面积远低于前者,故人们常说的辣木通常指印度辣木。

辣木的叶、花、成熟的果荚(棕色外皮)、辣木籽以及辣木叶磨成的粉

辣木树皮呈灰白色,开出的花黄白相间,芬芳四溢。外表并无特别的辣木经济价值极高,其根茎可药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是近年来全球最热门的高营养、多用途植物。它喜光照,能忍受40℃以上高温,也能耐受轻微霜冻。生长速度极快,扦插繁殖后更是高产,3个月即可收获,每隔15〜20天可采摘一次树叶。如加以适当管理,栽种后可年年收获,无需重复翻耕,能极大减少土壤损耗。辣木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苛,能在酸性到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也可适应高海拔地区,同时还对干旱区域有相当的耐受性,被视为具有重要价值和种植潜力的热带作物。2014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还将其列为值得关注的“月度传统作物”。

辣木花骨朵的采摘和枝叶分离工序在多数种植地区依旧靠人工完成

辣木之名源自拉丁语音译。研究发现,辣木的叶和籽辣度并不高,但其幼苗根茎却辛辣味十足。辣木根含有多种生物碱和辣木素,其中的一种特殊物质——葡萄糖异硫氰酸盐(Glucosinolate)在被咀嚼过程中会分解产生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即类似萝卜和芥末的淡淡的辛辣味的来源。在印度,当地人将辣木根打成粉作辣味调料,辣木根粉也是制作咖喱粉的原料之一。有些地方用辣木根的煎汁治疗脓疮和溃疡。根部榨汁混合牛奶被认为可缓解打嗝、气喘、体内发炎等症状。在世界各地,辣木还有许多别称,其中最特殊的莫属“母亲挚友”。在非洲一些地区,因极度缺粮,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当地妈妈便把富含营养的辣木叶磨成粉掺杂在食物中,用以补充孩子所需要的营养。辣木籽的味道也十分特别,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吃它,味道亦有不同:如食之觉苦,可能肝脏有恙;若尝之感酸,可能心肠欠安;要品之发涩,则可能脾胃不适。

辣木原生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印度的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古老的药用和食用树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木生产国。在印度,辣木被称为“生命之树”,自古以来就为印度素食者提供日常所需营养。古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具有神奇的药效,可预防300多种疾病。作为传统的阿育吠陀(Ayurveda)医学体系药用植物,辣木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免疫力低下、坏血病、贫血等疾病或症状。此外,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农业大学(Tamil Nad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还对原生印度辣木进行了精心选育,培育出早生且具高果荚产量的印度改良种辣木,该校也因此成为世界领先的辣木研究机构。不仅印度,其他国家也视辣木为民间“良药”,在塞内加尔,人们将其根部擂溃并加入盐做成糊状,外用治疗风湿和关节疼痛。

辣木嫩果荚与椰奶、芒果、辣椒和咖喱煮制而成的传统印度美食

印度小吃“辣木能量球”由辣木粉、坚果碎、花生碎和蜂蜜制作而成

在印度街边市场售卖的成捆辣木果荚

浑身是宝的万能树

研究表明,辣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一系列的氨基甲酸酯类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证实,辣木及其化合物在诸多活性评价上表现优异。其中,辣木籽对痢疾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显著的抗菌活性,而辣木叶中富含的氰酸酯类配糖体对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也是一种致癌病毒)诱导的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此外,辣木花还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增殖。辣木提取物还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辣木籽有些许毒副作用,其所包含的油酸、氰基类物质会引起腹泻、呕吐等胃肠道过敏症状。

在欧美国家,人们将辣木籽榨油,加工为高级烹调油及航空航天设备的机械清理剂和润滑油,还用以研发带护肤养颜功效的各式化妆品。此外,榨油后的辣木籽残渣也可作为饲料喂养家畜,同时还能得到副产物——辣木籽粕。这种含有活性凝结成分二聚体阳离子蛋白的物质,溶解后可对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有较大吸附力,能将许多微小颗粒吸附后聚集成较大颗粒,在水体中极易沉淀,进而能有效聚沉其余悬浊颗粒,从而达到净化效果。据实验表明,1颗辣木籽可净化1公斤的污水。因此,净水是辣木籽除榨油和食用外的又一大用途,是不少国际环保组织推荐的人畜用水净化剂。印度人常会将敲碎的辣木籽放入水缸里净化水质,饮用后有回甘口感。在用水困难的非洲农村,人们用辣木籽粉来排浊泥水以供日常使用。

辣木籽榨成的辣木油

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当下,有机、天然、绿色的高标准食物早已成为人们的首选。辣木的食疗价值和医用价值被人们高度认可。在许多发达国家,辣木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保健食材,也引起各大制药企业和保健品公司的广泛重视,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商业价值的植物品种之一。

辣木叶及根茎经过筛选、清洗、晾晒、干燥和研磨后,经加工制成带有保健作用的营养片。

据专家介绍,辣木是非常好的植物蛋白来源,辣木叶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7%,是牛奶的2倍,所含钙质是牛奶的4倍。同时,它还富含多种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南亚地区,辣木的嫩果荚被称为“鼓槌菜”,常用来煮汤或直接做成蔬菜沙拉。在印度,辣木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史;孟加拉人把它与椰肉、罂粟籽、芥菜、咖喱一起煮熟食用,有时也用于鱼、虾等菜肴的调味;在柬埔寨,辣木叶被用来制作国菜蔬菜酸鱼汤(Samlor Kako);在马尔代夫,人们将煎炸后的辣木叶与当地传统腌鱼混食;在印巴等地区,辣木花裹粉煎炸制成帕可拉(Pakora);在泰国和菲律宾,嫩辣木叶更是被广泛用于各色咖喱的烹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非洲坦桑尼亚,辣木种植园的工人们正在品尝辣木叶。

一位印度工人在当地的种植区挑选辣木花

辣木树上未成熟的嫩果荚是绿色的,也被称为“鸡腿”。可单独煮熟配佐料食用,在很多国家被做成罐头出口。

成熟的辣木籽可像豌豆一样煮熟食用,或烤熟后当坚果品尝。辣木籽在味道、加工制作和食用方法上都与花生类似。数据显示,辣木籽的含油量高达40%,印度人将其作为日常食用油,也常将其添加进化妆品、香皂、工业油墨等制作工序中。除辣木叶和辣木籽可作为蔬菜和食品外,辣木树的花和皮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当中。辣木花既可单独炒着吃,也可干制后与其他食物混合食用。

彩云之滇的友谊树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从印度引种,在云南景洪地区开始种植辣木。而后,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也陆续引种。目前,我国可食用辣木主要分布在上述地区,并已建成多个辣木研究基地,研发各类辣木产品,如辣木茶、辣木酒、辣木护肤品等。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正在对成熟的辣木果荚及辣木籽进行成分提取和配比实验。

含有辣木提取物的护肤品精油

辣木叶经过加工后制成的辣木茶

加入辣木提取物和牛奶的辣木蜂蜜

以辣木叶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辣木酒

作为高营养多用途的植物,辣木同样受到古巴领导人的推崇。菲德尔·卡斯特罗曾在专家的推荐下,做出加大力度种植辣木的指示,并与中国深化辣木合作交流,在古巴建设了辣木、桑树、水稻、果蔬等农业技术实验示范基地,联合开展辣木、桑树开发利用的科研工作。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时,专程前往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私人寓所为他带去一些辣木种子。卡斯特罗告诉习近平主席,辣木正在古巴推广种植,这有助于解决古巴的粮食短缺和牲畜饲料问题

2014年7月,中古签订《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围绕该计划共建辣木科技合作中心2个、辣木科技试验示范园2个、试验示范基地10个。辣木扮演了“民间外交官”的职能,见证了中古两国的友谊,在东西半球演绎了一场“辣木情缘”。

“一带一路”的幸福林

随着自身的高价值被逐渐挖掘,辣木也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世界。在中国科学家和中资企业的帮助下,肯尼亚马查科斯郡的辣木“含金量”大大提高。当地辣木种植大户乔伊丝·伊金亚提道,在中国技术人员到来前,当地人只知如何种植辣木,是中国人在制造和推广辣木产品方面给予他们颇多帮助。收益丰厚的辣木产品让她一家住进了2层别墅。伊金亚指着身旁的黄色低矮建筑说道:“我们以前住在这个小瓦房里,基本没有收入。2014年,在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种植辣木、销售辣木产品后,我们在旧屋旁建了这栋2层的大房子,这是我们的新家。现在,我们准备种更多的辣木。”伊金亚一家现有200多棵辣木树,每年创收超1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5.1万元)。

在非洲塞内加尔,辣木也被称作“永远不死的树”。在Gagnick Mack村,妇女们正在筛选和分类收获的辣木叶。

伊金亚一家生活改善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的努力。来自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专家发现,伊金亚所在村子种植的辣木属富硒品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中心与肯尼亚植物钻石公司合作,免费向当地农户提供优良辣木种和种植技术指导,并负责收购。尽管马查科斯郡始终干旱,但辣木正在走进肯尼亚的寻常人家。如今,辣木解决了肯尼亚马查科斯郡农户的生计,500多名当地农民通过辣木种植脱贫致富。预计更多肯尼亚普通人将从辣木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中受益。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更多的中国消费者用上了原生态的优质非洲农产品,其中,辣木产品的销售量翻倍增长,尤其是富硒辣木茶,近年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

在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追求的当下,辣木的籽、叶、花、皮、根茎和果荚经过加工后,正在以不同形态走进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中。

本文载于《世界知识画报》杂志

2023年第8期

责任编辑:SU

辣木:吃吃就好,莫谈疗效

辣木花和辣木籽这两种此前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的植物,在2014年一下子火起来了。商家们发明的宣传如下(截图中括号部分是亮点):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辣木”词条,2015-11-06截图

而电商网站上也大多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淘宝“辣木”搜索,2015-11-06截图

公平买卖本身倒是无可非议,但是这宣传嘛……

让我们拿出超级食品虚假宣传宾果卡来对照一下:

在文章结尾可以找到这张图的空白版,欢迎传播——但请不要去掉水印。制图:Ent

哎呀,不妙。

常看果壳文章的读者可能都不用小抄就能发现,它的宣传套路是标准的保健品式浮夸:“富含人体所需一切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抗自由基”、能够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骨质疏松中风胃溃疡癌症顺便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等等此类瞄准中老年人群的“高危”表述。

而很不幸,事实是残酷的: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者食物能够如此“万灵”地解决人类医学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当然没有了!要真有的话,为什么这些灵丹妙药没有立刻成为国家基础药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研究者在生物医学和药物研发第一线奋战呢。

那么,辣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辣木:是种木,并且很辣

广义的“辣木”,可认为是植物分类学上辣木科(Moringaceae)下12-13个物种的统称。这些植物原产于非洲和南亚,其中目前被人类利用开发的主要是其中两种,Moringa oleifera 辣木,和 Moringa stenopetala 非洲辣木,但后者的利用与种植面积又远低于前者。因此,日常所说的辣木,可以认为默认指的是前者。

辣木Moringa oleifera 的花看起来还是挺顺眼的。图片来源:wiki

为什么说它“辣”?因为这类植物普遍含有一种物质——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它在植物体被破坏(例如被咀嚼)后,会分解产生异硫氰酸酯。别看见化学名词就跑,这东西每个人都吃过:这就是萝卜、辣根和日料店“芥末”里的那种辛辣味的来源。因此辣木的名字非常合适:辣的木本植物。

萝卜辣根什么的都是十字花科,那么辣木与这些蔬菜是否有亲缘关系?事实上也是的:虽然辣木看叶片和果实容易让人联想到豆子,但辣木科在分类上与十字花科同属十字花目,和豆科关系反而远了。

辣木的树和豆荚。不得不承认真的很像豆……图片来源:wiki

辣木的种子(辣木籽)本体。图片来源:wiki

辣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印度西北部,在这里它能长到10-12m高,并在每年依生长气候条件的不同开花1-2次,移栽到湿润的印度南部的辣木甚至能常年开花,花乳白而芳香,花谢后即结出长达20-45cm的果荚。

辣木的“神奇”功效……嗯,你懂的

那么,辣木是否真的有商家写在百度百科上的诸般功效呢?(剧透警告:没有。)

判断的方式当然是看是否有相关研究支持。互联网上搜索“辣木”,宣称其有抗癌治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风改善性功能之类的文字倒是不少,可惜都是广告或者个人博客;在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中搜“辣木”,出来的中文文献则多半涉及其栽培、引种、营养成分测定,真正提纯化学成分以验证其功效的研究凤毛菱角。如2007年一篇发表在《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的文章,述及辣木叶片中黄酮的降血糖作用,也只是样本量极小的10只小鼠的动物实验且并无后续。

但辣木在英文学术圈还真是小有名气——不过对不起,和药用无关。辣木有两篇引用较高的论文,讨论的是它的净水作用:辣木榨油之后能得到副产物辣木籽粕,其中有一种二聚体阳离子蛋白,能够有效聚沉水中的悬浊颗粒,达到净水效果,这是今天栽培辣木在除榨油和食用外的一大用途。

除此之外,涉及药用功效价值的文献都是乏善可陈。有实验表明辣木叶片和种子的提取物有抗菌和抗腹泻活性,有抗真菌活性,有抗炎活性,有抗糖尿病活性,有抗胃溃疡活性,有抗癌细胞活性等等——然而这些实验都有两个共同特点:缺乏人体临床实验数据,并且没有后续报道。因此,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明确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用辣木治疗癌症的做法”。

是的如你所料,这幅漫画又出现了……原作xkcd,翻译Ent

吃货眼中的辣木:只要吃得起,调料主菜两相宜

灵丹妙药是没戏了,回到实用主义的问题:辣木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甭担心,这种问题早有人替我们回答过了。

辣木在其原生地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就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了。印度是野生辣木多样性和栽培产量的第一大国,经过选育的辣木被引种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柬埔寨、斯里兰卡以及地处热带的非洲国家。辣木的嫩果荚、叶片、花以及种子在不同的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食用和利用方式。在南亚,辣木的嫩果荚被称为“鼓槌菜”,常用来煮汤或者直接做成蔬菜沙拉,孟加拉国人把它与椰肉、罂粟籽、芥菜一起煮咖喱食用,有时也被用于其它鱼、虾菜肴的调味;在柬埔寨,辣木的叶片被用来做成被称为korko的蔬菜汤;在马尔代夫,辣木的叶片被煎炸后,与马尔代夫传统的腌鱼混合食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辣木的花被裹豆粉煎炸制成Pakora;在泰国和菲律宾,辣木的嫩叶更是被广泛用于各色咖喱的烹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除此之外,成熟的辣木种子含油率约40%,可以榨油,也可从果荚上取下后,当做豌豆一样煮吃,或者烤熟后当坚果食用。

所谓“鼓槌菜”,指的是嫩果荚切下来之后的样子。像吗?……还算像吧。图片来源:wiki

至于营养嘛……实际上如果只拿它当零食或调味料的话,营养成分如何都无关紧要。不过辣木还真是有点儿成为主菜的潜力: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 每100g新鲜的辣木叶片中含9.4g蛋白,1.4g脂肪,8.3g糖类,185mg钙(19%),4mg铁(31%),51.7mg维生素c(62%),0.66mg维生素B2(55%),维生素B6(92%),这个水平和许多常见蔬菜都是有可比性的。当然,再怎么比它也都是一种绿色植物,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无法与肉类、蛋类、乳制品等相比,更不会提供什么额外特殊营养物质,所以喜欢吃的当菜吃就好,不喜欢或者嫌贵的也无所谓。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为啥会喜欢辣木呢?大概是因为,作为一种热带作物,辣木还是挺有潜力的。辣木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从酸性土壤到弱碱性土壤,pH5-9的范围都能生长,同时适应0-2000m海拔的地区,对干旱也有相当的耐性——年降雨量250-3000mm都可以生长。最为重要的是,辣木是一种速生的木本作物,也就意味着一年栽种之后加以适当的管理即可年年收获,而且土地无需重复翻耕,因此可以极大减少农业对土壤的侵蚀——这对土壤贫瘠的热带地区尤为重要。这也无怪乎辣木被认为是有相当重要价值和潜力的热带作物,甚至被一些推广组织称为“热带的天然营养”了(Fahey 2005),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于2014年9月将辣木M. oleifera 列为值得关注的“月度传统作物”。

遗憾的是,正因是热带作物,辣木无法在0摄氏度以下过冬,这时多年生木本作物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这决定了辣木目前在中国的种植只能局限于极少部分的热带与亚热带区域。也正因此,国内的辣木籽什么的都卖得不算太便宜——每斤99块钱这种价格,当零食无所谓,当菜可能就有点奢侈了。

总而言之:辣木是种还不错的热带作物,拿来吃还行,价格见仁见智,但指望它有什么神奇疗效就算了——好吧,这句话基本适用于所有的“超级食物”,但这不能怪我,谁叫那些食物自己硬要往那个方向上宣传呢。(编辑:Ent)

空白的超级食品宾果卡。果壳网即将推出其他同系列卡片,敬请期待~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降“三高”、抑制肿瘤保健酒咋就”神功附体“了?

近日,宁陕县公安局广货街派出所在工作中现场查获一起流动兜售“保健酒”案,查获“保健酒”24件144瓶。

(网络配图)

广货街派出所在辖区北沟村沙岭组进行治安巡查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停在路边,车辆后门呈开启状,车内装有颜色鲜艳的酒类包装箱,车旁一中年男子正在给路边两位老农讲解。

经民警检查,车内装的是广西玉林市海标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木多鞭酒”“玛咖多鞭酒”“人生多鞭酒”等保健酒,一手提行李包内有几百份 “保健酒”的广告宣传单,宣传单上都宣传这些“保健酒”具有类似药品的滋补壮阳、防治糖尿病、调理五脏、降“三高”、抑制肿瘤等多重功效。

驾车兜售 “保健酒”的中年男子李某(陕西镇安县人)没有营业执照,包内有多份广西玉林市海标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的复印件,还有盖有广西玉林市海标有限公司印章的空白的工作证吊牌4个。

据李某称,他是在网上获得该“保健酒”的销售代理广告,建立联系后,便直接从网上进货,进行流动兜售。从李某所携带的广告宣传单看,有扩大该“保健酒”的药效,误导消费者盲目消费等违法经营行为。

广货街派出所第一时间和县市场监管局联系,并将兜售该“保健酒”男子李某带回了派出所询问。按照管辖权限,移交县市场监管局受理此案,对该批“保健酒”全部扣押,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侦办之中。

(L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