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酮体高糖尿病(酮体高糖尿病人可以吃的蔬菜)

糖友大讲堂 0
文章目录: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下面一起来全面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DKA)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和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情况,患者通常血糖异常升高,“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加重,尿液中出现酮体,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昏迷。

全面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

 一、DKA的主要诱因有哪些?

凡是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情况均能诱发。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倾向更高,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暴饮暴食、创伤、外伤、酗酒、手术、妊娠和分娩、心脑血管意外和精神刺激等诱因下也可发生。

 二、DKA的临床表现

早期: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常伴消化道症状,少数表现为腹痛,甚至有腹部压痛和反跳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进展期:深大呼吸,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头痛、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最终昏迷。

 三、如何诊断DKA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明显升高至16.7%~33.3%mmol/L、代谢性酸中毒、尿酮体或血酮体升高,并伴相应临床症状,则可明确诊断。

四、如何治疗DKA

1. 快速扩容

2. 持续静脉应用小剂量胰岛素0.1 u/(kg·h),纠正高血糖和高血酮

3. 监测心电图和血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

4. 监测血气分析,如存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可给予适量碳酸氢钠

5. 积极治疗诱因

6. 防治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五、DKA患者的尿酮体为何早期可以为阴性,随着疾病治疗反而呈阳性?

原因1:患者肾前性肾衰竭和实验室检查条件的限制。DKA患者早期严重缺水,机体的血容量严重不足,进而使肾脏滤过的酮体减少。

原因2:实验室测定的酮体是乙酰乙酸,而未经过治疗的DKA血中的酮体主要是以β-羟丁酸的形式存在。当DKA得到治疗后,肾脏滤过率增加,同时β-羟丁酸会转变成乙酰乙酸,从而使酮体试验变为阳性。

 六、DKA治疗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神志改变?

严重酸中毒、失水、缺氧、体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脑细胞失水或水肿、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不当,如纠正酸中毒时给予碳酸氢钠不当导致反常性脑脊液酸中毒加重、血糖下降过快或输液过多过快、渗透压不平衡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并加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七、DKA如何补液?

DKA时补液是关键

1.补液原则仍是“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通常使用生理盐水。

2.输液量和速度的掌握

DKA失水量可达体重的10%以上,开始时输液速度较快,在1~2小时内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ml,前4小时输入总失水量的1/3,以后每4~6小时输液1000ml,24小时输液4000~6000ml,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按每2~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

3.若快速输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输液过程中应根据血压、心律、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等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八、DKA时为何需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是指每小时每千克体重给予0.1U胰岛素,使血清胰岛素浓度恒定达到100~200μU/ml。该剂量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以及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而促进钾离子运转的作用较弱。

九、DKA时如何纠正酸中毒?

1.经输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酮体水平下降,酸中毒可自行纠正,一般不必补碱。

2.严重酸中毒影响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时,可补碱,但不宜过多过快。补碱指征为血pH<7.1,HCO3-<5mmol/L。应采用等渗碳酸氢钠(1.25%~1.4%)溶液,一般仅给1~2次。

3.若不能通过输液或应用胰岛素纠正酸中毒而补碱过多过快,可导致脑脊液反常性酸中毒加重、组织缺氧加重、血钾下降和反跳性酸中毒等。

十、DKA时如何补钾?

DKA时有不同程度失钾,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补钾应根据血钾和尿量。

·治疗前血钾低于正常,立即补钾,前2~4小时通过静脉输液,每小时补钾13~20mmol/L。

·血钾正常、尿量>40ml/h,也立即补钾。

·血钾正常、尿量<30ml/h,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开始补钾。

·血压高于正常,暂缓补钾。

·补钾量:前24小时可补Kcl达6~8g或以上,病情恢复后应继续口服钾盐数日。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是糖尿病的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后果,由低胰岛素水平引起。

如果血液中胰岛素不足,身体就会开始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些酸能为葡萄糖提供替代能量来源,低浓度的酮体对健康有益;当酮体生成失控时,就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导致血液中毒,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DKA 在未确诊的 1 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 2 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患上 DKA,无论哪种情况,它都是需要立即就医的健康紧急情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体征和症状

DKA 可能发展迅速,因此了解其症状非常重要。

它通常发生在血糖水平非常高的时候。因此,其最初症状可能与 高血糖症期间的症状相似,包括:

  • 排尿过多
  • 异常口渴或口干
  • 疲劳或精疲力竭
  • 饥饿
  • 视力模糊
  •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这些症状可能缓慢发展,持续数天或数周。它们是未确诊糖尿病或需要更积极治疗的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DKA 比慢性高血糖症发生得更突然,带来一系列新的潜在严重症状,包括:

  • 恶心、呕吐或腹泻
  • 胃痛
  • 快速、深呼吸
  • 困惑
  • 口气有水果味
  • 皮肤潮红,尤其是面部

这些症状表明您需要立即就医。如果不及时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可能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胰岛素缺乏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尽管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其发展。

胰岛素是一种主要负责调节血糖的激素,对人类生命至关重要。1型糖尿病患者会严重丧失胰岛素分泌能力,需要注射人工胰岛素才能维持生命。2 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出现胰岛素抵抗外,还会遭遇胰岛素分泌受损,导致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效力降低。许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病例发生在先前未确诊 1 型糖尿病的儿童和成人中。先前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停用该药物或遇到胰岛素使用问题(例如胰岛素泵故障),也可能出现 DKA。

其他使身体处于急性压力下的状况也可能引起或加速 DKA 的发展,包括:

  • 疾病,尤其是伴有呕吐或腹泻等脱水症状时
  • 感染,包括肺炎和尿路感染
  • 导致高血糖的药物,例如类固醇
  • 手术或创伤
  • 心脏病发作
  • SGLT-2 抑制剂(一种 2 型糖尿病药物)用于 1 型糖尿病患者

罕见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也可能发生在血糖水平不高的人群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正常血糖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除了其他急性身体应激因素外,还可能由极端节食、饮食失调或药物滥用引起。

如何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通常在医院进行诊断,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主要特征通常包括:

  • 高血糖(大于 250 mg/dL)
  • 酸性血液(动脉 pH 值低于 7.3 或血清碳酸氢盐低于 18 mEq/L)
  • 血液或尿液中酮水平高
  • 阴离子间隙较大(>10 mEq/L),表明血液中过量酸的严重积聚

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额外的检查来确认 DKA 的诊断,并排除可能导致一些相同问题的其他疾病,例如高渗高血糖状态、胰腺炎和败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和药物选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通常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补液、补充电解质和胰岛素治疗。整个疗程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住院期间,您将接受静脉输液和胰岛素治疗。静脉输液有助于纠正脱水症状,脱水可能会很严重。胰岛素有助于抑制酮体生成,恢复健康的血糖水平。医生还可能要求补充电解质,以帮助平衡钾、镁和磷酸盐等关键矿物质的水平。

当 DKA 是由疾病或感染引发时,也需要同时治疗根本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临床医生可能会很乐意指导患者如何在家治疗早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这应该包括详细说明胰岛素的使用和液体摄入量,并且可能需要患者定期自我检测血糖和酮体水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最佳方法是按照医疗团队的指示服用糖尿病药物。定期进行体检以评估治疗的持续疗效也很重要。许多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都从未经历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如果您出现高血糖症状,例如视力模糊、口渴、排尿增多或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请在病情恶化之前就医。如果您无法将血糖保持在目标范围内,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有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的风险,您还应该拥有一台酮体监测仪。这些设备会采集血液或尿液样本,以测量您体内的酮体含量。少量酮体可能无需担心,尤其是在您遵循低碳水化合物或生酮饮食的情况下。中等水平的酮体水平表明存在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的风险,而高水平的酮体水平则表明需要紧急医疗救治。

病程管理

当您的身体承受巨大的生理压力(例如患病或感染)时,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的几率会显著增加。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您和您的医生应该制定一个应对病程的计划,尤其是在肠胃流感等脱水性疾病期间。该计划将帮助您在生病时更容易做出决定,它应该包括:

  • 补水目标
  • 吃什么食物
  • 多久监测一次血糖
  • 何时以及多久使用血酮仪或尿酮仪监测酮水平
  • 何时致电医生或前往急诊室

如果您无法降低血糖或酮水平,请立即寻求紧急护理。

1 型糖尿病筛查

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筛查 1 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可以显著降低确诊时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的风险。只需简单的血液检测,就能在 1 型糖尿病导致高血糖之前就发现它。

1 型糖尿病筛查项目对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非常有效。德国一项筛查项目对超过 9 万名儿童进行了筛查,发现数百名儿童在出现症状之前就患有糖尿病。这些家庭能够提前计划并监测孩子的血糖,因此只有极少数儿童患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

通过及时治疗,DKA 通常会在 24 小时内恢复,但完全恢复健康的水合水平和电解质平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为了安全起见,医院团队可能希望让患者再观察一两天。

如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发生在先前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身上,住院时间可能会持续数天以上。即使 DKA 已经治愈,患者及其家属仍然需要学习大量关于 1 型糖尿病治疗的知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并发症

DKA 并不总是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尤其是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然而,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例如脑水肿(脑肿胀)。

还有证据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即使在治愈后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接受 DKA 治疗期间被诊断患有 1 型糖尿病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和智商下降。在确诊后的几年内,他们可能还会更难以控制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疾病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另一种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其特征同样是严重的高血糖和脱水。HHS 不涉及酮体或酸性血液;相反,当高血糖和脱水导致血液浓度过高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虽然它可能引起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类似的症状,但这种疾病通常发展得更慢,并且更容易影响 2 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一样,这是一种需要立即治疗的紧急情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与多种其他健康危机有关或由其引起,包括心脏病发作、肺栓塞(肺部血栓)、中风或胰腺炎。

总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潜在危及生命的症状,由胰岛素缺乏引起。它常发生在先前未确诊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 DKA 还会影响已经在使用降糖药物的 1 型或 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因脱水、疾病、感染或其他健康危机而加速病情发展。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是一种急症。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静脉输液、胰岛素和电解质补充等专业治疗。
  •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您可以通过保持一致的血糖管理以及在患病期间和顽固性高血糖发作期间监测酮体来帮助预防 DKA。

文章来源:Valencia Higuera,《每日健康》

免责声明:康加号聚焦全球健康科研进展,内容基于权威期刊编辑,著作权归原始作者或合法权利人;如有权益争议,敬请在线留言处理。文章旨在健康科普,不能作为独立诊疗依据;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疗机构。

糖友酮症酸中毒四大表现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赵同峰

老王是位老糖友了,眼看夏天就要过去,老王决定再吃一次西瓜。考虑到之前吃西瓜也没事,家人就没约束他。然而当晚老王就开始恶心呕吐,还伴有腹痛。来到医院后,医生说是酮症酸中毒。

当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糖代谢紊乱加重,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就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烧不完全,就会继发脂肪代谢紊乱:当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了组织所能利用的程度时,就会在体内积聚,出现酮血症。酮体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组成,均为酸性物质,它们的堆积导致血液酸化,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友出现以下表现,要警惕是否为酮症酸中毒。1.脱水表现。轻则口干、皮肤干燥、眼眶下陷,重则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舌干是估计脱水程度重要而敏感的体征。2.酸中毒表现。酸中毒会抑制组织对氧的利用、使微循环出现障碍,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血压下降和体温降低。3.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表现。高血糖需要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会把钾转移到细胞内,造成血清钾浓度下降,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4.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等,会损伤脑细胞,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精神萎靡、烦躁,甚至嗜睡、昏迷。此外,患者还会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全腹部不固定疼痛、呼气有烂苹果味等。

出现酮症酸中毒应尽快到医院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使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糖友除了按时服药外,还要控制糖摄入量,如果血糖过高就要暂时停止食用水果等含糖食物。(特约记者 简文杨)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