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胰岛素多少是糖尿病(胰岛素多高算是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年龄并不是“金标准”

很多人会觉得2型糖尿病是大人得的,1型糖尿病是小孩子得的,这种根据年龄来简单粗暴划分并不准确。在江苏省人民医院2019年第十三届南壹社“5G夏日创造营”里,就有一对父女同患1型糖尿病,确诊时间不过相隔几个月而已。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提醒,判断糖尿病是1型还是2型,年龄并不是“金标准”。另外,靠症状来诊断疾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迟了,现代医学已经完全可以提前从“数据”来判断疾病,因此规律的体检不能少。

在南壹社“5G夏日创造营”里,有一对情况比较特殊的父女,陈先生和女儿雯雯(化名)。陈先生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是在2018年1月份。

“回家没多久,我就发现雯雯也不太对劲,喝水特别多,上厕所也多,于是带她去医院查了一下,几个月后女儿也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陈先生说,雯雯马上升小学二年级,年龄小还不太懂病情,有时候看同学吃饭吃得香,什么都想吃一下。确诊1型糖尿病后,雯雯必须开始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一天要打上四针,饮食也必须要控制,于是陈先生在学校旁租了间屋子,由奶奶来专职照顾她,也方便帮雯雯注射胰岛素。

“很多人觉得2型糖尿病是大人病,1型糖尿病是小孩病,其实两者并没有那么界限分明。”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告诉记者,他曾经遇到过打了17年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省人医确诊其实是2型糖尿病,17年的胰岛素其实都“白打”了。

而在青少年中,1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确实是1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但是10岁-20岁之间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现在2型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他就曾遇到过15岁的少年,体型很苗条,看着像1型糖尿病,最终证实是喝糖水饮料给喝出来的2型糖尿病,改变生活方式后,血糖也回去了,不用到注射胰岛素的地步。

“要最为准确地判断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得测胰岛功能、做免疫和基因检测。(杨彦)

糖尿病肾病|胰岛素分为几类?

胰岛素就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钥匙",但你知道吗?这把钥匙其实有不同"齿形",适合打开不同的"锁"。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胰岛素的"家族成员"都有哪些。

一、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可分为5类:

1.超短效胰岛素(餐桌上的"消防员"):注射之后15分钟内起效(像外卖小哥送餐一样快),作用时间可维持3~4小时,适合在餐前注射使用,可有效实现餐后血糖的控制,作用时间短暂,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2.短效胰岛素(规矩的"上班族"):注射之后30分钟左右起效,作用时间持续6~8小时,适合在餐前使用,注射时间较超短效提前,约在餐前30分钟注射效果最佳。由于其作用时间长于超短效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较超短效剂型增加,因此,使用该剂型的患者要注意就餐时定点定量。

3.中效胰岛素(常值夜班的"守夜人"):介于短效和长效之间。注射之后2~4小时起效,作用时间持续14~18小时,一天只需要注射1~2次。使用方便,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高于超短效和短效胰岛素。适用于生活规律、依从性好的患者。

4.长效胰岛素(24小时待命的"保镖"):注射之后4~6小时生效,作用时间持续20~40小时。由于其作用时间长,一天只需注射一次。注射后作用效果均匀分布于一天的每一个时段,十分类似于人体胰岛的基础分泌。

5.预混胰岛素(特殊成员):是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混合的比例通常是70%的中效胰岛素和30%的短效胰岛素,因为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这种比例的胰岛素是适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当然,也存在其他比例如50%的中效胰岛和50%的短效胰岛素。这种预混制剂取两种胰岛素的优点,既能短时间内起效,实现餐后血糖的控制,又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减少每日注射胰岛素的次数。

二、按来源和结构分类

1.动物胰岛素:从猪或牛胰腺提取,与人胰岛素结构略有差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目前较少使用。

2.人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结构与人体天然胰岛素一致,如常规胰岛素(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

3.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造人胰岛素结构,优化作用时间,如超短效(门冬、赖脯)和超长效(德谷胰岛素)。

三、其他分类

1.基础胰岛素:长效或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基础分泌。

2.餐时胰岛素: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针对餐后血糖升高。

3.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泵):通过设备持续输注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分泌模式。

现在有些胰岛素已经进化到"智能"阶段,比如吸入式胰岛素、口服胰岛素都在临床试验中。但各位肾友要记住,再好的胰岛素也要配合饮食运动,就像再好的电子产品也要按时充电一样。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建议及时线下就医,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流程编辑:U022

糖友的福利来了!2种新胰岛素:高浓度胰岛素和一周一次的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一定不会陌生,但现实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抗拒注射胰岛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不能停用了;二是目前大多数的胰岛素都需要每天注射2-4次,许多糖尿病人认为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但如果告诉大家,有一种胰岛素,只需要注射液很小的剂量,或者每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便可平稳控制血糖,这种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现在,这种新型胰岛素即将要与我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一下吧。

1.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是其中一个即将上市的高浓度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由于添加了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使等电点升高,因此注射后在人体内不易溶解,可在皮下形成结晶,缓慢溶解,促使胰岛素二聚体和单体缓慢释放到组织和血液中,从而起到长效作用。

甘精胰岛素另一个优点就是降糖作用平稳,没有明显的峰谷浓度,因此也很少会引起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目前我们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主要为U100(Gla-1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单位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要注射液1次,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在睡前注射,也避免了对日常社交活动的影响。

而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是甘精胰岛素的升级版——U300(Gla-3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300单位甘精胰岛素,Gla-300除了具有原来Gla-100的所有优点以外,由于浓度更高,因此注射剂量更小,却具有更长的药物维持时间,有研究结果显示,Gla-300连续注射8天,能够维持血糖稳定长达30h,而Gla-100最长只能维持25h。不仅如此,与Gla-100相比,Gla-300的血糖控制更优,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2.一周仅需打一次的icodec胰岛素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发新型胰岛素,试图解决频繁注射的麻烦,2020年,好消息传来,科学家通过修饰胰岛素分子研发出icodec,注射后,icodec即可与白蛋白牢固、可逆结合,形成“循环存储库”,半衰期长达196小时!这一新型胰岛素可以一周注射一次,满足糖友的胰岛素需求。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未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使用icodec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和安全性,与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U100的患者相似。

目前icodec胰岛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希望这将加速该产品的全球开发计划,并实现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从而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

当然,由于这些新型胰岛素研发成本高,上市后在价格方面可能会偏高,但由于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和国家谈判的深入开展,这些药物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以一个亲民的价格供广大糖尿病患者使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袁晨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配制及质量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