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登记(糖尿病登记表格)
《柳叶刀》综述:早得糖尿病,寿命缩短10多年!预防很重要!
每9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发布,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5.89亿(成年人),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持续攀升,根据中疾控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达2.3亿,较2005年的8848万增长了163%,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从7.53%飙升至13.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北方与发达地区为“重灾区”。
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剧增,40岁之前确诊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病程延长,之后的并发症严重的威胁着人类健康。近期,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的综述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更早、更多,且预期寿命将缩短高达近15年。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问,有些糖尿病患者患病都30年了,还活着,事实上,这与其中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好坏、并发症出现的早晚,多少以及配合治疗、经济状况等都有关系。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控制好了,它会和你和平相处。
另外,还有一项来自瑞典国家糖尿病登记研究发现,相比无糖尿病人群,40岁前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高达到4.3倍,中风风险是前者的3.6倍,心衰风险也升高至4.8倍。
由此可见,早预防、早期积极干预(降糖)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可以免去后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
(一)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吃,主要是指均衡、合理饮食,控好全天能量的摄入,食物多样化,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减少高脂肪、高糖(包括精制碳水)、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动是指每天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持续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摄入的和消耗的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才能保持健康适宜的体重,关注自己的BMI指数。(正常18.5-23.9).超重和肥胖可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二)起居规律,保持好睡眠
已有研究发现,长期缺觉,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以及患有睡眠障碍等,都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有关。其中的机制为睡眠不规律可能破坏昼夜戒律的稳定,导致葡萄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导致血糖失调,代谢综合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舒缓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压力大是影响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之一,一项涉及48万成年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倍相关。这主要与压力大会造成应激相关激素的过度分泌状态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全身给药诱发胰岛素抵抗有关,一旦代谢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四)避免接触各种环境毒素
环境毒素会暗袭微血管,诱发糖尿病。有诸多研究已经展开了深入研究表明,被人们忽视的环境毒素因素,比如持久的有机污染物(动物脂肪组织中)、砷(地下水和传统农药中)、双酚A(塑料制品、食品包装)、邻苯二甲酸酯(化妆品、洗发水)、多环芳烃(高温烹调、烧烤)即多氯联苯(养殖鱼类、热敏纸)等与2型糖尿病发病显著相关。
总之,诸多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结构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控制体重、调整饮食、定期运动,可将糖尿病风险降低58%,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可能性,临床研究还表明,原则上,在预防会延迟糖尿病方面,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比服用二甲双胍更有效。
新突破!福建首个糖尿病专病大数据资产登记落地
【来源:福建卫生报】
2025年4月22日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构建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
正式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完成数据资产登记
获颁《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成为福建省首个糖尿病专病数据集
从“经验医疗”到“数字循证”
“数据资产登记在数据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如同为数据资产构建‘数字身份证’和‘使用说明书’。”福建省数据流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清表示,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无序的数据转化为可管理、可信任、可流通的战略资产,经合规流程确认数据资产属性,为进一步开展数据开发应用,乃至数据资本化奠定基础。
此次登记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覆盖2011年2月至2025年4月期间省立医院产生的糖尿病相关医疗信息,累计记录数超5091万条,数据字段达105项,数据总量达到8亿字节,具备高度结构化、标准化和医学专业性等特质。
这些数据资产将作为医疗机构在智慧医疗、科研创新、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数据基础,为多中心临床研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疾病预测与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中蕴藏着破解疾病密码的关键”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温俊平表示,通过分析数万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反应和并发症轨迹,医生能更快定位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甚至提前预测病情进展。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数据资产的深度应用或将直接改善就医体验。基于该数据集训练的AI模型可辅助医生快速识别早期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而多中心科研协作则能加速新药临床试验,推动治疗方案迭代。
未来,省立医院将继续深化数据资产体系建设,探索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机制,着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数字化医院典范。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来源:福建日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新突破!福建首个糖尿病专病大数据资产登记落地
2025年4月22日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构建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
正式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完成数据资产登记
获颁《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成为福建省首个糖尿病专病数据集
从“经验医疗”到“数字循证”
“数据资产登记在数据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如同为数据资产构建‘数字身份证’和‘使用说明书’。”福建省数据流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清表示,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无序的数据转化为可管理、可信任、可流通的战略资产,经合规流程确认数据资产属性,为进一步开展数据开发应用,乃至数据资本化奠定基础。
此次登记的糖尿病专病库数据集覆盖2011年2月至2025年4月期间省立医院产生的糖尿病相关医疗信息,累计记录数超5091万条,数据字段达105项,数据总量达到8亿字节,具备高度结构化、标准化和医学专业性等特质。
这些数据资产将作为医疗机构在智慧医疗、科研创新、辅助决策等领域的数据基础,为多中心临床研究、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疾病预测与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中蕴藏着破解疾病密码的关键”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温俊平表示,通过分析数万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反应和并发症轨迹,医生能更快定位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甚至提前预测病情进展。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数据资产的深度应用或将直接改善就医体验。基于该数据集训练的AI模型可辅助医生快速识别早期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而多中心科研协作则能加速新药临床试验,推动治疗方案迭代。
未来,省立医院将继续深化数据资产体系建设,探索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机制,着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数字化医院典范。
来源:福建日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