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膨胀(肥胖膨胀纹)

广东卫视健康有道 0
文章目录:

长高、长胖留下的膨胀纹,要如何才能去掉?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经历了体重和身材变化,皮肤就会出现各种纹路:

  • 孕妈「卸货」后,肚皮仍有妊娠纹;
  • 正长个儿,膝盖出现生长纹;
  • 减肥瘦身,肥胖纹依旧「站岗」……
  • 这些顽强的纹路,到底是啥来头?
膨胀纹,恼人的纹路

以上提及的妊娠纹、生长纹和肥胖纹都有共同的名字:膨胀纹,亦称牵拉纹,萎缩纹。

膨胀纹,顾名思义是皮肤膨胀后出现的纹路。

可以理解为,皮肤赶不上身材变化,真皮层被过度拉扯,破坏了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使皮肤弹性和延展性变差,从而形成萎缩性瘢痕的皮肤损伤

膨胀纹的一生会经历两个变化

刚长出来的膨胀纹呈红色或紫红色的隆起条纹,故称红纹。具有「无症状或轻微瘙痒、疼痛,颜色随时间推移而变淡」的特点。

变淡后的膨胀纹呈灰白色,亦称白纹。有「轻微凹陷、触之柔软,无明显不适,不会自行消退」的特点。

膨胀纹爱长这些部位

青春期快速长高、肥胖、妊娠、肌肉剧增等情况会诱发膨胀纹;

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或正接受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亦可导致膨胀纹的出现。

这些纹路通常盘踞在大腿内侧、腰部,腹部和臀部等处,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布的部位还不一样:

  • 青春期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大腿、臀部和胸部;

  • 成年妊娠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腰腹、胸部和大腿;

  • 成年非妊娠女性

大腿和胸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 青春期男性

膨胀纹好发于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

  • 成年男性

臀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有朋友问,孕妈能避免妊娠纹吗?

妊娠纹与肚子维度增加,雌孕激素有一定关系。

如果孕妈有家族妊娠纹史孕前BIM>26(即体重越高)、孕期体重增加越多(>15kg)等情况,发生妊娠纹的风险越高

看着这些纹路,心里就不舒服。想用那些宣称能消除改善的产品,靠谱吗?

外用产品能否减轻膨胀纹?

尚缺乏客观评判标准

我们的需求在哪,商家的营销就在哪。

健康君也曾因广告效果入手,到手发现基本是维生素E、橄榄油、杏仁油、透明质酸等制品。

说白了,这些产品的核心是给皮肤做好保湿工作,避免皮肤干燥而降低皮肤弹性,导致弹性纤维断裂。

换句话说,这些产品和一般的保湿润肤霜没啥区别

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有稍微改善作用,可避免新纹出现。但是对于陈旧纹路依旧无能为力。

激光疗法可改善

膨胀纹不影响健康,但影响美观。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出于美观考虑,可选择外用药物或激光疗法改善:

对于红色或紫红色膨胀纹,可以混合维A酸类药膏加乙醇酸之类的药物外用,坚持使用有一定改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想更快见效的,可以选择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就是价格稍贵,需定期维护。

如果是灰白色的陈旧膨胀纹,可选择点阵激光或射频等激光疗法改善。

膨胀纹是皮肤的印记,也见证了我们的身材变化过程。

对于青春期生长导致的生长纹,我们没办法控制;

对于肥胖纹,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借助运动和健康饮食习惯避免忽胖忽瘦;

除了这些,也要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哦。

中年发福的原因找到了!长达13年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人到中年,连喝口水都会胖。”这一句调侃是多少人的现实。

结婚和工作后,不少人都在发胖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中年和啤酒肚似乎成了标配。

就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人晒出老公婚前婚后对比照:

原本是年轻帅气大小伙,婚后胖个几十斤都不是问题。

网友@一个阿呆仔:老公四年前和现在对比照片

网友@你的男朋友鲁迅:我舅妈表示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虽然有网友感叹“我平时吃的也不多啊”,还是没拦住随着年纪增长,蹭蹭往上涨的肥肉。

为什么人过中年易发福?最近一项研究或许就给了你答案!

中年,悄悄被储存的脂肪

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脂质周转下降明显,对于男性来说,在脂质周转下降时,若不节食,体重将平均上涨20%。

脂质周转率,也就是脂肪细胞中脂质被去除和储存的速率。

脂肪组织中脂质周转下降意味着,脂肪存储的速度远远大于被消耗的速度。

中年发福,疾病风险节节高!

即便说中年发福或是一种必然,但结果似乎并不美好!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脂肪囤积太多,在身体各处都会留下健康隐患。比如:

1.中年发福,老年痴呆风险增3倍!

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2014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30多岁发胖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

而40岁发胖的人风险降到了70%,50岁则下降至50%。 专家认为肥胖症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或许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系。

2.中年发福,糖尿病发病率高2倍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在2019年04月19日健康时报糖尿病版刊文表示,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

3.中年发福,心血管发病率多一倍

2003年《新医学》一篇刊文提到,体重指数大于30kg/m2(肥胖)和体重指数25~30kg/m2(超重)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37%和21%,而体重指数小于25kg/m2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仅为10%。

4.中年越发福,膝盖软骨越危险

一项2010年刊发的《BMI与膝关节软骨滑膜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的论文统计发现,肥胖程度对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有影响。而软骨一旦完全磨损,很难修复,只能手术置换人工的关节。

研究发现,29岁以上的同年龄段人群,随着肥胖程度的增高,关节内损伤危险性也增高;而18-28岁年龄段人群,肥胖对关节的影响很小。可见中年后发福对膝盖影响更大!

5.中年发福,当心尿酸合成会增加

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主任陈建春在2019年3月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表示,过多的脂肪可增加新陈代谢中核酸的总量,从而增加嘌呤的代谢量,最终导致尿酸合成增加。

再者,内脏脂肪过多积累,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将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导致促进尿酸合成的酶类功能亢进,也会导致尿酸产生增加。

而我们知道,有一种疾病就叫做“高尿酸血症”,它甚至可能引发痛风。

6.中年发福,当心肝脏发炎

有一种脂肪肝,是胖出来的。2004年刊发在《中华肝病杂志》的一项刊文提到,60%~90%的病理性肥胖患者出现肝脏组织学的异常改变,其中1/3的患者有50%以上的肝细胞出现脂肪性改变。

而比发福带来的身体危害还可怕的是——

现在太多人控制不住饮食、久坐不动、一回家就瘫着……让本来中年更容易堆积的脂肪,更快速的开始堆积了。

没有减不掉的中年肥!

难道我们就只能接受中年必然发福的事实吗?

中年后“长肉”的趋势值得重视,但也不必过分矫情和焦虑。

不少研究也发现,加速脂肪组织的脂质周转的一种方法就是多锻炼。

比如,前段时间瘦回来的倪萍姐姐,近半年一共瘦了20斤,就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控制饮食,配合做力所能及的运动,才有了这样的成效。

还有我们常提到的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万步路一走就是17年,无一天懈怠。体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没有大的反复,而且脂肪肝没有了,甘油三酯也下降了,血压至今正常。

中年后,要想保证好身材,重要的还是要自律,要坚持。

下面这些小习惯,你可能都烂熟于心。但真正能做到的也许没几个。如果从现在开始坚持起来,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在健康方面,别人已经和你有了差距!

1.七分饱

只要吃得不饿就打住,最多七八分饱。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要懂得克制,保持与平时一样的进食量。

2. 吃慢点

吃饭时候别玩手机、看电视,吃饭要细嚼慢咽,专心吃饭才能体会到饱腹感,避免摄入过多食物。

3.骗过胃

选择“饱腹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燕麦、小米、大麦、荞麦等口感粗糙的杂粮。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零食。

4.不熬夜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5.动起来

力量(肌肉)训练和有氧训练相结合,帮助身体燃烧掉更多热量。

肌肉训练和有氧运动的比例因人而异,肌肉较弱的,可以适当加强肌力训练,心肺能力差的多做有氧运动,只要合理搭配,就能产生不错的锻炼效果。

中年后,请更加重视你的身材!

因为它不仅关乎气质,更关乎健康!

本文编辑:任璇

部门主任:杨小明

稿件意见请联系:010-65363351

投诉邮箱:tousu@jksb.com.cn

本文参考资料:

① P. Arner, S. Bernard, L. Appelsved,et. Adipose lipid turnover and long-term changes in body weight. Nature Medicine. volume 25, pages1385-1389 (2019) .

② Zheng Y, et. Associations of Weight Gain From Early to Middle Adulthood With Major Health Outcomes Later in Life. JAMA. 2017, 318:255-269.

③ Obesity in mid-life increases the riskof developing dementia. Alzheimer's Society. UK. 20 August,2014.

④ 2019-04-19健康时报糖尿病版《肥胖易得糖尿病》

⑤ 宾建平, 高方, 朱智明.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J]. 新医学, 2003(1).

⑥ 寒桦. BMI与膝关节软骨滑膜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D]. 山西医科大学, 2010.

⑦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ID:scmingyi)《《柳叶刀》:中国肥胖人数超美国! 警惕!这病专找胖子“下手”》

⑧ 高春. 肥胖相关肝病的常见生物化学改变[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7).

胖到长出膨胀纹,网红药膏能解决?专家:不可逆,外涂效果有限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晗 贝兰

肉来如山倒。人一旦长胖,烦恼不止是衣服变小、气质变油,还包括身上长出膨胀纹。手臂、大腿、腰腹……那些麻花花的纹,让人头疼。

敏锐的商家果断推出不少产品,眼下天气走热,各种外用油、涂抹膏、按摩腰带等网红产品,都号称能让你松垮的皮肤恢复弹性,让皮肤上撑出来的花纹变浅消失。

江城皮肤、医美专家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膨胀纹并不能逆转,外涂的产品或按摩仪器只能在早期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仅止于此。

胖就胖吧,大腿还长出纹路了

45岁的李女士是汉口一家公司的中层,一直很重视保养。去年起工作量急增,她忙到飞起,经常加班熬夜,疏于运动健身和做美容。由于工作压力很大,她开始爱上甜食,开始是一块巧克力,后来是一杯奶茶,再后来爱上奶盖茶、芝士蛋糕等香甜的甜品。不到一年间,她体重狂增了12.5公斤,身高1.60米的她,如今已近70公斤重。

胖了让她烦恼,除了衣服变小,越来越不爱照镜子之外,今年初她在洗澡时突然发现,自己大腿上出现一些暗红色的长短不一的花纹,伸手一摸,还高高低低的。这让她无法接受,觉得这片纹越看越扎眼。她跑去就医,医生告诉她,她这是长了膨胀纹,原因在于发胖。

“膨胀纹是由于皮肤受到较大机械力牵拉的时侯,如体重迅速增加或青春期生长高峰导致的条索状萎缩。激素水平变化如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库欣综合征也会出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王敏介绍,怀孕期间的妊娠纹就是膨胀纹中的一种,妊娠纹则既有皮肤的机械牵拉又有激素内分泌改变。李女士这种情况,就属于快速长胖导致的皮肤纤维断裂问题。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杨松也表示,膨胀纹是因为真皮层弹性纤维撕裂导致,体重快速增、减都可能导致。膨胀纹不影响健康,但也不会消失。

涂抺按摩,很难收获实质效果

李女士一直自认为皮肤很棒,她不能接受自己“长花了”。发现腿上的膨胀纹后,她上网狂搜,并购买了一款据说可以让膨胀纹快速消失的油脂类产品,涂了半个月后,她发现纹路仍在,这让她很气馁,于是又换了朋友推荐的一款油膏,试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此后她稍有空就在寻找、购买、寻找……昨日,她大致估计了一下,仅近三个月来,她已经为此花费了千余元,但并没有收获到哪怕一点点效果。

绝大部分膨胀纹都是不可逆的。”王敏介绍,通过一定治疗手段可以让它们淡化、减少,但完全消除是很困难的。

至于五花八门的网红产品,她介绍,外用涂抺类的部分产品有一定预防作用,“也就是说,在膨胀纹出现前或出现初期使用,并且要长时间坚持。一旦纹路形成作用就不大了。”部分产品号称长时间用可以淡化膨胀纹的颜色,王敏说,其实膨胀纹最初生成时颜色比较深,一般1年后会自行淡色成银白色,颜色改变主要是膨胀纹的自然演变过程,并非外涂产品的功效。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还有不少按摩类产品也号称能紧致皮肤、淡化膨胀纹、修复形体。杨松表示,按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肤松弛的问题同,其实适度运动也可以让皮肤代谢加快、肌肉紧致起来,这些方式对改善形体外观或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想靠按摩或运动去掉膨胀纹,可能性极小。”

专家们提醒,人们想避免膨胀纹,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怀孕人群想减轻妊娠纹,在选择相关产品的时候要安全第一,可请专业医生对其配方、成份做出判断。眼下,医学治疗手段是对抗膨胀纹仅有的安全办法,“但是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宜早不宜迟。我们以半年为一个节点,半年内采取医学治疗效果最好,超过半年的效果会打折,超过2年的就收效更低,超过5年的就疗效甚微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