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体检肝肥胖(肝肥胖是什么意思)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肝脏中发现新型“肥胖因子”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杨雪 记者刘志伟)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发现,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是一个新的“肥胖因子”,它通过上调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基因、抑制机体产热,最终引起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而利用抗体中和血液GPNMB对肥胖和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同期杂志也发表预告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论文题为《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加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肥胖可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它不光影响体型,还是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生命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脂质代谢过程除了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之外,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也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宋保亮前期研究发现,在肝脏中特异敲除泛素连接酶gp78(L-gp78-/-)可导致SREBP通路抑制。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肝脏合成脂质能力下降的同时,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会代偿性上调,这表明肝脏分泌某种“肥胖因子”,促进脂肪组织脂质合成。

从这个现象出发,研究人员发现了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能显著加重肥胖程度,增加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抑制机体产热,降低能量消耗,加重胰岛素抵抗。而GPNMB中和抗体能有效逆转肥胖小鼠的表型,减少脂肪组织重量,降低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组织产热,并减轻胰岛素抵抗。该研究成果表明,GPNMB就是一个新型“肥胖因子”,并证明靶向GPNMB可有效治疗肥胖和糖尿病。

肝脏中发现新型“肥胖因子”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团队发现,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是一个新的“肥胖因子”,它通过上调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基因、抑制机体产热,最终引起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而利用抗体中和血液GPNMB对肥胖和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代谢》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同期杂志也发表预告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论文题为《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加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逾19亿人超重,其中超过6.5亿人肥胖。肥胖可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它不光影响体型,还是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生命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脂质代谢过程除了在细胞内受到严格的调控之外,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也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宋保亮前期研究发现,在肝脏中特异敲除泛素连接酶gp78(L-gp78-/-)可导致SREBP通路抑制。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肝脏合成脂质能力下降的同时,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会代偿性上调,这表明肝脏分泌某种“肥胖因子”,促进脂肪组织脂质合成。

从这个现象出发,研究人员发现了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能显著加重肥胖程度,增加脂肪组织脂质合成能力,抑制机体产热,降低能量消耗,加重胰岛素抵抗。而GPNMB中和抗体能有效逆转肥胖小鼠的表型,减少脂肪组织重量,降低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脂肪组织产热,并减轻胰岛素抵抗。该研究成果表明,GPNMB就是一个新型“肥胖因子”,并证明靶向GPNMB可有效治疗肥胖和糖尿病。(通讯员杨雪 记者刘志伟)

肝肥≠肥胖

每次体检完,都会听到这样的疑问:“我年纪轻轻,怎么就得脂肪肝了呢?又要减肥了~”

得了脂肪肝一定是因为肥胖吗?需要治疗还是减肥呢?该如何预防脂肪肝?今天疾控君就和大家科普科普有关脂肪肝的小知识。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于年轻化。有些人就纳闷了:我一点都不胖,也吃得很健康啊,为什么会有脂肪肝呢?

的确,在很多肥胖和代谢存在问题的人身上会常见有脂肪肝,有一部分脂肪肝也的确与食物摄入有关。但是,脂肪肝却不全是因为肥胖和饮食所导致的。

脂肪肝不等于油脂吃得太多

认为“脂肪肝就等于油脂摄入太多”是一种常见的“望文生义”。实际上,脂肪肝这个词是用来描述肝脏组织的病理状态的,全称是肝细胞脂肪变性。而体检时的超声、CT等看到的脂肪肝是指肝脏弥漫性脂肪变性的影像学表现。

脂肪肝不一定是因为摄入脂肪过多,脂肪在肝脏堆积才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肝细胞是脂肪代谢的关键场所,如果肝细胞进行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出问题,例如脂肪酸分解和转移障碍、脂肪合成过多、肝细胞中毒及营养不良等,都可能促使脂肪堆积在肝细胞里,从而导致脂肪肝。所以,脂肪肝和油脂吃的太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01 脂肪肝可能是“酒精伤肝”的结果

有些经常有应酬的人,体检查出脂肪肝,第一反应是拍拍肚子说:“看来以后要吃清淡点了!”其实,他最大的问题不一定在于吃,而是在于喝酒!人饮酒后,酒精要进入肝脏进行降解,酒精分解的大量产物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早期的肝损伤就可能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俗称“酒精肝”。长期酗酒和短期暴饮都有这样的危害。持续的酒精损害还会导致肝功能异常、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癌的风险也显著高于普通人。所以,对于饮酒多且出现脂肪肝的人,戒酒和就医是必要的。

02 药物副作用可导致脂肪肝

目前比较清楚的是,长期服用对肝脏有副作用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脂肪肝,如常见的激素类药物、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等。所以,如果不得不长期使用此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遵照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03 长期营养不良、过度节食减肥可能导致脂肪肝

因为肝脏不仅仅是合成与分解脂肪的场所,还具备储备功能。如果过度节食减肥,肝脏在遭遇“饥饿”时会认为人体进入了“饥荒”状态,便会启动“战时动员”,大量储备脂肪,减少脂肪的分解和运出,这样也会导致大量脂肪堆积在肝脏从而导致脂肪肝。

04 病毒性肝炎也会导致脂肪肝

其他如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在患病早期也可能表现为脂肪肝。

体检或日常检查中如果发现脂肪肝,

该怎么办?

如果体检发现脂肪肝,首先应该排查原因;如果是患病导致的应及时治疗。通过均衡饮食、调整用药、加强运动、治疗原发疾病等针对性措施,早期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如果已经发展为中、重度脂肪肝,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疾控君提醒您,肝肥≠身肥!有了肉肉不可怕,没有肉肉也不是万事大吉,科学饮食,健康生活才能拥有健康的小心肝!

最好的预防脂肪肝的办法是控制饮食、戒酒和锻炼,切忌进行不顾膳食平衡、不科学的减肥等行为。

编辑 / 陈露露

来源/ 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