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羊群(胖羊和瘦羊的区别)
贵州“晴隆模式”留住了水土 致富了乡民
贵州省晴隆县三合村村民孙琴用草料喂养自家羊群。 周燕玲 摄
中新网晴隆3月1日电 题:【脱贫攻坚看贵州】“晴隆模式”留住水土10万人当“羊倌”致富
作者周燕玲
地处贵州西南部的晴隆,因抗战大通道“24道拐”而闻名海内外;又因山高、坡陡、谷深,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2%,被定义为全国最贫困县。
然而,晴隆也有自己的优势,雨水丰沛,草山、草坡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末民间就流传一个说法:贵州的草养肥了云南的羊。
“正是这句话触动了我”,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张大权告诉记者,以前每年一到10月份,云南的羊就成群结队赶往贵州,第二年3至4月份吃得肥胖的羊群又赶回云南进行出售,来回一趟,一年就可赚上好几万元。
受到启发,1988年张大权贷款10万元开始在晴隆发展种草养羊,探索养殖经验,并由此逐渐将岩溶山区的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从最开始的1人养殖到现在10多万人,占到晴隆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种草养羊不仅能治理石漠化,还能解决水土流失,让农民创收致富。”张大权说。
2006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在贵州晴隆召开科技扶贫现场会。在这个会上,晴隆县种草养羊的成功经验被誉为“晴隆模式”。
“一头羊2000元,去年卖了30多只,现在还有40多只。”2月28日,在晴隆县沙子镇三和村,穿着红色毛衣的孙琴,一手提着装满草料的塑料桶,另一只手不停的从桶里抓出草料洒在羊槽里。
现年52岁的孙琴,可谓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羊倌”。忆及过去,孙琴说,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靠种玉米只能勉强糊口,从2015年开始种草养羊,全年收入翻一番。
目前,晴隆已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20.8万亩,养羊50余万只。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10万多人当起了“羊倌”参与种草和养羊,涉羊产业全年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孙琴所在的三合村,是晴隆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场,2013年8月启动建设,2015年6月已全部完成,包括晴隆山羊场、晴隆绵羊场等,现完成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建设4000余亩。
种草养羊成效出来了,销路在哪儿?在沙子镇,记者在海权羊肉加工厂看到,工厂汇集了屠宰、排酸、分割、真空包装、速冻、冷藏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一年屠宰40万只羊,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大型卖场、连锁火锅城等。”海权羊肉加工厂相关负责人刘丽告诉记者,2016年该厂产值达到2.9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近200人。
目前,三合现代草地畜牧业示范核心园区,对该区的农户实施多种运行模式增加经济收入,一是农户可以通过自己种草养羊增加收入;二是可通过为企业代养,月工资2400元以上;三是种草销售给园区企业,每亩的收益在5000元以上;四是进入企业长期打工或临时务工,每天的收入80元以上。
三和村通过2年的项目实施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末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0元,全村138户贫困户567人实现脱贫。(完)
ZD2506‖角色
资本市场从来就不是公平的竞争或博弈,傻钱群体和CM群体从本质上就没有任何共同点。
有人不服气,有什么不同?不都是来市场通过交易赚钱的吗?
如果单纯站在钱的角度,看似是这么回事,这就是之所以更多的群体糊涂的地方,他们忽略了本质,忽略了两个群体不同的本性
不妨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羊群的世界里,最大的财富就是青草,或者叫做草原,这是它们的“梦想和远方”,它们一生所为之努力的和追逐的目标也是这些
而猛兽从来就没有在意过青草和草原,它们的财富是那些吃的肥胖的羊群。
草原是羊群的“财富”,而羊群是猛兽的“财富”,它们两个群体从来就不是一个衡量财富的理念。
羊群进入市场,跟猛兽自始就不是“争夺”的同一种“财富”,猛兽从来也不会认为羊群会对自己产生威胁
相反,聪明的猛兽有时候还要为羊群提供青草,道理很简单,羊群很容易受到青草的吸引,吸引羊群是为了更好的猎取财富。
所以,傻钱们不要有事没事就大言不惭的说出什么“今日小有收获,明日再战”之类的最没有底气的豪言壮语了,他们的所谓“再战”充其量争夺的也是青草,绝不是猛兽眼里的羊群,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羊群里的一只小可怜。
傻钱冲进市场,就如羊群冲进猛兽的伏击圈,不要再争夺什么青草,而是如何选择逃生保命,傻钱在市场里最好的结果就是逃生,猛兽不在乎你的“青草”,只在乎你,千千万万个你的群体。
如果你不是猛兽,那么在这个市场的任何存在都是逃生,不是什么跟猛兽争夺“财富”,也不是什么“分一杯羹”,你只有成为了猛兽,当青草不再是你最高的追求,再做那些所谓的“分一杯羹”的事吧。
#二元交易系统##聪明钱##交易如何实现稳定盈利#
熊与羊为伍,蒙古牧民牧放三年,原来这熊比熊猫还珍贵|故事
朋友从从蒙古人民共和国旅游回来,拿出一份《蒙古消息报》给我。这是蒙古国唯一的华文报纸,上有一则消息《牧民巴根老汉牧放三年的羊群始终与熊为伍》!
羊群与熊为伍?老汉牧羊又牧熊,牧放三年,熊还不把他的羊吃光了?最终他就没有羊只有熊了吧!
这消息太冲击眼球,我情不自禁地一口气读完。
★巴根老汉初次发现戈壁熊与羊为伍大吃一惊报纸说,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大戈壁中的一个荒漠牧场里,巴根老汉早晨赶羊出圈时,忽然发现白色的羊群中,有一只毛色棕色的大家伙。
这家伙肉滚滚的身材比头羊还肥胖。羊群和它相伴而行,既不亲近,也不排斥。
究竟是什么东西混进了我的羊群呢?难道是狼?可是狼不是这颜色。再说,羊对狼有骨子里的恐惧。
巴根老汉拨开羊群走近这个大家伙一看,大吃一惊:熊!它怎么混进我的羊群里了?它是不是把我羊儿吃掉不少头了?
老汉顾不得驱赶这只熊,而是先查查羊的数量,看究竟被它吃掉多少。可是反复查了两遍,一只也不少,包括刚生下几天的小羊羔。
老巴根纳闷了:怪不得羊群不怕它,原来它没有吃我的羊。但是熊在羊群里,难免要吃羊,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也许这熊想先混进来,以后慢慢享受呢!
老巴根决不允许发生以后的熊吃羊事件,于是挥舞打狼棒,一顿好打,终于把这只大家伙驱赶出了羊群,并且驱赶出好远,还朝着熊的上空放了一枪。
老巴根知道,熊是蒙古的“国熊”,不敢杀害。但是他奇怪:这熊不凶,竟然没有和我搏斗!这么大的家伙真要凶起来,自己不一定打得过它呢!
可是,更让老巴根没想到的是,这只大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又不请自回了。待第二天赶羊出圈时,这熊竟然伴着羊群优哉游哉地往外走呢!
老巴根不淡定了,放枪都不怕?赶紧查一查羊少没少。可还是一只不少!
巴根老汉信不过这熊,照样把它一顿好打赶走了。但是一连赶走这熊五天,并对着熊的上空鸣了五枪,可是五天中的每一个第二天,又发现它和羊群相生相伴。再查查羊的数量,反复查,还是一只不少。
它难道不是真熊吗?为什么它不吃羊?他越是想不通越是害怕。老巴根那些日子快要崩溃了。无奈,只好请教专家了。
原来,巴根老汉牧放的熊叫戈壁熊,是一种比中国的熊猫还珍贵的熊。
★戈壁熊是什么熊?《科普中国.科学百科》的解释是:“戈壁熊是世界上唯一的沙漠熊,生活在蒙古西南部。它是一种棕熊,与北美灰熊很像,但是它能适应戈壁的干旱环境。”
戈壁熊在世界其他地区已经绝迹,曾两次被收录进世界濒危动物名录。戈壁熊数量减少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环境恶化。戈壁熊濒临灭绝与生存环境恶化有关,它专门生存在戈壁沙漠中。
第二,世代单传。戈壁熊生育周期长、产仔少,通常每两年产仔一次,每次只产1只,可谓世代单传,而且幼崽成活率很低。
第三,疯狂盗猎。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为了获得黑市上暴利的熊胆,把戈壁熊当成危害畜禽的害兽猎捕。偷猎成风,种群不锐减才怪呢!
戈壁熊是蒙古的“国熊”,上个世纪50年代还有上千只;到90年代初期,仅存22只,其中公熊14只,母熊8只,濒临灭绝。
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长巴特额尔登,在2022年6月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政府援助下,极度濒危动物戈壁熊的种群数量已超过50只,达到51只。
戈壁阿尔泰省位于蒙古国西部,其南部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酒泉市、新疆哈密市接壤。全省土地面积14.14万平方公里。
戈壁阿尔泰省气候干燥,半荒漠和荒漠草场分布广泛,牧草种类繁多。珍贵的戈壁熊和野驴、野骆驼、野马、野山羊、羚羊、黑尾黄羊、盘羊、猞俐、豹、银鼠等珍稀动物都生活在这里。
调查证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的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的荒漠,是戈壁熊的唯一家园。
★既然是熊,为何喜欢与羊为伴地球上有许多动物有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倘若彼此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便无法生存。
可是,戈壁熊和老巴根的羊,有这种关系吗?老巴根根据专家说的话,仔细观察仔细琢磨:这只熊和自己的羊的生存,简直没有一根毛的关系呀,它们共生个啥?
当地的牧民知道了老巴根羊群中混进一只可怕的熊,但却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的事儿,都来看稀罕:这年头怪了,熊居然不吃羊?
此事在蒙古国也引起了广泛议论:见证了熊不吃老巴根家羊的牧民认为,这只熊也许是迷路了,稀里糊涂地走进了羊群,就呆习惯了,互相是朋友了。就如一家院子里的狗、猫、鸡鸭,能够和平共处。
有的网友认为:戈壁熊的数量太少,茫茫戈壁荒原想找个伴儿都困难。它太孤单了,无非就想找个伴儿消愁解闷。正好,羊挺温顺的,于是就与羊为伍了。
动物学家则很冷静,推论很独特:很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太干旱了,这只戈壁熊缺乏食物,没办法,只能来这里找吃的。
★戈壁熊吃什么?老巴根始终被这只赶不走,又不敢打死的戈壁熊弄得很上火。既然专家说这熊可能是到羊群中来找食物的,那就看看这熊吃什么吧!反正它来羊群中已经有两个月了,还没有动口吃我的羊。别是它生来就吃素吧?
老巴根的羊是以草为食,逐草而走。可是戈壁熊根本不吃草,一点儿也不吃。
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老巴根发现,这边羊吃地上的草,那边戈壁熊就专门挖掘某种植物的根吃。还有那些长在植物枝茎上的浆果,好像也是它的最爱。
还有,那些在地上蹦跶的蚂蚱,地下的蝼蛄等昆虫,它也吃得很香。
老巴根经过长期的跟踪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戈壁熊虽然不吃羊肉,但是它最爱吃老鼠肉。
倘若戈壁熊发现一只老鼠在草原上飞窜,它便像淘气的孩子,撒着欢儿去追。追上了,一巴掌按到地上,抓起来就塞到口中,比孩子吃糖块都甜蜜。
倘若老鼠钻进了洞中,它会很有耐心地坐在洞旁,目不转睛地盯住洞口。洞中的老鼠听到外头没动静了,忍不住钻出洞来时,被它吧嗒一巴掌,准确地拍死在地,然后香甜地吃掉。
戈壁熊捉老鼠也有急不可待的时候。它若是性急了,就绝不会在洞口外等待,而是挥动利爪,猛挖鼠洞,不一会儿就会扒开鼠洞,将老鼠捉住送进口中。
至于老鼠藏在洞中的粮食、坚果等等食物,都会被戈壁熊一气儿送到自己口中“保存”起来。
专家说,一只戈壁熊一年最低吃掉2000只老鼠!
★戈壁熊不冬眠吗?凡是北方寒冷地区的熊,都有冬眠的习性。戈壁熊也冬眠。因为戈壁阿尔泰的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度。
老巴根发现,寒冬将要来临时,这只戈壁熊常常离开羊群,孤独地走向一条背风向阳的山沟,然后选择一处最能避风向阳的土坡开始挖洞。
原来戈壁熊还是打洞专家呢!用不了几天,戈壁熊就挖出了一个刚刚能容下它舒服地趴卧睡眠的洞。然后把一些杂草甚至羊毛弄进去铺垫在地,算作床铺。
大雪飘飘了,戈壁熊便恋恋不舍地告别羊群,孤独地走向自己的熊窝,在洞府门口,先把自己的踪迹磨平,才倒退着钻进熊窝,开始冬眠。
老巴根大惊:这熊了不得,还知道消灭痕迹,掩饰自己。
不过,这熊也有冬眠期间睡不踏实的时候。每个冬天它都要醒来两三次,然后毫不客气地来到老巴根的羊圈中,和羊群争抢饲料吃。有时就睡卧在羊群中,但大多时并不在此过夜。
如此,老巴根把羊和熊整整牧放了三年另五个月的时间。
突然有一天,这只戈壁熊没有来!
过了几天,戈壁熊依然没有来!
老巴根忍不住跑到它的熊府探查,发现熊洞中空空如也,一副好多天没有熊居住的样子。
十天后老巴根再来看,发现熊洞中竟然住着一只生了狼崽的母狼!
专家告诉老巴根:不必惊慌,也许这只戈壁熊去寻找自己的伴侣去了。或者它已经到了老年,知道大限将至,自己悄悄地找一个地方等候死亡去了……
《科学之友》杂志曾刊文介绍:戈壁熊体型瘦小,成年公熊体长150-190厘米,肩宽约90厘米,体重90-180千克;母熊体长130-170厘米,体重在100千克左右。
老巴根说,那只被他牧放了三年多的戈壁熊,最低也有150千克。他记得很清楚,那是一只公熊。
老巴根寂寞呀,他仰天长叹:它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羊群,难道它老了吗?是提前找个地方去等待死亡吗?
朋友们猜猜:这只被老巴根和羊群一起牧放了3年另5个月的戈壁熊,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作者简介:王天祥,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特别说明:此文配图选自网络。若侵权通知即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