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值(肥胖值的数值范围)

39健康网 0
文章目录:

多少斤才算胖?最新肥胖标准出炉,不符合别着急减肥!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导致无论何时何地,不管肥的瘦的都喊着自己需要减肥。那么关于肥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是把体重当成定义肥胖的标准,认为过了100斤就是胖子了,但忽略了身高或体脂等这些比值。大多数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下面,小编有几条常见的小方法可以作为关于肥胖的判定标准,帮助我们进行自测。

肥胖的标准有哪些呢?

一、BMI值

检测是否肥胖的方法比较多,其中,BMI值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肥胖指标,它的算法比较简单: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目前我国成人正常的体重指数范围为18.5—23.9。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4,判定为超重,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7才视为为肥胖。

二、腰围

一个人的腰围也可以作为判断肥胖的依据,因为腰围能大致反映一个人体内脂肪分布状况,可作为用于检测人们是否属于中心性肥胖的一个判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正常腰围应小于95cm,女性的正常腰围应小于80cm。如果超过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肥胖了。

三、腰臀比

除了腰围还有一个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就是臀腰比了。算法也很简单,臀腰比=腰围/臀围,一般情况下,亚洲男性的臀腰比小于0.9,女性的臀腰比小于0.8的,若大于这个数,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四、体脂率

脂肪量在全身重量中的占比,一般的分析仪器有人体成分分析仪或皮脂厚度计等。正常情况下,男性体脂率应在25%以下、女性体脂率应在30%以下,若体脂率超过了,则可视为肥胖病。

上文小编一共给朋友们介绍了四条关于肥胖的标准,大家可以自行测试自己的体重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体重开始超过标准状态,朋友们应正面看待并积极控制。避免放任不管,成为肥胖人士,对身体健康或生活造成影响。若真的形成肥胖,也应避免过度节食来减肥,会损害身体健康。

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平时可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节制,能有效避免肥胖。

世界防治肥胖日:你的BMI是多少?达到这个值你就进入“微胖界”了......

如今,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体重也随之急速飙升,“水桶腰”、“将军肚”随处可见。不少人都念叨着要减肥,可有时越减越肥,到底该怎么办呢?今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胖毁所有”,到底怎样才算是肥胖呢?记者从专家处了解到,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出体重指数,在我国数值超过24就属于超重了,超过28就定义为肥胖。一般来说,超重就已经属于不健康的范畴了。不过一些健身人士,体重指数可能超标了,但因为主要是一些肌肉,体脂率达标,不属于肥胖。南京鼓楼医院减重代谢科主任医师孙喜太介绍,“肥胖属于代谢综合征的一个表现,除了体型改变外,更多的是内在健康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女性还可能引起多囊卵巢,月经不调”。

专家称,看似肥胖不是什么大病,但它与各种疾病都密切相关,甚至与肿瘤也有关系。目前,我国的肥胖人群以“苹果型”肥胖为主,表现为上半身胖,肚子大,内脏脂肪多。从原因上来看,除了遗传因素外,大多数人肥胖都是因为“吃得多,动得少”,摄入量太多,而消耗太小。孙喜太说,“减肥尽可能控制饮食的量,还有一个就是加大运动的量。如果有明显和肥胖相关的并发症的时候,就要来医院采取手术方法进行减重,体重指数35以上了,毫不犹豫建议做减重手术”。

“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体重的一个基础方法。但有些人这么做了,结果却越减越肥。孙喜太解释说,“为什么越减越肥呢?有的人减了几斤十几斤,加上运动二十几斤都有,但一旦放开,往往体重会反弹到原来甚至会更高”。

因此,控制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时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保持运动,不要寄希望于阶段性的运动加节食来减肥。尤其是特别肥胖的人群,盲目运动减肥反而会造成身体伤害,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8:20江苏城市频道播出的《零距离》栏目,有线电视南京地区27频道。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贝茜)

韩学者建议肥胖标准从BMI25提至27

据韩国《国民日报》13日报道,国民健康保险公团发布了一项追踪21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对2002至2003年接受一般健康检查的847万成年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韩国现行肥胖标准可能需要调整。

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该研究指出,BMI在25左右的死亡风险最低。而据韩国现行标准,BMI超过25即被视为“肥胖”。

《韩国先驱报》称,东国大学一山医院家庭医学教授吴尚宇表示,由于人们体型、生活方式和健康模式的变化,死亡风险最低的BMI值从过去的23上升到25。他建议,将韩国的肥胖标准从BMI 25提升至27,以更符合当前韩国人的健康状况。

报道称,韩国肥胖学会副会长金京坤认为,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BMI超过23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便持续上升。因此,肥胖标准的调整需慎重,以预防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