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脑血栓肥胖(胖子脑血栓)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过年在家大吃大喝,200斤男子突发脑梗偏瘫

楚天都市报2月22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尹茜)过年期间大油大荤,聚会熬夜,一名体重200多斤的男子在家突发脑梗偏瘫险些丧命。专家提醒,过节饮食作息不规律,肥胖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脑血栓。

杨成(化名)今年35岁,体重有200多斤,大年三十熬了通宵打麻将,大年初一又接着出去拜年大吃大喝,大年初六中午突然发现左侧身体无法动弹,家人急忙将他送往武汉市普仁医院,医生看诊后确诊患者为急性脑梗塞引发偏瘫,必须立即手术,医务人员立即开通“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团队成功将患者堵塞血管开通,达到治愈目的,且未遗留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神经外科医生陈俊介绍说,过年期间除了杨先生外,还有一位180多斤的年轻林女士,也是因为肥胖不运动,过年饮食大油大荤后突发脑静脉窦血栓并颅内出血偏瘫入院。陈俊指出,过年期间喝酒、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已经变成一种“习俗”,这些因素本就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而肥胖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脑血栓,因为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脑梗死。

陈俊医生提醒,脑血管疾病来得突然,发病迅速,所以预防大于治疗,最好改变自己的生活饮食方式,避免久坐多运动、饮食要清淡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同时他指出很多老百姓对于肉类饮食也有误区,认为正常人也不宜吃肉,其实正确的饮食应该是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像瘦肉、鱼肉、牛羊肉等蛋白质食物还是提倡适量摄入的。

肥胖毁掉的不止是形象,同时也是心血管的“健康杀手”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相信大家都知道肥胖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大多数人眼中肥胖可能只是影响外貌,其实他们忽视了肥胖对于身体的危害,那么肥胖除了影响形象以外,还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呢?

一直以来,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相关,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比体型正常或偏瘦的人群更高,而且肥胖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弱,甚至引发心衰的可能,那么,肥胖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肥胖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进食脂肪多,二是体内脂肪储存多,三是高胰岛素血症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问题。

肥胖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脑更容易出问题。首先,这种人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脑梗死。

肥胖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肥胖增加心脏负荷

有人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这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心脏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肥胖不仅仅毁掉的是形象,对心脏、血管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因此,积极减肥不仅仅挽救的是形象,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

那么,如何才能健康而有效减肥呢?

一句话:减肥一定要“迈开腿、管住嘴”,每餐不应该吃的过饱,以8分饱最为适合,尤其是晚餐,切忌晚餐吃的太多,饮食上应该以瘦肉、蛋白质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为主,这样能够增加胃肠消化系统的蠕动,利于健康。

肥胖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还会引发脂肪肝等,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应该重视自己的体重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进行体重管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脑血栓的十大征兆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的第一大诱因,由于它在老年人中更常见,所以随着年龄增加,脑血栓的发生率也会升高。

脑血栓发生的十大征兆

1、口眼歪斜或流口水;例如一侧面部无力或麻木,微笑时发现嘴巴歪了,或刷牙时嘴巴兜不住水,甚至流口水。

2、偏侧肢体无力,即“偏瘫”;可分为上肢无力和下肢无力两种。上肢无力的表现有持刀刮胡子时,突然感觉手臂无力以致剃刀落地;不能顺利使用筷子夹菜;不能系扣子穿好衣服等。下肢无力则可表现为行走时向一边倾斜、“跑偏”,甚至有“拖腿”的动作;行走不稳、步态异常;走路时不自觉地反复跌倒,尤其转头、仰头时容易出现。以上情况要注意进一步发展成脑血栓的可能。

3、说话不利索。说话费力、“大舌头”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4、视物模糊。由于给眼睛供血的动脉闭塞,或负责分析视觉的大脑中枢受损,病人可能突然一只眼睛看不清。

5、突发头晕。这是脑血栓极为常见的一个信号,表现为头昏沉、头闷感,甚至有天旋地转、身体不稳、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大汗等情况。

6、肢体麻木。尤其偏侧身体麻木,往往就是脑血栓的警示;因为大脑不仅负责肢体的运动,还要负责所有的感觉,因此感觉异常也常是脑血栓的征兆。

7、爱犯困、嗜睡或者哈欠连连;比如,看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都能睡着,注意力不集中,哈欠不断等情况,提示大脑供血不够维持清醒,可能是动脉出现狭窄甚至闭塞。

8、头痛。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多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9、呛咳、吞咽困难。吃饭或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吞咽费力,可以伴有言语不清楚、声音嘶哑等情况。

10、记忆力突然减退、读写困难。有的病人会突然叫不出人名、物名,不能正常地计算或书写,或是老忘事儿。这提示负责高级思维的大脑皮层出现了异常。

当身体的血管因为堵塞而出现脑动脉硬化,管腔变窄或者是血流缓慢以及血液的粘稠度增高时,身体的凝血因子就会凝聚在管腔内,从而形成血栓,也就会出现血栓闭塞,就会导致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以及坏死等现象。而当身体出现一些外界因素诱发的时候,就会导致脑血栓的发生,如长期血压控制不佳、长期食用油腻的食物或者是长期吸烟喝酒的人,这些因素会导致脑血栓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血栓?

1、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容易患上血栓,因为过高的血压会提高性小血管平滑肌的阻力,从而让血管内皮受到一定的损害,提高了血栓爆裂的风险。另外血液粘稠、血脂异常的患者也要做好对血栓的预防。

2、长期久坐的人
经过调查表明,长时间久坐的人群每坐一个小时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就会提高10%左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了,这样就会增加了患上血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减少久坐的时间。另外长时间的饮食不节制、缺乏一定要锻炼、喜欢吸烟喝酒的患者也容易患上血栓,特别是吸烟里面含有的尼古丁和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的痉挛,让血管内皮发生损伤,最终引起血栓。

3、肥胖和糖尿病的人群
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出现动脉血栓,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内皮的代谢出现异常,从而损伤了血管。另外肥胖的人群患上静脉栓塞症的风险会提高三倍左右。

脑血栓怎样预防

1、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3、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

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5、少盐

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注意烹调方法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

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温馨提示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预防脑血栓的食物,这样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减少了血液中出现凝块,比如海带、西红柿、洋葱、大蒜、沙丁鱼、鲑鱼、菠萝、柠檬、银耳、黑木耳、紫菜等,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水量。每天要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也降低了患上血栓的风险,戒掉烟酒,保持规律的生活,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