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睡眠好(肥胖人睡眠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有些人晚睡早起仍生龙活虎
2019-10-18 08:14
科技日报华盛顿10月16日电 (记者刘海英)我们工作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同时扮演“夜猫子”和“早起鸟儿”两种角色,晚睡早起,却能够全天精力充沛。这些“短睡眠者”让人艳羡,但我们却无法效仿。是什么导致他们如此“超能”?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其中关键——一种叫做NPSR1的受体的基因突变。研究人员16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该突变在人类睡眠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引入小鼠体内可使其减少睡眠,而不会表现出睡眠不足、记忆形成受损的迹象。
睡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但科学家对如何调节睡眠的时间和质量知之甚少。普通人每晚都需要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充足精力,若长期睡眠少于6个小时,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并增加肥胖、心脏病和中风等风险。但对于“短睡眠者”来说,6个小时睡眠足矣,即使每天只睡4—6个小时,依然会生龙活虎。
为了解“短睡眠者”的遗传秘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犹他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对一个“短睡眠者”家族的两个成员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他们体内一种叫做NPSR1的受体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研究人员将这种突变引入小鼠体内,结果发现,与野生型同类小鼠相比,突变小鼠更为活跃,睡眠时间更少。更重要的是,这些突变小鼠具有很好的恢复力,虽然它们睡眠时间少且面临更大的睡眠压力,但其记忆力测试与野生小鼠一样好。此外,突变小鼠还表现出一些生物学差异,因为它们的神经元对与NPSR1相互作用的神经肽NPS异常敏感。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凸显了NPSR1受体在人类睡眠生物学中的重要性,阐明了睡眠调节和记忆巩固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们强调,提高睡眠效率可以使普通人群和患有睡眠障碍(例如失眠)的患者受益,但在利用这一发现开发出治疗睡眠问题的新疗法之前,还需要更好地了解NPSR1的作用。
责编:李文瑶
不想胖?赶紧睡觉
■本报记者 倪伟波
睡眠是人体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占据人类生命1/3的时间。然而,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达不到这样“标准”。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1500 余人(15~35岁)的调查中,超过82.3%的当代年轻人睡眠不足8小时。
众多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带来许多身心伤害,包括身体免疫力的下降、内分泌紊乱等。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可穿戴检测设备产生的大数据,从研究睡眠习惯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发现,相比不胖的人,肥胖成年人的睡眠时间比较少,而且睡眠时间更不规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
睡眠不足与肥胖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检测设备的广泛使用,为相关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在此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共纳入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使用可穿戴设备记录的20万用户,所有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睡眠情况等数据都匿名供科学研究使用。最终,有12万人的数据被纳入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最长或最主要的睡眠时间,参与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小时47分钟。
“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相差不大,但人们每晚的实际睡眠时间却大相径庭。”论文第一作者、斯克里普斯诊所Stuti Jaiswal博士表示,有的人每晚睡眠时间长期稳定在7~8个小时,但也有人的睡眠时间从3到11小时不等。
这种差异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经过进一步分析,该诊所Giorgio Quer博士等人发现,较短的睡眠时间和较大的睡眠变异性均与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有关。
于是,研究人员参照BMI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划分。根据临床定义,把BMI超过30的成年人视为肥胖。肥胖人士平均每晚睡眠为6.62小时,而BMI低于30的人平均每晚睡眠6.87小时,相差15分钟。
此外,研究结果还提示,保持稳定的睡眠模式可能和睡得久同样重要。“我们从这些数据观察到,有些人每天都睡几乎相同的时间,另一些人则有时睡得多、有时睡得少。”Stuti Jaiswal表示,从分析结果来看,高BMI组的用户,每晚睡眠时间的长短更不固定。
研究人员指出,该结果提供的科学证据和过去的多项研究一致,表明睡眠不足和肥胖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睡眠不足加速肥胖,肥胖往往会恶化睡眠质量。
儿童青少年同样无法幸免
睡眠不足不仅是成人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同样面临这一困境。此前研究表明,睡眠持续时间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短睡眠可显著增加肥胖发生风险。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在9~18岁儿童青少年中,睡眠不足的报告率为77.2%;另一项在全国8个城市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睡眠不足9小时的比例为38%,城市儿童的睡眠时间不足比例高于农村。
“多项研究发现,在儿童青少年中,睡眠时间不足对于肥胖的影响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睡眠不足的影响。儿童睡眠不足会影响调节食欲和能量消耗的下丘脑执行正常功能,增加能量摄入、减少能量消耗,也会引起瘦素、胰岛素等激素变化,从而导致儿童肥胖。”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
预防和控制肥胖的路径
既然睡眠不足和肥胖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那么多睡是否可以解决超重和肥胖症呢?
在马军看来,睡眠不足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与目前较快的工作节奏和较高的工作压力有关,还与身体活动缺乏以及手机、平板和电子游戏的过度使用有关。
除了上述这些行为因素外,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也影响了20%~30%的年轻人。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改善睡眠可以帮助减轻体重,肥胖是一个复杂问题,预防和控制肥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马军给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睡觉前放下手机,避免让电子光源刺激视觉。
其次,睡觉前不吃夜宵,临睡前一小时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第三,规律的生活节奏,尽可能保持固定的入睡时间段和起床时间段,使身体到点自然就能进入睡眠状态。
第四,卧室的环境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例如黄色的暖调光源、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湿度和温度都有助睡眠。
第五,遵循有规律的午睡和晚睡时间。把午睡时间控制在10~45分钟,不仅有助于提升白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晚上的正常睡眠。
第六,加强户外运动。运动会缓解压力和紧张,而压力感和紧张感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数据显示:睡不够更易导致腹部肥胖,摄入适量脂肪有助于减肥
【数据显示:睡不够更易导致腹部肥胖,摄入适量脂肪有助于减肥】根据韩国食品研究所的数据分析,每晚睡眠7至9小时的人比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腹部肥胖的风险低28%至35%。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减少和饥饿激素升高,导致食欲增加。另外,饮食中摄入13%到26%的脂肪,更有助于减肥。网友:又为自己的胖找到了理由。你每天睡几个小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