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肥胖的我(关于肥胖的励志语录)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网友欢呼:不是我想胖,是我要适应环境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来来来,低头瞅瞅,你的肚子是不是又变大了?腿是不是又变粗了?胳膊上的“拜拜肉”是不是还在颤抖?双下巴是不是也堆在一起了?
提到长胖,网友们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一倒!
网友@超级草莓派:胖纸永远只能买显瘦 而瘦子想买啥买啥
网友@甜橘爱上猫:我一旦坐地下,你们谁都别想拖得动,
网友@锤基盾冬超生游击队_米酒:血管太难找没有护士愿意给我抽血,泪崩
网友@咿呀咦哟:胖了就是连四大邪术之一的“美颜相机”都抵挡不住
网友@简琳:谁知道200斤胖子的自卑?连话都不敢说,最讨厌的季节夏天,大腿磨大腿的难受
别急着哭,为何你这么容易就胖了?
这说不定还真不是你的错!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在过去50年里,人类总体上变得越来越胖,科学家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的一份新研究警告称,从我们在子宫里一直到死亡,所谓的“致肥胖”环境会提高我们体重指数(BMI)不健康的几率。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致肥胖”环境,其中包括杂货店的距离有多近、人们使用安全人行道和公园有多容易等变量,毒素和微生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称,2016年全球肥胖人数超过6.5亿人。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全球肥胖程度自1975年以来几乎增长了两倍,挪威科学家研究了从1963—2008年定期在北特伦德拉格收集的118959人的数据。这些人的年龄介于13—80岁之间,他们能代表整个挪威人口。
研究人员发现,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挪威人的BMI平均值大幅上升,而且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上升的。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年轻时的BMI要比之前出生的人“高得多”。
而且,遗传上有肥胖倾向的人的BMI上升幅度最大。在上世纪60年代,遗传风险最高的男性比风险最低男性的BMI平均高1.2;到本世纪头10年,这一差距升至2.09。在女性中,这一差距在上世纪60年代为1.77;到本世纪头10年为2.58。即使考虑到吸烟等与体重有关的因素,这一研究结果也站得住脚。
研究人员认为,BMI提高可以用“致肥胖”环境与个体遗传特征相互作用来解释。他们还指出,虽然吃得太多,运动不够是肥胖流行的原因,但“深层原因很可能是全球化、工业化和其他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复杂组合。”
一听说变胖有可能是大环境导致
一众网友瞬间激动了!
好吧好吧,就算你们是“一个不小心被大环境催胖”,而不是因为这些……
但是,据研究表明,肥胖正与吸烟一样成为癌症的重要诱因,至少与13种不同的癌症有关,科学管理体重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科学健康的减肥呢?北京协和医院陈伟教授提出“营养减肥要分五步走”:
——坚持测体重:
每天早晨起床,不吃不喝,上完厕所,穿轻便内衣、赤脚称体重,记录体重数字,而且每天尽量用同一台秤称。
——参考膳食宝塔安全饮食:
先了解自己每天需要吃多少,并且要关注食物的能量密度,蔬菜和水果尽量吃新鲜的,做鸡蛋不要用太多油,拒绝甜食,合理选择主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吃坚果要适量,饭菜要合理烹调。
——记录饮食日记:
每天吃了什么都要记下来,饮食结构要合理。陈伟教授还提到缓解饥饿感的几个小窍门,比如增加蔬菜量,多吃粗粮,食用膳食纤维制剂,能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少食多餐等。
——坚持运动:
每周5次以上,每次4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做到微汗、微喘,能说话,不能唱歌。推荐的运动方式有快走、游泳、健身车(椭圆机,动感单车)。
——自我评估:
每月减2-4斤,如果没有不良反应,精神好,可以长期坚持。
变胖可以是环境的锅,
但是不减肥可是你自己的错哦~
还不快点行动起来?
除了环境,还有哪些事会容易让人发胖?
研究显示吃饭刷手机容易多吃
巴西拉夫拉斯联邦大学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容易让人摄入更多热量,不利控制体重。
研究人员招募62名年轻志愿者,让他们从健康食品、软饮料和巧克力中随意选用食物,吃饱为止。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参与三次试验,第一次专心进食,第二次边进食边刷手机,第三次进食时看纸质文章。结果显示,专心进食时,志愿者平均摄入热量535卡路里;边吃饭边刷手机时,平均摄入591卡,体重超重志愿者摄入更多,平均达616卡路里。研究人员还发现,边吃饭边刷手机时,志愿者选用高脂食物比专心进食时多10%。另外,吃饭时阅读纸质文章也会让人多摄入热量。
研究人员认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包括儿童,用餐时的主要“干扰项”,阻碍大脑正确了解摄入的食物量,因而,关注手机如何影响人们进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结婚使人变胖?!网友:单身得理直气壮!
德国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在婚后前4年,夫妻的体重增速通常为婚前独居时的两倍,且这一效应不受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体育锻炼频率和生育状况的影响。与之相应,研究还发现离婚或分居容易使男女身体质量指数降至接近婚前或同居前水平。
网友:所以我没有对象不是找不到,是为了健康!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网友欢呼:不是我想胖,是我要适应环境
来来来,低头瞅瞅,你的肚子是不是又变大了?腿是不是又变粗了?胳膊上的“拜拜肉”是不是还在颤抖?双下巴是不是也堆在一起了?
冯晨清 制图
提到长胖,网友们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一倒!
网友@超级草莓派:胖纸永远只能买显瘦 而瘦子想买啥买啥
网友@甜橘爱上猫:我一旦坐地下,你们谁都别想拖得动,
网友@锤基盾冬超生游击队_米酒:血管太难找没有护士愿意给我抽血,泪崩
网友@咿呀咦哟:胖了就是连四大邪术之一的“美颜相机”都抵挡不住
网友@简琳:谁知道200斤胖子的自卑?连话都不敢说,最讨厌的季节夏天,大腿磨大腿的难受
别急着哭,为何你这么容易就胖了?
这说不定还真不是你的错!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在过去50年里,人类总体上变得越来越胖,科学家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的一份新研究警告称,从我们在子宫里一直到死亡,所谓的“致肥胖”环境会提高我们体重指数(BMI)不健康的几率。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致肥胖”环境,其中包括杂货店的距离有多近、人们使用安全人行道和公园有多容易等变量,毒素和微生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称,2016年全球肥胖人数超过6.5亿人。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全球肥胖程度自1975年以来几乎增长了两倍,挪威科学家研究了从1963—2008年定期在北特伦德拉格收集的118959人的数据。这些人的年龄介于13—80岁之间,他们能代表整个挪威人口。
研究人员发现,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挪威人的BMI平均值大幅上升,而且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上升的。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年轻时的BMI要比之前出生的人“高得多”。
而且,遗传上有肥胖倾向的人的BMI上升幅度最大。在上世纪60年代,遗传风险最高的男性比风险最低男性的BMI平均高1.2;到本世纪头10年,这一差距升至2.09。在女性中,这一差距在上世纪60年代为1.77;到本世纪头10年为2.58。即使考虑到吸烟等与体重有关的因素,这一研究结果也站得住脚。
研究人员认为,BMI提高可以用“致肥胖”环境与个体遗传特征相互作用来解释。他们还指出,虽然吃得太多,运动不够是肥胖流行的原因,但“深层原因很可能是全球化、工业化和其他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复杂组合。”
一听说变胖有可能是大环境导致
一众网友瞬间激动了!
好吧好吧,就算你们是“一个不小心被大环境催胖”,而不是因为这些……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摄:鞠焕宗
但是,据研究表明,肥胖正与吸烟一样成为癌症的重要诱因,至少与13种不同的癌症有关,科学管理体重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科学健康的减肥呢?北京协和医院陈伟教授提出“营养减肥要分五步走”:
——坚持测体重:
每天早晨起床,不吃不喝,上完厕所,穿轻便内衣、赤脚称体重,记录体重数字,而且每天尽量用同一台秤称。
——参考膳食宝塔安全饮食:
先了解自己每天需要吃多少,并且要关注食物的能量密度,蔬菜和水果尽量吃新鲜的,做鸡蛋不要用太多油,拒绝甜食,合理选择主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吃坚果要适量,饭菜要合理烹调。
——记录饮食日记:
每天吃了什么都要记下来,饮食结构要合理。陈伟教授还提到缓解饥饿感的几个小窍门,比如增加蔬菜量,多吃粗粮,食用膳食纤维制剂,能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少食多餐等。
——坚持运动:
每周5次以上,每次4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做到微汗、微喘,能说话,不能唱歌。推荐的运动方式有快走、游泳、健身车(椭圆机,动感单车)。
——自我评估:
每月减2-4斤,如果没有不良反应,精神好,可以长期坚持。
变胖可以是环境的锅,
但是不减肥可是你自己的错哦~
还不快点行动起来?
延伸阅读:
除了环境,还有哪些事会容易让人发胖?
研究显示吃饭刷手机容易多吃
巴西拉夫拉斯联邦大学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容易让人摄入更多热量,不利控制体重。
研究人员招募62名年轻志愿者,让他们从健康食品、软饮料和巧克力中随意选用食物,吃饱为止。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参与三次试验,第一次专心进食,第二次边进食边刷手机,第三次进食时看纸质文章。结果显示,专心进食时,志愿者平均摄入热量535卡路里;边吃饭边刷手机时,平均摄入591卡,体重超重志愿者摄入更多,平均达616卡路里。研究人员还发现,边吃饭边刷手机时,志愿者选用高脂食物比专心进食时多10%。另外,吃饭时阅读纸质文章也会让人多摄入热量。
研究人员认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包括儿童,用餐时的主要“干扰项”,阻碍大脑正确了解摄入的食物量,因而,关注手机如何影响人们进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结婚使人变胖?!网友:单身得理直气壮!
德国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在婚后前4年,夫妻的体重增速通常为婚前独居时的两倍,且这一效应不受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体育锻炼频率和生育状况的影响。与之相应,研究还发现离婚或分居容易使男女身体质量指数降至接近婚前或同居前水平。
网友:所以我没有对象不是找不到,是为了健康!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社、新华网、网友评论
流程编辑:TF017
这一体质,或易致肥胖!速来自查
秋末冬初,天气干燥,人体容易被燥邪侵扰,出现舌红少津、眼干鼻燥等症状;同时由于饮食不节等原因,一些人体内湿气较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摄入的水分难以被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这一时期养生既要注意润燥,也不能忽视祛痰湿。
身体里的四种“水”
中医认为,津、液、痰、湿可以简单代表人体内水液的四种状态。津、液是我们体内正常的水,可称为“好水”,湿、痰是身体受到外邪侵袭或体内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可称为“坏水”。
津: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例如口水、汗液。
液:质地稍浓稠,灌注于关节、脏腑等,起濡养作用,例如关节腔里的组织液。
湿:湿性黏滞,容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痰:具有黏腻、重浊的特点,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如果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会导致多种复杂疾病。
水液失常可导致多种病症
身体的津液太少,可导致湿疹、荨麻疹、呼吸道疾病、干燥综合征、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痰湿体质容易导致肥胖,可引发“三高”、心梗、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好水”太少、“坏水”过多,都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养治疗。
【津液少】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脾主运化,可将津液转输至心肺;肺主通调水道,可将津液输布至全身。如果脾的运送功能出问题,会导致津液不能到达肺;同时如果肺气虚,则会影响津液输布全身。
●症状:发色枯黄、口腔溃疡、干咳、舌红少津、牙龈肿痛、眼干鼻燥、面色萎黄、容易感冒、健忘。
●调养方法
银耳百合雪梨羹:主要材料有银耳、百合、雪梨、马蹄,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日常锻炼:练习八段锦中“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有宽胸理肺的作用。
【湿气重】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从而形成湿气重的情况。另外久居潮湿阴冷环境,也会使湿邪侵入体内,导致脾虚湿气重。
●症状:口干不欲饮、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瘙痒、大便黏腻、关节僵直。
●调养方法
山药百合胡萝卜小米粥:有健脾养胃、清心润肺的作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有节、保暖腹部、调节情绪、保证良好睡眠。
【痰湿多】
湿邪困于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会化成“痰”,其致病种类繁多复杂,有“痰生百病”的说法。
●症状: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唇红口疮、咽喉肿痛、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痛经宫寒、大便黏滞不爽。
●调养方法
陈皮薏米煮水代茶饮: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作用。
萝卜山药老鸭汤:有健脾、生津、化痰的作用。
按揉液门穴:有调节人体津液、润燥祛湿的作用。
秋冬祛湿润燥小方法
●桂花、生甘草泡水代茶饮:有祛痰湿、温脾阳、疏肝解郁的作用。
●石斛、麦冬煮水代茶饮: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日常锻炼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有疏通三焦、引火下行的作用。
小贴士
使用以上调养方法需注意:由于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辨证施治。
来源: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