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鸡肥胖症(鸡太胖怎么办)

蛋哥养鸡 0
文章目录:

鸡脂肪肝的症状及防治

昨天,有位养户在“蛋哥养鸡”公众号上询问了关于蛋鸡脂肪肝的问题。蛋哥今天就来回答这位养户的问题,要是您也有什么养鸡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留言和提问,蛋哥会尽快为大家答疑解惑。

蛋鸡脂肪肝的科学名称其实叫“鸡脂肪肝综合征”,这种病症多发于产蛋阶段的母鸡,公鸡也可能患病但是几率很小。特别是笼养的蛋鸡,很多情况下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发病死亡。主要特征可以表现为在对鸡进行解刨之后会发现腹腔及皮下有大量的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块。

是什么导致的鸡脂肪肝的出现呢?

其实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饲料上:如果饲料配比不科学,当饲料的配比中胆碱、肌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不足时,就容易使鸡的肝脏内蛋白质含量偏高,导致脂肪肝。

饲料中蛋白质偏低或者是必要的氨基酸不足也可能引发脂肪肝,因为正常的进食量已经不能满足母鸡对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所以只能更多的进食,从而导致了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并且沉积在肝脏和体内。

如果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那就更会引起肥胖和脂肪的堆积;

饲料中钙含量过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蛋鸡下蛋过程需要大量的钙,如果饲料中钙含量过低,那蛋鸡为了能够补充到充足的钙就需要大量饮食。一旦母鸡大量进食,就极容易引起肥胖和脂肪堆积。

当然除了饲料因素以外,饮用硬水导致母鸡体内缺硒、母鸡缺乏运动、鸡舍内过于炎热等等也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因素。

那鸡脂肪肝爆发之前有什么征兆吗?

最主要的征兆就是肥胖鸡的出现和鸡体重的严重超标。

如果母鸡的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25%,并且产蛋率波动很大(从正常产蛋率突然下降到35%~55%),并且在从母鸡的下腹部可以明确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时就要小心了。

鸡脂肪肝的爆发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一般都是突然爆发。所以在日常的巡查中就要多注意鸡群的情况,多采集鸡体重、产蛋量等等数据,从而科学防治鸡脂肪肝的爆发。

关注蛋哥养鸡(微信搜索公众号:蛋哥养鸡 或 dangeyj),大家一起来交流养鸡那些事,让咱养鸡人的收益提上去!

畜牧业 养鸡 饲料 农民 农业 蛋鸡 养鸡户 鸡蛋 三农 养殖 青年鸡 淘汰

鸡是激素催大的?还有多翅膀多条腿的变异鸡?告诉你真相

“不能再吃鸡肉了!”

图源网络

今天上午,张阿姨忧心忡忡地转发了一篇文章到家族群里,文章封面是一只长了六只翅膀的变异鸡,专家还说市场上卖45天就出栏的速成鸡就是这种鸡,都是用激素喂大的。文章一下子就让家族群炸开锅了。

@爱生活的周妈: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了,终于明白市场上那么多冷冻鸡翅鸡腿是怎么来的了!

@淡忘007:现在的猪、鸡、鸭,多数动物都会喂增长激素!为什么现在癌症多呢,跟这些添加激素的肉有关!

@秋菊1962:太可怕了,以后再也不吃了。

……

都说有图有真相,这只长着6个翅膀的怪鸡,让不少人都信以为真。传说中用激素喂大45天就能出栏的多翅怪鸡,真的存在吗,吃了会致癌吗?

一、45天就出栏的速成鸡,真的能吃吗?

我国传统方式饲养的鸡绝大部分都是黄羽鸡,这类鸡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优点,但是同时存在吃食多、生长缓慢、体型瘦以及饲料回报率低的缺点。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本土散养的鸡一只价格可卖到3位数以上。


如此一来,生长快速、便宜的白羽鸡应运而生。目前是市场上售卖的鸡白羽鸡占70%,黄羽鸡占30%。白羽鸡从80年代从国外引入我国,具有生长周期短的特点,最开始90天才能出栏,现在40天左右就可以养成一只2.5公斤左右的白羽鸡。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表示,现在长得快的白羽鸡并非“激素鸡”。它是由传统白羽鸡的杂交育种形成的,自身的遗传决定它长得很快,和激素之间并没有联系。

另外使用激素喂鸡,还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其他禁用药品、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兽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食用动物产品。

速成鸡和激素之间没有联系,那么民间一直谣传的六翅鸡又是怎么回事?不少网友都曾看过那个文章,这个传言是真是假呢?

二、多对翅膀变异鸡,真的存在吗?

事实上,六翅怪鸡的图片、视频都是ps合成的不论是人工饲养还是激素喂养的鸡,都不会导致基因变异,引起鸡多长出几个翅膀或几条腿,这是违背生物科学常识的谣言

我们平常所吃的速冻鸡翅、鸡腿主要来自于各地养殖场,养殖场会将肉鸡的每一个部分拆分后进行速冻后投入市场售卖,也有部分速冻鸡肉是由国外进口。

关于鸡的“黑锅”有不少,一定要学会甄别这些谣言,避免让自己踏入误区。事实上,吃鸡肉可给健康带来不少好处。

三、鸡肉不仅不致癌,甚至还可以帮助预防癌症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选取了年龄在35~74岁之间的42012名女性进行了平均7.6年的随访,分析受试者日常摄入的禽肉和红肉类型的情况。

在随访期间,一共有1536名女性确诊为乳腺癌,研究人员将受试者的疾病史、家族癌症发病率、饮食、生活方式以及身高体重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发现,红肉、禽肉的摄入量和癌症发生率之间有明显关联:

1、吃红肉的越多,乳腺癌的风险越高

摄入红肉量多的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比摄入红肉量少的女性增加了23%。

2、用禽肉代替红肉,乳腺癌风险降低

经常摄入禽肉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摄入禽肉量少的女性降低了15%。

当然了,鸡肉只是一种食物,并不能起到抗癌、防癌的巨大功效,这项研究也只属于观察性研究,更多的是提醒大家平衡膳食。

鸡肉属于禽肉,而禽肉更健康,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曾经介绍道,禽肉属于白肉,猪肉属于红肉,吃禽肉更有利于健康,也更经济。

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具有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白肉相较于红肉,脂肪含量更低、蛋白质更高。长期摄入大量红肉易导致脂肪、热量摄入超标,白肉大部分都肉质细腻,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利用。

一日三餐可以将肉食交替食用,如猪、羊、鸡、鸭、鹅等,在这中间白肉的比例可适当多些。另外,晚餐一般不建议吃红肉,因为夜间人体消耗量较少,摄入红肉很容易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身体肥胖。

鸡肉对于健康而言,可带来不少的好处。但是并非鸡的所有部位都营养价值高,要学会有选择地吃。

四、鸡肉营养价值高,哪些肉值得吃?哪些要少吃?

1、鸡胸肉营养最高

鸡胸肉具有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的特点,同时还有丰富的钾含量,对于健身、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而言,鸡胸肉是首选。但是鸡胸肉在口感上会相对差一些,很容易变得很柴难以下咽。

2、鸡腿全面均衡

鸡腿和鸡胸肉相比较,蛋白质含量大约少了18%,它含有丰富的铁、硒元素以及适量的脂肪,具有口感好、营养全面均衡的特点。

3、内脏、鸡屁股少吃

鸡心、鸡血、鸡胗、鸡肝都属于动物内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月吃 2~3 次,每次吃 25 克左右。

内脏里最高热量的就是鸡心,比鸡血、鸡胸肉以及鸡腿的热量都高了不少,摄入过量极易导致身体长胖;而鸡屁股上,则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腺体,分别为尾脂腺和腔上囊,这两个腺体内很可能会残留病毒、细菌等有害成分,食用后对健康不利。

鸡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上文针对一些关于鸡肉的谣言进行了辟谣,看完文章的你在生活中可以放心吃鸡肉了。当然,要注意不要经常吃内脏和鸡屁股哦!#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禽肉已成全球消费最多的肉类!农业农村部:吃禽肉更健康》.每日经济新闻.2019.11.23

[2]《中国一年吃掉50亿只白羽鸡?45天“速成”的鸡到底能不能吃?》.上观新闻.2022.3.1

[3]《超市里的冷冻鸡腿都是从哪来的?为啥从不断货?看完就懂了》.科普中国.2020.6.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为什么有的鸡肚子里有很多油?鸡也会得脂肪肝?脂肪肝什么症状?

大家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的养殖指导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都知道,稍微胖点的人都会有脂肪肝,可是你知道鸡也会有脂肪肝吗?引起鸡得脂肪肝的原因你知道吗?

引起鸡得脂肪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饲料因素:饲料发生霉变,机体受到霉菌毒素的侵害;饲料配制的不合理,比如说高能低蛋白,高能高蛋白,氨基酸不平衡,胆碱、维生素B、E的缺乏;原料质量的控制不严;

2、肝脏功能能力差或者受到损伤:各种病毒性疾病、体温高热稽留、肝胆疾病、以及重金属、黄曲霉菌、菜籽粕中所含毒素等引起的中毒,都对肝脏功能有着巨大的损伤;

3、激素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肥胖与雌激素有关,而蛋鸡产蛋量的多少与雌激素的数量和活性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雌激素也能够促进肝脏脂肪的合成和沉积;

4、运动不足:现在的蛋鸡基本上都是笼养,并且饲养密度也较大,导致鸡群的活动空间小,限制了鸡的运动,就会导致能量存留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尤其是肝脏内形成的脂肪给储存了起来;

5、环境管理:随着季节变化导致的温度波动,是会引起采食量变化的,从而影响了能量的摄入,进而造成鸡脂肪肝,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脂肪沉积量也非常高;另外鸡群应激也是可能诱发鸡脂肪肝的。

鸡也会得脂肪肝?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家禽其实和人还是有很多相似的,人有脂肪肝,蛋鸡也是有脂肪肝的,但是蛋鸡的脂肪肝是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的,所以当鸡群出现脂肪肝时,抓紧时间治疗,改善鸡群的状况,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您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一次咨询,终生免费技术指导!!!

,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用易懂的语言,一线的养殖技术,为您分享更多养殖知识,祝您养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