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胀型肥胖(气郁肥胖)
贴脐减肥(中药配方)
贴脐减肥(中药配方)
小儿减肥方
厚朴花、代代花、枳壳、炒苍术各30克,小茴香、大黄各150克,樟脑30克(后入)。
制法 先将前6味煎煮,提取物烘干研细成粉,再加入樟脑共研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6×6厘米的药蕊,外用彩缎或丝做成肚兜。用时将药蕊对准肚脐,贴紧勿使滑脱即可。
方解 小儿肥胖以6—12岁为多。主要病因是过食油腻、不喜活动。本方采用芳香化浊的厚朴花、代代花、小茴香醒脾祛湿、枳壳消积、苍术燥湿、大黄化积导滞、逐瘀破结,可使胃肠积滞排出体外。积滞除、胃火清则不暴食,此乃釜底抽薪之法。
更有樟脑能兴奋中枢神经,加速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并有镇痛、止痒、防腐、渗透之功能,可使诸药便于渗透肌肤,达到治疗效果。
老年减肥方
淫羊藿50克,麻黄、磁石各10克(后入),藿香叶、二丑各30克,肉桂、艾叶硫黄各15克(后入)。
制法 除磁石粉、硫磺外,将其余药煎煮提取、烘干研粉,再将磁石、硫磺加入研成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8×8厘米的药蕊,外用彩色绸缎制成肚兜,紧贴肚脐处。此药蕊15—30日更换1次,3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使体重正常。
方解 老年肥胖主病在肾,实属本虚标实之候,故采用“塞因塞用”治法。方中淫羊藿、肉桂补肾壮阳,温中散寒;艾叶、藿香温中健脾,芳香化湿;麻黄二丑可使湿滞从肌表外泄,兼可从里排出;更有硫磺补火助阳,磁石潜阳纳气,兼可助诸药渗透入内。全方合用有助阳去滞、芳香化浊、固本消胖之功能,真妙方也。
妇女减肥方
妇女肥胖多因脾虚失运、过食肥甘,或六欲不解、七情不舒,或脾实胃热、喜逸恶劳,以致于脂肪瘀积。故治法有三:
脾虚淡湿(虚胖)型方 佩兰20克,白芷、苍术各15克,独活、广木香各10克,花椒、艾叶各5克,桂枝15克。
制法 将上药共煎煮,提取物烘干研成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8×8厘米的药蕊,外用彩色绸缎制成肚兜,紧贴肚脐处。每15—20天更换1次药蕊,使用3—6个药蕊为1疗程,一般l一3个疗程可使体重恢复正常。
方解 妇女脾虚、阳气不振则寒湿内生,《素问·天元正纪大论》云:“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腑肿,胸胀满”,故虚胖多湿。方中佩兰、苍术、独活芳香化湿。又能消胀;白芷辛温气芳香而祛浊;广木香行气止痛,健胃导滞;桂枝、花椒、艾叶温中散寒,助阳通经。脾阳运湿自除,则肥胖自退矣。
气滞血瘀型方 当归30克,川芎15克,细辛、三棱、莪术各10克,乳香、没药、丁香各5克,冰片3克(后入)
制法 除冰片外,先将上药共煎煮,提取物烘干研成细粉,再入冰片研极细粉,装入薄布内,制成8×8厘米的药蕊,外套彩色绸缎制成的肚兜,紧贴于肚脐外。每15—20天更换1个药蕊,3—6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使体重正常。
方解 七情六欲往往会造成气滞血瘀、内分泌紊乱而形成郁胀型肥胖症。 《灵枢·本神篇》云:“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故本方用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莪术、乳香行气消积而散结;三棱、没药活血而兼破瘀;细辛能疏散风寒、内化寒饮、上祛头风、下通肾气,可散结祛湿;丁香健脾理气、湿肾助阳而消胀;更有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兼有消炎肿、引诸药渗透之功能。
脾胃实热型方 番泻叶、元明粉各30克,香椽、山楂、厚朴各15克,黄连大黄各10克。
制法 以上诸药共煎煮,提取物烘干研为极细粉,加入适当渗透剂,制成8×8厘米大的药蕊,装入彩色绸缎制成的肚兜内,紧贴于肚脐处。每15—20日更换药蕊,每3—5个药蕊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使体重减为正常。
方解 妇女过食油腻厚味、好逸恶劳、脾阳过亢、胃肠火盛、消谷善饥、脂肪日积月累而发胖。本方用番泻叶清热泻下。善治胃肠积火、脘腹胀满;元明粉泻热异常;黄连、大黄清热燥湿、破积祛滞,兼有逐瘀通经之功效。全方合用能消胀导滞、泻火化瘀,郁胀得解则肥胖自肖。
【马氏中医】收集整理
-----------------------------------------
不觅仙方学养生,健康才是真的好。
马氏中医推荐养生宗旨:“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
马氏中医将于微信公众账号中6月份推出【名言养生大讲堂】语音直播节目,欢迎各位听众关注收听,中医知识讲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马氏中医
www-mszyi-com(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关注
-----------------------------------------
防己黄芪汤之减肥浅谈
组方:黄芪、白术、甘草:健脾补气;汉防己:利水消肿,非湿不宜用之。生姜、大枣:健脾散湿
补气与利湿兼顾
功用:益气健脾利水湿
要点: 面白郁胀,汗多尿少
肥胖乏力,苔白脉缓
肥胖、高血压、多汗症
服药后应保暖取汗“温令微汗”,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气血流通,病有转机
注意:无湿象及有腹胀便溏等肠胃症状者不宜用之。
举例:刘某 女 42岁,公务员 。肥胖,身高155 体重65公斤 自幼多汗,近1年尤甚,一日数次更衣,容易伤风感冒,头痛,身体倦怠沉重。舌淡苔润,脉缓。与本方加茯苓、牡蛎。服药一个月后汗出明显减少,同时体重减轻2公斤。感到倦怠沉重明显好转。
邝某某 女 35岁 面色晄白,肌肤松软,虚胖,精神倦怠,四肢郁胀,带下较多,汗出多,下半身怕冷,给以本方加苡仁、桂枝,前后共服药40剂 ,体重减轻3公斤,同时全身状况明显好转(汗、带、精神),面色红润。
药食同源,赤小豆食疗价值及偏方
午时吃赤小豆最养心
炎夏来临,此时正是中医所说的“夏主心”之时,而多食红色食物则可以养心。赤小豆作为红色食物,正是夏季食用的佳品。中医专家指出,食用赤小豆,也要分清体质,挑对时间食用方可养心祛湿。
《内经》上说: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秋天由肺主宰,夏主心,特别是在夏季,夏季属火,对应五脏当中的心,夏天天气高温炎热,最容易出现心火炽盛,这时候最适宜多吃些赤小豆,可以缓解夏天出现的口渴烦躁等症,还可以同时用于暑天湿邪导致的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胀满的人。不过,夏季吃赤小豆也要分清体质,赤小豆药性是下行的,有消肿利尿的效果,对于尿频、小便清长的人来说自然是不适合的。此外,身体比较瘦弱的人也不宜过食赤小豆。
专家表示,由于中午时分,午时(11:00~13:00)是由心主时,心火最旺,是容易出现心烦易怒的时刻。因此这个阶段,避免心火过亢,食用赤小豆最适宜不过了。
赤小豆药膳食谱清热利水营养好
赤小豆别名红豆、红小豆等,出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的常用药物。
古时人们认为赤小豆能防疫,于是在端午节将赤小豆裹粽佐食。《神农本草经》说:“赤小豆可消水肿。”《名医别录》说赤小豆:“治泄泻,利小便。”《孟诜本草》说赤小豆:“治脚气。”民间用赤小豆与薏苡仁一起煲糖水,以利暑湿。日本人认为,小豆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所以多数点心是用赤小豆泥做成的,颇受大众欢迎。
赤小豆药理研究
赤小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赤小豆药膳
1.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温水浸泡2~3小时,加水先将赤小豆煮烂,再加入粳米50克,共煮为稀粥,加入适量红糖调味。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此粥健脾胃、消水肿、利小便、止泻痢、通乳,适宜于乳汁不通或产后浮肿尿少等症,也可用于老年肥胖症见手足浮肿、小便不利、大便稀薄等。
2.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50克,冬瓜500克。将上两味加水两碗,煮沸20分钟,少加盐即可。每日服用2次,食瓜喝汤。
此汤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适宜于急性小球肾炎尿少者。
3.赤小豆鲤鱼汤:赤小豆100克,鲤鱼1条(约1000克),生姜片。鲤鱼去鳞,去内脏;赤小豆、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温服。
此汤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用于妊娠水肿或脾虚水肿,现用于肾炎水肿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养生经验方
一、腮腺炎方:赤小豆50~70克,研成细粉,醋调后敷于患处,治疗腮腺炎、乳腺炎早期或小儿丹毒、痄腮、背烂、火丹等。
二、三豆汤:赤小豆、白扁豆、黑豆等量,三味共煮,食豆喝汤,主治脚气病。
赤小豆消肿方:赤小豆30克,车前子15克(外包煎),通草5克,槟榔10克,每日煲汤3次,随意饮之。此方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形体肥胖、四肢郁胀或下肢按之凹陷者。
马齿苋赤小豆苡米汤
清热祛湿 健脾利水
春夏交替时常大雨滂沱,极易引发湿疹类的皮肤疾患,马齿苋赤小豆苡米汤对此有辅助防治的作用。马齿苋是广东民间常用的野菜,有疗疱之效,现代又称之为“天然抗生素”。赤小豆、苡米均有健脾利水的作用,加上中药防风和解百毒的甘草,合而为汤,有清热祛湿、健脾利水的功效,还是暮春初夏时清热的素汤。
材料:马齿苋400克,赤小豆、苡米各50克,防风5克、甘草3克,中药店有售。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马齿苋切段,其余各物稍浸泡。防风、甘草用煲汤袋盛装,一起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0分钟,下马齿苋滚至刚热,下盐、油便可。为3~4人用。
赤小豆的主要功用是利水和解毒。浮肿和腹水患者可经常食用,但解毒作用稍逊于绿豆,可与绿豆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