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肥胖(跑步机减肥会瘦吗)
10年来天天做这个运动,夫妻双双手术换掉膝盖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闻晨报”(ID:shxwcb)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一对夫妻十年以来每天坚持运动锻炼10公里。但爱运动的他们,却双双要换膝盖?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10年前,64岁的路女士患糖尿病,爱妻情深的丈夫华先生陪糖尿病妻子暴走,并且夫妻双方都密切关心彼此的身体,详细记录各项指标。
10年后,,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两人关节逐渐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且反复发作,路女士还伴有半月板撕裂。
特别是晨起刚走路以及长时间行走之后更为剧烈,疼痛评分高达10分,相当于女性生孩子时的分娩痛。
病痛阻碍了两人的旅游梦,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检查,夫妻俩的膝关节均严重变形。
经过精心准备,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骨科、脊柱关节外科病房主任田野教授在同一天内为夫妻俩成功实施了膝关节置换手术。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呢?
中晚期的患者,由于疼痛难忍,保守治疗效果也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膝关节置换。
其实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最终的治疗,创伤也比较大。
因为关节置换的假体是人工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早期就做好膝关节保护。
怎么样防止膝关节疼痛?
1.改变活动方式
在考虑手术之前,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少爬山、少爬楼梯等及扶拐行走等。
田野提醒老夫妻和更多开春锻炼的百姓,膝关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退变,长期暴走、爬山、过度肥胖等都容易加快关节的磨损。
想要锻炼身体的同时保护膝关节,要注意三件事:
1.健身前充分热身;
2.健身后做些拉伸运动,放松膝盖;
3.谨慎选择运动项目,游泳、慢走的冲击力较小;
4.篮球、羽毛球、爬楼梯、爬山、骑车等不适合长期不锻炼或体重过大的人。
2.改变快走运动姿势
大原则
速度:每分钟 120~140 步/跑步机速度约 6 左右。
强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
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累计约150分钟。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视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倾或驼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双手轻轻握拳,手臂弯曲、配合步伐向后摆动。摆动手臂除了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也能有效地带动整个身体的节奏。
下半身
尽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觉臀部的肌肉也被牵动到。踏出时脚跟先着地,再把重心移到脚掌处。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剧烈运动
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快步走后甚至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当你走路后发现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就该马上停下来休息。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者持续几天都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有心脏问题。
另外,一些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老慢支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参加计步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先做评估。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开始运动前最好做伸拉等准备动作,运动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开始又突然停止,有序增加或减少运动量。尽量不要饭后立即出门锻炼,一般最好隔1小时左右。
小编经常看到,很多上了年龄的人,跟着暴走团或者过度运动。这显然是错误的!有名医生曾经说过:“别看现在走的没事,过两年症状就出来了!”
做运动,
切记,量力而行!
来源|沈阳晚报
身材焦虑催热中国“减肥经济”专家:警惕交“智商税”
图为电商平台上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 电商平台截图
图为电商平台上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 电商平台截图
中新网济南5月11日电 题:身材焦虑催热中国“减肥经济” 专家:警惕交“智商税”
作者 赵晓
“五月不减肥,六月没人追,七月徒伤悲……”一条网络段子,戳中多少年轻人的“痛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肥胖人口持续增加,在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下,不少男女青年陷入“身材焦虑”,进而催热“减肥经济”。专家建议,肥胖人群减肥不仅为美,更要为健康,科学减重,警惕交“智商税”。
“5·11”因谐音“我要瘦”,被定为“中国肥胖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总和超过50%。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肥胖人口超9000万,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资料图:“中国第一胖”王浩楠在运动减重,目前他已减肥成功,成为一名健身教练。 受访者供图
5月正值春夏交替,很多爱美人士将减肥提上日程。记者浏览电商平台发现,燃脂素、排油丸、纤体瘦身饮等各类减肥药销售火爆,代餐奶昔、代餐粉等瘦身食品也颇受欢迎。网络主播通过运动直播吸粉,并在线推荐健身器材和减肥产品,掀起瘦身热。
“我从小就很胖,食量也大,一年前体重超过500斤。”“90后”小伙张行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减重,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吃减肥药、喝减肥茶,但都没有明显效果,直到2019年10月做了袖状胃切除手术,经过后期的饮食方案调整和健身运动,现在体重减到165斤。
回想过去的减肥经历,张行波感慨花了不少冤枉钱,尝试过市面上不同的减肥产品,后来仔细研究才明白,不少减肥药中含有利尿剂,利用脱水造成减肥假象,实际根本没掉肉。“减肥首先要有恒心和自制力,术后我的体重逐渐下降,既是因为饮食得到控制,也是迈开腿锻炼的结果。我现在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跑2个小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学术带头人刘少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杨飞 摄
今年55岁的于爽(化名)曾连续20多年饱受肥胖之苦,甚至因过于肥胖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针灸、推拿、吃减肥药……什么招都试过,有时能减四、五斤,但很快反弹,越减越胖。”于爽告诉记者,她属于遗传性肥胖,体重曾超过200斤,7个月前做了减重手术,现在已经“掉肉”50多斤,目标体重是减到130斤。
“我想劝诫那些被肥胖折磨的年轻人,要及早就医,对症治疗,不要盲目吃减肥药,用五花八门、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于爽说,遵照医嘱减重,能少走很多弯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学术带头人刘少壮在受访时详细分析了当下广为流行的吃代餐、吃减肥药、做抽脂手术等多种瘦身法,这些方法看似有用,却让消费者赔钱还伤身。如一些减肥药相当于泻药,让人排泄、脱水,根本减不掉多余的脂肪;主打低热量、健康的代餐,尽管配方符合饮食调整大原则,但营养不全面,长期食用反而容易助长减重人群“躺瘦”的想法。
刘少壮说,当前,减肥市场鱼龙混杂,亟需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提醒“胖友们”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花冤枉钱交“智商税”,要提高辨别力。他说,减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健康,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减少静态生活。“减肥有度,不能搞极端,体重过低,人也容易生病。保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才能让生病概率更低、预期寿命更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被“跑步伤膝盖”误导了多久?
很多人讲的跑步伤膝盖
“跑步膝”
其实是指膝关节周围组织
髂胫束
髌韧带等
严格来讲应该算肌腱病
类似于腱鞘炎
即使发病
也是可以缓解和完全治愈的
本期节目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王军
“跑步伤膝盖”这种说法对不对?
目前在医学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定论,“正确的跑步”是不会伤膝盖的,反而会减少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曾发表文章,给这个话题下了结论。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
体重过大的人是不是不适合跑步?
是的,体重过大的人不建议马上跑步。
跑步之前可以自测一下自己的BMI指数。所谓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缩写,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如果BMI指数超过正常范围较多,建议先以快走或走跑结合、游泳、控制饮食、骑自行车等途径把BMI指数降下来以后再进行跑步,这样会减少跑步时下肢的负荷,降低受伤的概率。
一般大众跑者,跑量控制多少合适呢?
对初跑者来讲,跑步最好以时间为目标。建议每次运动要超过半小时,半小时后,消耗的能量中脂肪的比例逐渐增高,有利于减重。
每周的跑量增加不要超过10%,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认为能跑五公里,就是达到一个跑者的初步要求了。对于大众跑者,一般达到半马的距离就可以了。制定跑步计划时,不要忘记“健康”为根本的出发点。
如何更科学的跑步?
跑步推荐佩戴运动手表,它会记录跑步时的各种数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率。
可以通过晨起心率了解每天身体的疲劳状态,如果某一天的晨起 心率比常规晨起心率快了12次以上,就说明身体较为疲劳,当天不宜进行体育锻炼。步频一般要达到每分钟180次,快步频要配合小步幅,除了节省能耗,节省时间、也会减少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
如果没有运动手表,可以简单自测一下跑步的强度,比如要能流利的说出一句包含1 0个字以上的话。如果说话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那无论如何要停止跑步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疼痛”,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馈机制,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疼痛,就说明肯定在某些方面做的不正确,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总结。
跑步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
首先,一定要热身,热身是所有运动必须尊重的原则。
热身一般十分钟左右,先是慢跑,让身体各个器官活动起来,只有充分的把各个关节活动开,肌肉舒展润滑有弹性,这样受伤的概率才会低很多。
跑后拉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拉伸既能有效的缓解肌肉、韧带、关节紧张,加快身体恢复,消除疲劳感,同时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储备更多的弹性势能。为下次更好的跑步做准备。
为什么不主张每天都跑步?
对于大众跑者不建议每天都跑,最好2到3天跑一次,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调整。
最好的休整就是“充足的睡眠”,所以跑者都会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跑步机上跑步更容易伤膝盖,是这样吗?
不是,但在跑步机上跑步的确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在跑步机上最不应该做的两件事,一是双手扶着把手,这样必然会弯腰,这是最不好的跑姿之一,还有一个就是低头看着跑步机上自己放的手机或PAD的屏幕。从技术上来讲,跑步要求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跑步机上是不变的速度、不变的方向、不变的着力点,对于有经验的跑者来讲,这是达到标准配速的好方式,但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讲,因为不能让肌肉进行均衡的锻炼,就很容易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的损伤。所以在跑步机上跑步,一定要做到变被动为主动,有意识的变换一些跑步的姿势。
跑步时,可以通过对面落地窗玻璃上的倒影,或是旁边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跑姿,这样对自己有一个评估,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改进自己的跑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