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食和肥胖(吃凉的减肥还是吃热的减肥)
以为吃沙拉就会瘦?原来吃生冷食物反而会致肥,变成易胖体质
一提到减肥,很多女生自然会想起吃沙拉。普遍认为沙拉有大量蔬菜,只要不加沙拉酱这类致肥的酱料,就能吃得健康。不过,沙拉是生冷食物,吃得多一样会致肥。
#糖分高
沙拉最主要的成分是蔬果,蔬果里的的糖分高,而糖分是造成脂肪囤积的主因。如果大量进食沙拉,会让身体摄取过多糖分,形成脂肪。
#消化不良
胃部到达了某个恒定体温后,才会开始消化。当吃生冷食物,胃部温度过低,会无法消化食物。当食物无法消化,就不能转化为能量,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因消化不良而产生的脂肪多数会集中留在腹中,形成人人都怕的肚腩。
#新陈代谢变慢
当胃部消化不良时,身体就必须把更多的能量放在胃部,令到体温下降。当身体的体温下降后,新陈代谢会变得缓慢,令脂肪更易囤积,造成代谢肥的问题。
#变成易胖体质
当脾胃的代谢功能变差,水分就不能排出体外,形成水肿的问题。这一类虚胖多数集中于下半身肥胖,甚至喝水都会胖,变成易胖体质。
想要减肥但却用错方法,最终只会得不偿失。生冷食物还是少吃为妙,只要有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身体自然会慢慢瘦下来。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胖子更抗冻?先别忙着增肥,真相没那么简单
冬天到了,“胖子更抗冻”一说广为流传,这也成为很多人冬天“多吃点”的理由。但先别忙着增肥,真相没有那么简单。
胖子不一定能抗冻
众所周知,脂肪燃烧可以产生热量。以前,生活条件艰苦,人们贴秋膘就是为了有足够的能量来抵御漫长的寒冬。生活在北极圈的北极熊、海豹等动物也是靠厚厚的脂肪层才能在冰冷的海水中安然过冬。脂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棉袄,的确能起到保温作用。但在寒冷环境中,不是所有脂肪都可以迅速燃烧为人体带来热量。
人体内的脂肪分为不同类型:白色脂肪(White Fat)、棕色脂肪(Brown Fat)和米色脂肪(Beige Fat),三种脂肪各自有不同的功能。白色脂肪负责储存脂质且会在肥胖期间发生膨胀;棕色脂肪是可燃烧脂肪,能够将脂肪的能量转化为热量;米色脂肪是近年来科学家新发现的脂肪,其静息时表现出白色脂肪的特质,而在寒冷或β肾上腺素激活等情况下,便具有褐变的潜力,褐变后的米色脂肪也能燃烧并产生热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在国际知名顶刊《Cell(细胞)》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并被选为封面文章,该团队通过局部热疗的方式诱导白色脂肪褐变来治疗肥胖。
如果骤然置身于寒冷的环境中,只有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能迅速燃烧并为人体提供热量,而体内囤积的大量白色脂肪,可能无法派上用场。但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是有限的,所以人体的产热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会导致人体热量快速丢失,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体温调节能力失衡,最终造成失温甚至死亡。
抗冻能力可以靠“天赋”,也可以锻炼
如果不可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与脂肪含量高的人相比,肌肉发达的人和“基因突变”的人可能更抗冻。
人体的产热能力与基础代谢率(BMR)息息相关。肌肉的代谢率比脂肪高,产热能力也比脂肪更强。一般来说,等量肌肉的代谢率约为脂肪的三倍。在人体的肌肉中,骨骼肌数量多,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骨骼肌在产生热量、新陈代谢、内分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促进颤抖性产热,还能促进非颤抖性产热。
2018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让114名志愿者(女性63名,男性51名)将手部浸泡在冰水中3分钟,并使用热成像技术来检测身体热量损失。结果显示,骨骼肌重量是身体热量损失的一个非常显著的预测因子,而身体重量、脂肪重量和身高都无法预测身体的热量损失。研究人员认为,肌肉发达的人不太容易受到热损失和冷损伤的影响,并且可能比肌肉不发达的人更擅长在寒冷的条件下完成手工作业。
该研究指出,当处于同样的低温环境时,肌肉含量高的人比脂肪含量高的人,产生的热量更多。也就是说,肌肉发达的人比胖子更抗冻。
抗冻能力跟基因也有关系。2021年2月,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和立陶宛体育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招募了42名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让他们在14℃的冷水中泡20分钟后,再回到室温中休息10分钟,如此往返,直到他们的体温降至35.5℃。研究发现,缺乏α-肌动蛋白-3的人,比具有该蛋白的人更能抵御寒冷。α-肌动蛋白-3是一种存在于肌肉中蛋白质,全世界约有1/5的人缺乏。通俗地说,“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强人类对寒冷的抵抗力。所以,不怕冷有“天赋”。
另外,还有人疑惑“为什么北方人更怕冷、南方人更抗冻”?这是由于北方人在冬天长期处于暖气环境中,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不再敏感,只要外界气温一变,就难以适应。所以,并不是南方人更抗冻,而是北方人的抗冻能力下降了。有专家提出,体温降低,人体免疫力也会持续下降。因此,保持定期运动、提高肌肉含量、提高身体产热能力,才是冬天御寒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Yu Li,Dongmei Wang,Xiaodan Ping, et al. Local hyperthermia therapy induces browning of white fat and treats obesity[J].Cell,2022.185(6):949-966 E19.
[2]Stephanie Payne,Alison Macintosh,Jay Stock. Body size and body composition effects on heat loss from the hands during severe cold expos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2018,166(2):313-322.
[3]Victoria L Wyckelsma,Tomas Venckunas,Peter J Houweling, et al. Loss of α-actinin-3 during human evolution provides superior cold resilience and muscle heat generat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21, 108(3): 446-457.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白璐
什么?天气冷容易变胖
减肥是非常热门的一大话题,尤其是流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年代,许多人在深秋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发胖了,那么都有哪些原因导致我们在天凉后容易发胖呢?我们又该如何在这时候拒绝肥胖呢?
为什么天冷易发胖?
胃口大开
人们身体内有一个“温度调控器”,把体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外在环境气温降低,体温也会随之改变,为了维持人体温度,身体需要摄入更多的热能,在加上天冷促使胃酸分泌,人们容易胃口大开。
脂肪合成代谢加快
脂肪不易传热,分布在皮下的脂肪具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和防止外界辐射热侵入的作用。气温降低,为了维持体内恒温,人体就会本能地储存更多的脂肪来抵御寒冷。此时,人体脂肪合成代谢速度要比平时快2~4倍,而脂肪分解代谢的速度要低于平时的10%。如此一来,脂肪合成多于脂肪代谢,脂肪囤积进而导致肥胖。
趁热吃更易胖
天气变冷,人们喜欢吃一些热乎乎的食物来驱赶寒意。研究证明食物的温度,尤其是淀粉类食物的温度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吃热马铃薯后血糖升高幅度要比吃冷的马铃薯血糖升高幅度高50%。也就是说,热的淀粉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更高,转化为葡萄糖速度快,更有利于消化吸收。食物越快被消化,饱腹感越微弱。为了达到同样的饱腹感,人们会吃进更多的食物,摄入的热量也就增多。而淀粉食物放凉后,会产生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属于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增强人们的饱腹感。
运动减少
温度降低人们的懒根就开始滋生,爱钻进温暖的被窝里。这样一来,运动量变少,消耗的热量自然变少。在热量摄入变多,消耗变少的情况下,剩余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
天黑的早
深秋的时候,天黑的早很多。吃晚饭之后,七八点人们都不出去而习惯呆在床上了。这样的话晚饭后没有很好的消食,这样最容易长胖的了。
甜食食用多
喜欢吃香甜诱人的饼干和巧克力几乎是每个女人的爱好,虽然肚子饱了,但为什么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大吃起来呢?甜食当中所含的糖分,比米饭或面包中的复合糖质消化速度更快,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吃过不久就会感到饿,如果长期空腹食用将导致恶性循环。再者,糖若在血液中急速地增加,便会大量产生制造脂肪的胰岛素,所以人就会变胖。
吃饭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地快速吃饭,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胃撑大导致肥胖。人脑传达出“吃饱”的指令,是在用餐开始后20~30分钟,然而在大脑感到没吃饱之前便狼吞虎咽的话,就会造成饮食过量。还有,边看电视边吃饭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吃得过多。有些人靠一天只吃一顿饭减轻体重,虽然一个月或许减掉几公斤之多,但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宵夜
马无夜草不肥,其实人也是一样的,饭后立刻睡觉会导致肥胖。因为夜间肠胃运动量高,吸收营养于体内屯积。有人养成了吃消夜的习惯,不但晚餐充足,而且饭后一口接一口地吃零食,于是乎第二天起床时便没有胃口,早餐不吃,中餐也马马虎虎应付,到了晚上便集中一次吃个够,天长日久变成了“脂肪球”。
穿衣多忽略体型
夏天的时候,粗壮的胳膊漏在外边,你肯定恨不得把这些肉肉都减掉,这样的话也在不时的督促你减肥,可是冬天的时候,穿着厚重的衣物,很容易忽视掉赘肉,即使在不经意间长胖了也不会很容易察觉。
天冷减肥总策略
那么具体该如何度过容易发胖的季节呢?答案其实十分简单,低热量菜单以及运动是关键所在。
一是坚决戒掉甜食、零食和宵夜。
二是养成不在家中囤积零食和甜食的习惯。
三是在月经前期服维生素B6和B12,缓解嗜吃、嗜睡等不适应症状。
四是在情绪低落时适量运动、积极调整。
五是改变狼吞虎咽的饮食习惯。
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把战线拉长,每星期减1公斤以内是正常而健康的。
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
只要每天坚持活动身体,能量消耗会变得容易。另外若无其事的活动也会消耗掉一些能量,比如: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拖地及擦拭家中的门窗;经常泡泡热水澡或是蒸气浴等。只要对每天的生活用点心,不但能让脂肪无法囤积,更可让你拥有紧实有致的窈窕身材。 将减肥进行到底!
作者:马帅北京朝阳医院 急诊科
审稿人:郭树彬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 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会长
小编:马帅 北京朝阳医院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平台”独家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