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三围(微胖女生三围多少)

中华医学科普 0
文章目录: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围

一提到三围,很多人想到的是优美的S型,比如

而我们今天关注的主要是腰围,据说A4 的腰是长这样的。

除了外在的A4 样粗细,我们更关注内在的是否多肉。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的特别堆积,表现为腰围的增加。这些人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腰围往往大于臀围,四肢则相对较细,这是成年男性肥胖的常见表现,因此又称为向心性肥胖或内脏型肥胖。

我就知道胖了些,什么样的就算是腹型肥胖了呢?

我国腹型肥胖的人群正在逐渐增多

腹型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内脏脂肪含量或内脏脂肪占总脂肪的比例的升高是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糖尿病等病症。

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除,从而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引发心脏病;内脏脂肪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等。此外,腹部脂肪还会压迫肺,从而导致肥胖者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难,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输氧量不足,进而导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损,甚至引发高血压。

有哪些因素会引起腹型肥胖呢?

影响一个人腰围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久坐习惯等。肥胖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体型较胖的父母,其后代也较胖。这是由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多个直接或间接调控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位点发生突变,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而不断积聚形成的肥胖。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活动也是导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此外,久坐习惯是近些年的研究中逐渐被关注的健康危险因素,因为长时间端坐更容易导致腰围增加。久坐习惯可以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上述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前提是腰围降为正常水平,否则生活方式的改善很难明显降低腹型肥胖所致的疾病风险。

因次有人说我不胖就是肚子有点儿大,其实需要担心的是腹型肥胖的那些危害。有人说这和皮带有关。

为了不用再担心即将到来的夏天“将军肚”遮不住,更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起运动起来吧!

作者:马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郭树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

本期编辑:马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中华医学科普平台”用稿,

转载前请先与我们取得联系,

欢迎您给中华医学科普平台投稿:

zgyxkp@163.com

并转发我们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

【佑安传播】佑安提示,“三围人士”贴秋膘悠着点啊

今天是农历的立秋节气,借着立秋的由头年轻人又给自己和朋友的聚餐找到了好借口, 贴秋膘成为今天最热的话题。然而,目前脂肪肝的发病其年龄有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 人群集中在“三围”人群中,即回家围着电视、手机,办公室围着电脑,出门围着汽车的“三围人士”,生活方式上大多是多吃少动,生活单一,而过度的贴秋膘更容易造成了脂肪的堆积。

生活好活动少脂肪肝找上身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原及解毒等重要机能。在各种代谢中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及分泌等过程都离不开肝脏,若因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储积,其储积量超过肝重量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便可称为脂肪肝。目前,因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所致的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部分患者可因脂肪肝而发生脂肪性肝炎,甚至于肝硬化,继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预期寿命缩短。

发病隐匿症状轻坚持体检早发现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指因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多为隐匿性起病,因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或高血压、胆石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该病好发年龄在41—60岁,女性多于男性,但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年龄症状,少数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肝脏轻微肿大。约有4%的患者有脾大,8%的患者有蜘蛛痔及门静脉高压的体征。孟教授还特别强调: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伴随脂肪肝的发展,患者可由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

四种习惯易惹脂肪肝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四种不良习惯容易招惹脂肪肝上身,一是不吃早餐。这会直接导致营养、能量摄入不足。然而上午的工作、学习往往又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脂肪肝;二是不少中青年人为集中精力先处理完手头事情常错过正常饭点,这也会埋下脂肪肝隐患;三是早餐、中餐随便对付,特别看重回家吃的晚餐,有时加班太晚还会增加一顿夜宵。而长期在晚上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乏相匹配的运动,就会导致营养过剩,天长日久易形成脂肪肝;四是没有一段完整时间吃饭而在办公室或家里狂啃零食。以女性居多,虽然肚子饱了,但大量高热量、低营养食物入肚,也会导致热量聚积、营养缺乏,从而引起脂肪肝。趋于低龄化。

贴秋膘有学问 酸碱平衡更健康

1、注意酸碱平衡。贴秋膘要注意体内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液的PH值应呈弱碱性,一般情况下,人体可自动调节并平衡体内的酸碱关系。但是,如果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所以,忙于“贴秋膘”的时候,大家不要忘了多吃些时令蔬菜、水果,以及茶叶、豆制品、杏仁、栗子等碱性食物,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

2、小心秋后发福。适当“贴秋膘”确实有助于恢复体力,因为经过苦夏之后,人们总觉得营养没跟上,应该补充补充。但是若吃得多,动得少的话,很容易秋后发福。所以,“贴秋膘”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一般人可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不用刻意进补。而且,中医认为,立秋后是生津养阴的好时节,高脂肪并不利于养生;倒是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蔬菜,营养丰富又不容易让人发胖,秋季可以多吃一点。

3、食补除秋燥。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秋季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如百合、莲子、杏仁等。杏仁是我国传统的润肺食物,按照中医学的理论,“杏仁性味苦、辛,入脾、肺、大肠经。辛则散神、苦则下气、润则通便养颜、温则宣滞行痰。”据中医古文献《药性论》记载,杏仁可以“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酪做汤养润声气”。文献指出,杏仁不但可以治心肺病患,对声带、咽喉也有保健功效,还可减缓咳嗽症状。

健康生活四注意 科学防治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孟庆华教授介绍了几种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营养过剩及肥胖者,要减少饮食的热量摄入。

2、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应从控制血糖、调整免疫,以促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效果比较理想的产品如保肝久清胶囊等。

3、酗酒及酒精性脂肪肝要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

4、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

患脂肪肝的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最后导致肝硬化,因此,必须对脂肪肝进行及早有效防治。

防治脂肪肝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重症脂肪肝患者最好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一组图说明:到底怎样才算胖?

古有美女环肥燕瘦,三围标准各有千秋。

到底怎样才算胖?

这是每一个终生奋斗在减肥前线的女同胞都想知道的答案!

现在我们用数字说话,给你最精准的答案!

(其中BMI体重指数的算式中体重的单位是kg,身高的单位是米。)

算出自己的BMI指数后,一起来看看BMI到底能预测出什么?

肥胖有什么可怕之处?该怎样干预?

看完是不是想赶紧发动朋友一起少吃多动啊?动起来吧!

------同心管家

国内首款支架术后专业康复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