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医肥胖原因(中医肥胖原因有哪些症状)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中医讲坛」吸收不好也会变胖?肥胖四种成因了解一下

(主讲人:极善堂品牌创始人、济南颐善堂国医馆馆长荆玉飞)

肥胖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而引起。在以瘦为美的当下,肥胖成了爱美人士争相躲避的一个词。可是你知道吗?变胖不一定代表吸收好,在中医看来,吸收不好同样也会造成吸收过度,引发肥胖的发生。

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因素,至少280万的成年人由于肥胖相关疾病死亡。据统计,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7%~41%的特定癌症是由肥胖引起的。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概率更大。

同时肥胖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呼吸道疾病、多种癌症、心理影响。肥胖对于人类健康,可谓是危害多多。

肥胖主要成因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吸收不好而造成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吸收不好反而变胖,很多人误解成是身体吸收太好,把所有的营养都吸收掉了。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在中医看来,有的是因为吸收不好才造成的吸收过度,表现为吸收比较好而肥胖,如同一个人平时挣得工资不多,然后会努力攒钱一样。

第二种是因为代谢不足造成的肥胖,这一类主要是因为不能够及时代谢,导致的淤堵。现在很多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可能会长时间久坐,运动量非常少,这会导致代谢功能下降,其次,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了,导致很多人睡眠非常少,这也会导致代谢能力下降,还有一些人平时很少吃水果和蔬菜,或者饮食太过精细,都会导致代谢不足,然后就会出现肥胖。

第三种是因为体寒,或者是寒造成的肥胖。我们都知道脂肪作为一种能量的储存方式,是用来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同时御寒的,如果身体过于寒,也就是中医讲的体寒包括女性的宫寒等,就会脂肪进行累积堆积用来保暖。

第四种肥胖是因为激素类的药物使用,造成的激素失衡而造成的肥胖。在激素药物使用结束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体内的激素,使激素平衡。

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减肥,必须要找到我们肥胖的根本原因,只要方法找对了,减肥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山东首届中医百家讲坛活动征文(视频)

通过机构自荐、大众推荐、媒体发掘等方式,面向全省中医机构征集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讲述中医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报名截止后统一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抖音平台进行展播,通过媒体报道、公众投票(点击、评论)等方式,最终评出10名“中医传播使者”及泉城口碑中医榜,对入围作品及上榜中医机构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牌。

科普短文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内,内容为原创,积极健康、立意鲜明、创意新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各自的技术特色,从中医角度讲述养生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也可围绕某一病种,谈一下中医对其的防与治;或某一味中药,介绍该中药药性及使用方法。

短视频可使用手机或单反等高清设备拍摄,也可是独立制作经过剪辑处理的作品,画面清晰、音质流畅,同期声普通话、方言皆可, MP4格式,大小不超20M,分辨率不低于720p,时长为1-3分钟。(短视频内容要求同文字)

作者(出镜者)要具有医学背景,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每个中医机构提供一条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参赛(二甲以上中医院最多可提供3条)。作品发送至qljkgzs2016@163.com邮箱,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发至晚报工作人员微信“33717088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整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从中医脾胃的角度看肥胖的原因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零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

(接前文)我们知道脾胃的这个功能之后,就需要根据患者的脾胃功能进行调整。自己养生保健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是个什么体质。生活中你就会遇到有的人怎么减肥都减不下去,吃一点东西都会转化成热量脂肪储存下来。这里涉及到一个基础代谢问题,有的人天天吃,脾胃功能也很好,也百分之百吸收了,但是他的基础代谢比较高,比如基础代谢到了一千七百大卡,一天三顿饭,每顿饭吃五百大卡,还亏二百大卡,他肯定会瘦下来。(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另外一个人基础代谢也就一百二十大卡,他一天吃三顿,每顿五百大卡,合在一起是一千五百大卡,还多了三百大卡,就会越来越胖。吃同样热量的东西,有的人越来越瘦,有的人越来越胖,原因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基础代谢不一样。

什么叫基础代谢?就是一天到晚不运动所消耗的热量。运动员的基础代谢就比普通人要高一些。还有一些人不怎么运动的,年龄比较大的,身体弱一点的人基础代谢就会低,有时候基础代谢高的话一天能到一千八,甚至有的能到一千九。低的人一天也就一千二,差别就非常大。这两人也不运动,而且身高体重还差不太多,但是吃一样多的食物,有的人就会越来越胖,有的人就会越来越瘦,为什么?就是身体的基础代谢不一样。一般来讲,越年轻基础代谢就越高,上了岁数之后基础代谢就会越来越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同样的的饭量保持到中年之后就会越来越胖,保持到老年他就发胖的更严重了,所以我们根据基础代谢量下降就知道年轻的时候,比如一天就需要一千五百大卡,到了中年或者是老年的时候就只需要一千二百大卡,随着基础代谢下降,想要控制好体重就需要把饮食的量根据基础代谢的下降率来逐渐降低,这样二者平衡之后就不会发胖。

但是一般来讲,年轻的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会保持到中年乃至老年,也就是我们的饭量不会变,但是基础代谢下降,日积月累就会发现人到中年就开始发福,肚子上的脂肪就开始变厚,人也变胖,就是这道理。人还是那个人,饭量还是这些饭量,但是基础代谢下降了之后就会逐渐变胖,也就是说摄入食物的热量每天都会多一点,比自己的需要量多一点,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身体里面。这就是按照现代医学的道理。

按照中医学的道理,我们知道我们的五脏六腑随着年龄的增大,器官的强壮程度也逐年在递减。这样一来,脾胃功能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弱。我们小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问题,吃什么东西都消化吸收的很好。到了中年之后,有些东西就吃不动了,到了老年之后有有很多东西,比如说硬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不爱吃了。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脾胃功能在下降,比如说有些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喜爱吃一些鸡鸭鱼肉这样一些厚重的东西。到了老年之后,口味就变清淡了,就吃不了这么厚重的食物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脾胃功能在下降,它的运化受纳功能在下降。脾和胃的运化受纳功能的下降之后,食物的需求量或者是食物的热量,或者是食物的厚重程度,其实用中医的原始的词汇,就是食物的气味的厚薄,需求量也是在逐年下降,所以我们得根据自己的身体及时的做出调整。千万不要说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中年,再保持到晚年,尤其是饮食上你要是这样吃下去,可能是肠胃就会吃坏。

老了之后,肠胃吸收消化不动了之后,你还吃这么厚重的食物,就容易导致肠胃出问题。年轻的时候吃这么多量,比如说年轻的时候一顿饭吃三个馒头,半斤米饭。到了中年还吃,到晚年还这么吃,你想想看,肠胃受得了吗?也受不了。你身体的肥胖也会逐年的变胖,所以在这里,我不是特别主张人一直保持一个饭量,我比较主张的是根据我们的年龄,根据我们的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再根据我们的基础代谢,尤其是根据中医学所说的,脾胃功能的强弱来及时的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其实也用了一个词叫与时俱进,这个词是特别好,就是根据时间的进展,你的身体,你的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样一来,二者只要搭配好,身体也不会发胖,我们都知道身体一肥胖就会有很多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高,就会避免很多疾病,同时也减轻了脾胃的负担,所以这样就比较调适,这就是“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零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