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男性肥胖类型(男性肥胖有什么危害性)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0
文章目录:

胖子也分白红黄黑四种体质,你是哪种颜色的胖子?!

2016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中国肥胖人数已位居世界首位。

肥胖可以根据代谢和发病原因分成不同的类型,医生们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及医学检査,将肥胖初步分红、白、黑、黄四种,便于大家理解。

“白胖子”:均匀胖

特点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习惯将“白”与“胖”联系在一起,可见白胖子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纯性肥胖。这类人群BMI(体重千克数/身高厘米数的平方)≥28,但是并未合并代谢异常,如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紊乱、性功能紊乱等,从外表看上去属均匀的胖,皮肤白嫩,故名“白胖子”。

建议

白胖子的健康水平较好,控制体重的关键是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均衡饮食、加强运动等,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药物干预。

“红胖子”:脾气急

特点

红胖子脾气较为急躁,一激动就容易出现面部甚至全身皮肤潮红并伴有出汗,往往血压也亮起红灯。平时生活中常觉得精力旺盛,虽经常活动,但体重却没有明显下降。

建议

除了“管住嘴、迈开腿”的生活方式干预,还需对高血压等并发疾病作积极的药物干预。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35/85mmHg以下,这样才能确保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长治久安。

“黄胖子”:有点懒

特点

黄胖子的病情较为特殊,他们往往与“懒”有缘。而这种“懒”是生理层面的——由于甲状腺、性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较低,人总是处于倦怠、无力甚至嗜睡的状态。这类人由于代谢水平低、消耗少,而导致热量和脂肪的积聚。

建议

一旦有黄胖子的苗头,需要及时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抽血检测各项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以便得到明确诊断治疗。

“黑胖子”:颈部黑

特点

黑胖子是指颈部、腋下、腹股沟、肛周、脐窝等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和角化,局部像沉积着一层污物,但无论怎样清洗都无法去除。如果肥胖患者伴随有这样的皮肤改变,就有可能患上了黑棘皮病。皮肤的表现只是外在的,内在原因则是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游离脂肪酸等炎症因子升高。

建议

黑胖子的病情最为复杂,若不及时干预,日后极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队列。只有对体脂和血糖同时干预,才能收获满意的疗效。

感觉小编自己已经到了胖癌晚期...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 王姝宇

你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进来了解一下

//

关于肥胖,很多青年男女只关注肥胖带来身材走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承受肥胖相关的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困扰。但是努力减肥谈何容易,减重真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些人哭诉自己喝凉水都胖,有些年轻人看起来明明不胖却还在拼命节食,也有些人把自己的肥胖归咎于父母的遗传……肥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你又是属于哪种肥胖类型?了解这些,你才不会在减重的路上越走越艰难。

由于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部位、程度不同,临床上对肥胖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以肥胖原因分类

根据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将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医源性肥胖等。

原发性肥胖又叫单纯性肥胖,一般与遗传和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有关。而继发性肥胖(也叫获得性肥胖),则是由于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继发性肥胖一般占总肥胖人群的1%。医源性肥胖是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因为药物和治疗方式等医疗手段而导致的肥胖。

以脂肪分布分类

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肥胖还可以分为外周性肥胖(也叫均匀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等)和中心性肥胖(也叫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等),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肥胖分类。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是利用人体成分检测仪器来判断是哪一种肥胖。如果脂肪均匀分布于四肢及皮下,或者下半身(臀部及大腿)脂肪较多(常见于“梨形身材”),我们称为外周性肥胖。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躯干部、腹内,或仪器检测出内脏脂肪超标而四肢较细的“苹果型”身材,则被称为中心性肥胖。

苹果型身材常见于男性,因而也被称为男性型肥胖,但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超过男性。

由于脂肪分布的差异,脂肪集中于腹部和内脏的中心性肥胖的危害,远大于脂肪分布于四肢或下半身的外周性肥胖。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代谢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同时内脏脂肪的聚积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脂肪心、脂肪肾、脂肪胰等,最终使得这些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

另外,中心性肥胖也与一些妇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有研究指出,腰臀比(更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特征)的升高会使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79%,使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50%。也有研究指出,由于中心性肥胖者体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下降,游离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全身炎症反应,因而较外周性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相较于中心性肥胖,外周性肥胖者由于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的皮下,因而患以上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了。

其他分类方式

近几年,有科学家依据人体是否存在肥胖伴发的相关疾病,将肥胖分为代谢正常性肥胖和代谢异常性肥胖。也有专家根据个人的BMI数值大小,将肥胖分为轻、中和重度肥胖。

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上的干预和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不分原因的盲目减重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无论怎样,正确认识肥胖,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

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养科 秦桐

来源: 健康报

肥胖的四种体型,你是哪种肥胖?

身体肥胖类型理论是美国伯格医生提出的理论,不同的肥胖身材代表了不同的体质状态,根据肥胖类型造成的原因,针对性得改善饮食达到减脂减重的目的。

第一种类型:肾上腺型肥胖

这种类型的肥胖会出现松弛的肚子,是由一种叫做皮质醇激素过高造成的肥胖,它不一定和饮食有关系,这是慢性压力相关的激素,这种类型的肥胖即使是通过节食也始终瘦不下来,除非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缓解自身的压力水平,肾上腺型肥胖的人通常都会有睡眠问题,并且有许多与身体激素反应相关的问题比如焦虑、情绪低落、暴躁、爆痘、关节疼痛、夜尿频繁、小腿和脚部肿、记忆力下降、渴望咸和甜类食物等,这类肥胖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压力好好睡觉,同时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碳生酮饮食,因为这类肥胖会使身体更多的分解蛋白质,同时确保钾的矿物质补充,长期的慢性压力会导致钾的储备流失耗尽,矿物质钾可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肾上腺正常功能。

第二种类型:甲状腺型肥胖

这种类型的肥胖会让你看上去哪里都胖,脂肪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均匀分布,你会出现以下症状:头发干燥容易掉头发,指甲出现竖纹,皮肤松弛,并且对碳水的渴望更强烈,手脚冰凉,乏力精神状态不好,如果你的甲状腺出现问题,并且开始服用甲状腺激素时,但结果是甲状腺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更没有帮助你成功减脂减重,这是因为甲状腺型并不是导致你肥胖的原因,你也可能是两种肥胖类型的结合体,甲状腺型肥胖的形成往往是雌激素过量分泌、月经过量或环境原因导致。胆囊分泌物不足也会引起这类肥胖类型,如果你的肝脏有问题胆汁的分泌就会相对不足,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可以帮助乳化脂肪分解。

甲状腺中有两种甲状腺激素分别是T3、T4,T3是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是四碘甲状腺氨酸,有甲状腺合成。他们的水平可以反映你甲状腺功能是亢进还是减退。T3、T4指标超标意味着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亢,T3、T4指标不达标则意味着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甲减。T4会转变为T3并被细胞利用,当出现甲状腺问题时你的身体无法促进这一激素的转化,甲状腺80%的功能都需要通过T4向T3转化,这个过程需要肝脏和胆囊的参与。

如果转化问题不得到改善,甲状腺型肥胖就不会得到有效改善,甲状腺的问题可能是肾上腺问题引起的,身体几乎所有的免疫系统问题都来跟肾上腺有直接关系。

第三种类型:肝脏型肥胖

这种类型的肥胖主要表现为大肚子,并且在男性中较为常见,就是我们常说的啤酒肚,女性也会有这类肥胖,肝脏型肥胖多数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很容易造成脂肪肝或者肝脏肿大,右肩膀会出现疼痛,并且无法消化肉类和脂肪,容易出现腹胀和打嗝的现象,并且舌苔发白,容易口臭,皮肤出现红点等症状,这类肥胖首先要控制酒的摄入,因为酒精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并且这类肥胖者不适合进行高蛋白饮食,多吃绿叶蔬菜,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肝脏的健康恢复,从饮食方式上调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比如低碳生酮饮食

第四种类型:卵巢型肥胖

这类肥胖会使臀部脂肪更多,肚脐下方还会有袋状的小肚子,卵巢型肥胖多半是雌激素紊乱失调导致的脂肪堆积,要改善这类肥胖首先需要做的是调节雌激素水平,使雌激素水平恢复平衡,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十字花科类蔬菜比如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等,有助于恢复雌激素平衡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控制不吃含激素和添加剂的加工类食物,可以帮助你快速恢复激素平衡,并帮助你减去多余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