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激素肥胖是虚胖吗(激素胖的表现)

大河看法 0
文章目录:

披着白大褂的恶魔为升迁给同事下毒

十多年前,“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句式走红网络。可看完今天这个故事,我们怕是要将这句话改改——“感谢同事不杀之恩”。

医生救死扶伤,常被人们比作“白衣天使”。他们每天与死神争夺时间,只为挽留住更多的生命。可今天这起案件的凶手,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披着白衣的恶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女医生自杀

2016年5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大风,小雨。张霞(化名)又去市医院做体检。中午11点多,她给丈夫王磊(化名)发了信息,说自己不回来吃午饭了。

一小时后,王磊打张霞电话,想问问她何时回来,可听筒里只传来冰冷的机械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王磊四处寻人无果,他联想到最近张霞总说些“不想活”之类的话,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报案。

红色山峰 图源网络

位于赤峰市老城区东北角英金河畔的红色山峰,蒙语叫做“乌兰哈达”,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中国北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还可眺望逶迤的燕北长城遗址。3天后,在这座美丽的山上,有人发现一具尸体——是张霞。死因:过量服用艾司唑仑中毒死亡,也就是俗话说的安定。

红山海拔近700米,从公园西门走到山顶,健康成年人大约需要半个小时,而张霞是连脚都迈不开的重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库欣综合征、白内障、重度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糖尿病、肝囊肿……难以想象,她是如何忍受剧痛拖着病躯爬上山顶,吞下毒药。

图源网络

张霞生前是赤峰市某医院放射科主任,证件照里的她身着白大褂,清秀白净,笑容灿烂。在同事们眼中,这位40多岁的女领导精明干练,性格开朗外向。虽然身材娇小,个头只有一米六左右,但是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充满了正能量。

可是,从2014年3月或4月的某天开始,她感到腿脚无力,越来越走不动路,嘴里总是不对味,喝杯水不是觉得甜就是觉得苦,口角炎反复发作,吃中药、输液都不见好。8月,她已经无法上台阶,甚至在平地上都难以行走。

2014年之前,张霞每年体检都很健康,可如今,骨质疏松、糖尿病、白内障等各种疾病陆续找上门来。从当地到北京再到呼和浩特,张霞四处求医问药,被诊断为“外源性库欣综合征”——这是一种由某种激素过多引发的综合症。

办公室投毒

“应该只是吃错了东西,得注意日常饮食。”王磊这样提醒妻子。他特意请人开出了健康食谱,自己认认真真的为张霞做好每一顿饭。可大半年过去了,症状始终不见缓解。此时的她,已和从前判若两人,身材从苗条变得臃肿,头发全部掉光,甚至出现压缩性骨折。“脸又红又肿,但不是普通的肥胖,而是激素引起的虚胖。”

2015年12月,张霞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20多天。按照医嘱,出院后她本应回家卧床,但正值医院评级,她放心不下,仍来上班。29日8时,张霞早早去医院准备写科室考评报告。走到办公室门口,只见门半开着,“这么早,是谁呀?”她心生疑问,从门外向里张望,结果恰巧看见同事田继伟正给她的水杯里放东西。“难道是他在给我下毒?”

张霞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待田继伟出门后,她尝一口杯中的水,似曾相识的苦涩味道立即搅动了她的味蕾,张霞的脊背发凉,她将水倒入一饮料瓶里保存起来。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怀疑,之后3天,她每天躲在办公室外观察,同样的情形连续发生。

藏在张霞心中的疑团揭开了谜底,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王磊断然提议:“想办法拿到证据报警。”2016年1月2日,张霞上班后打开手机录像模式,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故意晾上一杯水后离开。20分钟后,她回办公室尝了一口水,是苦的,手机录像显示,田继伟潜入她的办公室,将水杯里的一部分水倒入水池后,用一只长约10厘米的蓝色瓶子往水杯里倒了些液体。

图源网络

从2016年1月2日开始直到2月2日,她把手机放在书柜中录像,拍摄下田继伟作案的一幕幕。2月21日,在丈夫的陪同下,张霞将手机录制的视频刻成光盘交给了公安机关。

为将田继伟抓个现行,公安机关进行周密部署。2016年3月19日8时许,张霞像往常一样上班,把手机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打开录像模式,接着去阅片室开早会。会后,她故意在阅片室逗留,没有立刻回办公室。而田继伟从阅片室出来后,趁人不备,径直到张霞的办公室,拿出随身携带的蓝色小瓶,将液体倒进她的水杯和暖壶中。当他完成一系列动作后,转身见到了警察,傻了眼。

上午9时许,在医政科工作人员见证下,侦查人员在放射科医生值班室、放射科登记室,对田继伟的人身及相关处所进行了搜查,在田继伟白色工作服衣兜搜出蓝色塑料小瓶,在他使用的铁皮柜内搜出多只装有透明液体的饮料瓶和塑料袋包装的方糖12块。

证据确凿,田继伟被捕了,可两年的病痛折磨加上沉重的精神打击,张霞终于被击垮了。身为医生,她很清楚,这一身的病治愈无望,她不愿再做家人的累赘。遗书里,她写下对父母、丈夫、孩子的歉疚,将后事一一交代,随后登上红山,服下了最后一剂毒药。

田继伟被捕时,此案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张霞的死亡更是将民愤推向了制高点。人们震惊、愤怒、惋惜,无法相信每天都在救死扶伤的医生竟利用医学知识,给同事下慢性毒药。民间出现过无数种说法:有人说是因为情杀,有人说罪犯已潜逃……细节被传得愈发离奇,真假难辨。

那么,田继伟究竟为何要谋杀张霞呢?

升迁希望落空

时年46岁的田继伟毕业于某医学院。因为读书时成绩优异,1995年,田继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张霞所在的医院工作。

田继伟平时少言寡语,同事给他贴上了“内向”的标签。然而,内向并不意味着软弱,果断是田继伟性格的另一面。在医院超市,服务员的热情推荐通常会被他果断拒绝——“我就要这个”,不容商榷。

影视剧照

对待工作,他一丝不苟。入职最初几年,放射科主要负责常规X线检查、体检透视、胃肠道钡餐检查等,人少活多,工作十分辛苦。田继伟的勤奋好学有目共睹,他不放过每一次晨会读片的机会,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定期随访放射质控疑难病例,做好每一例检查的追踪记录。

放射科由于技术的专一性,人员出路相对局限。对田来说,横向调动至其他科室做主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科主任职务成为田继伟孜孜以求的小目标。

寡言少语的田继伟刻意改变自己,尝试以古道热肠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次,所住小区里有孩子患了罕见的肠道疾病,超过24小时就有生命危险,多亏了他及时帮助救治化险为夷。与同事交往,田继伟也是八面玲珑,经常约上几个要好的同事点菜拼酒,一直喝到饭店打烊,然后醉醺醺地互相搀扶着回家。

2003年,女医生张霞从别的科室调进了放射科,成了田继伟的同事。2012年左右,放射科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医院领导层集体研究决定,公开报名,竞争上岗。田继伟激动不已,他寻思自己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工作能力和成绩有目共睹,放射科主任非他莫属。但经过民主推荐和测评,院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由张霞担任放射科主任。

任职公示在内部网站上发布后,田继伟心中塞满了嫉妒和愤恨。

嫉恨滋生恶念

张霞顺利升迁后没多久,田继伟也被提拔为副主任,可他并不满足于此,居于张霞之下,让他倍感羞辱。田继伟很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称呼。一次,有同事当着张霞的面,喊了声“田副主任”,他当即撂下了脸子:“啥事情,没事离开这里。”

2014年3月,医学院同学组织了一场聚会,让田继伟很受伤。昔日的同窗,不少走上医院领导的岗位,也有的离开医卫系统下海经商发了大财。他则屈居在二甲医院科室副主任的岗位上,一待就是数年。读大学时,他最欣赏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聚会之后,这句名言再次激发了他的斗志。可是,科主任一个萝卜一个坑,其他科室根本不可能有他的位置,张霞与他年龄相仿,挪动的可能性极小。除非她生了重病,不能上班。想到这里,他的头脑突然灵光一现。

田继伟患有糖尿病、甲亢,甲亢治愈后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平时会注射胰岛素,他上班时随身带一些常用的激素药物。一次,张霞无意中看见田继伟服用激素,随口说起她血糖高,对激素过敏。他盘算着,如果偷偷给张霞下点药,让她喝下去加重病情,无法上班,这样就见不到这个眼中钉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但是,如何下药而不被发现呢?田继伟学习过药理知识,他自己使用的某激素类药物,如果过量,不仅会导致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甚至可能出现激动、不安、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症状。如果与一些注射液配伍,可实现慢性中毒的目的。这正是田继伟所期盼的,害人于无形,不动声色地把对手赶出科室。

某激素类药和某注射液是田继伟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不需要特地为张霞准备。作为科主任,张霞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放射科每天上午8点准时开早会,张霞开完早会后,必去阅片室,返回办公室后习惯性喝水,这在时间和空间上给田继伟提供了下药的机会。于是,他准备了白糖、矿泉水瓶、雪碧饮料瓶、一些激素类药物和某注射液,将它们进行混合再加少量的水。将装有配好混合液体的矿泉水瓶和雪碧饮料瓶放在放射科登记室自己的铁皮柜里。做好这些准备,他每次随身携带的蓝色小瓶里加多半瓶白水,趁张霞到阅片室的期间,倒入配制的混合液体装满小瓶。

田继伟断定,张霞喝了他亲手配制的混合液体,肯定给身体带来损害。果不其然,2014年4、5月,她喝办公室水杯里的水觉得发苦,咨询过本院医生,以为味觉出了问题。等到了8月,她已经无法上台阶,甚至在平地上都难以行走。

张霞的身体越来越差,田继伟自认目的达到了。可他没想到这块“绊脚石”是个“铁娘子”,身体再差,只要稍微好转一定会来上班,他竟然始终没有取而代之的机会。田继伟决定继续下药,直到张霞站不起来为止!

可他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了,在张霞和警方的细致配合下,他再也藏不住自己恶魔的本质……

2017年4月,田继伟一审被赤峰中院认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田继伟提出上诉。同年12月25日,内蒙古高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负有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医生田继伟,本应该坚守良知,表现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修养,最后却在名利、地位、嫉妒的驱使下,心甘情愿变成面目可憎的刽子手。在长达两年的投毒过程中,药物侵蚀了张霞的健康,也侵蚀了田继伟作为“人”的最后一点良知。

来源:辽沈法律帮、检察风云、上观新闻​

投稿邮箱:dahehanjingwei@163.com

万万没想到!肥胖的原因,竟是缺少这种维生素

大家好 我是高珊大夫

大家都知道吃得太多 太油腻 太甜容易肥胖不爱运动 久坐容易肥胖还有一种会让人发胖的原因很多人每天都在经历却想不到它是什么呢

很多人不晒太阳也逐渐地发现自己慢慢地变胖了不晒太阳会有这么大的风险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称之为维生素D的脂肪激素本身是促进钙沉积促进骨骼健康的

维生素D缺乏不仅会使钙和骨骼健康受到损害

如果缺乏胰岛素的作用就会减弱会导致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

随后能量逐渐堆积也会导致人长胖

哪些人会有这样的问题呢上夜班的办公室的人群早出晚归的那些人以及一些青少年儿童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这些人就有可能会产生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

在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要提醒大家除去充分的光照可以获得维生素D之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获得维生素D

自然的食物中受了光照的菌类还有三文鱼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

除此之外恐怕就要到医院去寻求医疗的帮助

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充足的自然的光照

这个时节鼓励大家在中午时刻外出走走 晒晒太阳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胖还分虚实?两者该如何分辨?专家列出这3项特征,看完涨知识了

“我生完孩子都一个多月了,还是这么胖,怎么穿好看的婚纱呀。”

“哎呀,没事的,你这是虚胖,很快就可以恢复的。”

小童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她在26岁与丈夫小王登记结婚,因为两人工作比较忙,所以就想着等忙完手里的工作再办婚宴。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小童在领证后的一个月就发现自己怀孕了,经过和家人的商量后,最终决定在产后补办酒席。

十个月眨眼间就过去了,小童顺利产下了一名女婴,产后小童公婆、父母都帮忙照顾孩子,让小童专心坐月子,商量婚礼的事宜。但是最近几天,小童的妈妈却发现女儿似乎不太高兴,就问女儿究竟什么原因。

女儿说自己从孕前的90多斤涨到了现在的130多斤,虽然体重上涨了40斤,但单从身材上看胖了六七十斤都不止,担心不能穿好看的婚纱了。妈妈听到她的话后,安慰她这都是虚胖,很快就可以减下去的,不用担心。

可能很多人在听到小童妈妈的话都非常不解,想着胖就是胖,为何还有实胖、虚胖之分呢?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实胖与虚胖的区别。

如何区分实胖、虚胖?

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减肥”几乎是所有年轻女性挂在嘴边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部分看起来微胖的人群来说,他们更是想要通过减肥的方式达到瘦身的目的。

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肥胖也分为实胖和虚胖两种,对比不同的“肥胖”类型来说,其减肥的方式可能也会稍有差别,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何区分实胖和虚胖。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MI值判断是否属于肥胖范畴。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想,胖不胖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吗,怎么还要计算呢?BMI值又是什么呢?

所谓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的缩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来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标准,其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m)²。

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来看,成年人的BMI值保持在18.5~23.9kg/m²即属于标准范围,一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即属于偏瘦、超重的范畴。

如果你在计算BMI值时,发现自身BMI值稍微偏高,且身材却出现“肥胖”体态(脂肪下垂、肌肉松动)时,极有可能就是虚胖。而且对于虚胖人群的体重多是突发性增长的,和单纯饮食摄入量过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其次,还可以通过观察身体健康状况分辨实胖、虚胖。

我们知道实胖大多是由于长时间进食过度,大量脂肪在体内堆积所引起的。而根据临床数据显示,虚胖人群多是因为脾胃失调、内分泌紊乱和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

可能很多人会本能认为,当机体出现疾病时体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其实,临床中也有很多特殊情况的存在,就拿内分泌紊乱患者来说,当他们体内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其体内脂肪分布异常,出现皮肤松弛、虚弱无力等虚胖情况。

最后,观察饮食量运动量也可以帮助辨别虚胖、实胖。

上文中提到过,实胖与人们的饮食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实胖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所以如果你平时饮食量较大,且运动量也极少,就无法帮助燃烧体内多余脂肪,久而久之就造成大量脂肪堆积,出现肥胖的情况。反之,如果你平时饮食量适中,只缺乏运动量,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肌肉组织紧凑性较低导致的。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平日里的生活习惯来判断自己的肥胖情况。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无论你是属于肥胖还是虚胖,都应该积极做好体重管理,因为超重对身体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1、高血压

数据显示,一般普通人出现高血压几率仅为3%-8%,而肥胖人群出现高血压的几率却高达23%-55%,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高血压为何会与人们的体重有关呢?

其实,肥胖会增加人们的血液循负荷,出现心脏排血量增加,长期高负荷工作会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升高,极有可能诱发高血压的出现。如果患者不能及时发现并干预,还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冠心病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存在,威胁人体健康安全。

2、消化道疾病

根据2021年,美国哈弗大学在《胃肠病学》杂志上发布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约50%以上(约12万人)患有消化道癌症的患者都有肥胖有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主要是因为多数肥胖者的腹部都堆积大量脂肪,而这些脂肪会严重挤压人体腹腔中胃肠道的器官,影响其蠕动速度,出现胃食管反流、嗳气等不适症状。随着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患者还有可能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发展为消化道癌。

3、糖尿病

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元凶“,我们知道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细胞较为肥大,与普通人相比会消耗更多的糖分,但是这种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导致其无法顺利调节血糖,出现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可能很多肥胖糖尿病患者会想,既然已经被确诊那么就不用再关心体重只要遵医嘱服药就可以控制疾病。但其实糖尿病与肥胖之间可谓是互相影响,如果不对体重进行积极控制,血糖不易控制平稳,可能出现糖尿病各种并发症。

4、增加关节负重

骨骼是支撑人体的主要结构,当机体内脂肪储备过多,身材较为肥胖时,会导致关节承重量增加,尤其是下肢膝关节部位来说,长时间过度磨损极有可能会诱发滑膜炎、关节炎、关节积液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正常行动能力。

通过以上我们了解了肥胖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所以无论大家处于虚胖还是实胖,都应该为了自身健康,积极减重。

肥胖人群如何科学减重?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同学、家人、同事口中听到“减肥“一次,但是显少有人可以坚持下来,甚至很多人好不容易减掉几斤后又迅速反弹,便很快放弃。

其实,这些人减肥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方法不科学,不能长期坚持。减肥就好像一场持久性战争,盲目节食等方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真的下定决心减肥,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科学减重。

首先,减少热量摄入、合理膳食

无论对于实胖还是虚胖人群来说,合理膳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时间摄入过多脂肪、谷类食物会导致大量脂肪沉积体内,出现实胖;而如果人们再生活中长时间高钠饮食,就极有可能出现水钠潴留,出现虚胖。

所以对于无论是哪些肥胖类型,我们都要学会“管住嘴”,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荤素搭配,均衡饮食。同时,可以在平时用餐的基础上,减少15%-30%左右的热量摄入,这样既可以保证机体营养摄入量,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一举两得。

其次,科学锻炼也是减重的必要方式。

老话说:“管住嘴,迈开腿”是减重的秘诀,那么上文说过了如何科学“管住嘴“,下面我们在来看看如何合理“迈开腿”。

我们知道,长时间坐卧非常容易造成脂肪堆积,所以想要减少脂肪,需要通过运动将其燃烧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保持至少3小时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快走、爬山、游泳、广场舞、跳绳等),对于部分体重基数较大的人群来说,可以通过游泳方式,减少运动给膝关节造成不可逆损伤。

再者,保持良好作息习惯也可以达到减重的目的。

今年2月份《JAMA 内科学》,医学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减肥和睡眠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发现睡眠长时间低于6.5小时的人群身体指标相对较差,更容易发胖,所以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恢复身体指标,更容易瘦下来。

总结:

虚胖、实胖都属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建议肥胖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方式,积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影响机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文献来源:

[1]《从虚胖到强壮》,李宇晨,2018-01-01

[2]《成年人睡眠对肥胖的影响研究进展》,钟艳; 李秀敏; 曹淑玲,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