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和蛋白尿(肥胖和蛋白尿的区别)

澎湃新闻 0
文章目录:

世界肾脏日丨肥胖也会引发肾病,建议肥胖者定期做尿检

今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肾病与肥胖”。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李新华告诉记者,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主要早期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肥胖者应当定期做尿检以早发现早治疗。

当前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0.8%。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滤过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物、水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在肾脏进行过滤重吸收,形成尿液。且人体内的很多代谢产物、废物也会随着尿液一同排出体外。当肾脏受到损伤,会导致代谢产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李新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包括其他代谢相关代疾病性患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患者);有肾病家族史者是易患肾病的高危因素。慢性肾病起病隐匿,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就会让很多患者缺乏警惕导致未能及时就诊治疗,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美国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发布研究结果称,多数腹部肥胖的青壮年都存在可检测的慢性肾病风险因素,而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发展为慢性肾病的风险。

对此,李新华表示:“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发病率的确呈年轻化趋势,这和如今年轻人长期高脂高热量饮食,伏案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脂肪细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小球肥大,肾组织纤维化,导致肾功能衰竭。肥胖除了能直接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外,其伴发的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等问题,也会加重肾脏损伤。”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蓄积过多和分布异常,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和腰围作为评估标准。结合我国人群的体质特点,卫生部疾控司2003年发布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定义成人BMI 25-27.9kg/ 为超重,BMI 28kg/ 为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为肥胖。

李新华告诉记者:“大部分肥胖相关性肾病呈‘无症状性’,晨尿如果出现较多泡沫的话就要引起警惕是否有蛋白尿,建议肥胖者3-6个月左右到正规医院做一次尿检,若有异常要进一步检查,有必要时医师会建议进行肾穿刺检查以更好地对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一旦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控制体重,用药物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减少和消除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维持肾功能稳定。”

研究表明:蛋白尿伤肾,这些办法就可以降低肾友的尿蛋白

作者 周逊 肾病科主任医师

经常有肾病朋友在网上问同样的问题:“我的尿蛋白高,周医生有什么办法能把尿蛋白降下来吗?”。由于根本不了解咨询者的病情,所以我一时也没有办法解答。关于如何降尿蛋白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甚至可以写一本书。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具体的肾病患者,则可能相对简单多了。下面,肾为先就来谈这个问题。

蛋白尿有什么危害吗?

蛋白尿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源源不断的蛋白尿流失,将会直接导致肾病进展与恶化,并在临床上引发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高脂血症、内分泌紊乱及易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与合并症。只有及时有效地消除蛋白尿,肾病患者的病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后期发展为肾衰竭与尿毒症。

为什么会发生蛋白尿?

从病理角度看,蛋白尿的发生是因为肾病患者的肾脏内发生免疫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体内的炎性反应持续存在,则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将持续不断的经损伤的肾脏而漏出体外。

如何解决蛋白尿?

要想解决蛋白尿的问题,就要针对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性炎症反应进行治疗。从治疗肾病的临床实践总结,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能够针对肾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发挥出有效的治疗,故而激素成为广泛应用于肾病患者消除蛋白尿的有效治疗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对症处理肾脏内的炎性反应,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快速消除蛋白尿的目的。

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尿蛋白?

0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与甲强龙等,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需权衡利弊后使用;

02.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及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作用强,必须密切观察其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03.雷公藤多甙片: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副作用相对较小且可控;

04.沙坦及普利类降压药:它们有降血压之外的降蛋白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更佳,副作用多可控(注意高钾与咳嗽);

05.虫草制剂:如至灵胶囊与金水宝等,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而起到辅助降蛋白效果;

06.他汀类降脂药:如氟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它们有降血脂之外的降蛋白疗效;

07.中成药类:如健康胶囊、肾炎康胶囊及黄葵胶囊等等;

08.控制好血压:血压控制达标本身就有助于降低蛋白尿;

09.控制好血糖: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是治肾病降蛋白的基础与前提;

10.减肥:肥胖本身可导致肾脏超负荷工作,引起蛋白尿。因此,减肥有时能起到比药物还好的降低尿蛋白的效果;

11.低蛋白饮食: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饮食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而低蛋白饮食则有助于降低尿蛋白;

12.治疗感染:如合并感染,则可加重或诱发肾病出现尿蛋白。因此,及时治疗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口腔与扁桃体炎症等等,有助于降低尿蛋白;

13.不要吃得太咸:低盐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对降低蛋白尿也有益处;

14.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我们经治的肾病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我们发现:通过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法,不仅可以减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降低尿蛋白的效果。

总结一下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一些降尿蛋白的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到肾病患者,还必须结合病情。最好去正规医院找肾内科专科大夫通过相关检查确诊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珠海一男子确诊肾炎,竟是肥胖引起?

吴叔一个月前尿液出现泡沫,到医院检查确定是蛋白尿,被确诊为肾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为他完善了详细检查,他的肾炎竟然是肥胖导致的!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主题为“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旨在呼吁关注点从个人转移到塑造我们健康的系统上。肥胖会引发许多疾病,最典型的包括“三高”、脂肪肝、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在其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杀手”之一。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肾内科医生何培华提醒,出现这4种症状尤其要警惕。

吴叔到医院检查时,体重指数(BMI)高达29.3kg/m2,远超国内常用的肥胖标准(BMI≥28),属于典型的肥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这些都是典型的肥胖关联疾病。

肥胖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很复杂,与脂肪堆积直接压迫肾脏、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在其中,最普遍的一个原因是,肥胖会导致人体血液内的“垃圾”增加,让肾脏承担过重的负担,这就容易让肾脏遭遇损害,诱发肾炎等疾病。

据了解,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循。当出现泡沫尿、双下肢水肿、血压控制不佳、血肌酐升高等情况时,就要提高警惕。

不过,肥胖不一定会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肥胖及蛋白尿也不一定就是肥胖相关性肾病,要诊断疾病,还需要经过“黄金手段”肾穿刺活检术最终确定。

何培华表示,预防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状态和保护肾功能,一是要减轻体重,二是要科学饮食管理,三是规律运动,四是定期体检。

文|记者 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