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定义是什么(肥胖的概念最合适的描述是什么)

39健康网 0
文章目录:

多少斤才算胖?最新肥胖标准出炉,不符合别着急减肥!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导致无论何时何地,不管肥的瘦的都喊着自己需要减肥。那么关于肥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是把体重当成定义肥胖的标准,认为过了100斤就是胖子了,但忽略了身高或体脂等这些比值。大多数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下面,小编有几条常见的小方法可以作为关于肥胖的判定标准,帮助我们进行自测。

肥胖的标准有哪些呢?

一、BMI值

检测是否肥胖的方法比较多,其中,BMI值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肥胖指标,它的算法比较简单: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目前我国成人正常的体重指数范围为18.5—23.9。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4,判定为超重,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7才视为为肥胖。

二、腰围

一个人的腰围也可以作为判断肥胖的依据,因为腰围能大致反映一个人体内脂肪分布状况,可作为用于检测人们是否属于中心性肥胖的一个判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正常腰围应小于95cm,女性的正常腰围应小于80cm。如果超过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肥胖了。

三、腰臀比

除了腰围还有一个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就是臀腰比了。算法也很简单,臀腰比=腰围/臀围,一般情况下,亚洲男性的臀腰比小于0.9,女性的臀腰比小于0.8的,若大于这个数,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四、体脂率

脂肪量在全身重量中的占比,一般的分析仪器有人体成分分析仪或皮脂厚度计等。正常情况下,男性体脂率应在25%以下、女性体脂率应在30%以下,若体脂率超过了,则可视为肥胖病。

上文小编一共给朋友们介绍了四条关于肥胖的标准,大家可以自行测试自己的体重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体重开始超过标准状态,朋友们应正面看待并积极控制。避免放任不管,成为肥胖人士,对身体健康或生活造成影响。若真的形成肥胖,也应避免过度节食来减肥,会损害身体健康。

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多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平时可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节制,能有效避免肥胖。

什么是肥胖?肥胖的危害如何?

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目前约有43.6%即6亿的中国人超重或者肥胖。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难题,那肥胖的标准是什么?您离肥胖还有多远?

在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定义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针对亚洲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特点,以下为BMI的分类标准:

哪些危害?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已身处肥胖状态,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肥胖是一种病,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各种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等等,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kg/m2)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10年,女性减少5年。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

1、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4、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肥脂肝、胃食管反流病等

5、骨关节炎

6、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7、尿失禁

8、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流产等

9、焦虑和抑郁

糖尿病往往与肥胖并存

在肥胖可能导致的众多并发症中,我们发现肥胖往往与糖尿病并存。中国成人中患糖尿病的人群比例为11.6%,约为1.139亿人;而胖子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占41.5%。在糖尿病患者中,调查显示65%的人超重或者肥胖,在中国约合7440万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所有类型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病人约占90%。

肥胖带来的危害是可怕的,然而肥胖伴有糖尿病的危害更是致命的。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

糖尿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等。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会随之加强。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保持患者血糖的长期稳定,也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反复的血糖波动对患者造成持续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手术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也有效改善了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在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后,一些肥胖患者术前并存的糖尿病得到临床缓解甚至是临床完全缓解。为什么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如此显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主要机理:

1、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

2、降低患者的体重,减少由于单纯性肥胖的脂肪堆积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

3、胃肠道重建后改变了肠-胰岛素轴激素的分泌,从而调控体重并改善糖代谢以及其他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带来的获益:

1、对于持久、显著的减轻患者体重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2、显著降低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3、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4、显著解决或改善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等;

5、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药物使用;

6、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7、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显著减少;

8、相比药物治疗,实施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患者在整体健康、情感健康、身体与社交功能、痛苦缓解以及个人精力恢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前主流的两种手术方法

方法:一方面通过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远端空肠和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

原理:减少胃的容量限制摄入,改变肠道结构减少吸收,改变胃肠道激素的分布与调控,从而调控体重改善代谢性指标。

优点:减重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望长期保持。

方法: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容积在60-80ml左右。

原理:减少胃容量的同时去除了更容易产生饥饿素的胃底,从而反馈到大脑调控饮食进而调控体重;

优点: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况,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

哪些患者可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2型糖尿病程15年,且胰岛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C肽水平≥正常值下限的二分之一。

2、BMI≥27.5kg/m2

3、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4、建议年龄16~65岁

5、BMI在25.0~27.4 kg/m2之间的患者需慎重考虑手术

以上标准,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代谢综合征组份或存在合并症的情况,请详细咨询医生

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明确诊断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的患者

2、胰岛β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血清C肽水平低下或糖负荷下C肽释放曲线低平的T2DM患者

3、BMI<25 kg/m2的患者目前不推荐手术

4、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糖尿病

5、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的患者

6、智力障碍或者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的患者

7、对手术期望值不符合实际的患者

8、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9、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的患者

10、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者手术的患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

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实,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死亡率被证实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您可以从下方表格中比较)。

手术类型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胃旁路术

0.4%

0.2%

其他常见手术

结肠切除术

2.4%

0.8%

子宫切除术

0.4%

*

胆囊切除术

0.9%

0.9%

髋关节置换术

1.0%

0.2%

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倍,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较不接受手术者,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9%。上表中可见,减重手术的风险总体是低于很多常见的手术的如胆囊切除术等。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BMI、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常见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和肺炎)、胆囊炎和胆石形成等。

我们建议您在手术之前充分的咨询医生。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什么是肥胖?肥胖的危害如何?

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目前约有43.6%即6亿的中国人超重或者肥胖。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难题,那肥胖的标准是什么?您离肥胖还有多远?

在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定义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针对亚洲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特点,以下为BMI的分类标准

哪些危害?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已身处肥胖状态,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肥胖是一种病,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各种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等等,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kg/m2)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10年,女性减少5年。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

1、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4、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肥脂肝、胃食管反流病等

5、骨关节炎

6、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7、尿失禁

8、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流产等

9、焦虑和抑郁

糖尿病往往与肥胖并存

在肥胖可能导致的众多并发症中,我们发现肥胖往往与糖尿病并存。中国成人中患糖尿病的人群比例为11.6%,约为1.139亿人;而胖子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占41.5%。在糖尿病患者中,调查显示65%的人超重或者肥胖,在中国约合7440万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所有类型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病人约占90%。

肥胖带来的危害是可怕的,然而肥胖伴有糖尿病的危害更是致命的。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

糖尿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等。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会随之加强。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保持患者血糖的长期稳定,也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反复的血糖波动对患者造成持续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手术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也有效改善了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在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后,一些肥胖患者术前并存的糖尿病得到临床缓解甚至是临床完全缓解。为什么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如此显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主要机理:

1、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

2、降低患者的体重,减少由于单纯性肥胖的脂肪堆积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

3、胃肠道重建后改变了肠-胰岛素轴激素的分泌,从而调控体重并改善糖代谢以及其他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带来的获益:

1、对于持久、显著的减轻患者体重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2、显著降低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3、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4、显著解决或改善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等;

5、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药物使用;

6、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7、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显著减少;

8、相比药物治疗,实施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患者在整体健康、情感健康、身体与社交功能、痛苦缓解以及个人精力恢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前主流的两种手术方法

方法:一方面通过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远端空肠和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

原理:减少胃的容量限制摄入,改变肠道结构减少吸收,改变胃肠道激素的分布与调控,从而调控体重改善代谢性指标。

优点:减重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望长期保持。

方法: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容积在60-80ml左右。

原理:减少胃容量的同时去除了更容易产生饥饿素的胃底,从而反馈到大脑调控饮食进而调控体重;

优点: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况,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

哪些患者可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2型糖尿病程15年,且胰岛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C肽水平≥正常值下限的二分之一。

2、BMI≥27.5kg/m2

3、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4、建议年龄16~65岁

5、BMI在25.0~27.4 kg/m2之间的患者需慎重考虑手术

以上标准,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代谢综合征组份或存在合并症的情况,请详细咨询医生

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明确诊断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的患者

2、胰岛β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血清C肽水平低下或糖负荷下C肽释放曲线低平的T2DM患者

3、BMI<25 kg/m2的患者目前不推荐手术

4、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糖尿病

5、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的患者

6、智力障碍或者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的患者

7、对手术期望值不符合实际的患者

8、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9、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的患者

10、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者手术的患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

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实,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死亡率被证实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您可以从下方表格中比较)。

手术类型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胃旁路术

0.4%

0.2%

其他常见手术

结肠切除术

2.4%

0.8%

子宫切除术

0.4%

*

胆囊切除术

0.9%

0.9%

髋关节置换术

1.0%

0.2%

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倍,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较不接受手术者,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9%。上表中可见,减重手术的风险总体是低于很多常见的手术的如胆囊切除术等。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BMI、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常见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和肺炎)、胆囊炎和胆石形成等。

我们建议您在手术之前充分的咨询医生。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