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脂肪与肥胖(脂肪与肥胖和瘦相关的作文)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美科学家:脂肪有助于延长寿命 胖人比瘦人更长寿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Rosbalt”新闻网3月1日消息,科学家称,脂肪有助于延长寿命。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称,脂肪可以延长酵母细胞的寿命,胖人一般比瘦人更长寿。专家们对酵母细胞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脂肪含量高的细胞比低脂肪细胞的存活时间更长久,且在高脂肪的细胞中并未发现可阻止细胞的正常发育某种缺陷。专家称,此发现也适用于人类机体,即脂肪有助于延长寿命,肥胖体质的人的寿命比标准体重的人的寿命更长。

专家称,此项研究有助于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实习编译:董欢欢 审稿:朱佩)

5·11肥胖日|你的难“瘦”,我们来解“围”

编者按:

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肥胖逐渐发展为一种慢性疾病。5月11日为“世界防治肥胖日”,谐音是“我要1”,“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

肥胖是当体内营养过剩时,脂肪就会不断堆积到内脏,储存过多时,会出现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的状态。这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肥胖会进一步引发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肥胖患者如何进行调整?

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治疗中最为重要的基石。

1.饮食

减少由膳食摄入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注意平衡膳食, 可给予一些高蛋白、低热量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粗粮等, 少食用甜品及碳酸饮料等。形成科学、健康的就餐习惯,合理安排晚餐时间,严禁晚间进食。

2.运动

适当的运动计划,并长期坚持。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注意循序渐进,可有效预防肥胖。

3.心理

减肥期间注意关注自身精神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4.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对于严重的肥胖患者,建议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绝大多数肥胖患者通过科学有效的减重治疗,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从而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治疗肥胖,针灸科有妙招!

针灸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合一定的操作手法,由外及内,平衡身体机能,改善肥胖。

针灸治疗肥胖的原理:

1、使脏腑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旺盛,能量消耗增加,健运水湿,调畅气机,振奋阳气,从而促进代谢。

2、调整人体胃肠功能及机体平衡,减慢胃排空,有效控制肥胖症者的摄食行为,从而达到减重及防止体重反弹的目的。

3、改善脂肪的形态转变,提高脂肪的代谢产热。

针刺治疗肥胖的选穴:

由于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较其他部位明显,肥胖症的针刺疗法重视胸腹部腧穴的选用,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带脉环形腰腹部一周,正好是腹部脂肪堆积的部位。带脉环腰贯脐,环身一周,调节他经及脏腑升降气机,是阴阳交泰之关键。带脉经气不利,约束无权,则脾胃失度,水谷精微变生膏浊,留着脏腑,囤积中焦腹部而致腹满肥胖。“通调带脉”干预肥胖,既能恢复带脉对纵行经脉的正常约束作用;又能调理中焦脾胃,而使气机升降的功能恢复正常。

针刺疗法在重视局部取穴的同时,同样重视选用远端腧穴和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四肢在下为“根”为“本”,是经气之源,其主治范围广泛,加之选用的腧穴为特定穴,可以通调经气,对肥胖症的病机进行有效治疗。

减肥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希望“胖友们”能通过科学的减肥方法,赶走“脂肪君”,在健康的基础上享“瘦”美好的生活。(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梁翠梅、杨文津、胡慧)

腹型肥胖的罪魁祸首——内脏脂肪。

#肥胖# #肥胖是一种病#

有研究统计,我国腹型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

且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并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腹型肥胖诊断标准:

  • 腰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 身体脂肪分布不匀称:腹部凸起。
  • BMI指数增高或升高不明显。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大肚子”都是腹型肥胖者!

什么是内脏脂肪?

腹型肥胖患者脂肪不仅仅在腹部肚皮上,更多的是聚集在腹腔脏器之间,也就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主要是指围绕人腹腔脏器的脂肪和油脂。

适量的内脏脂肪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它其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但内脏脂肪过多,则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多种危害,如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紊乱、不孕不育、心脏疾病、呼吸困难、癌症甚至阿尔兹海默病等等。

引起内脏脂肪增多的原因:

  • 高热量、高脂饮食
  • 不动或少动、久坐
  • 压力过大
  • 经常熬夜

欢迎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