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会影响雄性激素吗(肥胖会引起雄性激素减少吗)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肥胖会不会对身高增长造成影响?能否长高,和4点有关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们的身高总牵动着家长的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在讨论孩子的身高增长时,一个常被提及的问题是:肥胖到底会不会影响长高?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机制与生活习惯。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肥胖与身高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影响孩子长高的4个关键因素!

肥胖与身高的直接关联

首先明确一点,肥胖确实可能对儿童的身高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儿童时期的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可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身高的发育。

1、骨龄提前与骨骺闭合

肥胖儿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促使性激素提前分泌,导致骨龄提前,骨骺线(骨骼生长的部位)提前闭合。一旦骨骺闭合,就意味着身高增长的空间大大缩小,从而影响最终的成年身高。

2、生长激素受影响

肥胖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生长激素是促进儿童长高的关键激素。过量的脂肪细胞会抑制生长激素的活性,减少其在体内的有效利用,从而影响身高增长。

3、运动能力受限

体重过重的儿童往往不愿意或无法参与足够的体育活动,这限制了他们的运动量,减少了骨骼受到的机械应力,进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4、营养失衡

虽然肥胖常常与营养过剩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许多肥胖儿童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他们可能摄入了过多的热量,但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这些营养素对骨骼和身体的整体发育非常重要。

影响长高的4大因素

在探讨肥胖与身高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关注4个直接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

1、遗传基因

遗传是决定身高的首要因素。父母的身高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子女的身高潜力。尽管如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状况仍可在遗传基础上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

2、均衡营养

营养是支持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石。均衡摄入钙、维生素D、蛋白质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非常重要。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身高增长。

3、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支持身高的增长。

4、适度运动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同时帮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跳跃、游泳、篮球等运动特别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

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面对肥胖可能带来的身高增长障碍,家长和孩子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充足睡眠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孩子每晚有8-10小时的睡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心理关怀

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家长应鼓励孩子建立自信,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3、定期体检

关注孩子的体重和身高增长情况,必要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记住,身高增长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值得我们细心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迈向属于他们的灿烂未来!

雄性激素到底有多重要?60岁以上,教你3种补充雄性激素的办法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提到雄性激素,很多人下意识地会联想到“男人味”“力量感”甚至“年轻的象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会逐渐下滑,尤其是60岁以上的男性,有些人可能早晨起床时发现自己“没精神”,运动后也感觉恢复得慢,甚至连平时的兴趣爱好都提不起劲。

有人会问:“难道这就是老了的标志吗?”其实,真凶往往藏在你的身体里——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就像是一根被慢慢拧紧的水龙头,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你的健康。那么,雄性激素到底有多重要?如果缺乏了,又该如何补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雄性激素的“幕后工作”:它比你想象中忙得多

雄性激素,听起来好像离普通人很远,但它其实是男性身体里的“总指挥官”,负责调动各项生理机能。它不仅让男性在青春期长出胡须、嗓音低沉,还负责维持肌肉量、骨密度以及性功能。说得直白点,雄性激素就像是一辆高性能汽车的发动机,它不仅决定了车的速度,还保证了车的稳定性。缺了它,这辆“车”可能就会“熄火”或者“掉链子”。

例如,英国一项研究发现,6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20%-30%的人雄性激素水平偏低,这会导致疲劳、抑郁、肌肉流失,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你可能以为这些都是“自然衰老”造成的,其实背后推手可能就是雄性激素的减少。

雄性激素不足的“蛛丝马迹”:你的身体会偷偷告诉你

如果说身体是一座城市,雄性激素就是城市里的“电力公司”。电力不足时,城市的灯光会逐渐暗淡,功能也会减弱。对于6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雄性激素下降时,身体往往会发出以下信号:

1.精力不济,运动变“鸡肋”

过去你可能每天早上跑步五公里还能轻松应对工作,但现在光是起床都要“酝酿”半天。即使强撑着去运动,也觉得浑身无力,跟年轻时的自己比,简直判若两人。

2.肌肉缩水,肚子变“大老板”

雄性激素不足会导致肌肉流失,而脂肪却像赶集一样往腹部堆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低雄性激素与“中心性肥胖”密切相关。简单来说,肚子上的“游泳圈”可能是雄性激素低下的“名片”。

3.情绪低落,兴趣爱好成“摆设”

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丧”,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看书觉得没劲,出门觉得累,甚至连家人聊天都觉得烦。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雄性激素下降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雄性激素下降的原因:到底是谁“掐了电闸”?1.岁月无情,生理规律“动手”

从30岁开始,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每年会以1%-2%的速度下降。到了60岁,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可能只有年轻时的一半。换句话说,这是自然规律,但不代表我们束手无策。

2.生活方式“偷走”了你的荷尔蒙

长期熬夜、抽烟、喝酒、高脂饮食都会加速雄性激素的流失。就像一个工厂的设备老化了,你却还在超负荷运转,结果只会越用越坏。

3.疾病在“背后捣乱”

例如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都会导致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这些疾病会影响睾丸的功能,导致雄性激素的分泌不足。

补充雄性激素的3种办法:科学又靠谱1.调整生活方式:给身体“充电”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雄性激素分泌的基础。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适量运动(如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以及均衡饮食,都能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激素分泌水平。

比如,深绿色蔬菜、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牛肉)和含有健康脂肪的坚果,都是雄性激素的“好朋友”。相反,高糖、高盐、高脂的“垃圾食品”则会让雄性激素的分泌雪上加霜。

2.医学干预:专业医生是你的好帮手

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使用雄性激素替代疗法(TRT),通过服用药物或注射补充体内的雄性激素。这种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因为滥用雄性激素可能导致血栓、心脏病等严重后果。

3.心理疏导与压力管理:别让情绪“抢走”你的荷尔蒙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这是因为当你长期处于“高压模式”时,体内的皮质醇(压力激素)会升高,而皮质醇与雄性激素“抢资源”,结果可想而知。学会放松心情,例如通过冥想、深呼吸或者培养兴趣爱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雄性激素,不只是“男性的专利”

雄性激素的作用绝不仅限于维持男性的“雄风”,它更是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之一。对于6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关注雄性激素水平,不仅是对身体的负责,更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所以,从今天开始,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关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身体这辆“车”在未来的路上继续跑得稳、跑得远!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男性健康报告》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年第10期相关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老年男性健康的研究报告

雄性激素到底有多重要?50岁以上,教你2种补充雄性激素的办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雄性激素是男性体内最重要的性激素之一,对男性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雄性激素缺乏症"。那么,雄性激素水平下降的男性会出现哪些常见表现呢?

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性功能减退。这不仅仅是指性欲降低,还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当雄性激素水平下降时,阴茎海绵体对一氧化氮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勃起困难或无法维持勃起。同时,性欲也会明显减弱,对性生活的兴趣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精子质量和数量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生理功能,还会给男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一个常见表现是体型变化和肌肉力量减弱。雄性激素对维持肌肉质量和骨密度至关重要。当雄性激素水平下降时,肌肉量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体脂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这不仅会导致体型变化,还会使身体力量明显下降。男性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地搬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同时,骨密度也会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这种体型和力量的变化往往会给男性带来沮丧和焦虑的情绪。

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变化也是雄性激素水平下降的重要表现。雄性激素对大脑功能有重要影响,当其水平下降时,男性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易怒、缺乏动力。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也可能出现。有些男性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状。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问题。许多男性可能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对批评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雄性激素水平下降还会影响男性的代谢功能。雄性激素对调节血糖和脂质代谢有重要作用,当其水平下降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血脂代谢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这些代谢变化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许多男性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腰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体重也悄然上升。

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雄性激素对维持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当其水平下降时,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同时,代谢紊乱导致的高血糖和血脂异常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研究表明,雄性激素水平低的男性更容易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骨质疏松症是另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雄性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当其水平下降时,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密度降低。这不仅增加了骨折风险,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驼背等体型变化。特别是在老年男性中,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髋部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风险增加也是雄性激素缺乏的潜在并发症。有研究表明,雄性激素水平低的男性更容易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这可能与雄性激素对神经元保护和神经递质调节的作用有关。同时,雄性激素缺乏还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针对雄性激素水平下降,有两种主要的补充方法。第一种是激素替代疗法,即通过外源性补充雄性激素来提高体内水平。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注射、贴剂和凝胶等。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性功能、增加肌肉质量、提高骨密度,并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来自然提高雄性激素水平。规律的运动,特别是力量训练,可以刺激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因为雄性激素主要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在饮食方面,富含锌、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帮助提高雄性激素水平。例如,牡蛎、瘦肉、鸡蛋、坚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减少酒精摄入和戒烟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雄性激素水平。

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预防雄性激素水平过低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监测雄性激素水平,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保持理想体重、控制腹部脂肪也很重要,因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会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长期的慢性压力会降低雄性激素水平。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若已经出现雄性激素水平下降的症状,除了考虑激素替代疗法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在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蛋白质的比例,同时保证足够的健康脂肪。避免过度摄入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在运动方面,要注重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的结合,但要避免过度训练,因为过度运动反而会降低雄性激素水平。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至关重要。尽量保证每晚7-9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频繁的昼夜节律紊乱。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接触环境激素,如一些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

总之,雄性激素对50岁以上男性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我们完全可以维持健康的雄性激素水平,享受健康、充实的中老年生活。记住,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雄性激素水平的维持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 中国成年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5, 31(9): 747-752.

2. 刘德风, 姜辉, 周伟. 雄激素缺乏症候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8, 24(1): 85-89.

3. 王福, 杨宇峰, 李宏军.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6, 22(12): 1134-1143.

4. 张志超, 李宏军. 雄激素替代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5): 468-471.

5. 郭应禄, 胡礼泉. 中国男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