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年轻人肥胖相关性肾病(年轻人肥胖问题)

新街派 生活报 0
文章目录:

18岁男孩过度肥胖 竟患上肾病综合征 专家:肥胖需当心肾损伤

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肾脏病与肥胖”。记者从哈医大一院了解到,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日益增多,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年轻人。为此,哈医大一院专家提醒人们,应重视肥胖对肾脏造成的危害,生活中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预防肥胖,一旦出现身体浮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

小赵今年18岁,是一名大学生,从小他就比同龄孩子长得胖,尤其喜欢吃汉堡、薯条等高热量食品,顿顿不离肉。上大学后,小赵经常点外卖,吃完也不运动,体重飙升至240斤。上学期在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小赵被查出蛋白尿,而且颜面、下肢都出现浮肿的症状,一般的体重计都无法称出他的重量。在哈医大一院肾内科检查发现,小赵的尿蛋白竟然3个加号,经肾脏活检,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而这一切都是由肥胖导致的。

据哈医大一院肾内科解汝娟主任介绍,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我国肥胖人群达9000多万,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亿。“很多人都知道肥胖和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实际上肥胖和肾病的关系也很密切。”解主任说,肥胖人群一旦出现蛋白尿、肾衰等情况时,不加以及时干预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该院肾内一病房副主任王明奡告诉记者,现在由于很多年轻人偏爱高脂高热量的快餐饮食方式,加之熬夜、学习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患上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越来越多。但这种肾病如果能够加以早期干预,大多是可逆的。因此,她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控制体重,多运动,预防肥胖,一旦出现蛋白尿、身体浮肿等异常时,要及早到医院检查。

(记者:霍营)

世界肾脏日丨肥胖也会引发肾病,建议肥胖者定期做尿检

今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肾病与肥胖”。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李新华告诉记者,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主要早期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肥胖者应当定期做尿检以早发现早治疗。

当前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0.8%。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滤过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物、水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在肾脏进行过滤重吸收,形成尿液。且人体内的很多代谢产物、废物也会随着尿液一同排出体外。当肾脏受到损伤,会导致代谢产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李新华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包括其他代谢相关代疾病性患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患者);有肾病家族史者是易患肾病的高危因素。慢性肾病起病隐匿,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就会让很多患者缺乏警惕导致未能及时就诊治疗,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美国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上发布研究结果称,多数腹部肥胖的青壮年都存在可检测的慢性肾病风险因素,而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发展为慢性肾病的风险。

对此,李新华表示:“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发病率的确呈年轻化趋势,这和如今年轻人长期高脂高热量饮食,伏案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脂肪细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小球肥大,肾组织纤维化,导致肾功能衰竭。肥胖除了能直接导致肥胖相关性肾病外,其伴发的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等问题,也会加重肾脏损伤。”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蓄积过多和分布异常,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和腰围作为评估标准。结合我国人群的体质特点,卫生部疾控司2003年发布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定义成人BMI 25-27.9kg/ 为超重,BMI 28kg/ 为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为肥胖。

李新华告诉记者:“大部分肥胖相关性肾病呈‘无症状性’,晨尿如果出现较多泡沫的话就要引起警惕是否有蛋白尿,建议肥胖者3-6个月左右到正规医院做一次尿检,若有异常要进一步检查,有必要时医师会建议进行肾穿刺检查以更好地对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一旦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控制体重,用药物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减少和消除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维持肾功能稳定。”

专家呼吁关注肥胖引发慢性肾病 减肥作用积极

资料图片,英国某杂志评选减肥达人。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记者陈静)今天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教授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来,肥胖合并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问题,已逐渐为人熟知,但是肥胖所引起的慢性肾病及其对慢性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发病率正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其势头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据介绍,单纯由肥胖导致的慢性肾病,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今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主题是“肾脏病与肥胖”(Kidney Disease &Obesity),就是希望全社会重视肥胖带来的肾脏损害。本周亦是第四届“上海肾脏周”。

倪兆慧说,肾脏病与肥胖密切相关。严重肥胖会导致大量蛋白尿,部分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伴肾功能不全,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此外,肥胖并发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都可以加重肾脏的损伤。她告诉记者,在其所在医院肾脏科接诊的患者中因肥胖导致肾脏病者约占两成。

倪兆慧说,体型偏胖,尤其是明确的肥胖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定期体检,筛查肾脏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眼睑、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症状都应尽早去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排查肾脏疾病,避免延误病情。这位专家指出,对于有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史的人群最好进行肾功能及血压的终身随访。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提高人群对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对于与肥胖相关肾病的治疗,倪兆慧表示,肥胖是该病之源,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减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肥胖患者应该提倡低热量低脂饮食、加强有氧运动,同时合理用药关于近年来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中草药肾病”,倪兆慧表示,虽然如今很多减肥药中已经不再有导致肾病的成分,但是选择减肥药仍要谨慎。(完)